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②:古典文化和古典音乐

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②:古典文化和古典音乐

7月前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


基里尔·别特连科


文|张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今年六月,阔别七年的柏林爱乐乐团即将由杰出指挥家基里尔·别特连科率领,登陆上海大剧院演出四场交响音乐会。消息一出,广大乐迷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以致四场演出各种价位的所有门票五分钟内便告售罄,这无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典音乐热”经久不衰的又一表征。此间盛况不仅让我感慨,而且还联想起另一个“古典热”,即同样始于八十年代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热”,尽管它没有如此轰动一时的效应,相比之下也并不逊色。况且,有不少爱好“古典文化”的青年学子,亦是“古典音乐”的痴迷者。这两种冠有“古典”字样的西方文明产物,虽说相隔一两千年,当它们同时来到中土,同时让青年人为之神往,总让我觉得彼此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值得相互映照加以考察。如今我且以“从业者”的类比关系,试从“古典音乐”来看“古典文化”,阐明可供对观之处。

与古典音乐直接相关的“从业者”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作曲家,他们创作音乐,是古典音乐史上千古不朽的星辰;第二类是演奏家(包括指挥在内),他们演绎音乐,也是让一代或几代人仰慕的明星;第三类是音乐学家,他们研究音乐,对作曲家的作品或者音乐本身进行客观研究,他们的存在通常鲜为人知。当然,有些人身兼第一和第二类,例如作曲家同时也是指挥家或演奏家,另些人身兼第二和第三类,例如指挥家或演奏家同时也是音乐学家。但一般来说,三类人各有所长,各擅胜场。
以此类比,“古典文化”同样有三类“从业者”,其中第一和第三类较为显明。第一类是“古典文化”的创造者,特别是“古典文化”的重要承载物即古典文本的作者;第三类是古典学者,他们是古典文化的研究者。第二类往往为世人忽略,仿佛缺失了这一环。其实,古典文化特别是古代的经典文本也有其当代演绎者,那就是作为教师的古典学者。他在课堂上讲授古代经典,正如演奏家在音乐厅里演奏古典乐曲,也是对经典的演绎。他所面临的困惑和抉择也与古典音乐演奏者何其相似!先于他,已有无数的演奏者无数次地演绎过这部作品,他的演绎还有何新意可言?倘无新意,再一次演奏的意义何在?是为了还原“作曲家的意图”?那又为何要去还原一位几百年前的古人的意图?他的演奏不是出于还原的目的,而是由于作品本身的伟大,是作品让演奏者与之产生了跨越数百年的心灵共振,他的每一次成功演奏都会与他发生共振,也都会将共振传递给台下的听众。无数次前人的无数次演奏之后,他的又一次演奏的意义就在于,他本人是独特的,他用自己独特的声音丰富了作品的内涵。那么,“古典文化”的演绎者——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他在讲台上讲授古代经典,难道只是为了还原数千年前某位作者的意图?难道不同样是因为经典作品与他产生了跨越数千年的心灵共振,他也要竭尽全力把共振传递给讲台下的听众么?倘若如此,走上讲台的教师,应该有别于埋首书斋的研究者,虽然这位“古典文化”的演绎者,如今鲜少不同时兼备研究者的第三类身份。

古希腊人根据荷马史诗所绘的图案,图中为海伦和普里阿摩斯。

比上述第二类更有意思也更重要的,是第一类“从业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古典音乐”的创造者和“古典文化”的创造者存在许多精神上的亲缘性,可以通过类比关系更清晰地显现出来。比如,试问一位作曲家向另一位作曲家(他敬仰的前辈或他赞赏的同辈)致以最高敬意的方式是什么?是用那一位的音乐主题创作一系列的变奏,与他共舞,同悲同喜,将这一主题推进到与他伯仲难分、令他赞许甚至惊异的境地(如贝多芬为莫扎特歌剧《魔笛》主题所作的两首大提琴变奏曲),或是用他的音乐风格来创作一部自己的作品(如普罗科菲耶夫根据海顿交响曲风格所作《古典交响曲》);绝不会是对他的作品进行音乐学的研究,当作某种已属过往的、与己无直接关联的研究对象。这后一种方式甚至是致敬的反面,因为那生机勃勃之物、那激荡我们此在之物,不应成为客观研究的对象,变作死气沉沉之物、让我们的此在麻木之物。同样,“古典文化”的创造者,特别是古典文本的作者——诗人和思想家——向另一位致敬的方式亦如此。以荷马为例,要么把他主要当作一位诗人,那就要用诗人的方式对他报以最高致敬,如古希腊的抒情诗人和悲剧诗人、古罗马的维吉尔以及后世诗人(如歌德、克莱斯特)之所为;要么把他主要当作一位思想家,那就要用思想家的方式,如古希腊的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哲学家(智术师和柏拉图)以及后世思想家(如尼采、薇依)之所为。相比之下,古典学者的荷马研究恰如音乐学者的巴赫或贝多芬研究,只能起到次要的辅助作用。因为——仍以音乐作譬——荷马史诗原本洪钟大吕,但摆弄于过度技术化的古典学者手中,却变作一台瑞士钟表,经过他们不断地拆卸和组装,其内部构造之精密几乎一览无遗,但也不再发出洪钟大吕之声,而是乖巧地如钟表一般轻声滴答,那细微的乐音也只有精巧的古典学者才能听见,只怕最终会归于喑哑。

甲辰年三月初二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责编:彭珊珊。
本期微信编辑:朱凡。
本文为思想市场原创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澎湃新闻网站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澎湃思想市场

相关新闻

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④:“本己意图”和“接受意图”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③:再说“评注本”张巍|另眼看古典学⑥:Essai à la française——“法式论说文”TikTok内测AI歌词功能,泰勒·斯威夫特美国播放量超过爵士乐和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全球盛宴就在卡内基!低至$12.5!湾区周末去哪儿玩? 旧金山大型嘉年华、亚洲美食节、纳帕音乐节、免费古典音乐会、还有超多免费市集、徒步爬山活动等你来~手握 Apple Music,苹果为何又开发一款古典音乐应用?|反直觉 Lab青山资本张野:在商业和艺术交汇处聊AI音乐“你那CEO还不如让我干呢”,哪吒汽车张勇:那就找人试试!此前被指“情商和口才堪忧”,周鸿祎让他“学学雷军”中美大学生“最后悔”专业榜:怎么和张雪峰“劝退”的差不多?张乃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公司制度变迁的影响中美大学生"最后悔"专业榜:怎么和张雪峰"劝退"的差不多 ...张军:经济学上的中国之谜——为什么中国经济总是可以同时为相反观点提供证据音乐的桥梁,文化的盛宴:波士顿国际亚洲音乐节第三场本周六震撼登场!温哥华华裔钢琴才子回归演出:4岁学琴,16岁音乐足迹已遍及全球学长风采丨浦洁:音乐何以促进中拉民心相通?余永定、张一:中国实行QE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什么专家建议不开心就多唱歌?研究表明:接触音乐方式可以改善工作记忆和执行力!特别是能会改善中晚年的大脑健康3000多人齐聚庆典,国务资政张志贤: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的社会张双南:高能所、高能宇宙和粒子天体物理,我的起点和事业年年抢不到~年年抢!多伦多公立教育局的音乐夏令营报名攻略:不烧钱学乐器外交部:对张志杰不幸离世深表惋惜和哀悼张维迎最新专访:不要迷信主流经济学,不要误解企业家精神张鹏对谈安克阳萌:GPU 和 Transformer 可能是中间态,机器人+大模型会诞生超级品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