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归来先做网红?“企二代”们在这条赛道上狂飙了起来……
最近短视频上新晋了多位留学海归的“企二代”网红,他们搞笑生动的“豪门生活”,吸引了大量粉丝,成功为家族企业带了货。
比如,刚刚完婚的特步公主与七匹狼公子。特步千金丁佳敏在抖音粉丝超过70万,获赞近580万,在小红书有近20万粉丝,获赞与收藏超100万。她的日常是主要分享 “大小姐”顺遂的一生:在总裁老爸的宠爱中长大,留学归国后继承家业,随手签下流量明星王鹤棣做公司代言人,与青梅竹马的七匹狼公子步入婚姻殿堂……
而在上海爱家集团总裁、白茶原主理人李彦漪的同名小红书主页,也有 “海归二代从学生到接班的二十年”、“和清华大学去越南游学”、带着自家产品上央视内容等内容。
特步千金、好利来二公子、上海爱家集团总裁等企业二代们在小红书、抖音等社媒上都获得了网红级的流量
而这个赛道顶流的是,不仅自己火了,还带火了自家毛巾品牌洁丽雅的少爷石展承。他在短视频中写道:“父亲接手集团后,按照小说剧情,我得和弟弟妹妹们争夺家产……就当我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我二叔从英国回来了……”
而男主角口中抢他“王位”的反派二叔,曾经在英国读研,现在已经担任起毛巾帝国的总裁,开始了海归接班家族企业之路。
网友们喜欢看海归豪门千金、霸总少爷如何与家人“勾心斗角”,如何接地气地与家里工厂的工人、难以撼动的长辈管理层,以及常年合作的充满中国人情世故的熟客打好交道,真实的豪门往往比小说编撰得更好看。
据珠三角的一次调研显示,大部分企业二代接班人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教育背景普遍比没有出过国的创一代好很多,在海外也多数读商科。在新兴事物蓬勃发展的今天,他们对于家族企业的旧式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有着很多不满和希望改进的地方。
这也让我想到,此前发布的领英数据,2023年84%的留学生回国发展。“留学生如何重新适应国内生活”的话题,不只发生在豪门里,也发生在我们所有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里。尤其是父母不曾出国留学的家庭,父辈与子辈之间的相互不理解将会更加严重。
01
没留过学的父母与留过学的儿女
当观念产生碰撞
上文的那些看似反叛的网红富二代背后,其实有着大家长们默默的支持。
洁丽雅的毛巾少爷石展承在被问到“家人们如何看待‘帝国爽文’的短剧” 时,他就表示,“我们一家子,就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这个企业甘愿奉献的,而且一家非常和睦。”
除了通过当网红,开始为家族带货,前不久去世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和接班人、海归女儿宗馥莉之间矛盾又和谐的关系,更是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宗馥莉高中就一个人寄宿在了美国加州圣马力诺高中,后来考入了美国的佩珀代因大学,主修国际贸易。贸易“科班”毕业的宗馥莉,和作为老一辈传统企业家代表的父亲,在经营管理的理念上,时常产生分歧。
比如,宗庆后一直倡导“家文化”,他把员工当家人,宗馥莉则正好相反,她采用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淡化职位和头衔,员工做不好就辞退。
此外,她还不屑于父亲“已经过时”的传统销售渠道,于是自己开发了一个电商平台——哈宝。对于父亲很排斥的融资上市,宗馥莉都很喜欢。父亲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女儿却有很长一段时间“水土不服”……
留过学的女儿与没有留过学的父亲之间处处有矛盾,那么宗庆后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他先是将娃哈哈旗下的做饮料代加工的宏胜公司拆分出来,让宗馥莉独自掌舵,自负盈亏。在宗馥莉不要那些父亲派来辅佐的得力干将后,他再默默地“回收”了从她那里离开的员工。
总之,宗庆后的做法就是,尽管不理解,但尊重,尽量克制自己,让女儿放开手脚去干。给女儿多年磨砺和几番试炼之后,终于还算顺利地将这么大的家族企业交到了女儿的手中。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代际差异,留学更会带来文化观念上的冲撞,在这个新时代,到底谁对谁错还真不一定。
同样,我们在看的家长们,要是也与孩子有想的不一致的地方,不妨借鉴一下这些老企业家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让孩子多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过于强权地干涉他们,否决他们,大家劲往一处使,家和才能万事兴。
02
没留过学的父母还在奋斗
留过学的儿女却先躺平了
一般来说,能送孩子出国的家庭条件不会差,即便父母没留过学,也曾靠自己的双手打拼过,拥有了国际教育中所强调的“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他们的子女中,有一部分留学生确实如上文案例中的宗馥莉、二叔石晶那样,成为了家族企业的顶梁柱。可还有许多留学生不要说追上父母,反而希望躺平。有些收入高的长辈甚至不得不每月从自己的退休金中,分一部分给全职儿女们生活。
为什么没有接受过任何国际教育的父母能撑起一个家,而接受过更昂贵的国际教育的儿女却没有站上父辈的肩膀呢?
有一位正在面对这种情况的父亲说:
“我觉得,独立自主不是国际教育带来的,是奋斗目标带来的。
我是小镇做题家,一路都在国内读书读上来,大学学费也是靠自己打工赚出来的,所以我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奋斗。但我女儿没有体验过贫穷的滋味,她不需要打工就能活得很滋润,当然就缺少了一个奋斗目标。
越没有目标和动力去找工作,就越缺少面对社会的经验,而越缺少经验,就越没有好工作或者好的创业机会能遇上,而且越不工作,越体会不到经济独立带来的成就感,越害怕面对这个未知的领域,所以也就越不愿意外出工作了。
因此,我并不觉得选择某一种教育就能培养孩子成才,选择另一种教育就会扼杀了TA。我更觉得是,孩子对自己有期待,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目标,TA就会努力,而我们家长和学校要做的,就是启发孩子人生有目标。
如果我女儿也有目标,她不论读哪个国家的书,最后都会为之奋斗的。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她有目标感,以及形成‘为了目标而努力’的习惯。她小时候的路都是我帮她铺好的,那么她长大后,自然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了,就在那儿等着我,继续给她铺路了……”
03
面对选择的冲突
比谁对谁错更重要的是……
之前网络上,有留学生传出,她打算毕业后留在美国,可父母一定要她回国,不回来就是“白眼狼”的故事,引发了大量网友热议。同时我还听说过,孩子在加拿大留学,因为格格不入和孤独,患上了抑郁症,可父母逼着孩子一定要移民,甚至不惜通过跟当地人结婚来达到目的的案例。
其实不论是孩子想独自留在国外,还是父母要求孩子必须回家,关键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能不能达成一致。
举个例子。如果打算送孩子出去,那么在留学前,父母就该多带孩子出国,甚至让TA一个人留在国外寄宿一阵子,看看孩子是否喜欢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此外,父母要是也想跟着孩子以后一起过去,那么也要提早练好英语,准备好资金,办理好身份等,而不是等到孩子快要毕业了,才要求孩子留下或者回来,万一跟孩子心里想的不一致,就会显得非常突兀和被动了。
再比如说,一些父母就想让孩子留学毕业后回家的,那么留学前就应该说好。有的是要继承家业,那就让孩子早点在爸妈的公司里实习;有的是双方情感依恋较深,那么在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包括留学期间,父母也都要和孩子维系好深度的联结,再积极帮助孩子适应国内的生活。
不论父母儿女分开两地,还是在一起生活,双方都不要过度地在情感和金钱上依赖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再好的家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在身边照顾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没留过学的父母和留过学的儿女,看起来在观念上差异较大,矛盾多多,但说到底,仍然是父母子女的至亲关系。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只要我们对彼此有多一点的耐心、包容和理解,就没有什么翻不过去的墙。
关注、点赞、转发,为更多父母带去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