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岗位实习生及线上作者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月肝三万字攻略,你自认为万事俱备,满怀期待踏上了西藏治愈之旅。绵延不绝的雪山、草原,荡涤着你在焦灼的城市节奏里染上的浮躁与疲惫。
小羊好奇地凑到你的车窗前往里张望,呆萌的表情让你忍不住伸手撸它;一下车就被成群结队的“社牛”土拨鼠团团围住,你蹲下身和它们怼脸合照,对着这张“人生照片”爱不释手;鼠兔跑得飞快,不等你按下摄像机的快门就已经不见踪影……
然而,同样是和野生动物接触,叶阿婆被照顾多年的野生独臂猴子“星星”咬伤[1],两岁大的小男孩死于和山羊接触后的大肠杆菌感染[2],翻过护栏的“入侵者”被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攻击[3]。
健康安全回到家的你,其实已是万幸;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远比你想象的危险。
动物身上的病菌,防不胜防
藏野驴、藏原羚、藏狐、岩羊……你跟随向导手指的方向,惊叹于草原上自在驰骋的野生动物们。殊不知,这些看似无害的动物,可能已经悄悄给你准备了“惊喜”。
在1400种人类传染病病原体中,超过六成的病原体具有动物源性[4]。2003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6次全球突发大流行公共卫生事件中,有5次的病原体都首先由动物传染到人,包括甲型(H1N1)流感、西非埃博拉病毒病、刚果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病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5]。
人兽共患病传染源可以通过气溶胶、口腔、直接接触、污染物和虫媒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5] / Unsplash
在自然环境中,野生动物的群居偏好和迁徙行为都会影响它们接触病原体和传播传染病的概率[6]。
回到酒店,你开始头痛、全身乏力,哀叹高原反应真是和你不离不弃,其实很可能是你在羊群中触摸小羊时,它们把身上的布鲁氏菌传染给了你[7]。
土拨鼠和生性不惧人的岩羊还可能是鼠疫的携带者,鼠疫菌甚至可以通过你手指的倒刺进入人体内,然后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8] 。2014年7月,甘肃酒泉的牧民就因放牧时误入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感染败血型鼠疫继发肺感染而死亡[9]。
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在亚洲和欧洲地区的传播时,鸟类迁徙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当你在西藏的班公湖边与海鸥合影时,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了病毒传播中的一环。
即使你有触摸动物后立即洗手的好习惯,但就近寻找的水源却可能被动物粪便污染。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鞭毛虫、毕氏肠微孢子虫等引发胃肠炎的重要致病菌,就可能通过粪口传播攻陷你脆弱的肠胃[11]。
小心谨慎的你在野外抵制住了动物们的“糖衣炮弹”,寻思着回家后去动物园和动物们互动的安全系数更高。事实上,让各种野生动物跨越了地理障碍齐聚一堂、饲养空间还十分有限的动物园,也为病原体的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12]。
小朋友喜欢到动物园与动物互动,但他们的免疫力较弱,更可能感染病毒 / Unsplash
在杭州、苏州和大连动物园,属于人兽共患胃肠道寄生虫之一的芽囊原虫检出率就分别达8.3%、5.63%和5.19%[13]。野生动物园里你心心念念的大明星卡皮巴拉,看起来干净健康,却很可能携带有让你饱受腹泻折磨的隐孢子虫[11]。
而且,动物园为人和动物提供了较多的接触机会,更容易造成人兽共患病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传播[14]。美国、欧洲、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报道称人群中爆发的人兽共患病与接触动物园或农场的动物有关[15][16]。
一时的好奇和“手痒”,却可能是飞来横祸,直接把你送进了急诊,着实一点也不划算。
被动物袭击,可能是你作死
上一秒还扒着你撒娇卖萌的土拨鼠,下一秒就可能因为你无意识的小动作“翻脸”咬你一口。你把动物当朋友,但它们可不一定领情。
要想和野生动物亲近,就必须做好被它们攻击的心理准备。据统计,在195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共发生了5440起大型食肉动物袭击事件[17];截至2018年,仅在美国就有47000人被野生动物咬伤或袭击后寻求治疗,每年甚至约有8人因此丧生[18]。
当野生动物在觅食时,会因为争抢食物而发动攻击。一些进入村庄寻找食物的野猪,就常常会袭击当地人或在稻田干活的农民[19]。繁殖期的野生动物更是处于暴走状态,为了争夺配偶或保护幼兽,对外界干扰极其敏感,极易出现攻击行为[20]。
不少地区会在野生动物繁殖期设置缓冲区,限制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干扰 / 图虫创意
更何况,动物们往往有很强烈的领地意识,如狮子、老虎等会撒尿做标记,向其它动物宣告这片独属于它的、不容侵犯的绝对领地。研究显示,入侵领地是人们被动物攻击的最常见原因[21]。
识别不到领地标记的你,误闯入它们的领地,对动物而言,便是最强烈的挑衅信号。动物们会以攻击的姿态,耐心等待你露出破绽,给予你致命的一击。200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羽毛河中游泳的一家四口,就遭遇了一只野生水濑的袭击,全身多处被撕咬、抓挠[22]。
野生动物还对气味很敏感,在陌生的气味面前,它们会产生警戒防御甚至攻击的行为。即使是动物园里与动物长期相处的饲养员,突然更换了工装或身上留下其它强烈气味,动物都会进入防御状态甚至升级为攻击[23]。2016年,在四川卧龙的天台山野化培训场,就发生了饲养员被大熊猫咬伤的意外事故[24]。
日本奈良,因在拍照时让鹿等待食物,游客被咬或撞伤的事件经常发生 / 图虫创意
在动物园里,笼舍、隔离通道就是动物的领地,再加上应激、受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侵入者都可能受到攻击[23][25]。你翻越护栏走到笼舍前给黑熊喂食,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咬断手臂[26],更别说直接进入动物的活动区域了。2016年,就有游客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猛兽区擅自下车,被埋伏的老虎袭击导致一死一伤[27]。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里,白面僧面猴杜杜、考拉茉莉膨胀着你的“少女心”;但千万别被野生动物可爱迷了眼,现实中的它们仍然保留着让你粉身碎骨的野性。
放肆的打扰,伤了动物也害己
也许在你看来,撸毛、喂食等互动行为是你向动物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方式,可对于向往自由的动物来说,只是徒增负担。
既有研究指出,人类对野生动物频繁的侵扰可能超过了天敌的干扰[28]。比如,有旅行社推出了前往马来西亚沙巴山打根海龟岛夜探绿海龟产卵孵化的旅游项目[29],可游客的存在和人工海滨照明会干扰绿海龟的筑巢行为、误导它们的行进方向,导致雌性绿海龟无法成功产卵[30]。为了在危险和干扰增加的“恶劣”环境中生存,野生动物只得通过调整行为,培养对抚摸、闪关灯等干扰行为的耐受力[28]。
动物对突然的响声和震动非常敏感,游客拍打玻璃会让它们感到受惊和紧张 / 图虫创意
在西藏穿越阿里大环线时,你给偶遇的野生动物投喂了饼干、仙贝,对着它们一脸满足的吃货模样狂按快门。事实上,对野生动物而言,这些零食可能使它们营养不良,寄生虫增加、繁殖和适应能力下降。针对澳大利亚海豚喂养计划的研究发现,人为喂食减少后,海豚后代的存活率有所提高[31]。
持续和长期的投喂行为还可能导致动物种内和种间的攻击行为[31]。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埃文斯山,研究人员发现,游客在喂食加拿大野羊 (Ovis canadensis) 时,一个人手中的食物构成了一个可以被独家享用的食物来源,使得一只羊能够主宰食物,并阻止其他羊群成员接触食物,这种进食模式加剧了绵羊等社会性物种之间的侵略性互动,并且很可能成为一种降低群体稳定性的社会压力源[32]。
此外,野生动物如果习惯了人类的存在和食物,很快便会对人类的食物产生依赖。这种依赖性使动物失去了寻找天然食物的能力和技能。在经历了“你喂我吃”这种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互动形式后,动物可能会失去对人类的畏惧,变得更加大胆,甚至主动接近人类,你试图取得野生动物信任的行为,反而增加了动物掠夺、攻击人类的可能性[32][33]。
高糖分食物会导致野生动物出现肥胖、糖尿病和其他代谢问题 / Unsplash
人猴和谐相处一度是峨眉山的一道风景,可由于游客毫无恶意的投喂,猴群的行为逐渐出现变化,从最初的惧怕人类,到习惯投喂,最后甚至开始缠着游客,不给吃的就捣乱,抢包翻包、抓咬游客都是家常便饭[34]。
而当你在情况恶化之前停止随意喂食,动物们可能逐渐恢复到自然的状态。1945年之前,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发生灰熊袭击游客的人均风险最高。自从黄石国家公园开始严禁游客投喂,并安装了防止熊获得人类食物和垃圾的基础设施后,遭遇熊袭击的人均致命率显著降低了[35]。
你自以为和野生动物亲近的行为,却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甚至危及生命的影响。或许,和动物们最好的互动,是在安全范围内远远地观望它们肆意撒欢。
多岗位实习生及线上作者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推荐阅读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嘟嘟猫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