觉得孩子不聪明,就给他找成功体验,培养他的“成长型思维”吧
前几天,我发文说我的大脑内存小,在一些方面显的比较笨《我老公说我颠覆了他对智商的认知,从没见过我这样既聪明又笨的…》。就有朋友说,家里的孩子就记性差、反应慢,看起来比别的孩子笨,家里人都着急担心孩子的学习,这样的孩子有没有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呢?
其实如果跟学霸比,大部分孩子都会显得笨,所以,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
如果他天资不佳,智商有限,仅靠着我们手把手的督促和他自己的勤勉+毅力是不可能成为学霸的。
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下,普通孩子就是会在学习活动中总是遭遇挫败:记东西比别人费劲,做题比别人慢很多,别人一下就能理解的概念他却会云里雾里,总会让爸爸妈妈对自己很失望……
但是这样被打击得次数多了,孩子自信就毁了,就会特别容易自我放弃撂挑子,成绩越来越差,得不偿失。
所以,在你焦虑孩子太笨的时候:
首先要更有耐心,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用自己的节奏学习和成长。只要他可以有努力思考的习惯,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发挥出自己所拥有的实力,就算成绩依然不好,也不要怪他笨。
然后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型思维。看到他的每一点进步,孩子增加了自信,才能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去努力,只要孩子肯努力往前走,那就有希望。
那要如何给孩子找成功的体验呢?
一、不看成果,看过程
这里要和大家说一段橙子自己的经历:
我自认为高中的时候数学学得还挺明白的,结果一上大学我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准学渣。第一节课就把我上傻掉了,我连一半都没听懂,回到寝室还吐槽“老师讲的乱七八糟”,结果大家都说老师讲的挺清楚的。啊,原来整个寝室6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听不懂而已……
听不懂课,不会做作业,急得我不行,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死磕教材和笔记,去图书馆借资料,但依然像是脑子里装了一团浆糊,还是不会做题。
没办法只好借同学的作业看,结果答案也看不懂,还要请同学给我讲,讲了三四遍我才勉强理解,但是遇到新题依然做不出来。
然后恶性循环来了,上一节课还没弄明白就要去听下一节新课,越听越是云山雾罩,接下来继续陷入不会做作业的痛苦当中……
到了期末,一学期的课我可以弄懂的内容总共还不到五分之一,在我我觉得自己死定了,一定会挂科,只能硬着头皮进入期末复习阶段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之前我苦苦思索都不理解的一些基础概念,却在我复习的时候突然感到清晰了很多,至少没有第一遍学的时候那么困难了,虽然掌握的依然不多,但也没有挂科。
然后我发现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找到了一条特别适合学渣的路,那就是:放下“今天一定要全搞明白”的执念,想不明白就先放下,做点别的,改天再回来复习,就可以再弄明白一点点,至于其他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再放下,改天再来攻克。
就这样复习的次数越多,我能理解的程度也就越多,虽然因为智商上限,有些概念最后没办法彻底明白,但也能搞定个七七八八。
用这种“重复复习”的方法之后,我的专业成绩虽然还是不算好,但学习过程却不再那么痛苦充满挫败,甚至每次顿悟一点都能有些成就感。
虽然这是我上大学的经历,但是我相信,学习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智商高的孩子学知识,可能一点就透,很容易看到学习的成果。但是面对比较“笨”的孩子时,我们的目光就不能一直放在“他有没有学会”上,而是要让他从努力的过程中找到每一点成功,从而降低他的挫败感,增加他学习的成就感和热情。
二、少食多餐,慢慢啃
那些考验智商的知识,就像一块块大烧饼,学霸天生胃口大,可以一口气吃完一块并且很快消化好。
但是对于天生胃口小的学渣笨孩子,想要让他吃大烧饼就应该少量多次,每次啃一点点,觉得撑得不行了就先放下,多去啃几次,总能慢慢啃完。我们就不能勉强他一次全吃进去,否则就会吃坏胃口,以后看到烧饼就生理性的想吐,容易厌学放弃自我。
也就是说,对于笨孩子来说,学习“超出自己智力水平”的知识,一定不能靠什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勉强去吃,而是要用这种“少食多餐”的方式才能消化得了。
比如我家毛头并不算个很聪明的孩子,奥数题对于他来说还是挺难的,有些问题榨汁机给他怎么讲都理解不了,被气得直爆炸,还指责毛头懒惰不肯深入思考。每次我都去劝他们俩都歇一会儿,把这道题留下,明天再来试试,结果就很神奇,同样的一道题往往到了第二天就变简单了,不用怎么讲孩子就明白了。
这个“少食多餐”的学习方法在毛头练钢琴也有同样的效果,每当他遇到有难度的曲子怎么都练不好要崩溃的时候,我不再劝他努力加把劲儿,而是把他拖走去休息,或者先练他擅长的,等明天再来继续攻克难关,总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现在教育竞争过于激烈,竞争环境一时也没法改变,但是作为父母你自己心里要清楚自家孩子的情况,如果他“胃口小”,就不能指望他学一遍就把知识掌握了,你得有足够耐心,允许他分两三次,甚至很多次,才能把要学的知识慢慢啃完。
所以,当你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发现自己怎么启发他都不开窍,你忍不住要开吼了,这就说明孩子“吃饱了”,他的脑子累了,转不动了,你再逼他努力,让他坚持,跟他讲大道理……都没意义了,只会弄得都崩溃,亲子关系恶劣,长期下来还会导致孩子认定自己“不是这块料”,早早就开始厌学。
不如及时停下来,让孩子好好休息一下,活动活动,或者先做点别的,最好是睡一觉,再重新来研究这个问题。
其实人睡觉的时候,大脑会默默的把白天接受到的信息整理归纳一遍,就如我们小时候背书,今天晚上没背过的内容,第二天早起发现差不多已经背过了。所以孩子每好好睡过一觉,就会变聪明一点点,再去思考曾经深入思考过的内容,就能理解得更多一点。这样的过程多来几次,孩子就更容易“开窍”。
而经常有这种“少食多餐”经历的孩子,也会拥有“成长型思维”:我现在搞不懂不是因为我笨,而是还不到时候,我下一次再想,或者下下次再想的时候,一定能够弄懂它。
这样的思考方式也是有益于他的终身成长的。
❤
姐妹们都知道橙子在温哥华,和大家有时间差,所以给大家推荐下我的专职话事人“大管家”,大家快来扫码加她!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大管家贴心又靠谱,姐妹们有文章、育儿、商品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她,包转达,包解决,包满意!
热文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 教育 · 科普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