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降本,大势所趋。
5月15日,蔚来旗下第二品牌乐道(英文名“ONVO”)在上海正式发布,首款量产交付车型乐道L60对标特斯拉Model Y,面向20-30万主流家庭用车市场,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四季度开始启动交付。
其中,在智能化部分,考虑到座舱已经类似手机迭代模式,不断升级下一代高性能计算平台(比如,从高通8155到8295)已成常态;而智能驾驶部分,则倾向于如何最大化降低可用成本。
按照官方公开信息,车型智驾部分,基于单颗英伟达Orin-X,全系标配4个星光360° 摄像头、1个4D成像毫米波雷达、7个800万像素摄像头;当然,也不排除后续会有选装或顶配车型增加传感器配置。
相比于目前蔚来的NT2.0平台(蔚来智能驾驶NAD服务为选装),基于NT3平台打造的乐道L60,核心处理芯片从4颗降至1颗,并取消了激光雷达,智驾系统成本大幅下降,无疑有利于NOA等高阶智驾的全系标配。
此前,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曾对外表示,城区智驾属于高端功能,但其实也有两条线;其中,往下走,就是做好「更便宜」的方案(比如,乐道)。
同样,5月11日,理想汽车宣布,推送OTA 5.2升级,其中,AD Pro升级至3.0版本,核心就是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实现首个量产BEV模型架构的智驾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实现高速NOA千公里级别零接管,智能泊车支持超过300类复杂车位。
这意味着,短期内,AD Pro依然可以继续搭载性价比更高的地平线征程5来支持功能迭代,而无需从AD Max降维两颗Orin至单颗(毕竟成本依然较高)。
此外,定位于10-15万元级别的小鹏MONA品牌,预计将于6月发布,并在三季度上市交付。MONA是滴滴造车项目“达芬奇”的前身,去年被小鹏收购。
其中,在智驾部分,小鹏是否会对硬件配置做出改变,备受关注。目前,除了G3(停产),P5是小鹏品牌旗下售价最低的车型,在15-20万元区间。
目前,P5两款在售车型,其中,500 Plus(低配)仅配置4颗超声波雷达和1颗后视倒车摄像头;500 Pro则配置上一代英伟达Xavier,9V5R方案,提供高速NGP功能。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的招聘信息显示,小鹏对外的智驾资深工程师招聘岗位中,出现了涉及TDA4/J3(地平线征程3)的算法部署经验优先的特别说明。这或许也从侧面证实,作为英伟达平台的忠实用户,小鹏也正在尝试更高性价比的行泊一体方案。
事实上,作为目前在中国市场,英伟达最大的三家车企客户,蔚来、小鹏和理想在NOA降本上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短期内Orin降本效益并不突出。
此外,作为另一家智能化领跑企业,华为在智界车型也首次启用HUAWEI ADS基础版,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并降低芯片配置实现入门级高速NCA和智能泊车功能。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除了理想、小鹏、智己、华为(问界、阿维塔)等部分品牌全系标配NOA车型,市场在售新车智能化仍然停留在L2+(HWA/TJA、拨杆变道)阶段。
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标配NOA交付新车63.32万辆,24个品牌提供NOA配置车型,其中,理想、小鹏、问界、智己、阿维塔贡献占比接近90%。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奇瑞、吉利、长城、广汽等传统自主品牌也启动NOA规模化上车。
此外,从今年开始,包括大众、通用、丰田、奔驰、宝马等传统外资品牌也都将陆续在中国市场首次交付NOA智驾功能;这意味着,新势力尤其是占据新能源细分市场份额优势的自主品牌,面临加快NOA下沉的刚需。
而,成本依然是最大障碍之一。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NOA交付24.95万辆,同比增长203.52%;前装渗透率为5.21%。
而在价位区间分布上,30-35万元区间无论是NOA交付占比,还是搭载率(接近30%)均领先市场。同时,25-30万元区间NOA渗透率首次突破10%,20-25万元区间还不到5%,15-20万元区间更是不足1%。
此外,另一组数据显示,以今年一季度为统计口径,25万元以下新车交付量占整体市场的比重超过70%;对于NOA等高阶智驾来说,基于大数据、大模型的软件算法迭代升级,同样迫切需要市场的进一步下探。
以小米SU7为例,为了降低智能驾驶的入门级价格门槛,高速NOA仅配置算力为84TOPS的英伟达Orin-N版本。尤其是25万元以下车型,让算力需求回归理性,已经是大势所趋。
按照传统汽车的开发模式,如果不考虑功能的深度迭代,几十TOPS的算力,也并非不能落地NOA。比如,几年前,小鹏首发搭载的英伟达Xavier,算力也仅有30TOPS,就已经可以支持高速NGP。
考虑到核心算力芯片是NOA方案的主要成本占比之一,市场的多元化选择也开始成为车企寻求差异化、更高性价比的方向之一。「与其挂羊头卖狗肉(顶配或选装NOA),不如真正用性价比方案路线普及NOA。」
就在4月29日,黑芝麻智能宣布,旗下华山A1000芯片搭载亿咖通•天穹Pro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正式在领克08实现NOA功能释放。目前,天穹Pro的116 TOPS (INT8,双A1000)算力配置,是面向主流车型L2+高阶行泊一体的高性价比方案之一。
其中,A1000可支持业内主流的BEV感知算法以及5R10V(1L)的传感器配置方案,并获得国内多家头部车企采用,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集团、江汽集团等国内多家头部车企采用,量产车型包括领克08、合创V09、东风eπ007及首款纯电SUV等。
此外,华山二号A1000也是首个量产的、符合车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国产芯片平台;比如,高性价比的6V5R行泊一体方案。
同时,今年,黑芝麻智能还将重点推进本土首颗单芯片支持NOA行泊一体的芯片平台C1236(武当系列)的量产交付工作,同样主打「极致性价比」。
而在核心传感器部分,激光雷达与4D成像雷达的博弈,也是关键。由于纯视觉感知对摄像头的配置要素及数量要求差异不大,雷达就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变数。
此前,在角雷达部分,由于视觉感知能力的增强,以及前向激光雷达的补强,部分车企已经将过去的5R高配置降级为3R,甚至部分车企仅保留1颗前向。
同时,传统3D雷达的性能已经触碰天花板,而此前在4D方案成熟度不够、成本较高的背景下,激光雷达也成为车企迫不得已的选择,尤其是低价位车型。
不过,去年,标准版4D成像雷达的交付价格已经下降至500-1000元,最低甚至已经跌破了500元,“价格正在快速向传统3D雷达靠近,”业内人士透露,预计今年价格还会下降30%-40%。
相比而言,激光雷达的前装价格仍然在3000元左右,从目前各家的产品开发计划来看,明年市场将进入价格腰斩周期,1500元甚至是1000元以下的价格,都会进入交付周期。
而乐道L60此次标配的4D(前向)成像毫米波雷达,相比于此前在理想、深蓝、路特斯等车型上搭载的同类产品不同,这次是作为主传感器的身份亮相,重要性不低。
作为独家供应商的赛恩领动,更是认为,4D毫米波雷达绝无仅有的全天候、穿透特性,加持高精度俯仰分辨率,为典型场景痛点如“行人鬼探头”、“雨雾天气下感知能力下降”、“异形车识别失败” 提供兼顾安全与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
考虑到蔚来此前车型标配的激光雷达供应商Seyond图达通,以及赛恩领动都是蔚来投资的项目,「手心手背都是肉」,显然对于性能、成本的综合考量更加谨慎(因为,撤掉谁、换上谁,不仅仅是影响业务营收,更重要的是融资估值)。
而在上个月,华为的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也终于揭开面纱,配置波导天线、4T4R、超带宽和100M以太网,支持超远距离探测,相较于传统雷达可提升35%;此外,支持泊车模式,垂直视野可达60°(3倍提升),距离精度5厘米(提升4倍),可识别高处和小障碍物。
这距离华为2021年首次对外发布4D毫米波雷达,已经过去三年时间。而原本计划2022年下半年SOP的时间,也多次被推迟。此前,余承东曾坦言,30万元以下的车型很难使用华为的激光雷达智驾方案。
这或许也为后续华为ADS方案补齐更高性价比的4D毫米波雷达方案埋下伏笔。余承东表示,目前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售价低于30万的都是亏损,降本是唯一出路。
尤其是本轮市场白热化竞争,终端智能化车型价格不断下探的大背景下,硬件BOM成本的裁剪,无疑是优先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