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参演《酱园弄》,赌的是陈可辛 | 李婧专栏
华语电影导演中,陈可辛算不上名字最响亮的那一个。尽管许多观众熟悉他的电影,《甜蜜蜜》《夺冠》《投名状》……不同时期的作品均获得了较好票房和口碑,但世人更多讨论他在电影商业上的经营之道,却很少谈论其作品的艺术性。
近日,章子怡凭新作《酱园弄》在戛纳电影节风光“复出”一事,可以感到大众的态度。在张艺谋或王家卫旁边,章子怡是一位演员;但在陈可辛旁边,章子怡更像是一位明星。
造成这种感觉的,正是陈可辛没有被归为作者导演的潜在认知。但细数他导演过、监制过的电影,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许多明星都因为参与陈可辛的电影,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座奖。
章子怡重归影坛,可能赌的也是这一把。
会拍明星的不止王家卫
2000年以前,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大多聚焦香港都市爱情题材,从处女作《双城故事》开始,《风尘三侠》《新难兄难弟》,一直选用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等明星演员,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风尘三侠》剧照
《金枝玉叶》由张国荣主演,陈可辛为其量身定做,创造了当时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其后张曼玉和黎明主演的《甜蜜蜜》狂扫金马奖、金像奖各项提名,不仅助张曼玉夺得金马奖、金像奖影后,陈可辛也获得了他的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收获颇丰。
回看陈可辛早年作品,你会发现它们大多故事流畅圆熟,电影中的人物个性十分鲜明。尽管看起来是一个个“俗套”的爱情故事——但在轻巧的都市场景中,演员能够流露出自然真挚的情感,好似一个个街坊邻居那般亲近。因此这些电影虽然没有特别怪诞、先锋的艺术风格,但人物始终是打动人心的,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典型如《甜蜜蜜》中曾志伟饰演的“豹哥”,只露出花背上小小的米老鼠纹身,就足以让人记住他的个性。
《甜蜜蜜》剧照
也许你会说正因有了张曼玉、梁朝伟这样的好演员,《甜蜜蜜》《新难兄难弟》才能有那样丰满的成色——如今因为他们的成功这很难分辨。但在《金枝玉叶》中,张国荣塑造了一个既是明星、又是普通人的亲近形象,他与港姐冠军出身却剪成男孩头的袁咏仪组成情侣搭档,竟然创造了天真又忧愁的银幕新鲜感——这不得不归功于陈可辛及其团队绞尽脑汁的创作。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张国荣是那样一个忧郁、孤傲、双脚离地的人——他是可以飞到天边去的,可以发疯,可以抓狂;但在陈可辛的电影里,张国荣可以顶着一头乱发在镜前刷牙漱口,他还是那样倜傥,但倜傥是可爱又让人感到亲切的。你可以离他更近一些,感受他的疯狂和不羁,但没有被拒于千里之外。
《金枝玉叶》剧照
同样毒辣的选择应用于袁咏仪——当时年仅20出头的她尚算一位新人演员。袁咏仪花名“靓靓”,因出众的美貌和高挑身材,很难让人忽视她鲜明的女性特征。但在《金枝玉叶》中,袁咏仪剪了短发,清丽俊秀,与张国荣难分上下。《金枝玉叶2》又有梅艳芳的加盟,三个“雌雄同体”的明星演员共同打造了难分性别的爱情故事——这在今天,不可想象。
她是美艳的,我偏让她英俊。
他是风流的,我偏让他可爱。
她是娇媚的,我偏让她坚韧。
他是英俊的,我偏让他傻傻分不清楚。
如果要总结陈可辛的用人策略,“反其道而行”一定是他的秘诀。明星如何在大众认知中形成固有形象,陈可辛偏偏用电影中的角色将他们打破重塑。娇柔可爱的张曼玉变成了坚毅市侩的李翘,风度翩翩的黎明变成了又憨又土的黎小军,这样的组合加上一辆大杠单车竟然凝成华语影史经典画面——《甜蜜蜜》这一瞬间给人的感动,是街头市井的热闹,也是清新隽永的真情。
《甜蜜蜜》剧照
故事中的求生欲
2000年之后,陈可辛从东南亚辗转“北上”,开启了他的合拍片生涯。在香港制片的最后一部影片《金鸡》,帮助吴君如拿到金马影后。东南亚“过渡”阶段,陈可辛导演的《三更》助黎明拿到金马影帝,制片《见鬼》助李心洁拿到金马、金像影后。随后,《如果·爱》再次证明了陈可辛对明星演员的重要性——周迅获得金马、金像奖,向“三金影后”进发。
《如果·爱》剧照
《如果·爱》是陈可辛转向内地市场的第一部影片。它十分大胆,以歌舞剧的形式,讲述了三个人的“戏中戏”。北京寒冷的街头和金城武忧郁的睫毛形成了美的反差,但其中更让人动容的还是周迅的灵气——化作另一种方式,敲打漂泊者的心。那就是陈可辛电影中常常表现的,人的求生欲。
周迅饰演的明星孙纳,在成名前有过一段窘迫穷困的日子。住半地下室,吃陌生人的剩饭,为了得到一个机会不惜放弃自己的爱情。这种个人选择上的纠葛始终伴随着角色性格,白色冰面制造了现实的严酷,而在其中金城武成了那个温暖和保留一丝善念的人,化作银幕边缘的一抹暖色。
《如果·爱》剧照
如果仔细回想周迅之前演过的角色,她们大多停留在纯情少女的框架中。《大明宫词》《人间四月天》《苏州河》没有例外,灵气被用到极致,也是周迅不断消耗的底气。但在《如果·爱》中,陈可辛将她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为生存不择手段的女人。她依然是美丽的、灵动的,但她的灵动背后有太多世故和狡黠,一转身,她就可以换一副面孔——给人带来情感的断裂和痛苦。
对周迅这种“反其道而行”的使用,让观众感到了某种新鲜。演员不为人知的一面被挖掘出来,也助就演员塑造更为复杂的角色。而陈可辛屡试不爽的方式是让他们走下神坛——到生活中去,去谋生计,去找饭吃,去跌爬滚打感受人间困苦。他们一个个不再是明星,而是归于和我们观众一样的普通人。因此他们通到了观众心里。
《投名状》剧照
在《投名状》《亲爱的》《中国合伙人》等一系列合拍片中,陈可辛反复使用这种方法,帮我们重新看到了明星演员的另一面。至纯至仙的金城武也会为兄弟情义痛不欲生,英俊雄武的李连杰也会变得老奸巨猾,帅气的黄晓明会在重大利益前与同学分崩离析——没有人逃得过生存的难题,他们必须学会与现实狠狠较量。
如果要归结陈可辛作品的特点,其对人求生欲望的关注始终是隐隐牵动人心的点。从大陆去香港漂泊的人要发达,从底层做妓女的要发达,去北京漂泊的要发达,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学毕业生也要发达……
《中国合伙人》剧照
滚滚时代浪潮中,人们求赢求胜求幸福的心始终未变。尽管陈可辛的电影以各种类型呈现,或歌舞剧,或爱情片,或历史战争片,但细思这些故事的核心,都关注人与欲望纠缠搏斗的痛苦,以最后一丝残余的情感换来希望。
人性的复杂之美
如果以今天流行的价值观判断,陈可辛电影中的许多人物都要背负骂名了。《甜蜜蜜》中的黎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懦弱渣男,《金枝玉叶》中的袁咏仪追cp追到拆cp,更不用谈《如果·爱》中的周迅是那样一个负心捞女——把金钱、名望和感情同时放在人心前选择,有人选择至纯至善至美,但陈可辛总选择“我都要”。
这也许是他始终无法被人视作作者导演的原因。观众一方面为其故事中与自己相似经历的角色流泪,一方面无法真正认同角色做出这样的选择。电影为我们制造一种虚幻的假象,人可以剥离现实的苦恼忧愁,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成为神,成为“我”以外的人。
《甜蜜蜜》剧照
但“我都要”的困境,才是大部分人真正面对的。它十分现实而残忍,但又不得不面对。于是有人用虚伪换名望,有人用谎言换钱财,有人用算计换温饱,有人用他人生死换位高权重。陈可辛毫不避讳讨论现实世界的冷暖交错,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的人物,他们都要面临最基本的生存难题。
因此人性在无数选择中折射出不同光芒,你看到晦暗的那一面,但你也选择迎难而上。而陈可辛总会让人物保留最后一点乐观和希望——即使《金鸡》中吴君如这样的底层角色,她也有最后一刻翻身发达的可能。故事结局抚慰人心,但过程辛酸曲折。而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获得通达,像张曼玉和黎明那样在纽约街头重逢?那是一丝一缕的渺茫希望——陈可辛选择让人哭过之后还要相信有希望。但更多的艺术片导演不是。他们选择根本没有希望。
《金鸡》剧照
对选择的平衡或许消解了陈可辛电影的艺术性,但它换来了和观众的沟通——所谓“迎合市场”,正是帮助大众抒发心中苦闷的情绪。当张曼玉扮演的李翘走在香港街头时,她对黎小军说,“我来香港不是为了你,你来香港也不是为了我”,说出了多少港漂的心声。每一天他们醒来要面临新的生存困境,但在夜晚,总想有人抚慰自己孤寂的心,以换得一点飘零于世的温存。
这种“温暖现实主义”的底色,是陈可辛一路做电影未变的坚持。他会去大胆地触碰现实题材,但触碰到残酷、让人心酸流泪之后,他选择让人继续相信。章子怡在《卧虎藏龙》中纵身一跃,化为仙一般的玉娇龙;在《一代宗师》中与叶问决绝相别,化为神一般的宫二。在陈可辛的《酱园弄》中,她将会以怎样的面孔开始和结束?我相信,陈可辛有自己特别的答案。
作者丨李婧
自由撰稿人,豆瓣ID:
mumudancing
好课 | 王玮剧作工作坊
好课 | 周兵纪录片工作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