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衣越来越贵,你交“智商税”吗?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防晒用品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想想全国有多少司机,开车的时候,只有前胸和手臂会被晒到,反而更惹眼,更让人操心。但好像路上穿防晒服的还不是很多,偶尔有几个骑自行车的人穿着,白色的防晒服随风飘舞。步行的行人中,还会有一两个打伞的,也是好办法。
如今防晒服做得挺吸引人,轻薄、光滑、鲜艳。如果穿防晒服的人不多,可能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养成习惯,对防晒服还有些怀疑:这么轻盈的一层,何以能够做到防晒、透气、吸湿、速干?如果一种衣服以它的功能来命名,是不是就跟好看无缘了?
三十元的防晒衣让人怀疑是一次性的,稍微知名的就直接攀升到二三百了。专业户外的千元起步,通勤的时候阳光也不强,普通人需要买吗?
好多人觉得自己不太需要防晒,我们受的教育老强调不畏严寒、不畏烈日。看到别人在夏天裹得严严实实的,或者打伞、戴墨镜,可能还会觉得那样太娇气。
来看一条新闻:英国《卫报》去年6月报道,由于皮肤癌患病率上升,荷兰决定免费向公民提供防晒霜。夏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大学、公园、体育场馆和开放的公共场所都将提供防晒霜分发装置。
荷兰政府的这场公共卫生运动,其规模类似于于澳大利亚已经开展了数十年的“涂防晒霜、涂防晒霜、戴上帽子”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澳大利亚运动的启发。一名议员说,孩子们应该从小就习惯使用防晒霜,涂防晒霜要像刷牙一样成为一种仪式。”专家表示,通过减少皮肤癌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
《温暖的弦》剧照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整个欧洲的皮肤癌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在德国,2021年死于皮肤癌的人数比2001年上升了55%。在18世纪,平均预期寿命是30到40岁,确诊黑色素瘤的中位年龄是65岁。以前人们患皮肤癌的几率似乎更低,那是因为他们活得不够长,没有患上皮肤癌。
有的天气预报中还会报告紫外线指数,今天上海达到了8和9,北京达到了7。紫外线指数的级别是从0到10,等级越高,紫外线辐射最强。紫外线指数大于或等于3级时就要采取某种保护措施了。接触紫外线过多不仅会晒伤皮肤,还会导致肌肤老化增加皱纹、皮肤癌或白内障等严重的眼疾。
紫外线辐射强度在一天当中不断变化,但通常从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4个小时最强,其中特别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最强。
以前有的防晒服穿上可能过了一会儿就会觉得闷,现在的科技可能缓解了这一问题。凉感的防晒服穿上去确实有凉丝丝的感觉,尤其走到阴凉的地方之后。
专家说,防晒衣的防晒效果强于防晒霜。防晒服的紫外线防护指数最高可达UPF50+,能阻隔95%以上日光紫外线。普通衣服的紫外线防护指数只有5。
涂防晒霜很麻烦,除了手臂,脖子侧面、太阳穴、耳朵等部位也要涂。而且在外出前15到30分钟时涂好,让其自然干燥,过两个小时还要再涂一次。防晒衣随时可以穿上就走。
如今防晒服可能不算便宜,差不多要三百元一件,但是跟买防晒霜相比,还是比较经济的;如果防晒霜一次至少需要使用36克,在户外待的时间长的话,一天就要用掉一瓶,就算一瓶30元,10天的花费就可以买一件防晒服了。
《太阳的后裔》剧照
有一种说法,防晒衣最多只能洗30次。我的都没洗过,一来没穿过多少次,二来防晒服好像也比较耐脏。据说防晒衣能穿多久,要看材质:如果是在布料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抗紫外线剂或者在织物表面添加防晒涂层,防晒成分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中,所以UPF防晒霜不会被洗掉、擦掉或磨损。”这种叫防晒服,真正的“防紫外线服”是使用的纤维、纱线、织物本身能阻隔紫外线,不是靠涂层,所以洗不坏。
防晒衣从上世纪90年代问世,2007年开始在美国流行,到现在也快20年了,但从外观上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消费者只能为了防晒效果而牺牲美观度。但近年很多品牌开始让防晒衣时尚起来,不只是吸引那些特别注重防晒的人,不是一味强调防晒衣的性能,而是把它们变成一件日常的着装,“它们是人们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会选择去穿的衣服,只不过恰好具有防晒功能。”穿着这样的防晒服,也不会让人以为你又要去运动了,或者要出门接受“烤”验了。
《爱的二八定律》剧照
我们看到日常穿着冲锋衣的人,不会推断说他们是运动爱好者,同样轻薄、防水、吸汗、贴身、容易收纳的防晒衣,也应该跟冲锋衣一样,变成一件不起眼的衣服,成为每个人衣橱中的一员。
哪些人会买防晒服呢?不一定外出旅行、骑车时才穿防晒服。渴了要喝水,下雨要打伞、穿雨衣,中午外出要防晒,就是这么简单。科学防晒,保护好自己、让自己更健康、更舒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而不是交智商税。
防晒服的出现和升级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我们不会把瓶装水叫成“防渴剂”,也慢慢可以把“防晒”从衣服的名字中去掉。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