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海退地,吃土地增值这碗饭的,笑不出来了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作者:封青岚
来源:方升研究
文章已获授权
继蚂蚁集团在杭州退地之后,5月21日,小米在上海市徐汇区滨江的一宗商业办公用地也宣布退地。当土地不再是之前那个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企业无法再从其中收获自己认为理应入账的收益时,做出退场的选择,似乎并不奇怪。
在说为什么退地之前,得先了解企业在以前为什么倾向于拿地。
企业拿地自主建设
龙头企业拿地的时候,政府会给到一些配套供应商和部分预留的土地。企业在原有需求的土地上建设完成之后,剩余的土地,一方面能够做一些相关的企业配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企业的龙头效应,聚集一批和自己的产业方向相关的下游企业,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依靠土地增值实现一笔盈利。
IP企业“中间商赚差价”
企业在拿地之后,不自主进行开发建设,而是在拿下项目之后将股权悉数卖给另一家开发商。这样的做法,在企业能够从土地增值中获取收益的同时,也让政府能更多地获取税收,完成政治指标。企业和政府签了对赌协议之后,地卖给谁去开发,对政府来说就并不是那么重要了。直白地说,IP企业赚的只有差价,几乎是完全依赖土地增值的红利赚钱。
龙头企业承担开发任务
对于一线和强二线的城投公司来说,自身的财政实力能够背负起地方政府的指标。然而,对于部分城投来说,自身稍显薄弱的财政实力不足以支撑大面积开发,于是就会委托当地资金实力雄厚的实体企业,去拿地参与建设,承担起一部分发展产业的职责。在那个时期的产业环境之下,企业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他自身的转型或者业务方向的开辟,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让出部分红利。
实际上,上面提及的拿地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当时的土地增值有钱可赚。那么,退地的原因实际上也简单粗暴:土地增值的逻辑,走不通了。
但在产业环境发生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产业园区这个行业已经无法吃到时代的红利了。只要土地增值的逻辑开始衰退,无论走哪种方式、处于什么目的去拿地,没人会买账了,也就无法从土地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园区这个行业,实际上各方面都敏感于大环境的变化。在过去那个依靠土地增值的时代落幕之后,行业就已经告别了产业红利。
无法否认,之前的十几年是美好到趋近理想的十几年:产业不断推陈出新,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地冒出,成长。载体就是硬通货,只要建起来就不愁没有企业入驻。就算园区和园区之间存在好与坏的差距,但在这个供小于求的时期,就算吃优秀园区外溢出的企业,也足够填饱肚子。
现在的情况则是天差地别。产业发展凝滞,企业数量锐减,增量毫无变化,供给大于需求。如果园区运营商在载体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不够专业,那么在目前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园区市场,别说分一杯羹,被这个行业淘汰出局也绝对不是没有可能。
整个园区行业,现在都在逐渐筛去一部分不够专业的玩家,更何况新人和浅尝辄止的外行。毕竟,单纯地依赖土地增值,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赚得盆满钵满了。
退地的动作也好,园区加重的内卷也罢,环境的衰落,永远是其中躲不开的原因。对企业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不会主动在相对陌生的业务上加大投入,还是会以稳住现有业务为主。
像蚂蚁集团和小米的退地,实际上就是因为不会深耕园区业务,自然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选择退出。而那些只是想借着产业红利的东风,趁势捞一笔土地增值收益的企业,要么被园区这一行业挤出门外,要么及时止损,主动退出,避免卷入那些专业玩家的角斗场,无法脱身,还搞得遍体鳞伤。
产业园区这个行业,需要更了解行业和产业,拥有专业的载体建设和运营能力的企业去做。对不专业的企业来说,产业园区终究不是他们能够适应的赛道。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