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闻及海外主流媒体密切关注,张永振:不后悔、未延误,不放弃、无关联
那个挽救了无数人性命的报告背后,是十几年持续的深耕丨大数据揭秘张永振的学术水平
丰富的病毒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经验,使得张永振及团队能够第一时间快速识别和解码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 深厚的科学素养,使得张永振意识到了新冠病毒的潜在巨大威胁; 科学家的使命感,使得张永振在关键时候敢于担当。
不仅朋友们关心,实际上,美国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美联社、CNN、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英国卫报、英国每日电讯等都报道了这个消息;如同国内的主流媒体也在密切关注这个事件【1】。
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直接给出读后总结:
A,张永振的静坐抗议在中国官方媒体上得到了广泛客观报道,这表明了政府对此的态度【1】;(美联社)
B,Nature杂志新闻版面采访了当事人,确认:这显然是张永振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之间的纠纷【2】;
C,尽管英美主流媒体有很多猜测,但仍确认:"Neither Zhang nor the online post detailing the circumstances leading to his protest connected the lab closure to his sharing of the coronavirus genome sequence in 2020【3】."("张(永振)和详细描述其抗议背景的在线帖子,均未将实验室关闭与他在2020年分享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联系起来。"【3】)(CNN)
D,受访的欧美学者最多的表态则是:“很震惊张永振被如此对待,因为他真正的国际明星”(truly an international star)【2】。(Nature新闻)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的独家报道,还原了2020年1月张永振到底做了什么;充分的证据展示了张永振一系列做法非常到位,并提醒“张永振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尽管我们在第一时间就关注了新冠疫情,并且发表了1,400多篇原创推文,但时代周刊披露的细节和真相还是让我印象深刻。
1,不后悔
从2020年1月11日,张永振经历了太多事情;但当提到当时的决定时,张永振一直都非常坚定:不后悔!
“当时我就意识到这个病毒和SARS有密切关系,大概有80%的关系。所以当然,这是非常危险的。” - 张永振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
2,未延误
有些批评者认为中国延误了新冠病毒序列的发布。但是时代周刊的报告和张永振的解释均明显显示:未延误!
首先,张永振强调,他于 1 月 5 日首次将基因组上传到全球数据中心 - 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的Genbank(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创建和管理,全球开放)。
未延误的观点也得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传染病科主任、也是世卫组织派来中国的代表团成员Dr. Dale Fisher(戴尔·费舍尔博士)的支持,他不认为中国有任何恶意延误。“这更像是适当的验证,”
Fisher博士强调。 “与过去的疫情相比,在一月初就真正获得完整的基因组序列,这是非常出色的。”
实际上,在纽约时报的报告中,借用了美联社看到的内部文件;内容显示,中国卫生官员私下同样对信息发布缓慢感到沮丧:因为如果三周前采取封锁措施,中国的病例数将减少 95%;提前两周,减少了 86%;提前一周,减少 66%。
谁不想尽可能降低病例数、尽快控制疫情呢?
但对于全新的病毒、及其危害的预判,显然需要论证和循证,这都需要时间。
时代周刊甚至以世卫组织在猪流感预警中的失误为中国辩护。
2009年爆发的猪流感的致命性远没有最初担心的那么严重,这导致人们批评世界卫生组织在宣布这一决定时过于仓促,甚至过于戏剧化。
时代周刊引述张永振的话:一开始没有人预测到这种疾病会如此严重。
时代周刊认为,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图谱是目前来说所有传染病中最好的,而这都源于张永振当时的决定:公布序列。
基于张永振的初始基因组,科学家们在三个月内绘制了大约 20,000 个基因组图谱。基因组监测使科学家能够追踪基因变化的速度和特征,以及对感染率以及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生产的影响。
对于当下的张永振抗议事件,美联社的最新报道中提到:张永振已经被获准回到实验室!
3,不放弃
英国卫报重点关注了张永振当下的情况,提到张永振对于实验室关闭的表态【4】:
因为这个实验室里存放了张永振团队多年里收集到的样本。
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知道样本的珍贵:一旦失去、无法复制!
所以很多科学家把样本像生命一样来重点保护。可能他们花了一辈子的心血、多中心的无数科研人员、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收集到当时的一点点样本。
4,无关联
好多媒体在提到这次张永振抗议事件时,喜欢隐晦地与张永振之前的义举联系起来。CNN也持有这个态度,但在收集了所有证据且与张永振沟通后,CNN客观地表述了事实:
哈,这才是负责任的媒体做法哈。尽管有自己预设的观点(opinion),但仍然要尊重事实(fact),并不受自己观点影响地、完整出示和公开客观事实。
实际上,Fact or Opinion,是美国一年级小学生就反复训练和辨识的基本功。
编者按:
读完欧美媒体对于“张永振教授抗议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粗鲁地关闭其实验室”事件的深入报告,我更加钦佩张永振教授的专业素养和作为科学家的担当、更加钦佩他在被当作“国际明星”时保持的清醒和给国家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
作为一位被国际学者普遍尊重的大科学家,他的话显然是对中国疫情中行动合理性最强、也是最受信任的辩解。
尽管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张永振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仍然非常淡化其当时被他人认为极为“勇敢”的行为:我只是按部就班,做了科学家该做的事情。
期待出现更多这样有担当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期待这样的科学家被所在单位善待。因为,青少年在看着这个世界,并由此选择自己未来的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 https://apnews.com/article/covid19-scientist-zhang-yongzhen-protest-china-f67abcea6a60f4e68a7a52fd7b8928e0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1293-0
【3】 https://www.cnn.com/2024/04/30/china/zhang-yongzhen-china-scientist-protest-intl-hnk-scn/index.html
【4】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4/apr/30/first-scientist-publish-covid-sequence-china-evicted-from-lab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