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实战:学完这门课能直接进组?
7月6日,冯元良老师的《剧本影视写作(项目班)》课,就要开班了。
这是一个偏向于小众精英班的编剧写作课程,针对的就是有写作经验和基础的同学,目的就是以实战为手段,培养和选拔具有职业潜力的编剧人选,帮助大家直通影视项目,踏上职业编剧之路。
加入该课程,就有机会参与到冯元良老师的剧本项目进行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署名与酬劳。
在即将开课之际,我们特意采访了冯元良老师,请他结合当下影视行业的市场环境,为我们揭开剧本写作的秘密。
新手编剧指南
在新手编剧阶段,您建议多做什么样的写作训练?
冯元良:要看是什么样的新手阶段,是非常业余的爱好者,还是刚入行、有一定基本素养的从业者。如果是有一定基本素养的编剧,那有两个非常基础的工作要做: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量地对生活、对人物、对事件的进行观察,多做这样的观察训练,多写观察笔记;再一个,就是通过大量的拉片,去学习、复制前人的经验。拉片阶段,首先去锻炼的是你的价值观、你的主题、你的叙事,以及你对人物的塑造。至于视觉化的东西,在你真正进入到工业环节的时候,会有摄影指导、剪辑等工作人员来辅助。真正的好编剧,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故事、主题和人物,其他的倒还在其次。
和导演兼编剧忻钰坤(右)
新手编剧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启对行业的深入认知,特别是对市场趋势和观众需求的把握?
冯元良:我觉得这对新手编剧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其实在新手阶段,以你个人的力量,你也很难拿到很多这方面的有效数据,来支撑你从宏观层面,对市场趋势和观众需求做一个深入的认识和判断。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倒是觉得新手编剧需要深刻理解一个点,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做的是生产,而不是创作——这个是要深刻去理解的东西。
现在观众的阅片量和专业度都有所提升,会审美疲劳,会拒绝套路。关于这点来说,新手编剧最应该做好哪方面的功课?编剧如何反套路?
冯元良:我觉得新手编剧不需要应对这个问题。你要反套路,首先你得懂套路。如果连套路都“吃”不懂,那你反什么套路呀。你要审美疲劳,首先你得有大量的审美。
冯元良老师在参加影视交流活动
作为新手编剧,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分配学习、创作和市场调研的时间,以实现编剧能力的快速提升?
冯元良:新手编剧首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还是处理好生产和生活的问题。首先你得有一个维持基本生活的工作,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做编剧、能不能入行。这些年我看到很多年轻的编剧,一入行就做枪手,也没有稳定的收入,为了维持生活大量地接活,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提高,写上七八年之后就废了,基本上也提高不了,整个审美和思维方式,所有东西都固化了。这是我看到的比较可悲的事情。所以我才说,对很新的新手来说,不要非要着急入行,可以先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解决基本的温饱。在这个基础之上,积累大量的社会生活经验,然后再来考虑要不要做职业编剧。千万不要在很初期的时候,就考虑去把编剧当成第一职业。很多时候,创作是你的价值观、生活经验大量积累之后的一个呈现。如果你连基本的生活经验都没有,那你在写戏的时候根本无从下笔。
短剧、迷你剧与市场变化
1分钟竖屏短剧、迷你剧(如《我的阿勒泰》)的剧本创作方式,跟传统的电影剧本写作模式,有哪些相同和差异的地方?
冯元良:竖屏短剧跟所有传统的剧集、电影都不一样,甚至是人都不一样,它可能要摘出去单独去聊。但类似于《我的阿勒泰》这种能称之为迷你剧吗?它就是正常剧集,只不过相对我们过去那种注水的剧,要更干、显得更短。我倒觉得它相比传统剧集来说,更贴近电影。包括申奥导演的《新生》,其实都是电影创作者做的剧集,跟那种传统的30集、40集的电视剧,有很强的区别,更像是拉长的电影。
《我的阿勒泰》剧照
而且,观众的观看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像电视台那种一天播两集的传统剧集,就需要编剧在1到2集里保持情节点和节奏,要靠这个勾住观众,让他明天继续看。但你像这种迷你剧,很多年轻观众会用一种“暴看”的模式,就是大家抽个周末,一天就把这8集或12集给看完了。相对于传统剧集来说,它的那种沉浸式观感会更强,它更像是贴近传统用影院观影的家庭影院模式。像电影的话,你买了票的话,除非问题特别大,否则你一般不会退场,所以编剧就能在创作的时候,相对从容地去构建、去埋伏笔。但传统剧集就不能这样弄,它要留住观众,还得保证观众能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的同时,还能关注故事的情节。
新的观看模式,会带来新的变化,这个变化会反馈到创作里边。
1分钟竖屏短剧依旧处于蓝海阶段吗?新手编剧是否可以先通过参与短剧来入行,磨炼一段时间后,再往传统的影视行业发展比较好?
冯元良:这不现实。很残酷来说,竖屏短剧挣钱的也没几个。它只是前些年没有监管、不需要审查、拍完可以直接上线,它的生产周期非常短,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然后生产的风险可以降低,所以它才会突然爆起来,然后资本开始扎堆。但现在监管已经来了,而且资本发现挣钱的没几个,就是金字塔尖的头部效应。这没什么新鲜的,跟前几年的网大差不多。它必然会经历一个洗礼的过程,接下来就不会再新鲜了。
而且短剧在叙事上,跟长剧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它的思维方式、观察的东西都不一样。另外,如果他在短剧已经跑出自己的赛道了,那他又何必再转呢?尽管这个赛道也会被监管,但它未来可能不会像现在那么纷乱,还是会跟网大一样有一个相对应的市场存在,那么如果你在这个赛道已经走到金字塔尖,那就没有转的必要。你要做的是把你的护城河挖深,而不是跑到你完全不擅长的赛道上去找饭吃。
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等流媒体平台对作品的参与和选择,为编剧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冯元良:过去的时候,很多平台的策划人、制片人会拿着数据过来跟我们说这个说那个,结果很多项目成功推翻了他们的认知。因为观众也在变化,也在成长,而且不断有新的观众在进来。这个变化蛮好的。比如腾讯的《漫长的季节》,一下子大爆,就推翻了很多人的认知。
面对观众,面对不断变化的真正的市场、面对复杂的真实世界,我们还是要有敬畏心和不断学习的心态。
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扫描上图即可购买课程
下单成功后
请联系小助手
近 期 好 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