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暗访小升初“掐尖”招生:教育由畸形演变为变态,是“双减”之后的最大悲哀。
前段时间,央视曝光了北京小升初阶段部分学校“掐尖招生”的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所谓“掐尖”,指的是某些学校提前采用违规手段,在派位入学前锁定并招收尖子生。这次暗访揭示了诸多掐尖的内幕,将暗箱操作的手法公之于众,令人震惊。
"掐尖招生"最常见的方式是选拔考试,这类考试有一个俗称“MK”。虽然表面上是各种校园开放日和说明会,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进行选拔考试。记者潜入报名后,成功进入校园,观察到家长和孩子一进入教学楼就迅速被分开。孩子们被整齐地带入不同楼层的教室,进行一系列的考试测评。
三小时后,家长们会被统一安排在操场上接孩子。这一流程进行得十分顺畅,双方均心领神会。
另一项策略则是参与各类杯赛。
然而,早在今年1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门就已经联合发文,明令禁止黑竞赛。
可很多机构开始“挂羊头卖狗肉”,以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研学游等形式进行比赛。
除了简历筛选,还有一招值得注意。记者探访发现,某校虽对外宣称仅对初三毕业生开放,却悄然为小学生设立了特别通道。在一处隐蔽之地,众多小学生家长正在递交孩子简历。
简历上罗列着孩子历年的竞赛成绩、考级证书与获奖情况,仿佛孩子成了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在“双减”政策实施前,这些简历明目张胆地摆放在校门口或保安室。然而,随着管控的加强,家长们只能偷偷地将简历交给老师,或发送至电子邮箱。更有甚者,一些机构也暗中帮忙,以获取利益。
小升初阶段就像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役,家长们焦虑不已,竭尽全力,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只为争夺那一张珍贵的“入场券”。然而,这只是开始,即便成功进入顶尖学校,孩子们还需面对各种快慢班的竞争,努力从慢班进入快班,从快班挤入前几名。不仅如此,小升初之后还有中考、高考、留学的压力,毕业后还需面对工作、房子、车子的竞争。
孩子们如同永不停歇的机器,一直在“内卷”的道路上奋斗。
这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读过的一位高中教师的笔记。他详实地记录了自己学生的“苦命”生活,每一个字都触动人心,震撼灵魂。
每天早晨,孩子们起得比鸡还早,甚至来不及吃早餐,只为多睡几分钟。他们的脸上痘痘丛生,眼圈发黑,显然是长期睡眠不足所致。在教室里,放眼望去,几乎每个孩子都戴着眼镜。他们缺乏少年的活力,只是在老师催促、家长期待下,漫无目的地坐着,口中含糊不清地读着。
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每月仅有的4天假期还可能被课外补习和培训占据。成人都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但孩子们却早早地承受着这样的折磨。作业问题让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有的吵架,有的冷战,甚至摔手机。有的孩子因久坐而便秘,有的因营养不良而住院,还有的因不堪学习压力,走向抑郁、自残,甚至自杀。
更可怕的是,教育已变成了流水线,有固定的模板。人们投入大量资源研究如何让孩子短期内提分,写作、答题都模板化,连字体都追求“衡水体”。跑操要求军事化,孩子们的神情、步伐必须一致。校园变得“监狱化”,走廊装铁丝网,教室装摄像头,学生如同被囚禁。原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有个性的孩子,现在被标准化,个性被抹杀,差异被排除,个人想法被否定。
正如这位老师所呐喊的,教育已从畸形走向变态。孩子的冷暖、身心、人格,无人关心,他们成为了内卷热潮下最大的牺牲品。
“剧场效应”一词形容了电影院中的一种现象:当部分观众不守规矩地站立,遮挡了后排观众的视线时,最终所有人都不得不效仿以维持视线。一位母亲原本秉持快乐教育的理念,希望女儿尽情享受童年。然而,随着女儿步入小学一年级,情况发生了转变。女儿放学后曾含泪质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报班呢?全班除了我,只有另外两个小孩没报兴趣班。”这是她首次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怀疑,是否做错了选择。更令她担忧的是,女儿的学业成绩也不尽如人意,频繁成为班级的拖后腿者,因此她多次收到老师的私信。
哪怕孩子疯了,父母关心的仍是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上学。
过分强调成绩和分数,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使他们无法体验到身为孩子的纯真快乐与自由。正如儿童精神医生曹庆久所言:“社会压力层层传递,最终落在这些脆弱的孩子身上。” 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他们小小年纪就被迫进入激烈的竞争赛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过早地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心理学家陈默曾有这样一则可怕预言。
以后的家长见面,很可能是这样聊天的:“你家孩子抑郁了吗?”“嗯,抑郁了,重度。”“我们家还好,轻度。”
她根据大量临床经验还发现了一个规律:抑郁的学生中,优等生居多,且数量呈逐年上涨趋势。真让人不寒而栗!站起来的代价,是孩子们还未长大,就已经倒下了。
公开数据显示,每年有20,000名孩子进入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就诊。
每当开学季来临,各大医院的儿童精神科都挤满了年幼的患儿。
新闻中频频报道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休学和自杀事件。
父母竭尽全力将孩子送入名校,却忽视了名校背后的阴影和潜在的伤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曾对三十多万中小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揭示了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这种“四无心理”被视为比抑郁症更为严重的成长危机。
一个曾在知名高中就读的女孩坦言,高考结束后,她竟发现自己忘记了如何用手机打字、用筷子进餐,以及细细咀嚼食物。在学校里,为了抓紧时间,她仅使用固定的铁饭勺,匆忙地进食。更令人惊讶的是,她连缓慢、清晰地说话都忘了,常常因语速过快、发音模糊而遭受批评。三年来,她习惯了争分夺秒,即便是等待跑操的两分钟,也会匆忙背诵古诗,而方法就是提高语速。
进入大学后,她的“无知”引发了不少笑话。她不会电脑打字,只能先写在纸上,再通过触控板手写输入。担心被嘲笑,她偷偷在图书馆角落进行这项操作。她对微博、热搜一无所知,也不熟悉微信和软件的下载方法,常常在基础常识上出错。甚至,在搭地铁、取快递时,因为需要排队等待,她会感到痛苦和焦虑,因为她认为这些都在浪费时间,是毫无意义的。
以前,她只需专注于学习和分数。然而,进入大学后,她感到极度不适应,因为她作为“人”的本质在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中逐渐消失。最终,正如徐凯文教授所感慨:“你们用焦虑培养的孩子,如今都来到我这里了!”原本以为是为孩子好,全力以赴的支持,却使孩子沦为脆弱的应试者。他们的生活仿佛失去了灵魂,精神不振,麻木不仁,或是依赖父母,或是陷入抑郁,甚至选择结束生命。
清华大学刘瑜曾言:“正确的教育观何在?并非强求小草长成参天大树,而是应悉心培育它成为一株美好且健康的小草。”人生漫漫,考上大学绝非终点。若过早折损羽翼,耗尽精力,后续何以展翅高飞?因此,我们应摒弃比较与焦虑,专注于培养孩子的根基,健全其心灵,充盈其精神。唯有如此,面对未来的风浪变幻,他们方能勇敢抵御,斗志昂扬地前行。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让我们一起培养有梦想的孩子!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