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中国又一高科技领域的华为,要被美国逼出来了?

中国又一高科技领域的华为,要被美国逼出来了?

7月前


(只有理解透当下正在发生什么,你才能理解老百姓为什么要走极端储蓄——买实物黄金。点击上方预约本周三直播,和智谷首席内容官 S博士 唠唠国内、世界与钱的变化。)

◎作者 | 衣戈


毁掉一家技术可靠、价格公道的行业巨头,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法案就够了。


3月初,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以11比1的压倒优势,通过了《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以“可能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危机”为由,将药明康德等中国公司被纳入到了“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名单中。


作为创新药外包服务的一哥,药明康德自此迎来至暗时刻,“药明系”股票多次跌停,其蒸发的市值已超千亿。


随着药明康德财报发布,市场担忧进一步加深,因为美国客户营收占比达到65%,如果真的失去美国市场,药明康德几乎丢掉了一大半的命。


极限施压还在不断逼近,药明康德只能放弃幻想,另找出路,一个曾经被嘲笑的选择正在被摆上桌面:


药明康德,能成为制药界的华为吗?



美国制裁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药明康德的最新财报揭晓了答案。



如图所示,美国地区收入贡献高达65%,是中国区收入的3.6倍;美国地区增速42%(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国内增速只有1%。


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美国市场都是药明康德的命门所在。


基于这种收入结构,如果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真的落地通过,药明康德失去美国市场订单,那么就意味着药明康德大半条命都没了。


所以,即使药明康德2023年总营收首次突破400亿元,五大板块中有四项实现增长,但是资本市场根本就不买账。


从业绩公布当天至4月16日,药明康德在A股市场上继续下跌22.88%,今年以来累计下跌43.39%。算上港股的药明生物,市值蒸发合计上千亿。



就连药明康德自己也很悲观,对今年的收入预估相当保守,相比去年可能出现负增长,最乐观的预计增长幅度也就0.5%。


这事还有没有转机呢?


首先,指望法案不通过不太现实。有业内人士认为,美国两党都愿意通过这个法案,对中国生物医药的钳制是他们的共识,“掐断”药明系是他们的期望。


那么,剩下的希望就是法案能不能留个口子。


据说美国参议院下属委员会听证会通过的《生物安全法》草案最新版本中添加了“祖父条款”,这可能成为药明康德得以自救的希望所在。


所谓“祖父条款”,简单理解就是新老划断,已经按照旧法达成的合作事实,不受新法的约束。


换句话说,在新法案生效之前,只要药明康德与美国客户签订了合同,那就不受影响继续执行。


问题是,这些美国客户愿意和药明康德签署长期合同吗?


在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之前,不少美国药企声明了药明康德对自己的重要性,但在参议院以“可能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危机”为由通过法案之后,这些药企都收声了。



甚至还有些着急“自证清白”的,被美国能源部指控曾与药明康德合作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法案通过后立刻表示,与药明康德及其附属公司没有任何订单与合作。


看来,在“国家安全”这四个字面前,美国企业也只能乖乖闭嘴站队。


那么,药明康德要说服这些企业和自己长期绑在一起,显然并不现实。



类似药明康德的故事,在很多企业身上出现过,而从药明康德的应对中,也能看到很多中国优势企业的困惑与迷茫。


一开始都是不在意,然后觉得不可能,最后发现竟然还有人不喜欢“性价比”,而如今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比如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指责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扭曲市场,再比如因为报价太便宜,中国高铁被踢出保加利亚合同招标。


药明康德的优势就是典型的“工程师红利”,也被调侃为“制药界的富士康”,今时今日的遭遇并不算太意外,更重要的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其实药明康德这些年也想了一些破解之道,在今年的规划,药明系企业都提到将在新加坡扩建产能,这真是一个不意外的答案。


这几年,为了淡化地缘风险,太多企业和富豪前往新加坡。而对药明康德来说,新加坡的故事早在2022年就开始了,当年就投了100亿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也算是未雨绸缪。


一边淡化地缘风险,方便曲线入美入欧,另一边为开拓东盟市场提供支点。


这样的想法很丰满。欧美很多医药巨头,例如葛兰素史克(GSK)、默克(MSD)、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等均将全球制造中心设立在新加坡,东盟国家对于创新药的需求也在快速释放。


但现实可能更骨感。以Titok为例,总部设在新加坡也逃不过可能被制裁的命运,一旦法案变成法律,不管药明康德在哪,都很难再获得美国药企的合作,毕竟这是红线而不只是底线问题。


而东盟市场需求虽然在增加,但是规模实在太小了。对比各国每百万人口的临床试验数量,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差距巨大,难以满足药明康德现在的胃口。


新加坡每百万人口临床试验数量(图片来源:希毅医学)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潜在的隐患,药明康德的技术如果被这些国家学到手了,那么更危险了,较高的性价比加上符合美国的政治正确,药明康德被进一步取代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好好发展国内业务。从收入占比来看,虽然国内远不如美国,但好歹也是排名第二的基本盘。


发展国内业务,药明康德其实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路是继续做创新药的“服务”角色,这是老本行,要说技术肯定是业内领先的,但是不一定有优势。


原因很简单,在美国客户那里算便宜,在国内显然不算了,国内价格更卷,药明康德就算以价换量,也意味着钱更难挣了。


而且国内环境更惨淡。超7成收入来自国内的美迪西在今年3月份交流时提到:“受医药行业投融资放缓带来的影响,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业绩未达预期”。


据西南证券研报,2024年1-2月国内医药一级投融资为1110.54亿元,同比-23.8%,则国内小型和初创药企的资金压力仍比较大,CXO的国内客户订单承接不会很乐观。


想靠国内市场补缺,对于药明康德来说,真的不太现实。


另一条路是从服务向创新转变,从制药界的富士康变成制药界的华为。


很多人听到这个可能觉得好笑,但美国可不觉得好笑。制裁药明康德的原因,有干不过中式“性价比”的考虑,有数据泄露的风险,但更有技术流失的担忧。


有业内人士就指出,药明康德和富士康在本质上是非常不同的,它不仅做外包,还投资多家生物医药公司,甚至有独资或控股的企业,这些公司有自己的创新管线,这是欧美国家所无法容忍的。


有美国议员就认为,美国药企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是威胁,中国生物科技快速追赶美国也是威胁。


换句话说,我们觉得药明康德还是富士康,但在美国眼里,药明康德可能越来越像华为了。既然如此,为何不试试走华为的路呢?


反正也没什么退路了,要是走通华为这条路,反而可以带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提振,毕竟身份大不同,以前是服务员,现在可是研究员了。


不过冷静下来想一想,药明康德想成为制药界的华为,确实不容易。


首先就是口碑不好,与华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药明康德这家公司,在过去几年被口诛笔伐得很惨,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创始人频繁减持令股民生厌,二是频繁裁员令员工生厌。



没有民意支持,药明康德在国内就难以获得认可,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产业政策上的差异,才是药明康德难成华为的根源。


相比举国体制加持的芯片、新能源,创新药多少有点爹不疼妈不爱。


更让人叹息的是,自去年12月以来,4家生物技术公司被海外药企并购,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诺华全资收购信瑞诺医药,NuvationBio收购葆元医药,丹麦药企Genmab以18亿美元并购普方生物。


美国担心药明康德偷偷摘果子,但是现实却是我们的果子只能任由外人摘走。


难道是国内药企不喜欢吗?是没钱啊。为了应对集采控费、竞争内卷,国内大药企自顾不暇,维持原有研发开支已经不容易,哪还有钱去抄底?


虽然政策导向也支持创新药,但是现实多少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由于不受投融资、海外脱钩影响,甚至受益于集采替代原研进口的政策导向,仿制药研发高歌猛进。3+4类仿制药受理数量较2022年提升66%,仿制药CXO行业预计2023-2027将保持20%以上复合增长。


这就像呼应了电影《我不是药神》,让老百姓吃得起药,才是目前最大政策和民意的共识。这甚至引发了业内外广泛的怀疑:中国还需要创新药吗?


这种情况下,放弃美国路线,转而走印度路线,可能也是药明康德转型的一个出路。


但问题是仿制药才是集采的重灾区,前景更加暗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4+7”药品集采试点后,国家医保局至今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


行业共识是,无节制吃仿制药红利的时代过去了,要想活下去还是得创新。


就算是隔壁的仿制药第一大国印度,也在向创新药转型。印度4家最大的CDMO正在小分子领域与中国企业抢单,印度TOP10制药企业Glenmark今年1月正式涉足创新药赛道。


便宜可能决定了一个行业能做到多大,而创新决定了一个行业能走多远。


在最近召开的第七届医药创新生态大会,多位业内专家也委婉呼吁给创新药松松绑。


迈威生物董事长、CEO刘大涛表示,中国医药行业现在的研发水准不比国外差,但最大的区别还是支付端,“支付端如果不能改革,我们很难产生全球排名前十、前二十的医药企业。”


贝达药业副总裁万江表示,希望创新药首发定价机制能让药品回归原来的价值,首发定价一定不是为了降价,而是为了更好的按价值定价,包括未来增加适应症,应该既有降价也有涨价,未来的政策应该更加鼓励创新。


好消息是政策风向确实在发生变化。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从创新药物定价方面鼓励医药创新。


与此同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提法也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广州、珠海等地纷纷发布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征求意见稿、政策。


乐观来看,创新药政策支持更加有针对性,而经过这几年的风吹雨打,真正具有原创研发能力的创新药企可能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说,药明康德重走华为路是有政策加持的,到底选哪条路走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走向,对中国创新药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




当大分化时代来临,舆论撕裂,信息泛滥。你缺的不是信息,而是专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获取一个观点容易,但自己掌握一套方法论不易。我们研判团队费心整理了两份报告,总结了跟踪各类重要会议的方法,以及关注的侧重点。

加我免费领取这两份报告。

参考资料:

财联社:产医融合提速!医药创新分化期如何应对“两头”难题?行业人士预判未来内卷减少

瞪羚社:药明100亿“自救”,内耗的Biotech们该醒了

妙投APP:“制裁”风波下的药明,还有机会?

盐财经:遭美国下黑手,这只国内龙头股崩了

经济观察报:市值蒸发超千亿,药明系海外渡劫

阿基米德Biotech:药明生物会死吗?

经济观察报:集采五年多,仿制药企业如何创新与求变

阿基米德Biotech:挽救创新药,不能拖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智谷趋势

相关新闻

新一轮制裁开始了!又一中国制造在美国被禁?洛杉矶华男杀父被捕!工资翻倍, 中国微软员工,要被打包来美国了?全球调动计划曝光!中国微软员工,要被打包来美国了?全球调动计划曝光!“跟中国关系太近”,美国撤销了他们对华为的出口许可美国突发一个AI禁令,中国留学生的STEM路要断了?靠卖呼吸机蹿升深圳首富?在美国狂买豪宅的神秘中国富豪,被八了...家电展变天!海尔变招、华为下场,100元每平的智能家要来了?修电脑要$8500美元?33岁华男自称“高科技人才” 被抓了还笑华为发布会造假?昇腾社区紧急回应;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硬刚,正式起诉美国防部;OpenAI现离职潮:元老科学家们都跑光了丨AI周报财经早参丨国家卫健委: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零容忍;美国公布核弹头数量;网友被丢件还被快递员威胁?回应来了;保时捷中国业务换帅汽车芯片重磅玩家出炉!海思“回归”?华为的既要/又要/还要​农村的三蹦子被美国制裁了,中国乡镇企业的高光时刻三位OpenAI前员工联手创办,李飞飞等大佬投资,“机器人界的GPT”要被亚马逊收购了?美国的制裁反而帮了中国大忙?四分之一的俄罗斯人做了新存款决定46年以来中国最大的经济危机要来了?中国最长的跨海通道,要来了?今年的英国,要被中国留学生挤爆了M9大定4万!坚决不造车的华为,真要干翻BBA了?辉瑞豪掷400亿美元,痛苦的化疗终于要被取代了?看来我们40多年不战的记录,2024年要被打破了?走错方向了?中国女子从加拿大非法入境美国,被赶了回去已是小有成就的医生,为啥还要申请美国绿卡?调查报告揭露真相真的?Sobeys 超市太“经济实惠”撑不下去了?关店后要被主打有机的超市新贵取代!沃尔玛又有新动作…中国留学生玩无人机被美国司法部起诉了?美国又发癫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