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毕业生,能到哪都吃得开
最近,网上有张流传的截图让打工人破了防,说的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喜欢招985、211的大学生”。
图里的答案不是因为名校生智力高、能力强,而是不需要老板画饼和PUA,过去教育体系规训出的上进心、责任心和优绩主义就会让他们自己卷自己,甚至不受控制地努力。哪怕偶尔当回“混子”,上级的几句简单批评就够让他们难受一晚上。
这种现象被一个词精辟总结——“好学生心态”。这种心态不是好学生的专属。即使不是名校出身,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常被这种心态狠狠拿捏,总是在给自己“打分”,害怕在人生这场考试中没做对题。
求职、考公、考研......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却很难问问自己:“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大学毕业第一年,确诊“好学生”
2023年,有一个名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联盟”的豆瓣小组异军突起,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聚集了超过10万的组员。
这个组名乍一看会让人感到困惑,当个“好学生”能有什么害处?这真的不是在凡尔赛吗?
但组里的帖子都在实实在在地袒露着“好学生们”的困扰和挫败,尤其当他们大学毕业成为社会新人后,更是感受到一种无所适从。
他们渴望表扬,害怕出错。会为了满足领导、父母等外界的期待而努力改变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好学生”,并且工作中有完美主义倾向,犯一点小差错就怕被同事或上级批评,会忍不住想“他是不是要对我失望了”。他们也不敢拒绝上级和同事给的无理任务,甚至甘当团队“背锅侠”;会习惯性跟同事比较,同时又过度反思……
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形成完美主义的“好学生”思维 / 图虫创意
这些心态的本质是只做别人期待自己做的“对”的事,且期待在每件事上获得好成绩。
心理学将此称作“聚光灯效应”,有“好学生心态”的人总觉得别人在看着自己,仿佛站在聚光灯下[1]。
同时,他们容易有完美主义倾向,在幻想的舞台之上,总是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恐惧丢脸,恐惧失败。
加拿大心理学家戈登·弗莱特和保罗·休伊特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完美主义,包括“自我导向型”、“他人导向型”和“社会期许型”[2]。有“好学生心态”的社会新人往往是第三种,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评价之上,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种完美主义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卡琳娜·林伯格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284项研究,发现饮食失调、焦虑、强迫和抑郁症的患者的完美主义程度高于其他人,那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也更有可能被诊断为患有各种心理疾病[3]。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会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导致面临心理问题 / 图虫创意
在“好学生心态”的枷锁下,年轻人总是感到紧绷、焦虑与迷茫。
而造成这种问题的元凶,是单一的外部评价体系。它设定了一套固定的、可量化的标准答案,用绩点、收入、资产、科研成果等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仿佛只有拼命达标,人生才是成功的,否则就是他人眼里的失败者。
公共话语研究者称这种劝说模式为“恐惧驱动模式”[4]。在校园里,“恐惧”让我们不敢丢分,不敢落榜。在毕业后,“恐惧”也让我们不敢脱轨,甚至不敢快乐。
这种恐惧还会成为我们内心的烙印。有多少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多年,做的噩梦还是在高考考场里呢?
离开校园,
人生不再是一场考试
所以,要摆脱“好学生心态”,就要让我们的生活“去高考化”。
在校园里,通过好好做题,我们可以取得高分,收获父母和老师的认可,持续实现正反馈。于是许多人会形成“路径依赖”,不自觉地将这套模式代入到生活中,把上班当上学,把做工当做题,把老板当老师。
但毕业之后,人生不再是一场考试。人的自我价值不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也没有“考官”能真正评定我们的成绩,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寻找与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
比如选择职业,一份稳定的工作未必就让人更快乐;选择伴侣,门当户对的对象未必就让人更幸福;选择运动,前凸后翘的所谓完美身材,未必比具有力量感的肌肉线条更让人有成就感......关键的是自己怎么想,而不是别人怎么看。
在面临未来的选择时,要寻找并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关注个人内心的选择和满足感,而非过度依赖他人评价 / 图虫创意
当外界评价体系与自我评价体系相冲突,我们或许要面对他人的埋怨与指责,这时可以试着“课题分离”。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应对矛盾的解方之一就是分离课题[5]。
父母期待自己考研考公,上级期待自己任劳任怨,这种期许正是他人需要面对的课题,而我们的人生终究是自己在过,不用把他人的课题当做自己的负担。
有了自我评价体系后,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觉察,形成对自己连贯的、多面的认知和身份感,从而从好学生心态过渡到成长型心态[6]。
“好学生心态”在意的往往是结果最优、效率至上,如果没有得到回报,相当于过程无意义。这会让人功利地看待每一件事:看书要看有用的、旅游要走最对的路线、健身要高效地实现目的……
但“成长型心态”强调的是过程,不用再执着于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专注于自身的成长。
外界评价与自我评价冲突时,课题分离助力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实现从好学生到成长型心态的转变,专注自我成长,构建自我 / 图虫创意
这时,我们更容易建立“内聚性自我”。美国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认为,内聚性自我中有一种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是建立在“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之上的。拥有内聚性自我的人更专注自己,拥有更完整而坚固的内核[7]。
这种视角转换会让人豁然开朗。原来人生不是一场规则全由别人说了算的游戏,也不该是一条路走到头的轨道。人生其实是一个开放世界,是一片辽阔的旷野。
尤其对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尤其如此。人的精力与探索欲尚处在峰值,人生的选择权完全交到自己手里,一切可能性都在眼前展开,就像王小波描述的那样:
那时雨季刚过,云从四面八方升起来。天顶上闪过一缕缕阳光。我们有各种选择,可以到各方向去[8]。
手握方向盘,人生处处吃得开
于是我们会发现,原来毕业不代表着悲惨生活的开始,而是通向自由、独立的大门。外面的世界也没有那么可怕,而是可以被看做一个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游戏。
这场游戏的规则由我们自己制定,我们将手握人生的方向盘,决定自己的速度、转向与赛道。它的终点不是输赢,不是爆更多的金币,而是感受解谜的乐趣,体验旅途中的风景。
这对应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总结的两种生存方式:存在还是占有[9]。
“占有”是对物品的拥有,人和外界是一种互相物化的关系,人们活在过去,恐惧死亡。而“存在”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创造性运用自己的力量与世界建立联系,活在当下,肯定生命。
“存在”的生存方式让人专注过程。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社会新人而言,可以用升级打怪的思路来应对工作,记录自身的成长,亦或是挖掘自身爱好,感受专注时的心流。
毕业是迈向自由、独立生活的起点,关键在于以“存在”的方式体验生活,专注过程,追求内心的热爱与成长,而非被外部评价所束缚 / 图虫创意
就像日剧《我们由奇迹构成》里讲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因为体型差异悬殊,乌龟的视野里其实没有兔子。乌龟持续向前不是为了赢,而是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在“好学生心态受害者联盟”里,这种全新的状态被称为“自由人”,意思是敢于拒绝,善待自己,写自己的爽文。这时的人生不再是被恐惧驱动,而是被热爱引领,与以结果为导向的单一的外部评价体系说再见。
当然,光靠自身的热爱还不够,毕业生是否能勇敢选择自己的道路,除了金钱等物质条件,还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2017 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强调要有意识地培养社会支持系统。这种支持包含情感、信息、物质和评价支持,可以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网络[10]。
也就是说,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做选择时,有时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缺少一个支撑系统对他说:“我理解你,我相信你。”
近期,饿了么推出毕业季活动《人生处处吃得开》,便携手脱口秀演员鸟鸟送出祝愿,同时联合更多年轻人记录下他们选择的“饭碗”和生活方式,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鼓励与支持毕业生。
这些年轻人在大学毕业面临人生这道“开放题”时,都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有人恐惧人际关系复杂的职场,干脆成为野生动物园饲养员,只需要搞好同事关系,完全没有人际关系;
有人不爱上下班打卡,就选择成为数字游民,把雪山、大海和草原当做自己的工位;
有人厌倦朝九晚五,但愿意裸辞开创意馒头早餐店,凌晨五点起来为自己工作;
还有人觉得上班的终极意义是退休,于是到了养老院工作,提前开启退休模式......
虽然可能不被理解与认可,但在各式各样的饭碗里,这些毕业生忠于内心,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过出了精彩的生活,在热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自在生活。
在挥手道别校园的夏天,在人生的游乐场门前,请大胆迈出你的脚步,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饭碗,勇敢活出自己、活出热爱的年轻人,一定在哪都能吃得开!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张 倩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