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皮肤癌mRNA疫苗进入3期临床试验;在美国,禽流感病毒可能从去年年底就已开始传播 | 环球科学要闻
由于身体无法正常使用激素,拉龙综合征患者体内通常生长激素水平正常或较高,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一种帮助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组织生长的分子)的水平则较低。由于IGF-1水平低通常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因此一些人曾认为拉龙综合征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但这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与这种看法相反,拉龙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更低,他们的血糖、血压和胰岛素水平均较低,心脏尺寸较小,动脉脂肪堆积减少,颈动脉壁也更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可能帮助科学家开发新的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策略,例如通过靶向生长激素受体来降低IGF-1水平。(Nature News)
他们先找出了在白天和晚上用陷阱(专门捕捉活动的昆虫,如飞行拦截网和流网)对昆虫进行采样的研究,然后分析了数千项这样的研究,他们发现1959至2022年内有99项研究使用上述方法记录了从热带丛林到温带森林、干旱草原和水生生态系统等不同地貌的昆虫活动模式。研究发现,蜉蝣和飞蛾等多种昆虫在夜间活动更频繁,然而蜜蜂、黄蜂和蚂蚁等昆虫却在白天更加活跃。总的来说,在河流和溪流等水生栖息地中,昆虫在夜间活动更为常见,相比之下,陆生昆虫的昼间活动普遍较多。这可能反映了不同昆虫躲避捕食者的不同策略。这项研究还强调了全球范围内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昆虫活动的影响,比如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昆虫往往会在夜间活动。(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坦噶尼喀湖中特别奇特的一种慈鲷:Cyphotilapia gibberosa。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Basel, Adrian Indermaur
好奇心带来的探索行为会显著影响动物的生存概率。例如,好奇的动物倾向于探索并扩展栖息地,但同时,它们也面临着更大的被发现、猎食的风险。近日,一项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研究发现,非洲坦噶尼喀湖的不同慈鲷的探索行为存在巨大差异,这可能使它们在形态和栖息地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能够栖息在各种生态位中,从而减少彼此之间的竞争。
研究人员在9个月里录制了坦噶尼喀湖中的57种慈鲷(共702条)在大型实验池塘不同区域的探索行为。他们分析视频后发现,这些慈鲷的探索行为差异与它们的栖息地和体型密切相关。例如,体型较大且栖息地离岸近的慈鲷物种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好奇心。接着,他们在慈鲷基因组中发现有一种遗传变异与慈鲷探索行为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且该遗传变异位于基因cacng5b附近。他们还发现若此位置的含氮碱基为胸腺嘧啶T,这样的慈鲷具有更高的好奇心,如果是胞嘧啶C,那么它们的探索欲更小。此外,对该处进行基因编辑能显著改变慈鲷的探索欲,并可结合AI来预测慈鲷的探索行为。这项研究表明动物的好奇心可能在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UNIVERSITY OF BASEL)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