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混用,“这和投毒有什么区别?”
继梅菜扣肉使用“糟心肉”、网红零食淀粉肠“塌房”后,近日,食品安全问题又登上了热搜。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5月,记者追踪调查发现,汇福粮油集团、中国粮油脂有限公司厂区均存油罐车一车多用,拉完煤油直接拉食用油的情况,央视的评价切实表达了民众们的心声:
这和投毒有什么区别!
讽刺的是,中粮装油台上贴的标语还是“信誉第一、产品优质、客户满意”。
据业内人员透露,类似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已经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
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蜂蜜、糖浆、大豆油、润滑油、工业废水、废机油、减水剂等等,都可以运,通常换货运输时需要清洗罐体,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司机并不会清洗,而是简单粗暴地直接混装。
问题1.
只要清洗了罐体就一定安全吗?
实则不然。
一位清洗化工罐三十年的工人表示,煤制油和食用油应该严格区分,由两种运输公司分别负责,且在清洗时也由不同工种的工人负责清洗。
化工油罐属于有毒有害,清洗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只有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才能上岗清罐。
清洗食用油罐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用食品级的清洗剂去清洗。
所以即使是拉过煤制油后进行清洗,再拉食用油,也是不行的,更何况没有清洗。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进厂装油之前粮油公司也需要检测油罐,这是一个必须的工序,显然在落实的时候这个工序成了摆设。
问题2.
油罐车为何不专车专用?
多位从业司机称一开始确实是只用罐车运食用油,但是随着近两年罐车增多,行业竞争加剧,罐车运输价格逐步降低,每吨的运输费用已从400元腰斩至200元,这迫使一些罐车开始把目光转向运输需求大的煤制油,在返程时,从卸货地附近配货以增加收入。
看准网数据显示,拥有5-10年经验的油罐车司机月薪均值为8481元,中位值为8695元。
清罐的钱,少则三五百元,多则八九百,这对于司机们来说并不是一笔小费用。
清洗罐车的过程包括清洗、检测、废料处理,可能需要一天时间来完成。
有时即使司机愿意支付洗罐费用,能否花一天时间洗罐也要看运输车队的行程安排。
“老板让清就清,老板不让清就不清,老板的事。”一位车队司机如此说道。
03.
“罐车混用”乱象产生的背后是多方失职
油罐混用乱象是多种原因、多方失职共同导致的。
最主要的原因,监管不严,责任界定不清。
厂家、运输车队、卖家、监管部门,整个销售链条中的所有参与者各自拥有什么权力,在食品安全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要么界定不清,要么权力行使不到位,监管流程流于表面,导致了散装食用油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属于半脱管状态——
“卖油的厂家不怎么管,买油的公司不知情,让运输公司钻了空子。”
其次,法规缺失,司机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
目前我国在食用油运输方面,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一部推荐性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这意味着对司机的约束力有限,全靠自觉。当利益诱惑时,有些人便选择了走捷径。
而从根源来看,还是各方对食品安全的漠视。
早在2015年,《真相大调查》就已经曝光了罐车混用现象,但直到9年后的现在才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目前,涉事两家公司都已做出了回应,中储粮集团要求全系统各单位严格落实责任,严守工作规范,严防粮油污染风险,切实保障储备粮油食品安全。
旗下的金鼎食用油客服表示,产品质量没有任何问题,支持去检测。
而另一公司汇福粮油则回应:“这不是我们单位的油罐车,‘汇福’品牌的油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虽然油罐车不是汇福的,但的的确确从汇福工厂装运了散装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的产品主要通过散装和桶装自有品牌,两种途径销售,桶装的品牌油质量没问题,并不能代表不用对散装油的安全负责,此次油罐车混装的也正是散装油,如此顾左右而言它的回答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根据7月9日最新消息,国务院食安办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环节有关问题,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同时举一反三,组织开展食用油风险隐患专项排查。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公布。
但食品安全不能只靠媒体曝光和法律约束,从业人员才是关键因素,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守住道德底线。
自己也是喝水人,怎么敢往井里吐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