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一个人贫穷的根本原因:阶层复制

一个人贫穷的根本原因:阶层复制

8月前

图片/CEOBIZ

作者:Mr.K

来源: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K哥上个月回老家南宁办事,碰到一位多年未见的初中同学,刚刚40来岁的年纪,竟然看起来像60多岁。他的经历我多少知道一些,初中辍学后没干别的,一直跟着家人上山采野灵芝。这是他家祖辈传下来的吃饭营生,从辍学到现在,他已经干了20多年,每年有3/4的时间在山里,但最近10年这个行当越来越差,赚不到钱了,尽管他每天没日没夜的干,也没能存下什么钱,至今没买房也没结婚。我问他为什么不改行,他说祖辈亲戚都干这个,自己也就跟着干了,没离开过山,也不知道不干这个自己还能干什么…
听了他的话,K哥心里五味杂陈,我记得这个同学上学的时候,是个很机灵、很活络的孩子,成绩也不错。这么多年过去,他现在的变化确实出乎我的想象。我只能感慨,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很多事情会固化、会重复,其中也包括贫穷。贫穷不仅可以批量复制,甚至还可能在代际间“遗传”,让下一代复制上一代人的贫穷。如果一个人闭上眼睛,盲目跟着底层群体的脚印走,也许永远也走不出自身阶层的困局。

01

原生家庭认知和思维的复制
作家蔡磊垒说过:“贫穷真正的内涵,是父母永远无法给孩子,他们自己也没有的东西,除了车子、房子,更有思维、认知与格局。”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全天下父母对孩子爱的态度是一样的,但在体现这种爱的“能力”上,不同父母之间是有着巨大差别的。
美国教育学博士萨斯金德研究发现:在经济收入高的家庭,孩子平均每小时能从父母那儿听到2000个词汇,其内容涉及经济、文学、政治等多个领域;在中等收入家庭中,这个数字就降低为1200个,其包含的范围也相对少了很多;而在贫困家庭中,这一数字就只有600个左右,所涉及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自身工作生活的小圈子,比如该如何应对月底的账单等。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以前,一位小包工头经常去立交桥下,找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帮他干些工地上的杂活。后来,小包工头成了大老板,手下需要的人,也从建筑工人变为了办公室文员。为节约人力成本,这位老板最喜欢从人才市场上找一些对起薪要求较低的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老板竟然发现,他新招的一批大学生中,不少人的父母正是当年为自己在工地上打杂的农民工。

不得不说,由于环境和所在阶层的隐形影响,有些人的人生,很早就像一个慢慢闭合的圆环,在悄无声息间慢慢锁死。这些人的上一辈,也许没怎么读过书,早早就赚钱养家了,因此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也一样饿不死。就像我的那位同学,他的父母不会和他谈未来趋势、谈人生发展,最多只会谈明天去哪座山挖灵芝,挖到的灵芝大概能卖个什么价钱;如果收获好,可能还会聊聊多买点什么好吃的带回来。
类似的群体,几乎不会考虑和他们“自身生活”以外的所有事情,包括他们的未来和时代的演进。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由他们的认知天花板所决定的。而这个“天花板”也极有可能成为他们下一代认知的上限。面对这样的“上限”,下一代人要么花费巨大的试错成本,实现突破;要么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突破,而是会1:1的复制给他们的下一代,周而复始地在那个厚重的“闭环”中打转。

02

底层圈子的行为复制
《人生七年》(7up)是BBC于1964年开始拍摄的著名纪录片,节目组挑选了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7岁小孩,他们有的来自伦敦肯辛顿富人区;有的来自于中产家庭;还有的来自贫民窟和福利院。在拍摄过程中,节目组发现孩子们所处阶层的行为习惯,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这些孩子中的John、Andrew和Charles都来自精英阶层,家世都非常好。受父母影响,他们7岁就看《观察家》《金融时报》,听甲壳虫乐队。他们一直以来都是思维开阔,积极豁达,有着其孩子所没有的“松弛感”,长大后也都生活的不错;而父母离异、在福利院长大的Paul,却始终表现得内向、自卑,其人生经历也遭遇了更多的波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在非洲考察穷困地区时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地人的日常安排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了温饱拼命干活,二是在等待酬劳的日子里喝茶看电视。他们一代一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很少发生改变。因此,这里的人总逃脱不了“挣钱—花光—再去挣钱”这个怪圈,也因此一直在贫困中挣扎。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在代际间复制、具有某一阶层特质的行为也有很多。比如,越是没钱、把钱看得很重的人,通常越容易“哭穷”。尤其在面对下一代时,更是把“我们家穷,你可千万别乱花钱”一类的话挂在嘴边。这种“哭穷”的行为,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此,知乎上曾有人这样说“最痛苦的不是贫穷,而是总是‘哭穷’,不断给孩子灌输穷的理念,让自己自卑到骨子里,低到尘埃里,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花钱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不配拥有好东西…”这种穷困人群“专属”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态和自信,让他们背上沉重的人生“原罪”,需要用余生大量时间来疗愈。

03

社会群体消费观念的复制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马尔蒂尔原本是一个普通人,但却有一个公主梦,总觉得朴实无华的现实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奢靡豪华的上流生活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为了衣着华丽的参加某个宴会,丈夫把积攒的钱给她买了件漂亮的礼服,但她觉得还不够,又特地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没想到项链却在宴会上弄丢了,最后她只好拿出全家所有积蓄,并借了高利贷,才买了一个同样的项链,赔给了朋友。她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随后数年里,她和丈夫辛苦劳作,卑微的生活,才偿清债务。
100年前讽刺小说里的情节,在今天似乎已经“蔚然成风”,太多出身普通的“马尔蒂尔”们,不甘心过平淡的生活,而是为了追求时尚、面子,不顾自身情况,无节制的消费花钱。今年过年回老家,看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开着很好的车,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是在外面做生意赚了钱,了解后才知道,他们就是普通的打工人,而且这些人中,大多数房子也没买,买车的钱也是贷款或东拼西凑借来的。这些车子大都是“一年两箱油”,买回来最主要的用场,就是回家过年“社交”显摆。还有村里一位在外打工的堂哥,一年赚不了多少钱,还有2个孩子在家做留守儿童,这次过年光买烟花爆竹就花了近万元。我问他为什么要在这上面花这么多的钱,他回答的也很朴实“一年就这几天最高兴,花点钱乐呵乐呵,值!”
人都需要精神上的放松和满足,这并没有错,但在“乐呵”之后呢?不还是要背井离乡,去打每个月5千多块钱的工吗?对他们来说,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花在这些地方,真的有意义吗?低层次的人,受金钱驱使,花钱感性盲目,更容易掉入消费陷阱;高层次的人,把钱当成工具,更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把钱花在更有价值、更有回报的地方。这种消费观念上的差别,也会让两个阶层的人,差距愈拉愈大。

04

摆脱阶层复制的3个举措
1、拼命学习,提升认知
《人生算法》里有这么一句话:穷人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们不要概率权。这话说得很准确,越是底层的人,越只在乎眼前的得失,在本质上就是认知的局限性。比如,越是穷人,越容易忽略教育,他们根本等不到用知识赚钱,甚至连先学一门技术再去赚钱的耐心都没有,他们更喜欢出门就能赚钱、靠“原生”本能就能变现。所以,他们所做的事,大多都是没有技术含量,门槛很低,收入也较低的工作(某些高收入也是来自无限拉长工时所得)。
要改命,就要先改认知,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先在精神和认知上超越所在阶层,自己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跃迁。
2、不断升级你的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圈子的真正意义。身在底层,一定要有意识地升级你的圈子,不要总和一群贷款买车炫耀的青年比抽华子还是抽利群;也不要一门心思和务工回来的邻居大哥比谁放的烟花更大颗。把这些时间和投资,用在自我增值,升级圈子上吧,多靠近优秀的人、拿到结果人,多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多揣摩他们的思路思维,慢慢完成认识他、学习他、成为他的华丽蜕变。
3、存钱、投资,尽快挣到第一桶金
不管是顺时开源,还是逆时节流;不管是攒钱存钱,还是投资赚钱,总之要尽快挣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不一定是“巨款”,但要有一定的存款)。有了这一桶金,既可以备不时之需,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真实的安全感;还可以进行有意义的自我投资,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以及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实力和能力。不管哪一种,都比陷入消费陷阱,进行毫无意义的盲目消费要强得多。
罗伯特·清崎曾说:贫穷并不是刻进DNA里的东西,你对贫穷的解读才是。改变贫穷,要从认识所在阶层的局限性开始,从摆脱阶层的代际复制开始。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不是吗?

- END -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WBusiness商业

相关新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