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誓“要进城拱白菜”的张锡峰现状曝光:“迟到”三年的道歉,才是这个社会的耻辱
提到“张锡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淡忘了。
但一提到三年前衡水中学一个发表“土猪拱白菜”之说的少年,大家应该都想起来了吧?
就在最近,张锡峰再一次登上了热搜,但是与上一次他上热搜相比,我对他这次上热搜的理由非常失望。
他居然要为三年前的发言道歉?!
他说,自己当时顶着高考压力,准备了一两个月的稿子,非常乱也非常累,在台上没有收束自己的情感,没有控制好某些表情和肢体动作,为此感到很抱歉。
作为一个出身农村的孩子,能进入衡中当学霸,还能走上演讲舞台,这已经很棒了,好吗?!
你全力以赴写稿子、练习演讲,全程没有磕巴、没有忘词,激情澎湃,已经相当不错了,好吗?!
你凭什么要为自己的努力道歉?
你凭什么要为自己的真诚道歉?
你凭什么要为自己的激情道歉?
当年张锡峰因为“土猪拱白菜”的言论被骂上热搜后,常爸就连夜写了一篇稿子《一句“农村土猪想拱城里白菜”,害学霸被骂上热搜!这事我忍不住要说两句……》,在文章中我明确说了:
演讲是需要氛围和技巧的,只有语气亢奋、情感充沛、气势激昂,才更能挑起观众的神经、带动他们的情绪。
而且当时张锡峰参加是一档综艺节目,很有可能导演为了节目效果鼓励张锡峰情绪外放些。
这都属于正常操作。
那些在网上说这孩子很极端、眼神阴冷的成年人,说真的,要么是见识少,要么是心眼小。
三年之后,张锡峰跟这种人道歉,属实是没什么必要!
在道歉之前,张锡峰接受某一个媒体的采访。
这时他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也是他第一次回应“土猪拱白菜”这一言论。
他说,那时他拼了命地学习,满脑子都是考个更高分,怎么会想到结婚这种事呢?
这点常爸早已想到了,一个十七八岁一心扑在高考上的孩子,心里想的“白菜”肯定是城市的优质资源和机会啊,真不会像很多人揣测的那样,凤凰男妄想娶白富美,靠婚恋实现阶级跃升。
当年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之时,我还挺担心张锡峰会因为网暴影响接下来的高考。可没想到这小子完全不在乎,再加上学校和家长保护得比较好,他高考时分数高达674分,省排名200多,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而且,从始至终张锡峰都没有对网暴进行过任何回应。这是非常正确的应对方式,不发声、不回应,网暴就会随着时间和热点转移而消失。这份清醒和勇敢,连我这个成年人都忍不住要点赞。
也因此,三年后的今天,张锡峰的道歉让我格外失望。但同时,张锡峰又让我有点心疼。
在采访中,张锡峰的一些表达是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
提起高考,他说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但进入大学后,他却并没有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还认为学习并不是一切,所以大学期间的成绩一般。
而且他还说,后悔选择计算机专业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没有享受到快乐,也没有努力钻研的劲头。他只是感觉对不起当初面试自己的老师,给了自己机会但自己并没有珍视。
回想高考的那段时光,他最后悔的事情是只想着高考,却从没想过报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
可如果时光倒回让张锡峰重新参加一次高考,他就能在那时就想好要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吗?
我想大概率是不能的。
选错专业这个事情,是我身边很多人的经历。和张锡峰一样,上大学之前,他们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仅限于专业名称。真正开始学习后,他们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个专业,想不想要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份“后悔”不是独属于张锡峰的,而是属于几代大学生共同的遗憾。同张锡峰一样,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或工人,根本提供不了有效意见。再加上信息闭塞,没有“张雪峰们”的助力,很难一次幸运中标,找到适合自己又感兴趣的专业。
而且,哪怕一开始选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后也不一定会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就拿我来说吧,因为高中就喜欢电子工程,就直接选择了相关的专业。但到硕士阶段,我又攻读了耶鲁的金融专业,并进入投行工作。自己创业后,又因为工作需要攻读了哈佛的教育专业。
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的经验和见识会决定我们的选择,没有哪个选择能一劳永逸,这没什么后悔的。
况且,张锡峰选择计算机专业就是错的吗?
我看未必!别说三年前了,哪怕在今天计算机专业都是热门专业。
表面上看,AI的发展对程序员冲击很大。但本质上,AI不也是在计算机技术上发展的吗?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建立专业壁垒,就意味着在AI领域里已经打败了绝大部分的人。
而且,他说自己想要做“AI+教育”这个领域,那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就是非常必要的。
与其说后悔,张锡峰更应该庆幸,自己在关键时刻站在了未来的风口。
张锡峰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迷茫。对一个大学生来说,这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三年前的张锡峰,唯一的目标就是高考,就是进名校。那时的他,目标清晰、动力十足,所以能拼尽全力学习。
但现在的张锡峰已经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他想要躺平,但也明白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躺平,父母提供不了太多,自己必须要想办法挣钱。
他想过考研,但觉得自己已经把应试那套摸得太透了,提不起来兴趣。
他也想过要直接工作或出国,但还没想好要选哪条路。
他还有个理想,那就是30岁之前赚够钱开个小酒馆,做个驻唱。
但谈及未来规划时又说要随大流,去大厂卷,因为这样更保险。
他说,自己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他很遗憾,自己没有活成自己曾经期望的样子。
显然,张锡峰对自己的现状非常不满意。高考前的意气风发和出色的高考成绩困住了这个年轻人。
曾经的他以为成绩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要面临的问题复杂得多;曾经的他以为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但要踏入社会时才惊觉现实比想象得残酷。
他一向是个高傲的人,总是耿耿于怀自己差几分上不了清北,总觉得自己应该站在第一梯队。可现实告诉他,你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
有不少网友在看到张锡峰的现状之后,暗戳戳地说,“看吧,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眼里也没了光,这不也丧了吗!”
但我想说的是,迷茫、焦虑、不甘,是每个年轻人都要经过的阶段。
谁的青春不迷茫呢?
想当年我刚进入大学后也完全放飞自我了。从四线小城市到北京,满眼都是兴奋,每天就想着要怎么玩儿,要见识些什么新东西,学习什么的完全顾不上,成绩不仅一般还差点挂科。要不是后来我幡然醒悟,决定参加竞赛、好好学习,今天还不一定在什么地方呢!
如何解决迷茫?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去实践、去体验。
事实上,张锡峰已经在做了。
他参加社团、去旅行,他写演讲稿并亲自录音,他自己组建团队做自媒体、做直播,他做游戏主播,他练习唱歌,他用自己赚的钱租房子……
他把曾经自己一直想要尝试但没机会的事情都一一体验过了。但在高中比拼成绩的思维惯性一直还困扰着他。
他一方面懊悔自己没有规划,“浪费”了大一大二的时光。
一方面又不后悔自己的那些经历,认为这些比分数更重要。
这看似矛盾的言论,实际上正是我看这个男孩变得成熟的标志。
多去体验,感受,碰壁,试错,从中不断反思,领悟,总结,成长,这正是年轻人和社会交锋的方式,跌跌撞撞中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路。
他在一点点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也在一点点撕开“衡中”的标志,丢弃“小镇做题家”的标签。
不管是在三年前的演讲还是最近的采访中,张锡峰唯一不变的立场就是破除外界对“衡中”和“小镇做题家”的刻板印象。
三年前他说:
“那些无故诋毁我们的人,你见过衡中高三凌晨5点半的样子吗?你以为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奔向操场,一边奔跑一边呼喊是为了什么?是假装吗?是作秀吗?我们是为了改变命运啊!”
“衡中的考生,河北省的考生,他们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都肩负着整个家族几个世代的期望,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他们只是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想要让他爱的人都能更精彩地活下去,活着!他们有什么错!”
在最近的采访中,他说:
“任何人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是说,我在农村出生你在城市出生就怎么怎么样,大家都是一样的!”
“我们并不是只会死做题,一点智商都没有,一点情商都没有,对身边的一切不管不顾,自私,很木讷,我们并不是这样的人。我们是非常有血有肉有感情,跟很多年轻孩子一样。”
“谁想要低着头疯狂地写题背书?我们不是人吗?我们是有什么受虐癖?我们也不想!但是,环境在这儿有什么办法呢?我想改变,我也想要素质教育!”
只是与三年前的一味呐喊相比,三年后的张锡峰明显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经受的一切,并有了想要改变的念头。
他说,想要做点什么让其他孩子不再经历自己遭受的困难。只是他现在还太年轻,他的努力还太微弱,但这不就是“高考改变命运”的最好注解吗?
不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并努力终结自己苦难蔓延。
从张锡峰身上,我想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第一,不要唯成绩论,成绩只能解决考试和升学,解决不了更复杂的人生命题。
第二,不要唯学习论,体验和好奇永远是激发学习动力的第一神器。
第三,不要唯学校论,学习不仅限于课堂,社会和生活是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最后,我还是想对张锡峰以及和张锡峰有共同经历的孩子说:
不要为你微寒的家庭出身道歉,这是你无法改变的现实条件!
不要为你改变命运所做出的努力道歉,这是你不畏艰难值得倾佩的地方!
不要为你旺盛的生命能量道歉,这是你上天给你开的一扇窗!
人生没有最佳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做出做合适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日后证明不合适,也没什么后悔的。
向前看,努力做,普通的孩子,自己也能给自己打伞!
近期直播预告
超记牛以旧换新活动(之前在我们平台买过牛听听的都可以参加,上次买了超记牛新款的也能参加):
暑假有两个国际Math竞赛,感兴趣的可以预约来听听:
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动画课出配套书了,千万别错过: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