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有一种特殊符号,专门负责传递死讯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主要为了祭祀祖先和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缅怀。兰卡没有清明节,但是也有自己独特的丧葬文化。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兰卡的丧葬习俗。
马拉帕塔信
在古代,村子里有人逝世时,通知消息的人就会给村里其他人送去带有特殊符号的棕榈叶或者信件,收信人看见以后,就知道某人逝世了。这种带有特殊符号的信件是独属于兰卡的讣文,叫作“马拉帕塔信(Malapatha letter)”。
代表逝世的特殊符号之一
马拉帕塔信的特殊符号不属于僧伽罗语字母。古时候的村民大多不会读书写字,通过书信告知比较麻烦;如果口头告诉他人死亡的消息,不仅会让家属反复悲伤,也会被认为不吉利。因此,村民们便使用一个特殊的符号代表死亡,让不识字的村民也能理解。
按照惯例。一旦有人去世,逝者家属的亲友就会聚集在逝者家,帮助家属打扫屋子、院子,并帮忙准备葬礼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尸体经过防腐处理躺在家中,出于卫生原因,家里不会准备饭菜。因此,朋友、亲戚和邻居会提供所有食物。逝者家人只需准备一些茶点或咖啡。
葬前准备
在葬礼之前,需要有一两个人整夜不眠地陪伴着死者。
选择棺材时,要确保棺材与死者的尺寸相符。若尺寸过大,则会在棺材脚边放一枚鸡蛋,以消除人们的迷信(认为棺材空间过大是家里又会死人的预兆)。
将逝者的头部朝西放置,因为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并将逝者的脸用手帕蒙住,大脚趾绑在一起。尸体穿着白色或湛色的衣服,放置在雕刻的棺材中。
点燃逝者两侧的椰子油灯也是一种葬礼仪式。除了希望为往生者照亮前进的道路,指引他们通往来生的世界;也有科学意义:从尸体中散发出的恶臭会被氧气吸收并被火焰燃烧。
去世以后,除了屋内的佛像、神像以及逝者的照片以外,挂在墙上的画、日历,以及各种人物照片应该取下来或者翻面,有种说法是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这些照片中的其他人被死者灵魂附身。死者的房屋前也会放置一块白布或一面白旗。以此告知死亡并表示慰问。
下葬习俗
兰卡的丧葬习俗也以火葬和土葬两种方式为主。过去,村民们会用木头、椰子壳等搭建火葬柴堆来火化。现在,逝者都在火葬场火化。大多数城镇都有一个由地方当局管理的火葬场。
一名佛教僧侣的火葬柴堆被点燃
博雷拉(Borella)公墓的火葬场
葬礼当天,在送葬队伍离开住所之前,法师会举行葬礼仪式,其中的主持会进行葬礼演讲。通常主持会根据佛教教义,对逝者进行评估,并安慰亲人,解释死亡的必然性。法师们在念经的同时,还在棺材周围铺上了六码长的白布(Mataka Vastra)。
随后,进行 Pansakula(对逝者的祝福),坐在棺材旁边地板上的亲密家庭成员将小壶里的水倒进盘子里,同时继续念颂。Pansakula 的目的是将功德送给已故的人。
在兰卡的一些地区,将尸体带出房屋进行葬礼前,需要在房屋内单独停留约五分钟,期间所有人都得离开房子,并将所有门窗都关闭。有一种说法是幽灵在黑暗中活动,营造黑暗、安静的环境会让屋子里的灵魂跟随尸体离开。
棺材离开家后不久,妇女们就会在放棺材的地方煮一小锅新鲜的牛奶,人们相信煮沸的牛奶象征净化。
大多数家庭为佛教徒,因此送葬游行中常会有一些佛教象征物品。而后会有几名鼓手。前往墓地的路上,会有人交替铺上几块白布,让队伍在上面行走。途中也会在路边撒沙子引导队伍前进;法师会撒“Pori(炒米)”吸引死者灵魂。
古时人们相信:逝者灵魂会再次返回。为了防止这件事发生,按照习俗,抬棺出屋前需要逝者脚朝前。埋葬前,再让逝者头朝前,并围绕墓坑旋转三圈。这样逝者的尸体就看不到回家的路。
葬后习俗
葬礼结束后,参加葬礼的人会返回吃饭。这顿饭包括米饭、南瓜、咸鱼和一些蔬菜。人们相信南瓜对悲伤的心灵有好处,而咸鱼则可以补充因眼泪而流失的身体天然盐分。因此,除了葬礼之外,佛教家庭从不将南瓜和咸鱼进行搭配烹饪,因为这种搭配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葬礼后返回就餐
葬礼第二天,为逝者举行火葬的亲人会收集遗体(骨灰)并撒在河上。然而,有些人更喜欢将骨灰埋在墓地。
第六天,家中会请一位比较熟悉的法师到逝者家中颂法。
第七天,人们会向法师布施。这些布施的功德会转移给逝者,以帮助他们摆脱来世的悲惨状态。通常,逝者最喜欢的菜肴会被提供给法师。在斯里兰卡,不向法师提供牛肉和猪肉。布施结束后,亲友们会一起吃饭。
葬礼后举行布施
在第三个月的忌日和一周年的忌日时,会重复同样的布施。此后哀悼期被正式视为结束。在一些地区,部分男性和女性在未来几年需要继续穿着白色衣服,女性不得佩戴任何形式的珠宝。
以上就是关于兰卡丧葬习俗的介绍。当然,作为一个多宗教、多民族国家,兰卡的丧葬习俗不止如此。本篇介绍的丧葬习俗大多与佛教徒有关。可能在一些地区会存在差异。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