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袭击妇孺?也有人会舍命救人?
点击上面的蓝字“生命树观点”就可以关注我们!
从他们流露出来的眼光里可以看出,不是恐惧,就是仇恨,再不然就是极端的冷漠,令人感到比冰水还冷,真使你不寒而栗。——魏巍
魏巍的这句话对于今天这个后疫情时代,不仅是入木三分的刻画,更是刮骨疗毒式的鞭挞。
对未知的恐惧只能用仇恨来遮盖,但所有人都应该知道仇恨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剩下的就是比冰还冷的冷漠。
01
伤人事件
苏州“6.24”持刀伤人事件,应该是最近最火热的话题,不仅引发了全网关注,更是极其深刻地诠释了魏巍这句话的内涵。
6月24日下午4点,一切如常按部就班地运行着,从淮海街79号出发黄色校车像往常一样,到了高新区的CBD新地中心。
这里是很多日企职员热衷的租住地,不仅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离孩子的学校也只有1公里左右的路程。
但意外还是猝不及防地发生了,当校车在站点停靠时,一名50多岁的中年人,拿着凶器对站台里的一对母女进行了攻击。
遭遇袭击的小女孩只有3岁多,很可能是和妈妈一起来接放学的哥哥姐姐的,母女俩很快就躺在血泊中。
捅伤母女俩的歹徒,很快就上了停靠在站点的校车,抓住了靠门坐着的小男孩,挥舞着手里的凶器准备继续行凶。
在危急时刻,车上的中国籍女性工作人员胡友平,奋力抓住了歹徒并抢夺对方手中的凶器。
在搏斗中胡友平虽身中数刀仍抓住歹徒不放,直到引起了多位路人的注意,在众人的合力下将歹徒制服。
可以说,如果不是胡友平挺身而出舍命相救,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校车上全是孩子,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力。
但不幸的是,胡友平虽经多方抢救却因伤重不治,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和家人。
一时间,舆论像炸了锅,在众多谴责凶手,纪念勇者的声浪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非常不和谐的声音。
不仅有人质疑胡友平保护日本人的动机,甚至还有人污蔑胡友平是汉奸,应该予以严惩……
02
恐惧
很早之前,魏巍就从人们流露出来的眼光里看出了恐惧,那种对人生、未来、生命未知的恐惧。
这种恐惧似乎是因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紧张,中国正遭到以美日韩等国家的围追堵截。
当然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的阴霾仍没有消失,没有被饶恕清洗过的伤口更是痛到骨髓。
而更加让人焦虑的,是亡我之心不死的日本军国主义仍阴魂不散,很多迹象都在显明他们对中国的布局,正在步步为营。
于是这种恐惧就裹挟着大量人性的卑微和抗拒,逐步汇集成了一种无法明说,却又必须要表达出来的声音。
于是,乘着全球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汹涌的浪潮,中日关系也就顺理成章的,屡屡成为境内舆论场的敏感话题。
无论是在南京穿和服,大连的日本风情街,还是广西南宁地铁的疑似旭日旗事件,农夫山泉事件。
排外和反日情绪都甚嚣尘上,极端民族主义如同一双看不见的巨手,推波助澜让人窒息。
不仅让“爱国”与“反日”“排外”划上了等号,更是让恐惧堵塞住人们的良知。
于是在这个事件中,最卑鄙和龌龊的发泄方式,就成了去伤害没有抵抗能力的妇女和孩子。
并在声声叫好中对舍身救人的英雄胡友平,进行最怯懦的诋毁和污蔑。
其实,所有未泯的良知都应该知道人性共同的底线,真正的勇敢绝对不是伤害弱小,而是去保护她们。
我们不能效法禽兽去消灭禽兽,更不可能用恶魔的方法去除掉恶魔,我们只能用勇敢去捍卫和平。
因为只有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03
仇恨
于是,魏巍又从他们流露出来的眼光里看到了仇恨,那种刻骨铭心无法得到释放和医治的仇恨。
没有人知道这个歹徒刺杀妇女儿童的真正动机,但从那些污蔑胡友平的言论中,我们都应该会看到盘踞在人心中仇恨。
因为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任何事件的本身并不可怕,因为每个人的立场和看法都不一样。
但可怕的是,当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
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陷入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的情绪。
这就是埃里克·霍弗说的:“恨是最有力的凝聚剂,自卑常常转化为对他人的怨恨”。
这种恨看起来是因为恐惧而起的反抗,其实本质是我们拼命要掩盖的贫乏、无价值、罪恶感和怯弱。
这就是阿德勒常说的自卑,那种因为不认识自己是谁的悲伤、迷茫和绝望。
所以,何时出现不认识自己的群体无意识,何处就会充满愤怒和血气,成为孕育乌合之众的温床。
所以,当胡友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勇敢的意义,证明了人类残存良知共性的时候。
她的牺牲才是这个时代,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好的医治,真正胜过仇恨和恐惧的是舍己的勇敢和爱。
是在滴血钢刀面前的勇往直前,是对自己责任使命的勇于承担,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勇者不惧。
只有这种勇气和果敢,才会真正让中国人团结起来,无惧今天复杂的国际局势,并窥视我们的狼子野心。
04
冷漠
最后,魏巍还是从他们流露出来的眼光里看到了极端的冷漠,那种令人感到比冰水还冷,真使你不寒而栗的冷漠。
对于胡友平之死,让人遗憾和悲哀的就是国人对这个事件的复杂感情和模糊立场。
那种因为恐惧而来的忧心忡忡,加上那种因为仇恨而起的同仇敌忾,却在人类基本共识中成了不知所措。
都在肯定胡女士的勇气,却对她保护的是日本人而心情复杂;也对她的牺牲充满遗憾,却因为恐惧和仇恨而耿耿于怀。
不仅主流媒体集体失声,甚至之前连她的名字都不愿公布,所站的立场还是利益,所关注的还是对外开放政策的不变。
而反观日本驻华使馆对胡女士之死的反应,却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甚至是汗颜。
日本驻华使馆为胡女士降半旗,不仅是价值观外交和国家形象宣传的妙招,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思维格局。
他们认为胡女士的“勇气与善良代表了广大中国民众”,这与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反日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这个事件对于官方和民间,作为付出生命代价的中国来说,本来应该有很多机会促成融通世界的美事。
我们可以告诉日本,我们的民众对待你们过去的罪恶是有和解之心的,你们应该为过去的侵略行为认罪悔改。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这些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才应该是一种诚实和成熟的态度。
这是一个满有信心、盼望和爱的大国应该有的风范,这样的反应不仅能够让世界改善对国家的认识,更是真正强大的标志。
欢迎加入生命树观点公号
一起来思考生命的真谛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
微信ID:
tianluke_251869594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