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对话策展人房方:艺术市场深受周期影响,但周期不是玄学

对话策展人房方:艺术市场深受周期影响,但周期不是玄学

1月前


最新发布的《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中国不仅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更是唯一一个在高端市场实现增长的国家市场。

村上隆曾说“真正的艺术圈也是一门生意。”增长的艺术市场或许能给商业世界带来新的思考。我们对话了艺术策展人,以及小红书社区艺术团队,从商业增长的视角一起聊了当下艺术市场正发生哪些变化,新商业时代的艺术如何“出圈”。


近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主编麻震敏专访了星空间画廊创办人、知名策展人房方,就当代艺术的行业变化趋势,艺术品收藏的未来增长变量进行了探讨。

作为经营画廊生意近20多年的“局内人”,中央美院科班出身的房方不仅是画廊主、策展人,也被业内称为是“中国70后艺术家推手”。他评价今年三月份的香港巴展给市场带来了信心。在他看来,艺术行业受周期影响极为严重,而且周期的不确定性超级强。但周期不是玄学,其中关乎艺术价值标准走向,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以及购买人群的年龄构成等很多因素。

房方表示,明显能看到当下中国的画廊和艺术家们正在进行剧烈的重组。未来,专业的艺术品经纪人或者销售人员是非常稀缺的,一流的销售要既懂艺术,又要懂行情和艺术品估值。


艺术市场受周期影响极为剧烈


Q:能否帮我们大致介绍下,当代艺术品行业和其他行业有何不同?

房方:艺术品行业跟别的行业很不一样,它受周期影响极为剧烈,而且这个周期的不确定性超级强。如果梵高能活到五六十岁,他就会成为一个在世获得成功的画家。

专业经营者一定要认真思考周期问题。这里边关乎艺术价值标准走向,关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关乎购买人群的年龄构成等很多因素,周期不是一个玄学。


Q:在周期视角中,如何理解当代艺术的创新性?判断这种创新性的时候,可以看哪些因素?


房方:“同辈人混的不好” 或“不被看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维度。如果你在当代艺术里寻找创新,就要仔细考虑哪些人是被低估的,或者哪些人是非常顽固,不与现在发生关联的,哪些人在回避今天大众热衷的事情并在寻找差异化。

当然也不是说当红的艺术家,未来也一直是常青树,但大概率上有创新价值的大都带有“当时不被看好”的属性。可能他在艺术表达上有超前性,导致当时的他不被人理解。

这跟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供需理论,比如市场需要什么就去生产什么,其实是逆着的。

还有,艺术也特别像食品或酒,在专业层面上存在着某些可交流的,带有稳定性的标准,但这些标准通过主观来感受和表述,却没有尺子,没有答案。艺术是一个真正没有标准答案的领域,但它又有标准。

反过来说,巴展的存在其实就是一种标准和理由,多少带有一个黄页或者目录的性质。但这个标准和买家真的要购买作品时所形成的判断标准,还隔着很大一段距离。不能说在巴展买到的一定是好的,物有所值的作品。作为一个艺术品购买者,要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


画廊要跟资本共舞,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Q:经营画廊近20年,作为经营者有没有一些认知或者观念层面的转变?

房方:我从一个单纯倾向于去创造文化传奇的画廊主,变成一个兼顾商业和文化表达的画廊主。甚至说我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做好生意,是我更应该关注的事情。文化上的成功必须是以商业成功作为主角的。

在未来的大洗牌过程中,当代艺术是非常富有吸引力。艺术品行业或者具体到当代艺术,未来收藏群体是有明显增量的。中国的高收入人群的财富结构、资产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但他们还没有建立体系化的个人收藏,所以,这个增量市场的绵绵不断的厚实的人口基础,是被看好的。可以说,艺术行业是一个很幸福的有未来的行业。

Q:画廊在推动藏家增量和市场增长上,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还需要哪些力量的支持和参与?

房方:中国画廊在未来一段时间要获得很大飞跃,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跟资本共舞,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西方画廊之所以能形成巨大产业,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资本的介入。画廊像一个投行,艺术家像一个公司,有了资本的引入,对初创公司的成长就完全不一样了。

同时,中国画廊目前没有一个能够吸引资本的故事。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具备一个和其他艺术门类很不一样的生存模式,他们的中国叙事可以留给未来,也可以留给特定的人群。我相信中国当代艺术在去形成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叙事上是大有可为的。

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真正的艺术家,能不断的创造特别杰出的作品。

Q:画廊如何做好藏家的获客?

房方:整个画廊行业去做增量市场时,首先考虑的入口就是博览会。因为画廊这个业态非常分散、个性化,如果只是通过画廊日常展览去了解每一家画廊和艺术家,效率非常低。所以重要的新客产生一般是在博览会发生。

然后,不同画廊主还有一些独家的尝试。比如,在一些专业的平台和领域里介绍艺术,介绍艺术商业的一些规律或视角,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去吸引买家群体。

另外,收藏家也需要去挖掘。现在艺术领域的藏家拓展,基本上是靠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发掘一些有收藏兴趣的人,效率低,还没形成规模效应,也没有形成足够分量的生态,因此,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藏家挖掘和藏家的交流。

西方画廊在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形成特别适合自己的,与它的文化诉求,商业风格相匹配的收藏人群。中国的画廊主也需要有选择的去进行收藏家的布局,或者叫收藏家名单的建设。一个资深的好画廊,会有一个也许别人看不见的名单,这是他的核心收藏群体名单。

Q:未来面临更高的市场要求,布局艺术收藏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房方:专业的艺术品经纪人或者销售人员是非常稀缺的。我心目中的一流的销售要既懂艺术,又懂艺术品行情,还要懂估值。因为真正的好生意一定是对估值的精准把握和专业的判断,还包括专业的阐释。

艺术行业是一个非常“环保可持续”的一个行业,对于老龄化社会也是很友好的,我们不是一个“消费鲜肉”的行业,无论对艺术家,对藏家,还是这个领域的经营者或者专家,都是与时间为伴的。在这个行业的人,必须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这是艺术行业的一个天然的生存法则。


藏家结构趋向年轻化


Q:在这个增量市场,藏家画像发生了怎么的变化?

房方:在年龄构成上很明显的变化是购买的主要人群,从过去20年以50、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为主,切换到以70、80年代甚至部分90年代出生的人群为主。

我们现在迎来了这样一批比较典型的客户画像,他们对于自己的美好人生的设想跟他们的父辈明显不一样。这个群体中很大比例的人有过留学经验,对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景观,有他们很直观的体验,他们可能去过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去过伦敦泰特美术馆,他们对当代艺术的接纳度非常高。

但在中国当代艺术基本没有作为中国财富人群的一个标配,目前是属于标配之前的时代,大家还要等待市场一个新的机遇期到来。

Q:藏家可以从哪些维度审视作品价值?

房方:艺术品理应具备资产属性,所以收藏者理应思考他的再次交易或者艺术品作为财富传递的价值问题。

收藏艺术品有点像买苹果的股票,艺术家再好,如果买错了时机,这次购买都不会让你满意。所以,艺术品购买既要谈艺术也要会谈钱。谈的合乎事实也合乎逻辑的购买,往往是一个更长久的购买。

对藏家来讲,除了考察艺术家的个人价值,或者艺术家的个人品牌;画廊的品牌、渠道的选择也很关键。因为画廊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对艺术家做选择,帮助非专业人群进行更专业的选择;还会对艺术家价值以及价值的沉淀和输出做很多维护和关键性提升。

麻震敏 | 采访    朱冬 | 文

麻震敏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主编

朱冬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中心高级策划经理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相关新闻

对话王田苗:万亿市场之下,大模型+机器人还有四大问题未解决|36氪专访对话 MiniMax 闫俊杰:AGI 不是大杀器,是普通人每天用的产品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作家如何借助火爆的短片市場華麗轉身——对话著名国际制片人曹晓东渡十娘|第二屆國際華語原創IP電影節:作家如何借助火爆的短片市場華麗轉身——对话著名国际制片人曹晓东ESG特别对话(视频)| 易方达ESG研究负责人程杰女士:迎接可持续信息披露加速时代,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谢赛宁对话Sora 负责人:AI 视觉的基础是对压缩图像的学习黄仁勋最新对话: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主流,售价会跟廉价汽车差不多对话荣耀方飞:AI 让 PC 重新代表“未来”对话 Pika 创始人:AI 时代的产品需求,需要交给用户来定义观潮星探 | 对话方仔照相馆:潮玩行业的非典型玩家安藤忠雄上海新展“对话”开幕:与建筑持续半个世纪的羁绊营销9字诀:找对人,说对话,放最大对话房育辉教授:终身学习趋势下,港科大EMBA的“变”与“不变”助力中国新锐艺术力量| 对话SIA艺术留学创始人兼CEO刘子阳对话游戏流浪地球开发方:比起豪掷千金,玩家更希望看到尊重对话N3创始人卢克:广告人不要拒绝自嗨!张朝阳对话李书福:年轻人不要负债有多少钱花多少钱,人生不只是出人头地和光宗耀祖对话 teenage engineering 联合创始人:如何创造消电产品的另一种未来?|多样性公司对话昆仑万维方汉:信不信仰不重要,做出东西来才重要对话Grid Coffee主理人:和Gucci合作幕后城堡投资格里芬对话最大主权基金掌门人:伟大领导者不会陷入沉没成本误区对话小龙坎:怎么教外国人吃火锅?|36氪出海·专访具身智能超级对话:人工智能如何引领机器人革命对话袁凌:工友们有苦难,但原始生命力保留得更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