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7日,A股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已基本发布完毕。2023年是新冠病毒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虽然整体经济恢复低于预期,但新兴行业仍不乏较为亮眼的表现。作为经济表现的晴雨表,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我们勾画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经济图景,为企业评估宏观经济走势,挖掘增长机遇提供有益的战略参考。2.上市公司开始重视现金储备、去杠杆,经营策略更加谨慎。3.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大幅增长,对长期趋势看好。4.基建、航空机场、乘用车、新能源、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增长显著。【关于本研究:2023年1月1日,保险公司执行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由于收入确认方式调整,保险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不具有对比分析意义,故本文剔除保险公司。ST股也同样进行剔除。我们保留了A股中的5178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不含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城市分析不含港澳台地区。本文数据来自东方财富Choice,我们不对数据的原始真实性负责。】
营收增长未跑赢GDP增速,企业牺牲利润寻求增长
从营收情况看(表 1),2023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比2022年增加11108亿元,增幅为1.63%,未跑赢GPD增速。2023年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1517亿元,下滑幅度为2.64%(注:2023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为正,整体上企业依然盈利,净利润下滑是相比2022年减少,不意味着亏损)。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营收小幅增长、净利润下滑,说明社会总需求减少,企业不得不牺牲利润以寻求增长。净利润的下降也导致净资产收益率(ROE)下滑,2023年上市公司ROE平均值为3.22%,相较2022年下降了2.68个百分点。ROE下滑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有可能是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也可能是公司降低了财务杠杆,采用更加稳健、谨慎的财务政策,我们在下文会继续分析。
与净利润下降相反,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了35704亿元,增幅为3.52%。公司净利润下滑,而现金流增加,反映了上市公司经营逻辑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公司不再追求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重视经营的质量,加强现金储备,以提升风险应对能力。这种经营风格的变化也体现在偿债能力上(表 2)。2023年上市公司流动比率上提升到3.08,现金等流动性资产的偿债能力进一步增强。资产负债率降至40.43%,说明上市公司开始更加倾向于使用自有资金开展经营业务,降低债权融资,收缩债务规模、降低财务杠杆,与上文ROE的降低构成一定的呼应关系。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对风险依然保持谨慎的预期。相比2022年,上市公司在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小幅提升,存货价值下降了3.68%(表 3)。这可能与上市公司更为深度的采用数字化等新技术,更加准确的预测产品需求,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有关。有观点认为,当前企业销售收入小幅度增加、存货降低时,符合库存周期“被动去库存”阶段的特征,宏观经济趋于复苏。笔者认为结合其他宏观经济数据,暂不支持此判断,企业应继续保持审慎的经营策略。2023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增长较大,2023年的研发费用总计达到15564.43亿元,相比2022年的14166.57亿元增长了近10%。这可能是因为,当前经济恢复虽不及预期,但技术创新一直非常活跃,人工智能、数字化、芯片、新能源等赛道正处于技术创新的繁荣期,相关行业的企业在积极投入研发以期赢得竞争优势。此外,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加强研发投入,也有利于企业累积技术优势,在经济复苏时能够更好地抓住市场机会。
央企稳定器
民企增长引擎
按照企业性质分类(图 1),央企上市公司的营收总量最大,同时央企大多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如电力、IT服务、专用设备、航空设备、军工、专业工程等),为稳定经济,央企也不宜采用过于激进的扩张策略和销售策略。因为基础设施(如电力等)一旦提价,将会推高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因此在总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央企营收小幅增长也比较符合经济规律,在国民经济中充分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图 1 按企业性质分2022~2023年A股上市公司营收及变化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如果说央企是稳定器,民企则是增长引擎。2023年民营上市公司营收增长了5.1%,增速第一;营收总额约为18.4万亿元,略高于地方国企的17.9万亿元,位居第二,体现了民营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表现。民营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应用型和创新型行业,如设备、化学、医药、软件、计算机、光伏和半导体等领域。这些行业是较为充分的竞争市场,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持续满足用户需求,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促使企业不断进步,推动市场的发展。企业家们敢于冒险创新,积极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得民营企业在艰难时刻依然能够保持增长势头。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企业家才能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在2023年的营收微降0.1%,主要原因是地方国企在能源、物流、地产等周期性行业分布较多,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外资企业上市公司虽然数量较少,但以科技类为主,营收增幅依然强劲,所在的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均有较大的增长。中外合资企业降幅最大,主要原因在该行业企业数量较少,个别营收降幅较大的企业抵消了行业的整体增长。除去消费电子和通用设备两个行业外,半导体、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自动化设备等行业依然保持不错的增长态势。
三类行业保持增长,物流、航运港口下降明显
尽管2023年经济总体恢复不及预期,但优秀的行业依然能够取得逆势增长。我们计算了营收增长最高的30个行业(图 2),并按营收增量进行了排序。
图 2 2022~2023年营收增长最高的30个行业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2023年营收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是以下三个类型。
第一类是受疫情管控影响较大的行业,随着管控结束,行业出现快速反弹。这类行业主要是居民出行相关的行业,包括航空机场、铁路公路等。由于居民出行具有一定的刚需性质,因而,此类行业反弹是更有可能是回归正常水平,不能简单判断行业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如果社会经济增长,商品的流通应该也更加繁荣,物流业应同步增长,但物流业的表现并不好(下文会继续分析),因此我们判断经济恢复依然具有挑战。第二类是技术创新类行业,包括新能源、软件开发、通信服务几大类。在产业政策和自主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对推动乘用车增长效果十分显著。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达403.7万辆和403.1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能源汽车对汽车整车行业的贡献度在不断提升。新能源的发展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汽车零部件、光伏、电池、电力相关产业在2023年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量。除新能源外,软件开发、通信服务行业也取得不错的增长。从需求方面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共识,并已经在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在企业中深化应用。这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软件和通信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差距较小,能够支持国内用户的业务需求。第三类是宏观调控类企业,包括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等。在经济下行周期,投资基础设施有助于刺激需求,提升经济的流动性,促进经济恢复。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助于保障就业,减缓经济衰退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但是,若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过大,则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图 3 2022~2023年营收下降最大的10个行业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营收降幅最大的10个行业如图 3所示,大多受需求下降影响。物流、航运港口业与航空和铁路以客运为主不同,其业务以商品运输为主。物流业的收入下降,说明消费疲软,商品流动量小。航运港口亦是如此,航运是大宗商品、进出口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需求疲软对行业影响较大。
北京、广州、杭州位居前三,宁德、合肥跻身前十
我们将A股上市公司2023相比2022营收增量,与2023年各省GDP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504,具有中度正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经济实力。我们以上市公司总部所在城市为准,统计了该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剔除ST及保险业)总营收最高的30个城市,并以2022~2023年的营收增量进行排序,结果如图 4所示。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从营收总额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厦门位居前五,广州稍显遗憾位居第六。而看营收增量,除传统的四大一线城市外,杭州、苏州、宁德、合肥都有良好的表现。上海总量位居第二,但增量较低,仅位居第十位。
图 5 按企业性质分2022~2023年各城市上市公司营收变化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从企业性质看(图 5),央企是稳定器,民企增长引擎的作用表现明显。北京、广州的增量以央企业为主。北京作为首都是绝大多数央企总部,自然拥有最高的央企营收增加额。同时北京的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也有出色的表现。除去北京和广州,其他城市的营收增量,大多依靠民营企业来贡献。
北京:黄金销售行业进入前十,基础工业实力雄厚
北京(图 6)的A股上市公司以央企为主,相应的从行业分布看,基础设施行业和基础工业贡献了最大的营收增量,这与央企的行业分布相吻合。北京的经济结构与其首都的地位相吻合,需要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一个有趣的发现是饰品行业进入了北京行业增量的前十,具体到公司是菜百股份和中国黄金——两大黄金销售为主的企业——受金价上涨影响,企业营收大幅增加。
图 6 北京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十大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广州:航空业反弹,出海经济增势良好
广州(图 7)的经济走向体现出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点。疫情结束后,随着国际、国内航班的恢复,南方航空和白云机场实现了高速反弹。乘用车行业的广汽集团、饲料行业的海大集团在业务出海方面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在绩效中也有不错的体现。广州的电力行业也有不错的表现,企业分布在新能源相关配套产业上,产业结构也较为合理。图 7 广州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十大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杭州:新兴科技之城
尽管阿里巴巴未在A股上市,未能记入杭州上市公司中。但从行业分布看,杭州上市公司科技含量十足。杭州炼化及贸易行业的上市公司——荣盛石化是民营炼化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原油精炼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计算机设备的海康威视、电池设备的南都电池、光伏设备的福斯特等公司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图 8 杭州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十大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深圳:比亚迪、立讯精密、传音控股、汇川技术等明星企业云集
深圳(图 9)拥有众多明星企业,虽然本文仅统计A股上市公司,未能将腾讯、华为、大疆等明星公司纳入统计范围。但比亚迪、立讯精密、传音控股、汇川技术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均取得高速增长。乘用车行业,比亚迪一家公司的营收增幅超越其他九个行业企业的总和,再次体现出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科创和民营经济为主的深圳,其增长潜力十分值得期待。图 9 深圳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十大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苏州:工业老城,稳中有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常常和杭州并称。与杭州重视互联网类的企业不同,苏州似乎更注重工业企业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更是园区运营的典范。从2023年营收增幅看(图 10),炼化及贸易的盛虹集团营收大幅增长。光伏、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原件、自动化设备的工业设备的增长虽然不如新兴科技迅猛,但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工业产品不如互联网等科技产业耀眼,但作为各产业的基础,工业产业依然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图 10 苏州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十大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宁德:唯一的明星——宁德时代
与文中已经出现的城市相比,福建省宁德市的知名度,远远不及上述城市。但宁德时代的高速发展,让宁德市一举夺得增速第六的位置,甚至超越了上海。除宁德时代之外,宁德还有三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电力行业的闽东电力、化学原料行业的三祥新材和化学制药的广生堂(图 11)。图 11 宁德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合肥:冉冉升起的新能源之都
合肥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不断受到媒体的赞誉。从产业结构看,合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图 12),光伏设备的阳光能源、电池行业的国轩高科、电力行业的皖能电力以及江淮汽车,构成了较为完整新能源产业链。软件明星企业科大讯飞所在的软件开发行业,营收增量略低于皖通高速,遗憾未能进入前十。合肥与其他经济强市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产业布局和经济活力上,上升趋势明显,发展潜力良好。图 12 合肥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十大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增量较低
作为中国大陆GDP总量第一的城市,上海A股上市公司营收增量仅位于第十位,低于重庆、保定和佛山,这一结果有些意外。从细分行业看,房地产开发、化学制品、普钢、消费电子、金融、航运港口等行业降幅较大,抵消了其他行业的增长,是造成上海排名较低的原因。从增量排名前十行业看(图 13),上海的产业结构分布较为均衡,除航空机场因特殊原因大幅增长外,制造业、汽车零部件、软件、基础设施、专业服务、饰品等行业稳步增长,行业类型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凸显了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图 13 上海市2022~2023年营收增加最高的十大行业(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反映出中国经济在疫情后的复苏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虽然整体经济增速未达预期,但新兴行业和民营企业展现出的韧性与创新能力,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上市公司的财务策略趋向稳健,现金流管理得到加强,体现了企业对风险的审慎态度和对质量的追求。行业和城市间的经济表现差异,揭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些发现可以为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