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个怎样的国家(中)
阅读本文前,请先阅读:
肆
1547年,伊凡四世改莫斯科大公为沙皇,这个特有的名号一直保留到1917年。
从摆脱蒙古人统治到18世纪,被蒙古人教育过的后世沙皇,扛着大砍刀带头砍人,像蒙古人一样去教育别人,先后兼并了喀山、西伯利亚、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各个汗国,把原先蒙古人的地盘全给吃了。
为了安抚蒙古人留下的后代(已经不算蒙古人了),今天俄罗斯还有图瓦、阿尔泰、布里亚特、卡尔梅克、鞑靼斯坦五个共和国。
我2024年在鞑靼斯坦溜达时,那边也不全是蒙古后人,大毛也约有一半,就是东正教教堂比清真寺少一些。
在俄罗斯历史上,虽然到伊凡四世才正式称沙皇,但因为伊凡三世不向蒙古进贡,四处征服使俄国面积扩大三倍,有种种伟大历史功绩,俄罗斯人默认沙皇是从伊凡三世开始算的。
伊凡三世还干了件极重要的事情,就是娶了拜占庭公主。
在正式做掉蒙古政权前,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十一世的弟弟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逃到罗马,这三个孩子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罗马的政客们为了借俄罗斯力量硬扛奥斯曼,便把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俄罗斯那时是穷苦之地,又因为做过多年金帐汗国的舔狗,常常被人瞧不起,取了个东罗马正牌公主,腰杆子都直了几分,八杆子打不着的事,也硬凑起脸皮说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继承人,我们的沙皇是“凯撒”传人,我们就是第三罗马。
就是为了长点脸面。
这真的就很无聊,纯属硬蹭,就好像我哪天走在大街上跟石原里美打了个招呼,我就非跟别人说这是我前女友一样,都是硬蹭,不讲道理的那种蹭。
西欧那边看到俄罗斯居然自称罗马正统,就更来气了,觉得他们是粗鄙加暴发户,我们日耳曼人亲手灭了罗马,都不敢称罗马,你斯拉夫野人也敢称罗马?你也配姓赵?
就骂他们是东正异端、白皮鞑靼,两边上千年来,就更加互相看不起。
1584年,从三岁开始就在权力斗争中长大,因而冷酷无情、残暴狠戾的伊凡四世挂了。
伊凡四世人格极端,有个外号叫恐怖伊凡,曾经暴怒时失手用权杖打死了自己的大儿子,他死后王位只好交给性格内向的儿子费奥多尔。
恐怖伊凡打死大儿子油画
费奥多尔打小体弱多病,权臣们预估他死得早,备份了Plan B,随时准备让他弟弟迪米特里继位,但1591年5月(中国万历十九年),迪米特里被人割喉而死,死得不明不白的,到现在都没有结案。
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真的病死了,他没有子女,弟弟也被抹了脖子,留里克家族死绝了,俄国突然陷入了权力真空大混乱,权贵们为王位杀成一团,波兰人趁乱还占领过莫斯科。
俄国人打了半天,意识到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重要性,于1613年召开选举大会,选出六名侯选人,由数百名教士、贵族、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的人投票,最后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得票当选,开创了罗曼诺夫王朝。
其实俄罗斯社团选话事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比美国人的一人一票还早几百年,真要跟美国比选票,那情形就像是:
“人家和联盛选话事人,比香港选特首还早一百年呢。”
俄罗斯历史贼简单,就两个王朝,一个留里克一个罗曼诺夫,也不是中国这种旧王朝三百年崩盘,新王朝造反接盘重来三百年,就是简简单单的留里克家里人死光了,罗曼诺夫被迫上。
这件事告诉我们,面对复杂的人生,想要对冲风险,还是得多生几个娃靠谱。
这个罗曼诺夫王朝传了300年,出了两个巨牛逼的人物,一个是彼得大帝,一个是叶卡捷琳娜大帝。
彼得大帝他爸是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任沙皇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结过两次婚,生了一大堆孩子,彼得生于1672年,他爸去世时才十岁,皇室里的强权派是他同父异母的索菲娅公主,索菲娅立彼得跟另一个傻子弟弟同时为沙皇,自己实际像慈禧一样幕后把控政权。
帝王家就这样,权力具备天然集中性,人人都从小被迫参与政治游戏,什么兄弟姐妹,大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彼得为了夺权,拉了600名少年伙伴天天搞军事训练,真刀真枪上,甚至一次演习弄死二十个人。
索菲娅以为他玩物丧志,还给他弹药去玩,一时没留神,17岁时彼得率少年团突然夺权,把索菲娅关进了修道院。
彼得和康熙生活在同时段历史空间,俩人各方面都很像。
彼得虽然不是第一个沙皇,但他在1721年正式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因此我们其实也可以叫他俄太祖。
太祖高皇帝彼得接位时,俄罗斯又穷又土,整个国家90%的人口是农奴,只有一点可怜的手工业,人人都穿长袍留着大胡子,跟已经工业革命的西欧不在一个世界,在欧洲人见人嫌。
彼得的国家战略,是赶紧给俄罗斯找到出海口,要么入黑海,要么入波罗的海。
夺回实权后第五年,彼得率三万军队征土耳其控制的亚速夫,因为没有舰队被击退,彼得回去就建了座造船厂,第二年在舰队掩护下拿下亚速夫。
亚速夫只是彼得事业的起点。
拿下亚速夫,是为了进入亚速海,而进入亚速海,是为了进入黑海,进入黑海,则是为了进入地中海,进入地中海,是为了进入大西洋,彼得大帝的通关路实在太漫长了。
这一战虽然打赢了,但彼得知道俄罗斯海军几斤几两了,于是在他掌握实权的第七年,即1697年,彼得刚25岁,他就以一名下士的身份,组织了250人的学习团前往欧洲学习,一会在普鲁士学射击,一会在英国学造船,一会在荷兰当船长。
彼得身高2.04米,是世界历史上身高第一的君主,比当时欧洲普通人1.65米平均身高高出一大截,走到哪都特别引人注目,在荷兰造船厂学习的时候,人人都说这里来了个俄罗斯傻大个,不去打NBA真可惜了。
彼得可不是傻大个,他动手能力特别强,喜欢做家具、摆弄机器,爱做外科手术,也爱给人拔牙,但他拔牙水平很差,周围人都不敢在他面前说自己牙疼,谁牙疼他就拔谁的牙,痛得别人嗷嗷叫。
彼得也没什么沙皇架子,常常跟普通工人坐一起喝酒,但他喜欢劝酒,自己喝的少,别人喝得多,而且他不走席就不能散,一喝喝半宿,大伙也挺害怕跟他一起喝。
彼得去欧洲一边学习造船和军事、政治,另一边是想联合欧洲各国一起跟他打奥斯曼土耳其,想把黑海出海口拿下来。
但当时欧洲各国都在关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欧洲各国正撸起袖子准备群殴法国,以防止法国吞并西班牙独霸欧陆,大伙正忙着呢,没空搭理俄罗斯这个小弟弟,就没人跟彼得商量对付奥斯曼的事,彼得回去后就觉得奥斯曼那么强,没盟友的话,往黑海扩张的事暂时就别提了,但欧洲要打法国,没空理会俄罗斯,那可以往北跟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于是彼得转而去联合丹麦和波兰,一起打瑞典。
在北欧国家里,瑞典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瑞典是北欧唯一差点成为大帝国的国家,人称北欧雄狮,到现在你去瑞典,还能看到一些帝国残余气象,有大气魄,一看就跟芬兰、挪威、丹麦这些平庸国家的气质不一样,就像你看完中国再看日韩,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瑞典成为大帝国的期望,就是被彼得大帝活生生弄死的。
彼得从欧洲回来后,先镇压了2300名因待遇问题到莫斯科闹事的射击兵,这时候的彼得就不再是亲切的木工和拔牙师傅了,因为射击兵在他小时候就搞过一次政变,这次政变还曾去找索菲娅求过情,彼得对他们很是厌恶,展现出政治家残忍的一面,将射击兵全部活埋、斩首、绞刑,再将他们的尸体吊在索菲娅公主的修道院外,以警示姐姐不要再搞事。
镇压完反叛后,彼得先跟奥斯曼签订和平协定,一转头就于1700年8月对瑞典宣战,这一战足足打了21年,千辛万苦战胜北方豪强瑞典,使俄国占领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大部分,为了守住胜利成果,俄罗斯还在1712年,早早将首都迁到了圣彼得堡。
彼得统治下的俄罗斯,还在1715-1720年,一边跟瑞典打仗,一边向中亚细亚和外高加索扩张,一打完瑞典,1721年又侵占里海地区,逼迫波斯割让巴库、杰尔本特及里海沿岸。
再加上俄罗斯在亚洲地区征服异常顺利,整个国家国土面积陡然扩大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帝国。
看着这么庞大的疆土,俄罗斯人顿觉意气风发,才由参政院上书彼得,称他为皇帝,俄太祖高皇帝彼得就这么诞生了。
俄罗斯占领欧洲部分千难万难,几乎都是靠死人一批批堆出来的,而亚洲这么广阔的土地,好像没听说任何战役,就静悄悄拿下来,是不是来得太容易了?
就是来得太容易了。
国土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是越多越好,在古代,越是偏远的地区越不好管理,只要管理成本高于收益,这个地方又没啥战略价值,各王朝就不爱管,去了那种地方就是当野人,谁爱去谁去。
今天有些中国人,呆在空调房里瞄地图,一看到俄罗斯占领那么广袤的西伯利亚,就捶胸顿足,怪古人失去了统治良机,错失好大一片国土,其实古人又不笨,西伯利亚那块在古代就是块冰天雪地的废土,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只有一点点极落后的部落,跟无人区也没啥区别。
俄罗斯侵占亚洲这么大的土地,真的没费什么心思,其主要精力一直放在欧洲,他们是让正规军对付瑞典和奥斯曼,只让哥萨克雇佣军翻过乌拉尔山,去东边探索地图,顺道占领土地。
哥萨克人不是一个民族,只是一个团体,这些人从13世纪开始,由各种地痞流氓、破产小市民、失业手艺人、农奴等组成,各种蒙古人、突厥人、斯拉夫人、格鲁吉亚人都有,原先生活在南俄草原,专干杀人越货、抢劫强奸的恶行,没啥信仰也不讲江湖规矩,极野蛮极自私,是一群天生的草原恐怖分子,就是特别能打。
你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一个超大号的黑社会团体,也可以把他们理解成非洲草原上的鬣狗。
俄国沙皇看他们打仗还不错,就用金钱和美女收买他们,让他们给俄国干开疆辟土的脏活累活。
再现实一点说,俄国人当时也不全是奔着开疆辟土这四个字去的,他们主要是想获得动物皮毛(貂绒)和出海口,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才一通瞎找。
紫貂分布图
工业化之前貂绒的价格十分昂贵,稀罕程度跟黄金差不多,找貂皮就是找黄金,北亚地区既然到处是紫貂,那俄国人没有茶叶丝绸,为了财政收入,就只能不客气了。
哥萨克人翻过乌拉尔山以后向东,只要稍微靠南一点,就是哈萨克人、准噶尔人、大清,这些都是一打就没完没了的硬骨头,他们根本消耗不起,所以一直只能在北亚活动。
而北亚要么是西伯利亚汗国这种废物,840人的哥萨克游击队就把他们给灭了国,跟闹着玩似的,要么干脆全是一些原始部落,放几枪就能成功镇住全场。
所以俄罗斯从伊凡四世开始远征北亚,只要不碰南边的强敌,就跟春游似的踏过无数荒野,打个桩宣布这里是沙皇的地盘就行,一直遇到大清才停止脚步,这一顿乱冲,到彼得大帝时便基本完成了今天俄罗斯版图的大致轮廊。
再解释一遍,中国古代没有占领西伯利亚,是因为那边的寒冷冻土带,真没必要派人过去玩命,茶叶跟瓷器早就赚翻了,这种辛苦钱真的不稀罕,划不来,根本划不来。
而俄罗斯会占领西伯利亚,也是花小钱办大事,就是为了貂皮生意,让一群恐怖分子去苦寒之地刷地图,没想到为后世刷到好大一笔财富。
西伯利亚在古代是真的不值钱,石油和天然气是工业化之后才知道其重要性,要是在古代就很重要,中亚跟东亚的强国一定会抢作一团,俄罗斯也不可能轻易拿下这么一大片土地。
俄罗斯三分之二的土地在亚洲,他们为啥老觉自己是欧洲国家?就是因为这三分之二的土地,他们自己也知道是半废之地,欧洲那426.8万平方公里土地,才是俄罗斯的立国之本,到今天俄亚洲区也才3800万人,仅占俄全国1.46亿人口的26%,还是最贫穷最落后的人群,所以对俄罗斯来说,亚洲区域丢得起,欧洲区域是万万丢不起的。
彼得大帝不仅奠定了俄罗斯的国土,也让俄罗斯完成第一次转型,在经济方面他发展手工业,凿运河开商埠;在政治方面废大教长,设枢密院,加强沙皇中央集权;在社会方面建学校、办报纸、剃胡子、剪长袍;在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现代陆军,并扩建海军。
总之一切向西欧看齐,西欧人吃啥我们吃啥,西欧人怎么过日子我们就怎么过日子。
当时西欧的代表就是法国,欧洲都认为法国就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国家,俄罗斯也超爱法国的,彼得自己学法国就入了迷,从用餐习俗到海军建制统统照抄法国,并号召贵族们全面学习法语,并且带头让自己的子女都打小学习法语。
彼得的小女儿伊丽莎白就是在良好的法语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彼得原本想让她嫁给路易十五或者奥尔良公爵,但被法国方面果断拒绝。
1741年伊丽莎白即位后,因为她自己就是在法国文化下长大,宫廷里便全面法国化,厨子和裁缝都只请法国人,官员想要升职也要会说法语,便加速了整个俄罗斯贵族的法语普及。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5万名法国精英逃命到俄罗斯,这些人大部分都成了俄罗斯贵族的家庭教师,教俄国小孩法语、击剑、舞蹈、绘画,使俄罗斯贵族全面法语化,那年头一个18岁的俄年轻贵族,要是不会一口流利的法语,压根娶不到媳妇。
到19世纪时,法语在俄罗斯达到巅峰时期,贵族们的法语甚至好于俄语,拿破仑攻打俄罗斯时,部分俄军官因为法语讲得太好俄语又说不利索,被平民当法国人给打死了。
甚至拿破仑打到莫斯科城下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跟库图佐夫决定火烧莫斯科,他们之间沟通用的居然还是法语。
拿破仑入侵俄罗斯,是法语在俄逐渐消亡的关键原因,谁都不想在别国入侵自己的国家后还讲别国的语言,此后法语只在俄语中保留了十多个单词,比如海报、骑士、魅力什么的,法语目前已经在俄罗斯社会全面消失。
但法国对俄罗斯文化上的影响至今不散,俄罗斯的文学、音乐、科学、数学,都是伏尔泰把法国科学家和艺术家介绍过来,才培养起俄罗斯全套科学与文艺系统,沙俄时的大半工业,包括贷款、机器、工程师、技术工也来自法国。
法国是俄罗斯精神文明的母国,可以说没有法国的文化与科学馈赠,俄罗斯到现在还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野蛮民族。
伍
彼得大帝虽然奠定了俄罗斯领土的大致轮廓,但他们往欧洲方向发展的阻力,还是非常非常大。
波罗的海地理位置并不太好,而且有很长的封冻期,俄罗斯要向西寻找海洋,非得过奥斯曼土耳其这一关不可。
就是那个纵容克里米亚汗国,抢俄罗斯人当白奴的奥斯曼土耳其。
俄国人被蒙古人统治,是1240年到1480年,俄罗人被抓去当白奴,是1500-1700年,差不多彼得大帝对瑞典宣战的时候,克里米亚汗国才停止抢白奴,这俄国人真是五百年没过一天舒坦日子。
这也说明俄国人只能靠着承接西欧文明,欺负一下北亚地区,往西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彼得大帝也解决不了克里米亚汗国,更抢不到黑海出海口,不敢正面硬碰奥斯曼,但这一切,被叶卡捷琳娜搞定了。
下面这段文字,又要跟《铁血残阳德意志》连上了,建议大家把这两篇放在一起读,历史连起来读会很畅爽。
叶卡捷琳娜1729年出生于波罗的海海边的什切青市——这块地现在归波兰,她爸是一个二流德国贵族,靠军功获封公爵,其封地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国。
注意,叶卡捷琳娜是一个德国人,并不是俄国人,她原名叫索菲亚·奥古斯特,但为了阅读方便,后面我们还是叫她叶卡捷琳娜。
叶卡的妈妈很喜欢搞权力,打小就请法国教师给叶卡上私教,准备培养女儿嫁入真正的豪门。
叶卡十三岁时,即1742年,她俄罗斯的远房表哥卡尔·彼得被立为沙皇皇储,叶卡的妈妈便计划把女儿嫁过去,跑去游说腓帝,腓帝觉得这法子好啊,这姑娘嫁过去,我们德俄两国就可以联合起来揍其他国家了,便找来最好的画师,将叶卡的肖像画寄给了俄国伊丽莎白女王,由女王亲自挑选媳妇。
这个伊丽莎白女王,就是前面说过的,在俄国推广法语的那位,她在位时没啥大作为,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时为爱所伤,因此有个怪癖,很喜欢买裙子,她一共收藏了1.5万条裙子,能穿41年不重样,宫里有次发火灾,一次性就烧掉了5千条。
她后面很不喜欢腓帝,恨不得弄死腓帝,嗯,差一点点就弄死了。
叶卡的肖像画寄过去一年后,1744年1月,圣彼得堡终于来信,请叶卡到俄罗斯做客,还随信寄了张1万卢布的支票当路费,那年头出个远门非常不容易,这么隆重的邀请,其实已经表明叶卡被选上做沙俄王储的妃子了。
1744年2月9日,叶卡跟她妈在天寒地冻中千辛万苦到达莫斯科,15岁的叶卡也终于见到了自己16岁的老公卡尔·彼得和35岁的婆婆伊丽莎白。
彼得是个爽快人,直接了当告诉叶卡自己不爱她,咱们这就是政治婚姻,我爱的是伊丽莎白女王身边的一名侍女,咱们做做表面夫妻就好。
其实一个16岁一个15岁,懂个毛的爱情啊,这情形就像一个高二的男生对一个高一的女生说我不爱你,我们是被逼结婚的,我心里爱的是我高三的学姐。
那画面,啧啧啧啧,充满了一股中二味。
彼得说到做到,1745年8月结婚后,彼得五年都不跟叶卡同床,两人长年分居,气得伊丽莎白强令彼得回去跟老婆睡,1754年两人终于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叶卡知道老公在跟自己过家家,但她干一行爱一行,对于“未来的沙俄皇后”这个政治角色还是挺敬业的。
还没正式结婚前,她就请求伊丽莎白婆婆给她安排了最好的俄语老师,苦学俄语和东正教礼仪,当别的侍从都睡觉去了,她还在抱着俄语书苦读。
冬天的时候,叶卡光着脚在房间走来走去,不小心染上了肺炎,十几天高烧不醒,大家都以为她活不下去,都给她准备后事了,她妈给她找了个新教路德宗牧师来给她做临终祈祷,但叶卡要求更换成东正教牧师,这件事流传出来后,把俄罗斯宫廷上上下下感动坏了,这德国姑娘真是我们俄罗斯的贴心人啊,她要是没死,以后一定是个好皇后。
叶卡命大,一个月后居然熬过了发烧,身体痊愈,并于1744年6月受洗,正式皈依了东正教,还改德国名为俄国名叶卡捷琳娜。
受洗仪式是她对外的第一次公开活动,叶卡用俄语对答问话,谈吐得体、吐词清晰,比起她那个法语比俄语说得流利几倍的老公,不知道强多少,而这时候叶卡来到俄国也才五个月,大家对她好感不由倍增。
1745年叶卡跟老公结婚后,老公每天跑出去找他的高三学姐了,不过谈恋爱这种事挺耽误正事的,叶卡天天在家闲着没事做,就到处找书看,因祸得福,通读了十卷本德国史、四卷本哲学史、还有伏尔泰、孟德斯鸠的书,为她以后成为一代大帝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完孩子后,彼得和叶卡两口子各有各的情人,每天晚上叶卡换上男装偷偷溜出宫,去跟住在纳雷什金伯爵家的情人波尼亚托夫斯基过夜,天亮前又赶回皇宫,彼得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他自己正跟沃伦佐夫公爵的女儿忙着谈恋爱,俩人很默契地各玩各的,一句都不多问。
发展到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对方的存在,四人甚至会共进晚餐,吃完晚饭后彼得会跟沃伦佐娃回寝室,波尼亚托夫斯基则留在叶卡的闺房。
那时候整个欧洲宫廷都是这种状态(我怀疑现在也是),婆婆伊丽莎白和儿媳叶卡捷琳娜曾公开抢夺过大帅哥萨尔特科夫,叶卡还抢赢了,大家见怪不怪,都觉得这种事,在他们欧洲那挺正常的。
欧洲人才是真的“再丑也要谈恋爱,谈到世界充满爱。”
这种快乐的情形并没有维持多久,叶卡情人不断,后面又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不知道是谁的,儿子则是近卫军大帅哥奥尔洛夫的,由于帽子太绿,彼得为此十分恼火,已经在公开场合公然嘲讽叶卡,两人关系已经公开决裂。
1761年12月伊丽莎白去世,沙俄王位正式交到彼得手里,眼见老公成了新沙皇,自己估计要去修道院过下半辈子,33岁的叶卡赶紧联合奥尔洛夫兄弟这两个情人,暗中集合几百人的军官集团,于1762年6月突然发动政变,推翻了老公彼得三世的统治,自己登基为帝。
按道理说,叶卡搞这种政变是不合法的,算是谋反篡位,难得人心,一般情况下群臣是会推翻这个女沙皇的。
但彼得三世实在太作了,作得无边无际,这个我在《铁血残阳德意志》解释过,彼得三世爱腓帝爱到出卖国家利益的地步,一个沙皇活生生成了俄奸,衬得叶卡为了俄罗斯利益都成了德奸,大家觉得就你这么作,还不如让这个德国妹子做沙皇呢,至少人家俄语都说得比你好。
叶卡趁机发动宣传机器,说我老公彼得三世自作孽不可活,背叛了整个俄罗斯,她登基才是“俄罗斯人民的选择”。
叶卡捷琳娜私生活花得很,前前后后三十多个情人,一年一个不带重样,但她在俄罗斯累积的口碑不错,大家看她也还顺眼,这个新沙皇位置就保住了。
叶卡以前独守空房时的书可没白读,上台后真正干出一番雄才大略。
叶卡上班后第二年,从1763年到1795年,花了32年三次跟普奥两国瓜分波兰,生吞下波兰46万平方公里土地,普鲁土得14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得13万平方公里,使波兰彻底亡国。
波兰不哭哈,反正这事以后还会发生好几次,习惯了就好了。
叶卡打波兰是以强欺弱,打奥斯曼才真让俄国人觉得扬眉吐气。
在叶卡上台前,奥斯曼跟俄罗斯已经四次过招,俄罗斯一直被压着打。
我反复说,俄罗斯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强,在叶卡捷琳娜之前,他们被维京人打、被日耳曼人打、被蒙古人打、被克里米亚汗国打、被奥斯曼打,到彼得大帝也打不动奥斯曼,只敢拿瑞典开刀。
1768年10月,奥斯曼帝国因不能忍受俄罗斯吞下波兰,俄军在追杀波兰人时也确实侵犯了奥斯曼主权,便主动向俄罗斯宣战,叶卡捷琳娜亲自督军,沿多瑙河下游向南推进,迎击奥斯曼。
奥斯曼军对俄军,双方总兵力是30万对12.5万,奥斯曼数量占优,但质量已经不行了,这时国力开始走弱,军纪差且士气低落,军队缺少训练,武器装备也弱于俄军。俄军这边历经彼得大帝改革,累积了一批训练有素的陆军海军,还有了自己的亚速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英国佬为了俄国的熟铁和木材资源,站在俄军一边,允许俄海军进入地中海,所以俄军总体上占优。
打到1770年,奥斯曼发起20万人总攻,俄军防守反击,一举打败奥斯曼,1771年6月拿下克里米亚,终于逼迫奥斯曼1774年求和,割让克里米亚半岛给俄罗斯。
把克里米亚半岛拿下来,算是解决俄罗斯的重要心病,毕竟这以前是鞑靼人抓俄罗人卖白奴的地方,是俄罗斯毕生之耻,反杀克里米亚一雪前耻,让叶卡捷琳娜在俄国人气暴涨,这也是她被封为大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叶卡为了压制鞑靼人,迁移大量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到克里米亚,稀释了鞑靼人的数量。二战时因部分鞑靼人帮纳粹打苏联,打跑德国后,1944年5月11日,斯大林对鞑靼人下狠手,派出2.3万官兵、250辆卡车、67个火车梯队,强制克里米亚所有鞑靼迁往乌兹别克斯坦,才彻底控制了克里米亚。
我一直反复说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有着非常深厚而复杂的感情,他们不太可能放弃这片土地,所以2014年俄国人把克里米亚从乌克兰手里夺了过来,算是俄国人他们的基操。
叶卡捷琳娜的胃口是整个地中海,这一次战胜土耳其还不足以喂饱她,女沙皇下令在克里米亚建立黑海舰队基地,仅仅十年,俄国海军又多出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叶卡等不及又要去揍奥斯曼了。
1787年,被俄在政治上不断欺负的奥斯曼,被迫主动向俄宣战,沙俄拉上奥地利对付奥斯曼,奥斯曼叫上瑞典打沙俄,沙俄又叫上丹麦打瑞典,多国打成一片。
这次俄国军威更盛,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摧毁了奥斯曼海军,两年时间俄军就攻下敖德萨和贝尔格莱德,切断了奥斯曼往欧洲的出路。
1789这年,法国那边刚巧爆发了大革命,欧洲各国都懵圈了,各国纷纷退出东部战场处理内务,沙俄形势大好,奥斯曼被迫割地求和,1792双方签订《雅西和约》,沙俄获得黑海北岸大片领土和从黑海到地中海直达大西洋的出海口,促进了沙俄跟西欧的贸易,要不是法国大革命影响太大,沙俄真想一直打下去。
奥斯曼从此在国际上越混越差,叶卡捷琳娜则完成了帝国霸业,35年在位时间,使俄罗斯再次开疆67万平方公里,数量上是没有彼得大帝多,但质量过硬,打下来的都是欧洲的土地,尤其对奥斯曼两次大胜,极大地助长了俄国人的民族热情,使俄国人觉得自己可以撕下东欧野人标签,跟西欧国家掰一掰手腕了。
拿破仑听到此处,微微一笑,拍马直冲莫斯科,竟真的杀过来要跟俄国人掰手腕。
从19年至今,我们的知识星球已经累计2500+篇优质文章,累计输出文字400万+,花一年的钱看五六年的全部文章,而且好评也是源源不断。
现在加入我的星球,工作日几乎每天更新一篇时政深度点评,了解我们对各类新闻热点的见解,和我们一起进步。
如今,已有40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和我们一起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底层逻辑和本质规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