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玫瑰的故事》,她又翻红了
苏更生,她的原生家庭不堪,但这个角色在剧中的表现无比真实,就好像呈现了一部女性自我疗愈的成长历程。
她直面内心的自卑和柔弱,在跌跌撞撞中学习和修炼,逐渐变得强大。
她独立、坚强而又果敢,是整部剧中最理性的角色,但却又难得地对周围的一切具备同理心。
她了解黄亦玫情感的单纯与炙热,对同样身为女性的她,总是发自内心、小心翼翼地保护着。
网友们甚至可以把她剧中的台词,列成清醒自知的系列金句——
有意思的是,她的扮演者万茜,现实中其实与苏更生也很像,外表都是恬淡且令人赏心悦目、无比舒适的美,性格也极为相似——
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争不抢,倒也不爱为自己解释,总是喜欢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而在今夏《玫瑰的故事》以前,万茜的上一次大范围出圈,可能还需要数回2020年,那个时候,《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正在热播。
2020年的那个盛夏,万茜在浪姐的人气遥遥领先。
从初舞台的《敬你》,她安静抚琴,细细吟唱,到总决赛的《我期待》,每一个舞台都充满了记忆点。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定义》里她与易立竞的一场对谈。
短短的数十分钟采访视频播出后,万茜以往积攒的赞誉迅速反转,瞬间就被卷进了舆论的风波。
特别是当易立竞提问万茜对“红或不红”的看法,她回答的那句,“什么叫红?这种东西都是一时的。我从来没有在意这种东西。”
如今四年过去了,事后看来,万茜确实是那类不以红为目的的那类演员,她的想法很纯粹,一切为表演而生。
但当时,不少人觉得她拧巴,觉得她虚伪,觉得她不再如同表现的那样不争不抢。
在那刻,万茜并没有过多地回应与解释,倒是风波结束后,她向外界透露了一些她的想法。
首先,为什么拼?是因为在淘汰制的比赛,自己需要随时直面这份压力。
抱着要对队友负责的心态,她变得非常努力。成为队长后,她更是不想让自己战队里的任何一个人离开,她需要留住那些在乎的人。
“参加节目时确实不是特别在意,但有了队友之后,一切都被改变了。”
“只有赢才可以保住身边的小伙伴。”
而关于“红或不红”,万茜倒是看得很通透。它跟自己能力是否被认可没有关联,一个演员的职业追求也不应该被红与不红所定义,只需要向自己专注的道路前进便是了。
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确实有自己的初衷,热度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她更多是希望可以打破自己作为演员许久以来的惯性思维,拥有新的能量、刺激。
“可以用这段时间来过过自己,演演自己。”
因为表演功底扎实,人们总是认为,万茜该是个天生的演员,早在2014年,《军中乐园》就让她捧回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奖杯。
但她最初的梦想却是当一名歌手。小时候,她很喜欢对着墙吊嗓子,甚至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因为演话剧收入不景气,她还真实地当过歌手,发行过专辑《万有引力》。
当然,“歌手万茜”的道路,也并没持续多长久。否则,她也不会回到表演的这条正轨上。
谈起这段有些打击的“试错”经历,她也无比坦诚。
她表示经历了这个过程以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可能更加适合、更加擅长的是演戏,于是当她重新回到镜头前,往摄影机前面一站——自己反而松了一口气。
比起唱歌,果然还是演戏这件事更适合万茜。
演《你好,疯子》,她可以一人分饰7角,饰演一个精神分裂患者,角色倒下去的时候,脚在椅子的杆上面,一直在碰撞。一个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她拍了32遍,摔了32次,导致小腿肌肉撕裂。
后来大概拄拐拄了两个月,她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角色。
与胡歌搭档,演《南方车站的聚会》,她特意跑去旧家具厂跟老木工学习刷油漆,锯木头到抛光,到头来已经能独立完成木制的作品。
“但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她补充道。
这个角色患有羊角风,发病的戏她拍了一晚上,一晚上都在吞吐牙膏沫,嘴巴也磨出血泡,但完成得很漂亮。
她自己其实很清楚,那部名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只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体验罢了。正如她所说的,自己喜欢研究人,体验不同的生命形态,再用到自己的表演里。
不知道何时开始,成为青年表演艺术家早已代替了歌手,成为她现今以后的追求和理想。
最终她还是要回去的,回到演员这个身份里,回去安安静静地做万茜应该做的事。
于是,“红”完以后,万茜又开始了低调的表演生涯,不急不躁。
但在每一幕的表演,得益于自己的人生阅历越来越多,她的演技更加浑然天成,在镜头前,总是如此引人注目。
低调的是万茜,但闪着光的如此高调的,是她的角色。
但这种矛盾和统一性,总是恰到好处地融合,形成了我们认识的万茜。
就连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李芊澎是这么描述初见时的万茜的——
“她的眼睛就是有很坚定的光,同时又很松弛,能把这两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人们说她是文艺青年,她却说就是一个在红尘中打滚的人,没必要给她加上这个标签。
只不过,对于演戏,万茜从来都是用尽全力。她说自己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想到最坏的结果,但依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正如万茜在采访中坚定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演员的纯度,在我的心里始终如一。”
而关于她的那句“红或不红”的论调,人们往往只记住了前半句,却忘了那紧接着的更重要的后半句——
“演员最后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编辑:小万
设计:晓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