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 人生STS了才完美...
CHH ID:nApoleon
朋友说"你用了半年的时间走完了我10多年玩单车的路",是因为朋友得知我在我去年年底找谢总(Stirling Design)订这台钛架之时,差不多前2个月总算收到然后陆陆续续订配件和装车,终于,搞定了...
很多人都说单车玩到最后就是回归金属架,特别是定制自己几何数据的金属架,确实,原因我大概罗列一下:
1.金属架不娇贵,相对钛架不用担心使用寿命,甚至从"耐摔"的角度金属架哪怕摔了有凹坑了依然可以继续骑下去...
2.相对钛架价格会低不少,基本上5K上下国产一线品牌都可以买到钛架了,而钛架则是金属架里最能当"传**"的,不生锈骑行感受友好(相比更颠簸的铝架而言).
3.金属架定制几何门槛相对更低,本身就都是人工焊接的,定制数据的代价并不会很高.
今天的开箱还是图文有对得上也有对不上的,箱该开的开,但天该聊的我也尽量不会少~
Superteam的CX22轮组,国产轮组前前后后玩了3对了,别说,可以,特别是4~5K这个价位的,简直就是直接可以略过一众的非顶级进口轮组了...这话我不吹牛逼,甚至...我之前购入的那对万元国产轮组直接可以和进口顶级货抗衡...那个回头再补充,装在已经开想过的SL8上在用了...
我知道提到国产轮组最容易被"黑"的就是"肯定没有进过风洞测试",这个事情嘛我是这样看的,老外把产品做到10分了我们国产其实就是照着做成7~8成,剩下的讲究的人可以讲究,我的菜腿并不需要讲究...给我一套风洞进进出出无数次的轮组骑不快就是骑不快,我缺的是那几瓦的功率么?肯定不是...但用料到位的轮组该有的底子是不会差的.
50的框高,应该是厦门碳,陶瓷花鼓,这点其实我并不感冒,在我眼里便宜的陶瓷花鼓倒不如踏踏实实棘轮滚珠花鼓来得可靠性高,4.6宽度的Aero碳辐条.官方数据里50的重量是1395g,但实际承重居然反向虚标了那么多才1349g,注意不含气嘴.
因为车架是亚光的磨砂质感,所以整车其它配件也尽量选择了磨砂,这个金色线条的字符金的并不明显,还行,相比这牌子其它很"网红"的造型风格这套轮组属实算很低调的了...
Michelin的Power CUP 28,骑友推荐,开头胎,搭配36g的TPU,休闲骑嘛,还是TPU省心一些,这个外胎自己更换翘棒都不需要,胎壁很软很容易卷上卷下更换内胎.
之前S5的UT套件拆下挪到了这台车上,流水的车架,铁打的UT和飞贼把带...
为了尽量让自己几台车的骑行感受尽量有那么一点的一致性,所以这台车不少配件都选择了Specialized配件,一方面可以和我SL8尽量保持相同性,另一方面玩过Specialized应该都会理解当不知道配件有什么特别需求的时候买Specialized一般错不了,或许会稍微贵一点,但卖的时候也会流通性更好更加保值一些.
Roval的这个一体把很有意思,你想自己买都是缺货的,主流尺码各种缺,但如果你在闪电门店里买,主流尺码都有,前后两台车都是420x100开口了立刻就有...不过其实国产的一体把也可以,差不多一半的价格还更轻.
因为是定制的几何数据,所以从一开始就做好了STS的准备,适配不同的一体把很简单,找人3D打印一个转换座就行了,车架本身前叉是支持全内走的,最后从转换座那里油管引出来,听装车的小师傅说打方向的指向性会微微不如量产车架一体的设计来得那么顺滑,但基本感受不出什么阻力,我自己骑下来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是定制所以允许车主自行打水印,我没改,就直接让老谢打上了他自己设计师的牌子,车架本身喷了磨砂粉,Logo则是遮挡没喷的钛管本色.
大家是知道我一直都喜欢单牙盘的,因为上海是真的不需要双牙盘...之前我执着Sram系统直到后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Shimano的套件越来越便宜和Sram的价差越拉越大甚至Sram还各种凑不齐套件,放弃了...家里的Sram已全部出完如今只剩下...3套UT大套...踏嘛我是这么买了3套UT却一套DA都没买的...不过105我是真的不想要,体验上和UT就是不一样的,变速的效率和感受也是明显更差的,UT是我的底线同时...也是我的天花板...
这台车有不少国产的配件,不追求逼格,年纪到了花钱买逼格这种事情不是不想干而是年轻的时候干过太多后来腻了,花钱很简单只是这钱花了取悦不了自己了也就不会再想要去可以画了.XCADEY的铝曲柄+四盘爪+Pass Quest单盘,牙盘并不是轻量化的版本,这里有个失误的地方...一开始订的是轻量化的版本,后来觉得不够气动就更换了这个封闭盘,谁知道我没装功率计结果封闭盘封闭了个寂寞...不过差不了这点重量...倒是这个曲柄很nice,443g的重量,千把块...多实惠啊...然后盘46T好像是108g,加一起也就500多g而已,哦对了,这个盘的造型可以和UT/DA相对契合,如果想用原厂曲柄大家可以咸鱼搜DA曲柄,几百块钱没人要...简直白菜...
辉哥的踏板,这台车我不准备上锁鞋,就是日常休闲骑骑的,怎么放松怎么舒服怎么来.
UT的后拨,就不多说了.
11-30T的飞轮.
Giant的水壶架,也是亚光碳纤维的,很轻只有15g,之前TCR上就用的这个,很推荐.
车架自带的坐杆夹比较不搭...换了个Pro的铝架,做工不错.
又是Specialized的Power坐垫了,这个坐垫确实论坛会员好几次推荐,谁知道用过了真的好啊...起初是S-Works版本后来觉得不穿骑行裤距离长了还是屁股疼...然后找到了这个Power Expert w/ Mirror内带3D打印的版本,造型保持和传统Power相同,但缓冲变厚变软最重要的是内部隐藏了3D打印缓冲物,钛弓,这款绝对是被低估了,才1290元重量也就214g,也就比3K多的全3D版重24g而已...但才1/3的价格...全3D那个我买了3个全都卖掉了...真的支撑不太够...
剩下的统统都是UT套件的配件,后面依然是160mm的刹车盘,惜命...
前轮这个碳叉的卡钳固定方式...后面慢慢说...
轮胎会员介绍的手变保护套,每台车都套上了,小小的那个并不显眼.
5通用的中轴车店测试过好几个还好跟我一起定制的朋友都帮我试完了...最后FSA的T47最合适.最测垫出来比较多有点丑,没办法,为了左右间距相同.
Specialized Aethos车架自带的Alpinist坐杆,也有零售,微微后飘问题不大.
好了介绍完配件再来看看车架的做工吧,焊接的细节还行,算比较细腻和均匀的水平.
后差桶轴杆的细节,确实做工还行的.
后差油管的穿孔,好评.
后差右侧这里就...询问了老谢他的意思是,传统内凹的他认为强度妥协了因此为了保证强度同时兼容更宽的外胎切掉重新手工焊接了一块钛板上去,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样的粗糙细节...
车头很长...我知道...没办法...我的身体几何数据只能酱紫了...
前叉真的是整个车架里最让我尴尬的...像不像瓜车的前叉?太宽了...虽然我知道前叉可以替换自己再找一个就是,我也找了,谁知道老谢用的头管底部并不是锥形的如今直桶的碳前叉少之又少...哎...
然后前叉已经那么细了,前卡钳打穿的固定方式难道不破坏强度么...关键这样不优雅了啊,埋入金属螺帽的固定方式不好么...而且我还发现前叉的强度确实不够上坡摇车会前刹车蹭碟,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就是吧...不应该啊...
其实但凡头管换成上下打开的锥形结构看上去也会好看一些,就是下面也带个碗组盖的那种,现在这样真的是把自己给将了一军啊...
上管是橄榄形的.
抛开这个头管和前叉其它我都满意.
虽然这车STS了,但车把的高度依然比我SL8的最高高度(垫圈放满)要高差不多40mm,所以舒适性没问题,除了舒适性之外换上锁踏其实一样也能和小伙伴们愉快地骑行,速度?不差这点的,钛架是柔和和刚性在几天骑行中远超预期,刚性的损失可以接受但舒适性的提升不输给碳架,当然不差钱的不要纠结金属架,碳架一定是最好的,断了裂开了碎了扔掉,再买就是了~
但是如果你对钛架有兴趣,也能接受的整车预算的话,航轮有R7.2大概4K多,几何数据还行可能要买大一个号具体问问客服,然后一套UT不要曲柄来个国产的,最后国产一体把+碳坐杆坐垫什么的,哦还有国产碳轮组,2W吧,4K多+7K多+2K多+1K多+4K,差不多正好就是2W,整车也就搞定了,除了没什么逼格骑呗,骑到儿子能打酱油了丢给儿子还能继续骑,至于儿子会不会嫌弃会不会对你说:"没有闪电起码也给我来一台TCR!"就...不能保证了...
单车的坑玩到这里差不多就要结束了,后面就是渐行渐远的坚持骑行,什么Passoni什么Moots等等,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买不起,买得起也说买不起,实在没什么意思,骑行自始自终的态度都是锻炼身体,我把骑行是当作一种健身工具来用的,所以骑行的品质和体验在得到了保证的基础上并不会太追求多余没卵用的东西,到了这个年纪很早就开始买对不买贵了.
这个坑虽然走的很快,半年多的时间,但这个坑我自认走的还行,弯路不太多该玩的也都玩到了,最重要的,作为近期最后一台整车的开箱,能STS一把那是相当地潇洒,一种自顾自地...潇洒...不重要,至少劳资,STS了!
关于重量,起初装的这套轮组要比现在的重50g,整车7.8kg.
所以现在差不多就是7.75kg,确实比我想象重要轻,这还是带脚踏的重量哦,金属架基本上和碳架差不多的重量我还能说什么呢,更何况也没用什么特别偷轻的配件...
PS,补充一下:
Shimano的公路套件都是双牙盘的,用单牙盘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电池的线束也可以少接(前拨)一根,然后么手变左手就完全没用途了,纯粹就是个刹把.
第三方的单牙盘确实会有更大的链噪声,踏踏踏的,在意的还请三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