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中国大模型价格战背后的真相

中国大模型价格战背后的真相

7月前


API 商业模式能不能成立,最终并不只是看价格。


作者 | 宛辰
编辑 | 靖宇

5 月 21 日上午,阿里云在其例行峰会上,意外地释放了大降价的消息:通义千问 GPT-4 级主力模型推理输入价格降至 0.5 元/百万 tokens,直降 97%。

阿里云降价公告 | 来源:阿里云

这个大幅度降价的消息瞬间引发了与业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但短短数小时连锁反应出现了,百度智能云官宣文心大模型主力模型 ERNIE Speed(上下文长度 8K、128K)、ERNIE Lite(上下文长度 8K、128K)免费。虽然这两个模型和阿里宣布降价的模型并不完全对应,但是这个动作让很多人开始高呼中国大模型企业的 API 商业模式,难道就这样在 3 小时内就消失了吗?

文心大模型两大主力模型全面免费

实际上在更早之前,字节跳动宣布,豆包通用模型推理输入价格为 0.8 元/百万 tokens。

虽然这些价格背后在并发量,模型能力上有很多不同的细节区别,甚至根据创业者的实际计算,真正落到业务里用起来,各家的成本下降都没有宣传上那么夸张。

但至少纸面上看,每百万 token 推理输入量,字节、阿里、百度先后在一周内官宣了 0.8 元,0.5 元和免费的报价。有业界人士甚至开玩笑说,眼瞅着下一家跟进的厂商可能就得发钱补贴让客户用 API 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产生这样剧烈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这是一次市场宣传上的内卷?还是大模型 API 调用的商业模式,就真的这么消解了吗?


01

价格战背后,大模型 

API 调用的商业模式


其实最早 ChatGPT 发布时,大家对大模型直接作为服务被调用的商业模式有很大期待。毕竟,与上一波 AI 烟囱式的项目交付方式相比,大模型带来了更通用的 AI 能力,作为标准化服务被调用,道理上也说得通。
就拿 OpenAI 来说,有两大商业化手段,一是像 ChatGPT Plus 20 美元/月这样的会员订阅模式,另一个是开发者 API 调用服务。在这两大标准化服务的拉动下,2023 年 12 月 31 日,The information 爆出 OpenAI 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nnual Recurring Revenue,ARR)已经达到了 16 亿美元。
但即便强如 OpenAI 的模型能力,这个体量的营收相比其百亿美金级别的研发成本而言,目前看也还是杯水车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只提供模型的 API,距离 AI 应用在场景中落地还有很大距离,大部分 AI 应用还需要在一个通用的模型 API 之上,在场景里喂数据、做微调等来优化模型引擎。看到这一瓶颈后,国内大模型厂商在过去一年也做了一系列探索来降低 AI 应用的门槛,以期扩大大模型的调用量。
以百度智能云为例,去年相继推出模型开发工具 Model Builder 和 AI 应用开发 AppBuilder、更具效价比的不同模型等,但模型的调用增长似乎依然有限。今年 4 月,百度智能云推出生态打法,和有渠道、场景的供应商一起合作服务客户,旨在进一步拉升文心大模型标准化的 API 调用量。这些迹象上看,大厂们显然并没有真的准备放弃 API 调用的商业模式,但这个商业模式还没有真正收到成规模的钱,倒是真的问题。
上周,百度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文心大模型日处理文本 2500 亿 token,另一大厂字节跳动日均处理 1200 亿 token 文本,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厂内部业务在调用做 AI 应用和业务探索。
可以看出,尽管模型厂商做了很多尝试,但标准化的模型 API 并没有迎来确定性的增长。
这是本周大厂模型推理价格降低的大前提和背景。理解了模型 API 调用的需求现状,也就不难理解这一波降价动作——降价并没有真的损失多少收入,不如激活下市场,赚个吆喝,促进很多企业从「免费试用」开始下水,早点启动对 AI 进入业务流的尝试。
其实,这一波降价的连锁反应,真正的源头并不是阿里云,也不是字节跳动,比大厂降价更早的,是一家创业公司。
5 月 6 日,国内创业公司幻方旗下的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开源了第二代 MoE 模型:DeepSeek-V2,主打参数更多、能力更强、成本更低。
由于 DeepSeek 的技术优势在全球大模型圈子得到了普遍好评,而其在模型能力逼近第一梯队闭源模型的前提下,还把推理成本降到了 1 块钱/百万 token,也就是说,成本是 Llama3 70B 的七分之一,GPT-4 Turbo 的七十分之一。而且,DeepSeek v2 还能做到有利润,这显然是是模型架构、系统、工程的一系列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
这一信息在实际做模型应用的产业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在海外也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独立研究机构 SemiAnaysis 称其性能直逼大模型 GPT-4 所代表的第一梯队,同时推理价格相当低,是不可小觑的中国力量。
DeepSeek v2 宣布其价格为 1 元/百万 token 后,随即引来了大模型价格战,智谱、面壁、字节、阿里、百度,以及今天跟进的科大讯飞、腾讯云相继宣布了模型推理价格降低。
对于各家不同的降价策略,已经有一些质疑声音称一些降价的模型本身吞吐量就低,而高性能模型并没有降价。并且还有很多细节条款会让最终企业用起来没有宣传的那么便宜,从这个角度看,降价更多是模型厂商出于市场和品牌的考量,进行的一波内卷。
归根结底,能形成价格战的连锁反应,也是当前各大模型的能力放在可用的场景中,尚未拉开差距,用户甚至有免费开源的产品可以用。
一位 SaaS 厂商创始人向极客公园表示,「对我来说用谁的其实无所谓,因为他们最后跑得都差不多,当把时间线拉长来看,最后这些厂商提供的模型 API 服务,99.9% 的概率跟今天的云是差不多的概念。另外,如果一个通用的模型 API 无法深度适配场景,还是要自己基于开源模型,用场景数据做专门的深度训练,也不会接通用的模型 API。」
最终的的客户需求,其实是端到端的诉求,是可以用、可以看到效果的东西,而不是模型调用。

02

大模型,巨头和

创业公司有不同的游戏


当然,模型推理价格降低本身也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有一系列工程、架构、系统手段可以持续优化。今天凌晨微软 Build 开发者大会上,纳德拉还举例解释了这一趋势。他说,过去一年 GPT-4 性能提升了 6 倍,但成本降低到了之前的 1/12,对应性能/成本提升了 70 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难的是探索模型能力上限,至于模型推理价格一定有办法降低」,Minimax 创始人严俊杰上周坐客极客公园直播节目中表述了这一技术趋势,他表示,模型推理价格降低到可用,在学术界已经发生过三次了,这不难。
模型技术的攀升,才是 API 调用商业模式能继续增长的前提。其实细看今天宣布降价的模型产品也是一样,真正大规模、高性能、支持高并发的模型推理还是要收费,降价幅度是有限的。
但长期来看,API 模式最终考验的还是模型能力,如果技术拉不开差距,价格也一定拉不开差距,最终模型调用的价值会被稀释,虽然依旧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但价值大小就从油变水了。
换一个角度看,今天一个通用的模型 API 可能不是迫切的需求。就像 Lepton.ai 的创始人贾扬清在朋友圈表达的观点,「站在整个 AI 业界的角度我想说,降价是个拍脑袋就可以做的简单策略,但是真正的 To B 商业成功更难。」今天企业在使用 AI 的时候,并不是成本驱动的,「今天不是说 API 贵才没有人用,而是因为要搞清楚,到底怎么用起来产生业务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如何把大模型能力推动到企业的业务里的很大一部分任务,可能又回落到传统 SaaS 厂商(用 AI 升级产品之后)手里,需要他们作为智能生产力的「干线物流」+「前置仓」,输送到各个场景中。
随着模型 API 直供模式的高度内卷,巨头其实已经在向能交付价值的 SaaS 看,微软今天宣称 GitHub Copilot 订阅者已经有 180 万付费用户。谷歌近日也正在与 CRM 营销巨头 Hubspot 谈高达 300 亿美金收购可能性,因为前者可能会利用这次收购来加强其在 AI 领域产品整合。
对于巨头而言,模型技术和实际场景,两个都要抓,才能有规模化的收入。但归根结底,模型能力和别人拉开距离,才是 API 模式可以产生价值的「华山一条路」的挑战。
而对于大模型创业公司而言,也是个「华山两条路」的局面,即要么做出比大公司更好的模型技术,要么从模型走向产品,直接创造价值。
智能的能力不会是免费的,但是怎么规模化的创造价值,巨头和创业公司,都还在寻找答案。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直播预告

上周是 AI 行业疯狂的一周。OpenAI、Google 先后发布 GPT-4o、Project Astra 等「AI 全家桶」;字节的「豆包」大模型家族、腾讯的混元大模型集体亮相。不论是国际大模型明星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他们都正在朝着 AI 狂奔。但是,对于中小公司来说,能像当年「上云」一样一键部署 AI 的方案,还不多见。
5月22日(周三)20:00,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张鹏将对话矩阵起源创始人 & CEO王龙,聊聊传统的 IDC 如何转型到 AIDC,以及通往 AGI 的路为什么绕不开「数据+算力」?
欢迎预约直播~



 

更多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极客公园

相关新闻

大模型价格战背后的真相王小川评AI大模型“价格战”:在中国市场,API服务对创业公司是走不通的;科大讯飞:讯飞星火Lite版永久免费丨AIGC日报大模型降价背后的真相与「猫腻」中国大模型融资暗战:罗曼蒂克的快速消亡理想汽车法务部连发声明;星巴克加入9块9价格战;黄光裕涉足汽车零售;斯坦福AI项目作者对抄袭中国大模型致歉...宝马中国回应将退出价格战,小米获独立造车资质,苹果头显黄牛价暴跌,发货帮回应APP下架油罐车轨迹查询,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通义大模型成巴黎奥运会首个AI大模型应用技术提供方;保时捷CEO:接受中国销量下降,不会加入价格战....国内价格战打不动了?这些中国企业组团转战中东,多家公司拿下沙特大单,业内人士:有机会弥补美国市场的缺位从 CLM 启航:中国大模型的探索与未来在 ICLR 2024,看见中国大模型的力量咦?我从GPT-4o mini身上看到了两家中国大模型厂商的影子量化起家,万卡在手,降价狂魔,DeepSeek可能就是中国大模型混战的终结者北大袁粒:用户不会为只能“闲聊”的大模型买单 | 中国AIGC产业峰会不要苛责中国大模型公司的盈利换了30多种方言,我们竟然没能考倒中国电信的语音大模型终于来了!中国首个接入大模型的Linux开源操作系统正式发布!奥特曼谈AI的机遇、挑战与人类自我反思:中国将拥有独特的大语言模型百度文心一言用户破 2 亿,李彦宏:文心大模型已成中国最领先的 AI 基础模型开源日报 | 华为腾讯相爱相杀;Redis不再 “开源”;老黄集齐Transformer论文七大作者;“中国大模型第一城”争夺战200 亿估值之后,中国大模型公司还能拿谁的钱?进度赶超大厂,中国最接近Sora的视频模型出自一家「清华系」公司|New Things第四范式戴文渊:深耕行业大模型十年,这是中国AI市场的风口从 Moonshot 崛起看中国大模型:资本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急算数不行、还不懂中国文化,大模型现在抢不了设计师的饭碗! | AI 测评室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