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脖子”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西里古里走廊
作者:叶维杰 施兰茶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果栗乘
在印度的版图上,有一个形似“鸡脖子”的狭窄走廊地带,连接着印度本土与该国的东北部,这就是著名的“西里古里走廊”。
非常细的“脖子”?▼
西里古里走廊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从西孟加拉邦的塔赖(Tarai)地区延伸至大吉岭的杰尔拜古里(Jalpaiguri)县,呈南北走向,全长约200公里,东翼宽约33公里,西翼宽仅22公里。
更要命的是,这一走廊位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四国交界处。对印度来说,随时都要担心走廊被切断的风险,这将使印度失去通向其东北地区的门户。而印度东北地区向来是印度本土面向东南亚、东亚贸易往来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印度政府“东向”外交战略的前沿平台。
看上去确实是非常细弱的一小段▼
西里古里走廊东、南、西部皆为平原,其直线距离距我国日喀则市亚东县仅百公里。对于习惯制造边境摩擦,又神经敏感的印度来说,自然难以接受这一走廊带来的“战略弱点”。
(底图:google map)▼
因此,维系西里古里走廊畅通、安全,对于印度历届政府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地缘战略任务。
问题来了,与河西走廊、瓦罕走廊(河谷)等自然形成的走廊不同的是,西里古里走廊这类人工形成的走廊,含金量究竟如何?是徒有虚名,还是名副其实?
温馨提示:我局有个世界地理讨论群,世界地理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们别错过文末的加群方式哦!
人为制造的地缘短板
为了弥补“鸡脖子”带来的“战略弱点”,印政府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自印巴分治以来,印中央政府常年在西里古里走廊屯集重兵把守,包括阿萨姆步枪队、边境安全部队、西孟加拉邦警察部队。
镇守如此重要的咽喉要地
得不时上边界上溜一圈晚上才睡得着觉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巡边 图:壹图网)▼
近年来,莫迪政府耗费巨大精力,推动东北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跨越式发展,并强化印度人民党对东北地区的政治控制力,可谓煞费苦心。
这些年印度在东北地区耗费了几百亿卢比搞基建
(印度在锡金的Theng隧道落成仪式图:twitter)▼
西里古里走廊之所以成为印度地缘政治的巨大弱点,还要归咎于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留下的遗产。西里古里走廊并非因自然地理所造就,其东、南、西部皆为平原,之所以形成“走廊”,本质上体现出界限划分背后的险恶政治考量。
印巴分治以前,西里古里为英印政府经营大吉岭茶园的重要中转站、军事营地,并没有所谓走廊一说。西里古里(Siliguri)意为“石头聚集之地”,原为孟加拉地区的一个普通村落。
原本的边界都是沿着山脉河流划分的
(被英政府视为“管制区”后的大吉岭区地图 1876年)
(图:wiki)▼
1816年,英国战胜尼泊尔,并签订萨高利条约(Sagauli)后,西里古里被划给英属印度。1835年,英国人为了经营大吉岭这块茶业宝地及避暑胜地,在今天的锡金南部建立大吉岭山地站。
山地站在殖民时期被视为英国的专属保护区
在印度有上百个山地站,如今有些被开发为旅游区
(大吉岭山地站 图:壹图网)▼
大吉岭的茶田常被笼罩在云雾中
产出的的红茶最为出名,被誉为“茶中香槟”
(图:shutterstock)▼
1839年英国军官在大吉岭南部和西里古里之间修建了一条道路,西里古里亦不可避免地成为英国人在东北地区的一个军事营地。但彼时该道路陡峭且狭窄,不适合货物运输。
后来修铁路也没好到哪去
大吉岭上山的路简直是司机的噩梦
(图:twitter&wiki)▼
为此,英国人于1861-1869年修建了一条山地车道,西里古里自此成为通往大吉岭和锡金的门户,以及锡金和加尔各答(现西孟加拉邦首府)之间的中转站。而后,随着铁路的引进,西里古里一举成为英属印度在东北地区的一个物流中心。
1880年引进的通往大吉岭的迷你爬山火车DHR
后来帮助西里古里获得了分区城镇地位
(经过西里古里的DHR 图:wiki)▼
乘坐铁路前往大吉岭的方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如今去印度仍能体验被称为“玩具小火车”的DHR
(图:wiki)▼
直到1947年,印巴分治才给予西里古里“咽喉”的地位。根据《蒙巴顿方案》划定的雷德克里夫线,英属印度版图以宗教、种族为界限被一分为三:印度和东、西巴基斯坦。其中,孟加拉地区被一分为二,成为西孟加拉邦和东巴基斯坦。
▼
在地理上,英属印度的版图包括整个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传统的南亚次大陆与中亚地区的天然分界线为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与东南亚之间的天然地理分界线是若开山脉。
1909年的英属印度
(粉红色系为英属印度 黄色为地方土邦 图:wiki)▼
尽管自独立前“印度”自始至终都是个地理概念,但印巴分治的结果无疑使印度丧失了这种地理上的天然屏障,从而限制了印度的发展上限。凭空出现的国境线不断压缩印度本土和东北部地区之间的连通区域,形成了以西里古里为中心的西里古里走廊。
有趣的是,雷德克里夫线的划分者——英国边界委员会主席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在此之前从事的工作和印度毫无相关,且具体的划分结果直到独立当天才被公布。
这一人选的选择也是应印度国父甘地的要求
以确保划界人不带有倾向性
(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
(图:Hampstead Theatre)▼
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西里古里走廊无疑都是英国殖民政府留给独立后印度的一次大考。
印度东北的尴尬处境
独立后,印度除了继承了英属印度的丰厚遗产和扩张野心外,也不得不面对英印政府“有始无终”统治风格的遗留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长期的填坑工作,西里古里走廊这一重要门户所通往的东北地区即是鲜明案例。
由于英印政府对东北地区的错误管制政策,以及东北地区自身的宗教、民族、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东北地区相对孤立、发展缓慢。
▼
作为通往印度次大陆的东北门户,印度东北地区自古以来便是移民的中心。公元前5世纪至今,奥斯特里克人(Austeric Stock)、上古中国西南部族、雅利安人、傣-阿豪姆人(Tai-Ahoms)、孟加拉人、尼泊尔人以及来自缅甸的钦人相继迁徙至此。
不断移民所带来的种族、语言、宗教的多样性不仅造成东北地区的内部分化,同时提高了印度政府对东北地区的管控难度。
多民族、多信仰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文化
东北地区注定是块不好管的地方
(穿着传统服饰的卡西族少女 图:wiki)▼
据2011全印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地区目前拥有约220种语言,主要有阿萨姆语(33.24%)、孟加拉语 (26.20%) 、 印地语 (5.45%)、曼尼普尔语 (3.79%)、波多语 (3.14%)、卡西语 (3.12%)、尼泊尔语 (2.73%)。
主要宗教有印度教(54.02%)、伊斯兰教(25.05%)、基督教(17.24%)、佛教(1.37%)。
▼
在此基础上,由于地理上的隔绝、管制上的漠视,使得东北地区成为全印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印度独立之初,国大党政府沿袭英印政府时期对东北地区的《内线管理条例》的治理逻辑,继续实行部族隔离政策。这一政策沿袭的弊端直到1993年国大党第八次全体会议中才被指出。
《内线管理条例》最初是用于
阻止“英国臣民"(印度人)在这些地区进行贸易
如今修改成了“允许印度公民在有限时间内进入保护区”
(至今仍被抗议 图:壹图网)▼
英印政府及独立后历届政府的错误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东北地区和印度中心地区的隔阂,同时激化了英印政府统治时期所埋下的分离主义。
1967-1971年,起始于纳萨尔巴里镇的纳萨尔斗争运动席卷比哈尔邦、安得拉邦、西孟加拉邦、北方邦和阿萨姆邦等12个邦的部分地区。
纳萨尔巴里镇正处于西里古里走廊
运动开始后这里变成了一条“红色”走廊
运动范围横跨印度最贫穷的各邦
(马宗达纪念雕像 图:M. Suchitra)▼
印度东北部地区不断增长的斗争活动,极大限制了依靠西里古里走廊的东北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活动,这又反过来加重了东北地区的贫困水平,而贫困加剧更是进一步导致毒品走私、枪支贩卖等非法活动增多。直到冷战结束,东北地区和西里古里走廊的发展基本陷入了死循环。
内乱、非法活动,发展停滞
让东北地区各邦成了“难兄难弟”
(填饱肚子都是问题 图:shutterstock)▼
尽管如此,东北地区的地缘政治价值及战略价值却不容印度忽视。印度东北六邦的国际边界高达99%,同时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约印度总量的五分之一,在经济增长方面潜力巨大。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分布示意▼
尽管东北各邦的地理面积、人口和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但随着印度扩大其在东盟的参与度以及“向东政策”成为印度外交的核心,东北各邦作为印度和东南亚之间的桥梁地区正发挥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只占全印约5.4%的面积和约3.5%的人口
却是印度与东南亚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
总的来说发展空间还很大,未来可期
(印度人口密度直观图 图:reddit)▼
作为印度和东南亚之间的过渡地带,印度政府正着力建设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并加强中央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其他各项发展都不会太难
(乌米亚姆湖旁的公路 图:shutterstock)▼
同时,东北地区日益重要的地位使得莫迪政府不得不提升印人党在东北各邦的影响力。近年来,印人党政府以做出发展承诺和组建政党联盟参与选举的方式,不断扩大其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基本稳固住了印人党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地位。
看看印人党在梅加拉亚邦的杜拉即兴路演时有多受欢迎
(图:twitter@maryashakil)▼
能掐断印度吗?
西里古里走廊地处交通要道,拥有东北各邦与本土之间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以及唯一的铁路货运线,也是印军部队、后勤及其他物资通往边境地区的必经之地。
在印度高铁走廊规划中
西里古里也是通往东北各邦的重要枢纽站▼
(西里古里火车站 图:indiarailinfo)▼
印度31号国家高速公路连结西里古里至阿萨姆的古瓦哈蒂,为当地最重要的高速公路;10号国家高速公路连接西里古里和锡金邦的甘托克,此地亦为印第33军第17山地师的驻地。
在印度的“黄金四边形”高速公路网中
31号高速公路是向东北伸出的“手”▼
17师师部现编队标志为一只黑猫
寓意士兵们会像走投无路的黑猫一样凶猛
(图:twitter@trishakticorps)▼
在兵棋推演中,如果打下这个无险可守的“七寸”之地,能否将印度一分为二,并让其东北地区陷入内耗之中呢?
从洞朗高原往南看
阿萨姆邦和西里古里走廊一览无余
确实是无险可守▼
从理论上来说,切断西里古里走廊便可在经济、军事上切断印度内陆同东北地区的联系,可利用东北地区自身的异质性促成其分裂、独立。
但实际上,西里古里走廊易攻难守,强行占领代价极大。况且印度可强行借道尼泊尔、孟加拉国,对占领部队进行围攻,以图夺回该地,而尼、孟两国根本无力阻挡印军。
印军还是很重视西里古里走廊的
(图:Flickr)▼
因此,在理想条件下,不考虑其它因素,仅就纯粹限制性层面的军事而言,西里古里走廊的重要性其实没有那么高。
但是,如果考虑与俄乌冲突相似的“印孟冲突”平原地区的实战情况,以及强借他国主权领土带来的域外干涉和国际影响等等,实际后果则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更何况印度自冷战结束后开始实施其“东向政策”,东北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印政府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治理上加大投入,东北地区如今的局势已逐渐趋于稳定,民族分离主义得到了遏制,社会混乱程度明显减弱。
“东向政策”下,印度稳住了其东北地区
(梅加拉亚邦首府西隆 图:shutterstock)▼
再加上印度积极实施“邻里优先”政策,直接或间接对其周边小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施加影响,加快双边贸易协议谈判进程,从本土到东北地区的连通压力已经得到减轻。
例如,莫迪政府如今正加快同孟加拉国贸易协议谈判进程,欲重拾印孟之间的贸易“传统”——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前,印度本土同东北部地区的贸易主要是通过现在的孟加拉国领土。
为了恢复与孟加拉国的贸易畅通
莫迪这些年没少和孟加拉国领导人碰头
(图:wiki)▼
目前,印孟合作已取得不错进展,双方近年来开展多个项目,极大促进了印度东北地区和孟加拉国的互联互通。
据印媒2022年报道,印政府正考虑修建一条穿过孟加拉国的铁路,新铁路线将连接印度-孟加拉国边境的迪纳杰布尔的希利与毗邻的城镇亨德拉甘杰、梅加拉亚邦的杜拉,将西孟加拉邦和梅加拉亚邦连接起来,届时可将迪纳杰布尔通过西里古里走廊到杜拉的600公里路程缩短至120公里。
还得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孟加拉国铁路网与拟建铁路示意)▼
若能通过孟加拉国将印度本土地区同东北部连接起来,不仅能降低单独依靠西里古里走廊实现央地连通的风险,还能极大降低贸易成本、获得巨大利益。
例如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拥有全印最长的边境线,通过西里古里走廊从特邦首府阿加尔塔拉(Agartala)到达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的距离为1650公里,而通过孟加拉国可将路程缩短至350公里。
直观感受一下通过孟加拉国有多便利▼
西里古里走廊对印度的对外贸易、内部安全和边境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外贸易上,作为重要的边境贸易路线,西里古里走廊可以帮助印度与东盟国家建立更好的贸易关系。在内部安全上,西里古里走廊在打击非法移民和毒品贩运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为了弥补这一地缘短板,印度政府将继续耗费巨大精力。也就是说,西里古里走廊对于印度安全层面的重要性,将取决于印度自身的实力。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