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母亲节特别策划:关于婚姻、关于选择、关于做父母

母亲节特别策划:关于婚姻、关于选择、关于做父母

6月前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然而一则写着“妈妈,您先用”“让妈妈洗衣更轻松”的洗衣液广告引发了巨大争议。

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广告语带有强烈的刻板印象,母亲并不是一定要扮演“洗衣服做家务、照顾家庭”的角色。

虽然近些年大众关于“母亲”的探讨越来越理性但也不可否认,在日常生活中,困在、无私”的怪圈中的妈妈并不在少数。女性依然要思考“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悖论。在享受“母亲的付出”的同时,子女和另一半也很容易忽视女性内心的真正诉求。

《82年生的金智英》

或许我们都已经忘记,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前,首先应当成为自己。当女性面对婚姻、事业、育儿焦虑时,如何避免陷入泥潭,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这篇文章中,我想向你推荐3类曾给我深刻启发的好文章,关于婚姻、关于女性选择、关于做父母在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它们带来的思考,或许是送给母亲、送给另一半、或者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点击下图,可查看全部文章

关于婚姻

“理想婚姻,存在吗?”无论身在“围城”内外,我们总不住发问。

当经济、生育等婚姻的传统功能逐渐弱化和消逝,当外部制度为婚姻松绑,让它回归到私人情感的领域,我们今天的婚姻才开始以亲密关系的面目呈现出来。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翟学伟有这样的观察:对中国人而言,理想婚姻的表达是“天作之合”“佳偶天成”。男女相识相遇更多地同“缘”的观念相关联。

人们发生了吸引、相爱,中国式的回答不指向爱情的力量,而归结为“缘分”,这是一种外在性的关系表达。

总而言之,婚恋的遭遇和质量不做内归因,而做外归因

图 / 《昼颜》

翟学伟认为,这种认知模式会实质影响人们在婚姻中的行为。

只有在婚姻的内归因的认知模式下,处于婚姻中的人才会对自己有要求,不断调整自我,检讨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会因为过失或者对方的不满请求对方原谅。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拥有一段理想婚姻,可能需要慢慢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在一个人身上寻求所有的你的愿望的满足

理想婚姻的一个重要的秘诀可能就是,你要知道婚姻本身就是不理想和不够完美的。

翻开三联这期《理想婚姻,存在吗?》,那些知易行难的问题,我们都试图一一给出可落地的方法论。你将读到:

如何放弃幻想变得实际?

怎样在理解婚姻的前提下提升日常的幸福感?

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增高,这背后代表了什么?

以及,该如何通过“出轨”问题来反向理解什么是好的婚姻关系?

图 / 范薇

关于选择

为什么在今天,“选事业还是选家庭”还会成为女性的两难选择?

这并不是因为婚姻可能遭遇破裂,事业前程多舛坎坷,而是我们越来越渴望探求种种身份之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精神内核和成长空间。

换句话说,我们想要弄明白“我是谁”,想知道,对“她”而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想要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图 / 范薇

对于中国女性的两难境地,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戴锦华曾有一个精妙的比喻:“花木兰困境”——

当家国需要的时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她和男性一样披挂上阵;而当使命完成,“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她又重新回归家庭生活。

有研究者认为,中年期转折会发生在40岁出头的时候。在这一时期,人们努力解决个人的问题。

图 / 视觉中国

她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打破过去,并创造崭新的生活。如果顺利度过这个人生阶段,她的智慧、有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将会出现。

在三联《女人四十:中年转折期与自我重启》一期中,你既能看到“全职妈妈”的“心酸、渴望与再出发”,也能看到“职场妈妈”在不同身份中做出平衡的自我努力,以及由此生长出来的智慧。

面对破裂的婚姻关系,是修复还是放弃?

以何种心态做母亲?

如何在母亲、妻子的角色和个人志趣之间做平衡?

种种难题,其实都是关于自我的诘问。


这个人生阶段的女性如何面对角色的压力,如何重新认识自己,是我们在系列文章中想回答的问题。

关于做父母

早在十年前,三联就讨论过普遍存在的“育儿焦虑症”。

客观上,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带来竞争焦虑;多元化社会出现的种种教育选择带来了选择焦虑;而知识信息的爆炸则使得每个教育细节都被置于放大镜下,令新一代父母无所适从。

但育儿焦虑的根本,在于对成为“完美”父母的渴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评价说: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更爱思考‘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

回望我们的童年,或许是理解我们自己孩子的童年的一种路径

如何做好的父母?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在于解释另一些问题:我们如何看待童年?我们认为孩子应当拥有何种童年?

重新回望我们的童年,再来理解我们自己孩子的童年,以及我们如何与他们相处,或许能够找到一个全新的角度。

《爱的错位:我们是孩子时,我们是父母后》一期中,我们回望了自己的童年,坦诚地谈论自己为人子女时的那些缺憾,并试图理解、谅解自己的父母——

70年代末一代和“80后”的父母都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各种政治运动;而我们父母的父母则还可能经历过十年内战、抗日战争,他们可能或多或少是集体性创伤事件的承受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可能未曾体会过健康亲密关系的滋味

作为子女,我们以父母的角色要求他们,却很少去尝试看见——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有过哪些遭遇,心怀何种渴望

而成长的意义之一,就是我们终于可以将父母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去理解他们的遭遇和渴望。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社会参照”

纽约大学教授凯蒂·洛菲对美国父母的描述,对于中国的新一代父母也许同样适用:

“我们这辈人的普遍臆想:我们能够控制孩子,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完美无缺。在这种为孩子营造理想环境的奇怪而又徒劳的想法背后,暗藏着更为奇特、也更为徒劳的理念:培养理想化的孩子。”

也许,我们得让自己和孩子都松一口气。我们必须接受,我们并不会成为完美的父母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童年里寻找和学习到那些爱的方法和爱的教训,能让我们在做父母时变得更好一点

如果你对于家庭、育儿、自我角色、女性选择等议题,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兴趣,我推荐你订阅《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

订阅后,你可免费畅读/畅听未来一年52期新刊,近30年来1200+期的精华内容,也都能免费解锁。其中包含海量关于女性生存现状、精神困局的深度探讨期待能为你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启发,与更开阔的可能。


其实,对一个有价值话题持续多年的追踪、深化、多角度解读,是三联一贯的传统。
我们关注新家庭——正在变化中的社会单元,探讨父职母职性别角色的养成,希望我们与我们的后代拥有更自洽、更舒展的生活方式。
我们审视教育、关注成长,从2015年《耶鲁大学 :卓越灵魂与领袖摇篮——精英主义、公民使命与自由教育》到引发热烈讨论的《小镇做题家:如何自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我们在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是三联试图深层挖掘的议题。
我们扎根心理探究,关注成年人的精神处境
2016年、2018年、2020年三联先后推出了《学会幸福:积极心理对抗焦虑时代》《抗逆力: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坏事件》《应对不确定性:流动时代的危险与机会》,以不同视角贴近当代人的心理困境。
这些经近三十年积淀、迭代的深度讨论,针对一个话题跨越十数年的纵深研究,在三联数字刊,都可以免费解锁、尽情畅读!
点击下图
了解《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
《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
听读一体,随时随地,精神陪伴
订阅“三联数字刊”后,你将享受:
01
三联智识库
未来一年52期《三联生活周刊》听+读特权
过往1200+期《三联生活周刊》精华阅读特权
多年来,三联一直凭借思想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取胜——
文化浪潮生活方式,从现实议题智性谈资,再到书话、思想、艺术、收藏、旅游、健康、美食、理财、消费……几乎无所不包。
↑极受读者欢迎的4期:
《再见,爱情:分手的理智与情感》
《性别之外:女导演访谈专辑》
《寻访一座咖啡城市:广州 深圳 重庆 苏州 京都》
《全球资产泡沫时代:如何理财》
这一次,三联近30年知识积淀,都可一键拥有!不用再惋惜“好杂志堆在书架上落灰”,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可读可听!
 
值得一提的是,贴心的“关键词搜索”功能——三联近30年文化储备,秒变你的私家书房!
 
02
50场三联编辑部播客
每一期面世后,我们都会邀请当期撰稿主笔记者和嘉宾,围绕当期杂志主题,以智性与个性的视角,讨论变化中的生活和世界,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一年50期,50次酣畅的思想交锋。

比如,打开大热的《性别之外:女导演访谈专辑》一期,你将听到:
三联电影记者们畅聊许鞍华、张艾嘉、贾玲等华人女性导演——
为什么说“女性本能地用感官采集和认识世界”?贝托鲁奇如何评价中国女导演拍的电影?
03
50次新知与思想导读
我们邀请主编、主笔记者和各行业大咖,以声音纪录片、音频导读等形式,为你进入每期主题做“知识性”预热。
 

04
再赠送《读书》《爱乐》电子杂志
同属三联旗下的《读书》《爱乐》杂志,致力于为你输送思想界、文化界、古典音乐界的新知新见。
你可免费畅读
未来一年12期+2018年至今的30+期《读书》
未来一年12期+2007年至今的140+期《爱乐》
从《西南联大的“想象误区”》到《后现代语境下的克尔凯郭尔》,从《晚期贝多芬的变奏曲情结》到《听碟偶记:W.F.巴赫和A.斯卡拉蒂》,为爱书、爱乐的朋友,定期奉上知识盛筵。
母亲节特别回馈,订阅三联数字刊限时直降90元
并且,现在订阅的读者,还将额外获赠价值199元的——三联定制版天猫精灵智能音箱一台!
机身是雅致的“三联红特别定制送给读者的诚意之礼。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点击下图
现在入手三联数字刊,直降90元
额外再送:天猫精灵智能音箱
本文资料来自本刊资深主笔徐菁菁下列文章:
最深的爱与最深的痛,是家人啊》《我为啥要和内卷、鸡娃等“时代流行病”较劲?》《理想婚姻:幻想、真相与追求》《女人四十:中年转折期与自我重启》《我们是孩子时,我们是父母后》等。
编辑:鞠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相关新闻

品牌周报|​​​珀莱雅母亲节策划又戳心窝子、HBN走进「一个」妈妈的真实生活、ubras 8周年邀请女性做自己的头号粉母亲节:你健康无虞、平安喜乐便是最好 | 为你读诗报复性出游火爆父母圈:提前做这件事,父母不累、孩子知识量暴涨5月案例:B站反讽喜剧、大润发母亲节文案湾区|周末活动汇总 | 美食夜市、母亲节活动、最新火车车厢开放、科技周湾区周末活动汇总 | 美食夜市、母亲节活动、最新火车车厢开放、科技周【下周活动】奥数王牌教练直播、$19.9港式点心自助、母亲节花束$5.9起、送电影票《妈妈和七天的时间》今日上映 | 谢谢你来看关于我母亲的电影744高分考上清华:母亲瘫痪、父亲精神病,没想到他如今过成这样…744分寒门少年:母亲瘫痪、父亲精神疾病,考入清华7年后,如今他变成了这样744分寒门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精神病,考入清华7年后,如今他变成了这样……大润发母亲节文案、珀莱雅帮妈妈发声|案例一周父亲杀的?男孩一觉醒来:发现父母、3兄陈尸家中本周日开课|芬兰自然教育导师课:面向父母、教育者、自然爱好者744分高考状元家庭背景曝光:母亲瘫痪、父亲疯了,被清华录取6年后,他如今成了这样……【湾区】红木森林里的母亲节特别活动:给她的 N 份惊喜!美国首位华裔副总统参选人“上位史”:母亲曾是女佣、父亲患有精神分裂!重磅!关于技术移民和父母团聚,NZ移民局独家回复进展!这一计划马上结束,申请要抓紧了!年级倒数的学渣儿子,高考686被清华录取,父母炫耀:没操心、老师不太管、孩子自己开窍了……知乎母亲节特别企划:快来龙湖北京北苑天街遇见答主文化墙5月开课|芬兰自然教育导师课:面向教育者、父母、自然和户外爱好者李玟母亲发声:下架、删除!“新型寒假安排”正在流行:孩子不荒废、父母不操心、老师挑不出错!新加坡母亲节怎么过?西餐、中餐、蛋糕、花束都为你准备好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