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戴文渊:深耕行业大模型十年,这是中国AI市场的风口
涌现(Emergence),是生成式AI浪潮的一个关键现象:当模型规模扩大至临界点,AI会展现出人类一般的智慧,能理解、学习甚至创造。
“涌现”也发生在现实世界——硅基文明一触即发,AI领域的创业者、创造者,正在用他们的智慧与头脑,点亮实现AGI的漫漫征途。
在新旧生产力交替之际,《智能涌现》推出新栏目“涌现36人”,我们将通过与业界关键人物的对话,记录这一阶段的新思考。
访谈|周鑫雨 苏建勋
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来源|智能涌现(ID:AIEmergence)
封面来源|企业供图
一整年来,“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朝客户泼了不少冷水。
“在一个大语言模型基座上嫁接其他模态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戴文渊直言,“现在市场上99%的行业大模型,其实都是行业大语言模型,没法解决核心问题。”
以下为智能涌现与戴文渊的对话,经整理编辑:
真正的行业大模型,叫做场景大模型
戴文渊:第四范式承担的主要是平台的开发。或者咱们说个最极端的例子,假设OpenAI能够把它所有的语料传到AIOS 5.0,第四范式平台下面也有足够多的GPU,我们的平台就能开发出一个GPT。
要培养会训练行业大模型的AI
戴文渊:对。比如说谷歌的搜索引擎,早期可能是一个算法,后来大家就是用谷歌用得多,它出的结果哪里不好它自己知道,知道以后自己修改。你不怎么用别人的搜索引擎,别人就很难去超越谷歌。
落地的第一关,是帮客户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戴文渊:我觉得今年大家会思考一些更脚踏实地的问题。整个市场营收的增长,今年肯定会看到。
通往AGI,我们也有纵向优势
纵向对应的是我们需要去一个个突破场景,可能每个场景不一定要做到万亿参数,绝大多数场景在十亿、百亿参数量,少部分在千亿这个量级。将来随着算力成本的降低,可能绝大多数场景都能做到千亿参数。我们需要突破的是场景之间的壁垒,最后把这些场景联合起来。
国内大模型,商业模式不能完全复制OpenAI
36氪旗下AI公众号
真诚推荐你关注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