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短视频年代的荒诞喜剧剧本出现了:以反霸总套路、主张打工人权益为主题的网红短剧创作者“王妈”,现实中竟因疑似压榨打工人引发热议。王妈及其背后的短视频创作团队“七颗猩猩”,近月来凭借系列短剧《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爆火,仅三月就全网涨粉近300万。而近日,有网友发现,该系列短剧的主创“王妈”所在公司在招聘软件上开出待遇是大小周、自备电脑,且后续有人称工资为4000元左右。5月25日,“王妈”所属武汉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文回应,并未否定公司此前实行单休,但表示从即日起公司实行双休制度。否认了员工薪资4000,而是6000起。并称将在今后提高员工薪酬、为员工配备工作电脑。武汉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知说明但王妈依然被推上了争议的风口浪尖,对一个标准的打工人而言,月薪6000比起月薪4000,也只多了微薄的自由。双休或单休的绝对意义,也不在于多一天少一天休息,而在于身为打工人的自己在劳动法的明确保障下,却并没有假日决定权。不能简单说这是对普通人的背刺,但荒诞的是,这种戏内外的强烈反差,恰恰是微短剧得以踩中时代情绪,从诸多微短剧题材里脱颖而出的关键撬板。“王妈”的剧集,《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里,主角“王妈”,“顾氏集团”总裁家里唯一的全职保姆,总穿一身土黄色保洁套装,梳低马尾,素面朝天,看似低眉顺眼,实则贼眉鼠眼,总在暗中盘算着自己该得的那点工薪性价比,把“神金(神经)”“有病”挂嘴边。在霸总家当保姆,但坚决不当受气包,遇到不公据理力争,不用理想和幻象麻痹自我,争取每一分应得利益。每一条行为准则,都精准切中当代劳动者追求个人利益的主流情绪,以及背后相较于他们的父辈高涨的危机意识。“王妈”的重生系列短剧
传统霸总剧里的受气包打工人,在二十余年后的短剧里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短视频的爆火,有特定时代的社会情境原因,但王妈的“塌房”,也是在这一时代环境下的某种必然。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在去套路化、去消费化的短视频里得到短暂满足,这是短剧在今天得以成立和爆火的情绪逻辑。打工人平凡而重要的尊严,是王妈切中普通人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支点。剧中有一幕,是在面对雇主“举办宴会”的诸多细琐要求时,王妈直接反驳道:“我不同意,办宴会我上上下下重新打扫一遍,没事找事”。雇主刚说完要注意言行举止,王妈立刻就上手捂住咳嗽客人的嘴:“在别人家还随地大小吐,地不要你拖是吧!”“地不要你拖是吧!”
在王妈的故事里,霸总没有任何高人一等的地位,打工人也没有任何低人一等的尊严和权利。但这种平等主义是通过滑稽和幽默的情景游戏点出来的。喜剧的表演方式,让这种直接和痛快,与现实情境又一定程度拉开了距离。观众看剧,却并不会过分代入现实,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类似题材的微短剧,王妈也并非首创。在霸总剧里“当司机”“当保安”“当厨师”的微短剧也不少见,如短视频平台上一名叫“乔宇”的自媒体博主,就在转向这一题材的创作后,流量与粉丝双双激增。在乔宇的故事里,霸总和女友谈恋爱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毫无道德压力地伤及无辜,被伤害的无辜打工人,主要负责咒骂和怨恨,并将这种怨恨以夸张的喜剧戏谑方式掷出小屏幕。反“霸总”题材的出现和盛滥,建立在反精英与英雄叙事、尊重普通人朴实需求的时代情绪上。在变动的社会思潮和现实反例中,当年让无数少女沉迷的霸总爽剧呈现出悬浮离谱、脆弱愚蠢的一面。这是现实主义对浪漫主义的胜利。而如今对其作出反思的主体,与当年沉浸于这套叙事的主体,其实是同一批人。当后者长大成为打工人,且恰好身处一个不够景气的时代,努力达到阶层跃进的叙事,在现实层面信用降低。在预期更低的心理状态下,以“打工人”为主角的叙事占比,自然水涨船高。乔宇在故事里饰演需要“陪葬”的医生 / 图源:乔宇乐天派在短视频之前,以底层打工人为主角的非虚构文学爆火已可见一斑。在大城市送快递、开出租、做家政等题材的故事跻身畅销榜前沿,社交软件上的“吗喽”表情包、“让老板最不想找你的头像”等谑谈,都折射了这种转向。曾经具有身份优越性的“工人”,如今变成了具有反讽色彩的“打工人”,打工不再是人们心中改变阶层和收获幸福生活的必要渠道,而是成为生存焦虑下不得已为之的消极隐喻。不过,不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能满足大众情绪价值的文艺作品,从不是那些映照现实的,而是弥补现实缺陷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爽剧”“爽文”承担着这一角色,但渐渐地,连爽文和爽剧也开始批量同质化,且冗长的篇幅让观众失去耐心。而微短剧的快节奏,简直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效率化身。短剧的效率,不仅体现在剧情节奏上,更体现在情绪和心理节奏上。直接的矛盾供给,直接的撕破和赤裸,不需要忍耐迂回陈旧的套路,人物都很扁平单一,没有复杂的伦理道德负担,但也能最大程度在单一层面满足人的宣泄和代入需求。影评人毛尖形容微短剧,是每个人都不再伪装,“即便是剧中最光明的人物,也和我们观众一样猥琐,大家半斤八两,看完放心,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小人。”曾经具有身份优越性的“工人”,如今变成了具有反讽色彩的“打工人”可越是这份直接,昭示出观众在戏外集体情绪的某种洁癖。恰恰是因为在现实中这些情绪得不到合适的渠道表达,短剧里的发疯才会成为抒发载体。短剧再爽,也是剧。是剧就有剧本,有虚构成分,最关键的是,有着为迎合市场和算法而人为设计的叙事和情感模式。自媒体号“七颗猩猩”背后的创始人,即“王妈”本人,本名王志欣,00后,2023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自2024年3月开始,“七颗猩猩”开始推出重生系列,据抖音官方统计,自3月5日首集发布,到3月19日接到第一个商单植入,该账号仅用了15天时间。王志欣本人也曾在采访中公开过,团队流水最高一个月达70多万。团队是王志欣大二时就开始组建的,从起初仅有的3人渐渐扩展到10人,这一过程恰好赶上自媒体短视频井喷发展的2019-2021年,市场对短视频类型与题材的容纳呈趋于兼容和吸收的姿态。王志欣在大二时开始组建团队,主要拍摄场景是在学校宿舍
王妈开始被密集看见,倒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据新榜数据,2024年3月,“七颗猩猩”的抖音账号涨粉126万,小红书涨粉42万,B站涨粉26万,全网涨粉将近300万。而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这小半年来,也正好是各短视频平台相似题材开始井喷的集中时期。只不过,因为一些外在或偶然原因,王妈走在了市场前沿,引来了最大体量的观众。高速发展的自媒体必然对应着必然高强度增长的工作量,约莫自十年前开始就是如此。这一行需要快准狠抓住时代情绪,“稳”的排次都得靠后。“王妈”王志欣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保持每天更新的频率,她和团队不得不持续投入创作,想主题、写脚本、选场景、反复拍摄和剪辑,甚至有时候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两条短视频的制作。王志欣曾在接受采访中描述她的日常工作量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公司,就像一个手握广阔世界入场券的考生,其核心需求必然将数据和利润放在优先项。如果恰好,此时社会上尚且没有建立起对这一行业的合理完善的监管与扶持机制,效率与公平的天平,必然失衡。据国家统计局多年来的统计,2001年,我国的周平均工作时长是44.9小时,而到了2021年,这个数据是47.6小时。20年间累计提升了2.7小时,相当于每个工作日多工作了半小时。宏观上看,半小时或许没有太大差别,但统计结果也显示,约莫自2016年开始,我们的工作时长进入了稳步提升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整体GDP增速是放缓的。如今,“内卷”及“躺平”的流行,既是对这一错位客观现实的主观嵌入,也是一种心态和意识上的反抗。这些客观存在的秩序,与现实世界产生了对立。而那些选择投向短视频怀抱的观众,大概率是这一客观规则的厌倦者甚至是反抗者。从一开始,他们就是为了从这密不透风的对立里脱身,心甘情愿耽溺于短暂的虚影幻景。因此,“王妈塌房”,和其他形式的塌房一样,坍塌的终究是一种信念模式和景观幻想。支撑景观的,是真实的现实,是幕后实打实超额付出的劳动力。越是处于风险社会,现实中的人对虚拟影像的投射和寄托就越严重,即便不自知。王妈是一种情绪剧本短剧承载的高效和低成本,其偶尔脱颖于传统剧集的创新设定,制造了更符合当代人生活节奏的,密集的、不假思索的成瘾,就像一把精神按摩椅,短暂的体验过后,忽然被叫醒付费,被迫实现一种数据时代的情感熔断。而即便大家从理性上知道,王妈是一种情绪剧本,是一种从市场需求里提纯的欲望设计,也很难接受台前幕后的撕裂和袒露。当代人的情绪变得越来越脆弱,不自主地将对真实世界的逃避寄托于景观,当幕布被毫无防备地、粗暴且赤裸地扯下,观众被迫从景观里抽离,突如其来的眩晕感还是令人难以接受。当下流行的“打工人”,作为一个模糊的能指,包含了所有被工作薅夺自我主体性的委屈情绪。无论是在霸总剧里当保姆,还是在百万粉丝MCN里当员工,都是那种会在调休日抱怨“狗屁工作”的苦命打工人。他们的话语不重要,但在虚拟剧本里,王妈还可以短暂成为主角,而现实中的他们,很难有真正成为话语主角的机会。
关注它,能让你听到更多真话,
多一分对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