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出来的人,带有相同的味道
Apr.
25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当匮乏感成为向上的动力时,拥有更饱满丰富的人生成为我们的渴求,这也是脚踩广袤坚实土地的孩子才能体会到的吧!
作者 | 光落影
来源 | 时空的河流(Spacetime_river)
我是从小县城走出来到城市工作的,城市也不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只是个家乡的省会城市,也是个新一线城市。
工作的第四年,即使城市没有那么大,但还是没有真正的融入城市人的人际关系中。
都说城市很包容,我认同这一点,不过这种包容更多的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相较于县城“黏糊”相互融合的人际关系,在城市的我真的很难转变思维去适应。
不仅如此,在一个本地土著云集的工作环境中,我在从县城走出来的人身上闻到了和我相同的味道。
01
县城人际关系VS城市人际关系
之前我发微博说,每次回到这个城市,就会让我的心更硬一些。
县城的表姐在下面问什么意思,我心中翻腾,不知道如何开口解释。
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真的很难适应,我会把这种疏离感理解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眼旁观。
因此,这也直接解释了我说的为什么心会硬一些。
在县城长大的我,熟悉于融合的人际关系,实际上相互融合的人际关系有时是令人反感的,没有更多个人的空间,亲朋好友的“手”随意的伸进你的生活。
他们会以好意的名义建议(强制)你做很多不喜欢的事。
相互融合的关系也造就了依赖,当在生活或工作中发生些小小的变动时,全部亲朋好友轮番上阵给出建议、使出精力。
人们在这样的关系中感到温暖,力量和被支持。
有个朋友说,城市中的人(土著)从不对你做出深刻建议和深度评价,她说起这点,我连连点头。
你以为只是城市土著与外来人员在一起时这样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我看到土著和土著之间也是这样,倾听在谈话中被很好的展现,不做更多的建议与评价是贯穿到底的原则。
看到了这些,冷眼旁观的心态改变了,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现在,我时不时的也会感慨边界清晰的人际关系带来丝丝的清爽感。
02
匮乏与不配得感
相较于城市物资的充足,县城及县城以下缓慢的发展带给人们匮乏感。
早早踏入小康生活的城市养育了内心丰盈,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人生。
想起去年,我的一位土著同事中午带了一些菜,让我煮着吃,被不配得感压抑的我,很是惊恐。
在她的心里,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是她向外溢出来的爱分给了我,而我却惊恐万分,连忙拒绝了她的分享。
当时内心巨大的不配得感占据了整个内心,看到别人的给予,我感到惶恐不安,那是我不熟悉的领域。
现在想起,如果我将爱心给予别人,被对方果断拒绝,我应该也会疑惑与失望吧。
有人可能会说,城市的人有钱才有溢出来的爱心。
我想起了我奶奶的弟弟,他在婴儿时期就被一位西安人收养,在2005年前后,我妈妈和我奶奶带我去这位西安的老舅家玩,我妈妈回忆,他们家也是普通家庭,住的房子是自己搭建的平房,不过他们家的锅里经常炖着牛肉羊肉,羊眼是他们喜欢吃的食物,我是到大概十五岁时才知道羊眼也是可以吃的。
另一位同事说过这样的话,你们这样从外面来的人总是特别有动力,干起什么事了劲头十足,擅长创业,不像我们,没有奋斗的精神。
当匮乏感成为向上的动力时,拥有更饱满丰富的人生成为我们的渴求,这也是脚踩广袤坚实土地的孩子才能体会到的吧!
◐◑武大教授吕德文: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有偿使用费,何错之有? ◐◑我学会一种很厉害的本事:大大方方的小气 ◐◑中年女的身体、灵魂与小金库 ◐◑17岁钟美美:有名有钱,但妈妈还是被爸爸打骨折了…… ◐◑当我学会“多巴胺教育”,终于让女儿学习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