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Science | 震惊!诺贝尔获奖者再次揭秘人类端粒长度是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的

Science | 震惊!诺贝尔获奖者再次揭秘人类端粒长度是染色体末端特异性的

7月前

论是修复晒伤的皮肤,还是补充血液供应和伤后恢复,我们都依赖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染色体承载着我们所有的遗传指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必须以完整的方式进行复制。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在细胞更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健康和疾病。


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Carol Greider教授研究端粒和端粒酶已有30多年。她和两位同事因此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如今,她们意外揭开了一项颠覆性发现:不同染色体的端粒长度并非遵循统一规律,而是拥有各自的“身份标识”,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4月1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uman telomere length is chromosome end–specific and conserved across individuals”。


Greider说,这一发现意味着我们还不完全了解调节端粒长度的分子过程。Greider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端粒长度会影响人体健康——当端粒过短时,就会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如肺纤维化、骨髓衰竭和免疫抑制,另一方面,如果端粒过长,就容易患上某些类型的癌症。


为什么端粒长度很重要


如果没有端粒酶,端粒就会随着细胞一次又一次的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在过去的30年中,Greider等人的研究已证实端粒过短会导致退化性疾病,同时也表明端粒长度遵循一种普遍的波动范围。


但是这篇论文挑战了科学界的共识,表明单一的端粒长度范围过于宽泛。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对147名个体的深入分析,研究团队借助尖端的纳米孔测序技术,揭示了每个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惊人差异,最大可相差6000个DNA碱基,这一发现让人瞠目结舌。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些差异在不同个体间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他们发现在所有147个人中,相同的端粒往往是最短或最长的,这提示着特定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可能最先引发干细胞衰竭。


对纳米孔测序的创新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如此精确的测量,Greider团队使用了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发明的一种名为“纳米孔测序”的技术。纳米孔测序是一种读取DNA和RNA的革命性方法,自2014年作为商业产品MinION上市以来,对基因组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纳米孔技术使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最重要的进展,比如完成了无间隙人类基因组和SARS-CoV-2基因组的测序,使其在消灭COVID-19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将纳米孔测序技术的概念授权给英国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该公司生产了第一台手持式 DNA 测序仪 MinION。


值得注意的是,在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发明者看来,Greider 的研究证实了该技术在推动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仍在继续发展。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生物分子工程名誉教授Mark Akeson指出两项发布在预印本服务器上的研究也已在网上发布,证实了Greider这篇论文的基本发现。


图片来自Science, 2024, doi:10.1126/science.ado0431


Akeson说,“在我看来,这是自MinION问世以来最重要的基于纳米孔测序的人体生物学论文。很容易预见他们的端粒长度测定方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对疾病预防的意义


这种精确的DNA读取使得Greider团队能够精确定位端粒附近的序列,并假设这些区域是端粒酶调节端粒长度的地方。Greider说,如果这是真的,这些区域以及与之结合的蛋白就可能成为开发用于预防疾病产生的新药物潜在靶点。


此外,他们通过纳米孔测序进行“端粒剖析(telomere profiling)”的过程可以作为一种模式,用于开发更多基于 MinION 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检测方法。


Greider 说,“这种简便易行的技术在研究、诊断和药物开发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这项研究表明,端粒长度的调节机制尚未被完全发现;探究这些机制将为治疗癌症和某些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方法。”


参考资料:

Kayarash Karimian et al. Human telomere length is chromosome end–specific and conserved across individuals. Science, 2024, doi:10.1126/science.ado0431.

New study finds potential targets at chromosome ends for degenerative disease prevention
https://news.ucsc.edu/2024/04/telomere-lengths.html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bioonSir 删除或修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生物谷

相关新闻

Science | 重大突破!开发出更高效制造人类人工染色体的新技术美国教授用2岁女儿训AI模型登Science!人类幼崽头戴相机训练全新AIScience|震惊!首次发现大脑神经细胞中的某些 RNA 分子终生不会更新加拿大让工程师和医生移民后开Uber,是全国性的耻辱和浪费!最详细人脑3D地图登Science!GPT-4参数只相当于人类0.2%AI赋能降低MRI成本!Science |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低成本的超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高端影像普及不再是梦一立方毫米奇迹!Science | 科学家解锁人脑微观宇宙,新型人类大脑图谱包含此前从未见过的详细结构细节将猪肾移植到人类身上?!马萨诸塞州医院首次完成移植手术,又一个世界性的医疗奇迹诞生!新技术!分娩期间母胎之间存在信号交流?Science子刊:人类胎盘单细胞图谱提示母胎信号转化变化,可有助于预测早产Science | AI驱动药物研发新纪元!人工智能揭示数百种小分子与数千种人类蛋白结合活性的作用方式什么,久坐竟然容易痴呆?Science首次发现:久坐者的大脑里存有大量缺氧区,会导致痴呆概率大幅上升!Science | 开发男性避孕药有戏!新研究发现靶向抑制STK33可使雄性小鼠不育,而且这种抑制是可逆的要想活得久,还得管住嘴!Science:饭吃七分饱,能延寿35%CVPR成全球第二大学术出版物,超越Science!AI顶会占领前20|谷歌学术指标2024早期的限制性输入有助于后天的感官能力发展!Science | 揭示大脑为何擅长识别彩色图像和黑白图像BMI超过这个数,相当于大脑老了12岁!Science子刊最新:超重或肥胖会导致脑容量减少和脑白质病变给你个不坚持的理由!Science Advances最新研究: 长期生酮饮食会诱导细胞衰老,而间歇性生酮饮食能阻止细胞老化积累美味还没入口,肝脏已准备好!Science | 感官刺激下肝脏迅速响应食物,解锁糖尿病治疗新视角脱发人数已超2.5亿!Science最新发现:脱发的人最容易缺这种维生素!“长生不老药”烟酰胺的滑铁卢!Science子刊:综合25项临床试验发现,几乎没有效果别再熬夜了!Science子刊:长期睡眠不足,小心老年痴呆,大脑的这种细胞也受损!历史性的一刻!“零利率”时代要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零利率”时代要来了!为什么这次降息是历史性的?|上新《央行货币政策改革》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