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俄罗斯更需要中国

俄罗斯更需要中国

8月前

成为沉思的托克维尔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沉思的托克维尔」→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中国要在对俄关系中掌握主动权

今天跟大家聊聊中俄关系,很多朋友非常关心我国的对俄政策,但我这篇不会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而是从经济角度入手。
从10年代开始,很多国人都会嘲讽俄罗斯,说俄罗斯GDP还不如广东省,最近我查了下数据,连江苏省都比不了了,可以说2008年后,中俄经济体量已是天差地别。
不过,虽然中国经济很早就超过了俄罗斯,但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联系一直不多,中国纵使体量是俄罗斯六七倍,但很难影响到俄政府和社会,俄罗斯人也很难感受到中国的实力。
因此很多中国人去俄罗斯,仍会觉得俄罗斯人相对轻视中国人,认为中国还是学习他们的小弟,认为西方才代表发达。此前做中俄贸易的朋友一定有如此感受,一些俄罗斯人认为中国产品是”低质量的”,只有西方才有高品质的产品。
俄罗斯人在历史叙事上也比较轻视黄种人,虽然俄罗斯人历史上打过很多败仗,但他们最纠结日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俄罗斯人输给了黄种人。
但俄乌冲突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西方开始制裁俄罗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大幅缩水,俄罗斯人购买到西方商品的难度直线上升。为了维持战争下经济的稳定性,俄罗斯人不得不加大中俄贸易,这让俄罗斯人第一次感受到中俄之间的巨大差距。
我们看几组数据。2022年2月,中俄双边贸易占俄对外贸易比重是18%,但到2024年2月,这一比例上升到35%。中国主要进口俄罗斯的农产品和油气,主要出口俄罗斯汽车、机床和电子配件。
能源出口上,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就称,俄罗斯已经几乎将石油出口转向中国和印度,如今俄罗斯45%-50%的石油出售给中国,另外40%出售给印度,出售给西方的已经不足10%。天然气出口国论坛数据也显示,俄罗斯2023年1-11月出售给欧盟的天然气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60%,不足2021年同期的2成。而在开战前,俄罗斯60%的油气都要出售给欧盟。
可以说,中国和印度已经代替欧盟成为俄罗斯能源的主要买家。
除了进口俄罗斯产品,中国商品也大量进入俄罗斯,拿汽车行业来说,根据俄罗斯数据提供商Avtostat的数据,2023年底俄罗斯新售出的汽车中约有60%为中国制造,比例接近2022年的2倍。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车在俄罗斯进口新车中的占比更是达到76.1%。
以前俄罗斯人都是买德国车,现在德国不卖了,只能买中国车,除了车辆,2023年中国对俄罗斯半导体出口也接近2.30亿美元,远高于2021年的1.57亿美元。可以说中国制造,越来越普遍深入俄罗斯人生活。
俄罗斯人在经济上依赖中国,但中国却不依赖俄罗斯,目前中俄贸易额是240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的4.2%,低于中德贸易的体量(2752亿美元)。而且2024年2月开始,中俄的月贸易额还出现了下降趋势,这说明中俄贸易可能就维持在2500亿美元左右,很难进一步突破。
一个是35%,一个是4.2%,两者在经济上的关系已经完全不对等。这也是为何普京对中国的姿态开始降低,此次普京刚刚就职新一任总统,就把中国定为第一个出访国,普京任命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作为新防长,也是考虑到他的对华工作经验,别洛乌索夫在2014年曾担任中俄投资委员会主席,可以帮助普京处理对华关系。
此次普京访华的阵容也很隆重,包括第一副总理在内的6名副总理、3位部长和多个大企业高管,都一齐来华,领域更是涉及能源、军工、经贸、核能、太空等,面面俱到。俄方的通稿中也包含了大量中方的关切。
但我们仍要注意到,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仍缺乏实质进展。比如图们江通航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输气管道建设。
图们江通航关乎远东出海口,一直是中方关心的领域,但俄方此次也仅是答应进行建设性对话,图们江通航面临很多现实困难,俄罗斯与朝鲜跨越图们江的铁路桥很低,大型船只无法通过,另外,图们江到日本海的十几公里都是浅滩,需要经过疏浚后大型船只才能通行。
可以说,如果真要解决通航问题需要中俄朝三方密切协助,并联合营建基础设施,是一项长期工程,这也意味着图们江通航离落实有很大距离,与之类似的还有中吉乌铁路建设,也是花了20多年才出现实质进展。
除了图们江,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也就是中俄西线管道建设,也未取得实质进展,俄为了拉拢蒙古,仍坚持让管道从蒙古过境,但中方认为,蒙古会收取“过境费”,会抬高修建成本和天然气价格,相对西线管道,中方更中意与中亚国家输气管道的项目。
这表明,虽然俄有求于中国,但仍不愿在很多问题上让步,仍希望中国多配合俄方。
对于这一点,需要中国在与俄罗斯相处的过程中慢慢磨合,国人也需要摒弃过去的思维,多一些民族自信,切勿再以学生对老师的心态看待俄罗斯。
最后,总结下结论。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俄罗斯需要中国胜过中国需要俄罗斯”,虽然中国对俄有战略、政治需要,但这种需要远不如俄对华的需要直接,我们必须意识到中俄之间的实力差距和中国已经存在的优势,对于这种优势,我们必须清晰认知、灵活运用,一定要在对俄关系中掌握主动权,做到“以我为主”,中国利益至上,切勿单方面跟随俄罗斯。
中国在经济实力上已经成为大国,更要在外交和政治上拿出与经济实力匹配的外交战略,只有全方位发展的大国,才能真正在大国竞争中占据优势。

想要直接和我讨论国内外形势、政治、历史的读者可以加入知识星球,加入后可以进入vip群,在知识星球或微信私聊我咨询。星球内会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关键信息,让你对政治的本质和国运的兴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避免踩雷,更好投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沉思的托克维尔

相关新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