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企业家》杂志封面人物丨尹烨:铆定生命科学赛道

《企业家》杂志封面人物丨尹烨:铆定生命科学赛道

6月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生命科学这个赛道具体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生命科学?带着这些问题,《企业家》杂志采访了华大集团CEO尹烨。

01

多年生稻实现“一次种植、多次收割”

《企业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列为我国未来产业新赛道。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家和专家,您有何感触? 

尹烨:《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技术和生命科学列为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这无疑是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极大肯定,不仅为华大,也为整个生命科学领域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推动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拓宽创新的边界。对于华大而言,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和应用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在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和多组学等领域的投入,推动技术革新,确保在新的产业赛道上维持领先地位。

同时,这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实力的良机。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的生命科学企业可以将自身的研究成果推向国际,提升国际竞争力,共同推进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

21世纪注定是一个生命科学的世纪,华大将不遗余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承担起推动人类健康和福祉进步的社会责任,让基因科技造福更多人。

《企业家》:据说华大在生命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突破,能否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以使大家对这个产业有更直观的认识?

尹烨:过去一年,依靠创新驱动,华大在自主工具平台、前沿基础科研、医学与农业应用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并全面深化国际合作,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核心工具不断升级。在基因测序、细胞组学、时空组学、高通量合成等核心技术上均取得新进展。其中,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每年可完成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且单例试剂成本低于100美元,刷新了全球测序仪通量及单例测序试剂成本纪录。

二是深耕前沿基础科研。发表论文382篇,包括在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布迄今最大动物基因组参考序列、最完整灵长类脑细胞图谱等重磅成果。华大参与的大科学项目“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也迎来二期里程碑式成果。

三是精准医学普惠大众。截至目前,华大累计为超3000万人次提供贯穿生命全周期的检测服务。今年3月,华大联合哈尔滨市政府,开启了消化系统肿瘤和“四高”免费检测项目。这是哈尔滨市十大民生项目之一,项目第一期将使用华大的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技术,为80万名年龄在45~64周岁的常住居民免费评估患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风险。这也是当前国内采用粪便DNA检测进行结直肠癌人群筛查覆盖范围最广的项目。

在基因治疗领域,禾沐基因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输血依赖型β-地贫的HGI-001注射液,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在临床研究中,已有5例β-地贫患者、1例α-地贫患者经治疗后成功摆脱输血依赖。

△ 华大与云南大学合作推广的多年生稻,能在北纬28°以南的双季稻区越冬,像韭菜一样“一种多收”,收割后不用重新买种、育种、犁田、插秧,省去了水稻6个生产环节中的前4个。

四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华大与云南大学合作推广可以“一次种植、多次收割”的多年生稻。目前,已在老挝、乌干达、马达加斯加等国家试种。尤其是在马达加斯加,2023年年初引入多年生稻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年两季,年平均产量超600公斤/亩。现有的多年生稻品种,能在北纬28°以南的双季稻区越冬,像韭菜一样“一种多收”,收割后不用重新买种、育种、犁田、插秧,省去了水稻6个生产环节中的前4个。与一年生稻相比,多年生稻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投入50%以上。以云南地区为例,多年生稻从第二季开始每季能大约减少每亩500至600元的直接投入,且连续多年不需要对田块进行翻耕,实行免耕后减少了 劳动力、肥料、农药的投入。

五是全面深化国际合作。华大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新增与印尼、塞尔维亚、沙特、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的合作,助力精准医学全球发展。

02

中国企业需在国际竞争中寻找突破

《企业家》:目前,我国在生命科学产业这个赛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有哪些?

尹烨: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和机遇充满前景,比如“健康中国2030”计划,提出了加强生物技术应用、推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等目标,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支持。《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列为我国未来产业新赛道,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促使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领域,为疾病诊断和个性化医疗带来革新。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抗衰老、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加。

国家对生物科学教育的重视逐年提高,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

政府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政策,如提供研究资助、奖学金和优厚的工作条件,有助于留住和吸引顶尖人才。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需要面对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难题、国际竞争的压力以及伦理法规的挑战。尽管科研成果丰富,但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市场认证,仍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

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美国、欧洲等地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拥有先发优势,中国企业需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寻找突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往往触及敏感的伦理问题,如何在推动科学进步与保护个体权利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并妥善应对挑战,将是推动中国生命科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企业家》:面对上述机遇与挑战,华大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尹烨: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华大始终坚守三个核心策略,也是华大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一是坚持核心工具自主。一流科技买不来,华大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部分领跑优势,归功于牢牢掌握了基因测序仪这一核心工具,这也为华大时空组学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打下基础。

所有的行业都要先看“根”。对于基因检测行业来说,“根”就是测序仪这类核心硬件,只有核心硬件自主可控,才可能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2023年,华大智造在美国经历了一场专利诉讼,最终对方支付我们3.25亿美元的净赔偿款。这证明我们是尊重科学的,并且是有底层技术的。只有掌握核心硬件,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自主可控,这是最根本的。

归根到底,中国未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要积极开放场景给已具备领先优势的领域,扩大这一优势。

△ 华大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部分领跑优势,归功于牢牢掌握了基因测序仪这一核心工具。下图为华大自研的超高通量测序DNBSEQ-T20×2。

△ 华大将在时空维度上认知生老病死、万物生长、生命起源、意识起源视为自己的本分。图为华大全球总部——华大时空中心。

二是积极共建行业生态。华大已累计获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认可资质超140项。同时,与国内外机构共同完善生命科学领域标准规范。

三是联合培养拔尖人才。一直以来,华大坚持“以项目带人才”培养理念,与国内外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交换交流等合作项目,助力生命科学领域人才不断涌现,既满足华大自身发展需要,也为全行业贡献新生力量。

03

人工智能助力解读生命密码

《企业家》:您对这个行业在规避道德、人伦、法律等风险方面有何建议?

尹烨: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学术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生命科学领域伦理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华大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始终坚持以标准化助力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与国内外机构共同完善生命科学领域标准规范,填补行业空白,已累计提出/参与的标准共311项。标准覆盖出生缺陷防控、肿瘤精准诊疗、传感染疾病精准防控、生命科学工具、基因合成与编辑、生物遗传资源存储以及细胞、农业等多个生命科学相关领域。

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生物技术核酸合成第2部分:合成基因片段、基因和基因组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ISO 20688-2:2024 Biotechnology Nucleic acid synthesis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ynthesized gene fragments, genes, and genomes)》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这是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首个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

在生命科学行业中,确保“科技向上、向善”非常重要,除了应当符合法律、道德、伦理方面的要求,也应尊重文化、宗教等相关内容,这关乎企业的持续发展、社会信誉以及对公众责任的承担。

《企业家》:您怎么看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的“双向奔赴”?

尹烨:技术革命的下一站必将是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变革必将推动生命时代的到来。精准医学发展到最后,会成为一个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菌群组、暴露组、表观组、影像组等的组合,会很复杂,真正分析到这个层面的时候,就需要AI来辅助了。

2023年2月ChatGPT 3.5大火,给所有走这条路径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大家第一次发现,原来AI真的有可能逐渐实现最开始的设想,并且让各行各业明白,要开始拥抱它了。

人工智能对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我们大量地读懂生命的密码。但医学不等同于科学,医学需要温度,所以AI至少不会替代人类的医生,它会变成医生的好帮手。

过去相关的解读需要医生慢慢看,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协助解读和判断,即智慧医疗,它会成为医生的好帮手。但是,人类不能只用AI看病,如果只看报告,医生是感知不到病人状态的,病人也无法得到心灵的慰藉,这个时候,线下交流依然必要。

华大基因会在基因组数据为代表的多组学数据上尽可能地增加维度和数据量,同时不断结构化,让它逐步涌现出相关智能,进而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基因、理解基因。只有读懂了,才会用得更好。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尹哥聊基因

相关新闻

《链接山海》第四集:《新赛道》记者亲测:16元的《繁花》联名款喜茶什么味道?新茶饮赛道加速卷财经早参丨2月5日降准,今日“局部”降息,央行行长发声;董明珠:格力十年贡献1400亿税收;4天票房520万,《花千骨》导演道歉负面情绪让大脑能量不足!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大,线粒体会受伤;癌细胞沿脊椎爬进大脑!《科学》:它们会吸干免疫细胞的营养|本周论文推荐​《科学》:我国30多个城市正在沉降,约影响2.7亿城市人口;中年时多用脑,能预防晚年痴呆 | 环球科学要闻《科学》: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解析小鼠海马单神经元全脑投射规律代糖陷阱:木糖醇或促进血栓形成;《科学》封面:身体瞬间变长30倍,神奇生物的秘密终于解开了|本周论文推荐在一起,做靠谱、有趣的科普 |《赛先生》科学写作小组招募通知《赛先生》科学写作小组召集! | 在一起,做靠谱、有趣的科普《梁启超家书》: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把教育的顺序搞反了胡歌新电影《走走停停》定档:为什么职场人开始回归小城市?营收暴增近7成近10亿美元,这家企业背后的赛道不能错过资本主义vs资本家:《金融时报》的懂王华尔街故事深度好文|《数据科学家养成手册》已流出……闲聊丨读完《资治通鉴》:成功的君主全是顶级赌徒,稳健的人没有出路···宇宙人(1490期)习近平向中拉航天合作论坛致贺信;我国载人登月项目最新进展;旅行者1号复活!中国科学家验证《三体》重要情节耕耘生殖健康赛道17载,这家企业为何还要发力再生医学?普华永道:2023未来英国生命科学50强报告《傅雷家书》:你的孩子,是来渡你的贺锦丽登《时代杂志》封面,川普:史上最美!长得像我老婆佐州这几家企业入选《福布斯》‘最佳应届毕业生雇主’榜单都说企业家要读《孙子兵法》,但你读了为何还是不会用?《坂本龙一:杰作》内地定档;《庆余年》第二季定档从大学校长到《科学》主编,他说科学家就应该讲真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