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挥向中国先进制造业,破局之道在哪?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来源 | 路口大爷聊宏观
老美又来了。
这个月很多朋友留言给我,让我聊4月底的大会,实际上值得聊的不多,一是国内经济政策的大看点留到了7月的大会,二是现在政策大体进入了一个观察和调整期,虽然确认一个更宽松的基调,但行动上还在观察,这个调整观察和国际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高层对外部环境的研判是不乐观的,比如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要求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外部的经贸环境变化。
拜登在5月14日确定要加征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了,电动汽车从25%提高到 100%、太阳能组件从25%提高到 50% ,注射器和针头从 0% 提高到 50%,钢铁、铝、半导体、锂电池组件、关键矿产、起重机均提高到25%,覆盖的这些商品一共价值180亿美元。
这个事能看出什么呢?
1、 对华产业强硬,是老美内部的竞选策略。换成川普,更狠,连在墨西哥制造的中国汽车他都要征收200%关税。
2、 两国产业新战场不断增加,只要和产业补贴或者和安全沾边的行业,都有风险。钢铁、光伏、电动汽车、医疗、装备制造业,海事物流和造船业。针对性特别强,大都是中国具有相当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用现在流行话,叫新质生产力。
3、 老美供应链去风险化的决心很强。
决心表现之一是不惜付出更高的成本,且不一定符合美国最佳利益。比如,美国还打算对造船业也动手,5月举行听证会决定是否对港口停靠的中国造船只收税,而实际美国造船业的全球市占率仅有1%,造船成本是其他地方的三到四倍,夺回份额是不太可能的,反而有利于日韩造船业。而且还可能导致中国的农业进口商转向巴西等地。
表现之二是升级为“防范于未然”的高度警惕。比如电动汽车行业其实短期受影响微乎其微,因为之前25%的关税已经拦住了多数的车出口,23年出口过去的也就780万美元,总量小而且占比还在下降,但是,中国电动车产量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海外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些会令一部分美国官员深信中国制造商迟早能消化掉25%的关税。以前别的行业没拦住,现在电动汽车要从一开始就摁得死死的。
4、 中方的应对,除了传统上的贸易反制,目前官方也开始关注产能问题。
比如在5月初,工信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规范条件》提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就是一大信号。
如果产能过剩的矛盾持续发酵,国内过快扩张的产能叠加不少是周期性行业,会在以后埋下更大的通缩隐忧。
5、 中国先进制造业近年来发展成果斐然,但未来出海是逆风而行,挑战很大。
像造船业、电动汽车都是国内目前少有能高速增长两位数的先进制造业,都属于零部件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对工业部门拉动性很强。放在全球都是优势产业,造船业现在份额也是全球第一。
4月29日刚和卡塔尔签了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18艘全球最大LNG船,中国还经营至少96个外国港口,生产全球95%以上的集装箱,有全球物流信息平台,可以说中国在航运业具有绝对的影响力。老美高度警惕中国真的成为“海上霸主”。
但与此同时,中国越往价值链顶部爬,东亚之间同质化产业竞争就会加剧。比如中国造船业规模超过韩国已经是大势,但韩国舍弃了低价竞争路线,集中火力竞争LNG船、VLAC船等高附加值船舶,今年一季度,韩国就以136亿美元的订单总额超越了中国的126亿美元。
所以,原本的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国际博弈深化,对于国内决策而言,就不得不时时刻刻留一手。
所谓,既要下好先手棋,又要留有后手牌。
除了每周一篇大事研判,还有资料汇总的圈子,以及每个月一场的闭门直播。想要提升财富认知,从每周一份研判开始。
目前已经涨价到299元/年,我给老读者申请了50个优惠名额,能以199元拍下一年的研判圈,赶紧扫码加入,在圈内等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