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靠“拼书”省钱
文 | 布丁
编辑 | Yang
运营 | 虎鲸
“忍住,不能再买了!”
又一次参加“多多读书月”,宋玉轩给朋友发去消息。她刚刚下单了200多块的书,结果还是忍不住,以再入手两本《你的夏天还好吗》《失眠症漫记》作为收尾。
在厦门,对于20岁出头,还在读大二的宋玉轩来说,除了学习法学专业课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买书、读书。
一些“摸鱼”的课程,她备好了电子阅读器打发时间,但一直盯着电子屏会有些累,她更喜欢纸质书,享受每次拆开塑封,一页页翻过去,最后把它们归入书架的仪式感。
她还记得去年第一次参加“多多读书月”时的热闹景象。在豆瓣“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里,豆友们组着团、盖着楼一起拼书,感叹着“超优惠”。这个以促销、拼团为标签的购书节,吸引了无数像宋玉轩这样的“书虫”们尽兴消费。
35元一套的《木心遗稿》,不到半小时就拼好了5人团。还有19.9元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是3人团,新组的队伍促成了一波又一波。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还有一位豆友发帖说,旅行回到家后,他拼团的15本书一齐到了。拆箱是最快乐的事情,有一种买到超值好物的感觉。
为了拼到喜欢的书,宋玉轩加入了一个拼书群。在群里,每天都有人组队带着大家“上车”,8.3元的《了凡四训》、13.77元的《呼兰河传》、19.59元的《卡拉马佐夫兄弟》,11.8元的《我的名字叫红》、13.5元的《流俗地》......拼书链接一甩,群里就叽叽喳喳聊了起来。
“就像书友之间的聚会。”无论跟谁团,都是一种小小的缘分。宋玉轩搭上了拼《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奥斯维辛:一部历史》的车,两本书在一起的价钱30块都不到。
33岁的张国礼,就是因为感受到网友们的买书热情,专门建了一个拼书的微信群。他甚至把社交媒体的ID都改成了“读书月book”,后来,不断有网友私信他,希望加入他的群。就这样,从去年到今年,他源源不断地拉来新人,一个由五湖四海的陌生人组成的拼书小群已经有97个人了。
平时,大家都保持着一种安静的默契。但只要有买书的活动,一切关于书的话题就热了起来。“都是一群文艺青年,也是会薅羊毛的读者。”张国礼说,他的群以拼书速度快而著称,经常会有热心的群友,宁可多买,也要帮助想买书的人一起拼单。
分享喜欢的书是常有的事,今年,在几位群友的推荐下,他就买了一本《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安徽的马蕊文,在去年的“多多读书月”,参加了一个5人团,花17.5买到了一本原价100多的《亲密关系》,还参加一个3人团,用9.7买到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基本上那种定价在100以下的书,拼团的价格都是在20以下。还都是像博库、上海世纪出版那种比较大的出版公司和出版社的书。”
因为一个账号限购10本书,马蕊文为了买到更多书,还借着朋友的号帮忙下单,最后收获了18本沉甸甸的书。
几乎每一个爱书人,都可以讲出因为某本书被触动的情景。疯狂买书的背后,有一种想要锚定自己的愿望。
马蕊文喜欢上纸质书的契机是一部叫《但是还有书籍》的纪录片。影片中,出版社的编辑为了寻找合适的作者,不知疲倦地奔波,他们精心整理稿件,细致打磨字句,直至书籍完美呈现。“原来一本书的背后有那么多不容易,现在纸质书的行情又不太好,很多书店都要消失了,这让我更想支持一把。”
在过去,她频繁光顾图书馆,买书的类型慢慢从通俗小说转为了文学书籍。她喜欢在豆瓣做标记,也会从一些读书博主那里慢慢扩充自己的书单。
每次到一个新的城市旅行,她总流连于当地的二手市场,寻找那些年代久远的二手书籍。用较低的价格尝试各种类型的书籍,这样即使买到了不喜欢的书,也不会太遗憾。
同样在安徽,林安是因为喜欢侦探小说而迷上了阅读。她曾一度大手笔地购书,一个月可以投入好几百元。起初,她对价格并不在意,后来,她听说别人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书时,便觉得自己花了不少冤枉钱。比如她曾经买了一本《南方有嘉木》,对比之下,就多花了十几块钱。
后来,林安也开始关注各种打折购书的活动,在今年的“多多读书月”,她一口气买了40多本书。
正值毕业季,她在求职的忙碌中得到了书籍带来的安慰。林安学习的是金融,英国硕士留学回来,投二十几家简历,收到的回音却十分有限。反而在休息时,因为打开李娟的书,她感到了一种平和的力量。
“阅读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避难所,就像置身阿勒泰的草原,在辽阔的大自然中,内心会变得很平静。”投完简历,她给自己定下了时间线,秋招之前一定得把工作确定好。这期间,她把阅读作为维持个人空间和内心平衡的一种方式。
还是学生的宋玉轩,虽然还没直面毕业的烦恼,但也会因为同学们的“卷”而倍感压力。“期末的时候就是卷分数,还有以后不管是考研还是考公,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想到法学专业的考研,哪怕是挤到400多分,也不一定能上岸,未来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宋玉轩把那种确定感放在了阅读上。“如果每天不固定一点时间来读书,时间就会被花在其他的地方。睡前的时候回想,至少我今天读了一个小时书,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阅读也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最近,她开始尝试阅读日韩小说,他刚刚读完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就和朋友们在豆瓣上分享,这种互动让她感到充实。
热爱读书,同样享受选购图书的感觉。马蕊文说,有时候网购书,如果仅凭借封面和标题决定,最后在购物车上一次性下单,有一种草率和粗暴的感觉。相比之下,她更喜欢精心挑选书籍,就像浏览线上的图书馆。
而参加读书月的拼书活动,每次一本一本与他人拼书的过程中,她都有认真选购,和大家一起买到喜欢的书,这让她感觉到,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
在拼书群的群主张国礼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大家选书的潮流变化。去年电视剧《狂飙》流行后,剧中角色高启强看的《孙子兵法》就成了大家拼单的热门选择。他意识到,图书市场实际上拥有巨大的需求,能够迅速响应各种流行文化的影响。
“大家都很重视上学,但在毕业之后却很少读书。”张国礼说,他希望读书这件事本身,能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手段。至少对于自己的小孩,他就想要避免盲目式的教育,“不会只追求成绩。”因为小孩喜欢看带语音的童书,在家里,他常常以身作则,陪着孩子一起阅读。
书籍中存在着现实的闪现,这是马蕊文的切身体会。“读文学书,让我对周围事物对了一层觉察,我经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书里这个人跟谁很像,某个场景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或者这个事情是不是在哪里发生过。”
马蕊文最近读了《盐镇》和《秋园》两本书,书中的内容都让她想起了自己90多岁的奶奶。年轻时候的奶奶漂亮、能干,“就像无数沉默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困于家庭,到老了也没有出过远门。”如今,奶奶独自一人生活在老家。6个子女中,伯伯们没有很孝顺,爷爷在奶奶60岁时去世,之后她便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独居生活,这让马蕊文感到心酸。
马蕊文对奶奶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好奇。上次回家,她特意陪奶奶聊天,才知道年轻的时候,奶奶经常会被邀请去唱戏。她突然意识到,奶奶天天往田里跑、养鸡养鸭,靠做农活来打发时间,并不仅仅是因为闲不住。这些活动对奶奶来说,是与土地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也是她过去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过去和现在的所有的行动锻造了她”。
从阅读中产生对现实的追问,一个趋势是,至少在“多多读书月”的活动中,女性主义书籍,正成为一种阅读潮流。
“它会让你重新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甚至是那些原本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宋玉轩说,涉猎女性主义后她才发现,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用词汇,实际上含有对女性的歧视。譬如,我们用“娘”去骂人,“大姐”有时也会被当作贬义词,但“大哥”却没有这样的负面含义。
读到一些讲述母女关系的小说,宋玉轩也感受到和自己经历的共鸣。因为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她总是在想,妈妈当时为了照顾自己放弃了事业,因而没有办法取得更多的职业上的成就。
“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想要做得更好,这样导致了我对自己的压力也比较大。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东西很新,我也会因为观念上的问题,跟妈妈产生一些冲突,好像都没有办法解决。”
比如,看到妈妈对姐姐的催婚,宋玉轩有许多不理解。直到最近,她读完一本讲述女性变老的《闭经记》,从书里找到了一些答案。“原来妈妈也经历了闭经。这也解释了那段时间,她总是忽冷忽热的。任何女性都会变老、闭经,包括我。”
变老不一定是坏事,就像作者写的一样,尽管运用各种方式都没办法减肥成功,但她尝试去健身房,去跳桑巴,上马术课,老了以后,她好像更自由了。想象变老这件事,让宋玉轩对母亲和自己都有了更多理解。
拿到喜欢的书,下一步就是寻找最舒服的阅读方式。
回到家的这几天,马蕊文在阳台上放了一个小沙发,在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就会和书一起躺在太阳最充足的地方。因为最近家里在装修,前面有个可以放植物的小院子,她又开始探索起有关植物和花卉的书籍。
4月21日,第7季“多多读书月”开启,参与活动的图书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少儿、经济、商业、艺术、科普等各个领域,从过去的千余种增加至上万种。
这项知识普惠行动是自2021年4月发起的,拼多多联合国内主流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作家等,建立亿元级的读书基金,对优质图书进行源头直补,已经陪伴爱书之人走过三轮春夏秋冬。
因为酷爱买书,从大三开始,马蕊文就有意识往家里搬书。有一次假期,她没有带衣服,反而拉了一整个行李箱的书带回家。经过高铁安检,安检员都惊讶,箱子里面横竖塞满了四五十本书。
现在最让她期待的事情就是,新房装修之后,她可以打造一个自己的小窝,前面会有一个种花的小院子,客厅还会有一整面的胡桃木色的书柜。“我不想去别的城市闯,也没有那么大野心。我就想说陪着家人一起,在自己的小屋里,就那样工作挺好的。”
她觉得目前的书可能还不足以填满书柜,期待以后能慢慢将其装满,这对她来说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展望。
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像马蕊文一样的读者,因为可以便利获取书籍,投入到他们期待的生活方式中。这也是拼多多正在做的,从提供优惠价格到品质保障,都是为了让购书服务更加贴心。
除了儿童文学、经典名著等一些偏阅读类的图书的推广,一些功能性、实用性的书籍也得到了补贴,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这包括了考研、考公的教辅书籍,以及识字说话和工农业技术类书籍,通过书籍的全面铺开,无论读者身在何处,都能便捷地获取所需。
自2022年拼多多首次在新疆推出包邮服务以来,该地区的图书订单量显著增长。去年7月,服务进一步升级,实现了免费送货进村,配送网点与消费者的距离缩短至2公里内,签收时效也缩短至24小时。至今年3月,新疆图书订单量已超过100万单,同比增长80%,使得“知识包裹”更加触手可及。
这次读书月,宋玉轩刚刚收到《你的夏天还好吗》《失眠症漫记》两本书,仿佛又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书籍好像没办法彻底解决我的问题,但是会让我在别的世界里面更加放松。我在读书的时候,不会再去焦虑未来工作或者是考研的事情,我就是全新的在作者营造的这个故事里面。”
她说,除了看书,她也爱看电影,会到外面去,喜欢充满生机的大自然。至于未来,好像没有办法成为那种小时候讲的那种很厉害的人,或者是赚很多钱,但是只要能够买得起书,生活就不会很困难或者很无聊。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