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A君请吃饭,上了很多好吃的,有清蒸石斑,九节虾,还有毛豆炒肉和豆腐包肉。不过,很奇怪,其中一位朋友(之前不认识)的筷子从前到后就没碰过这些菜,他只是对桌子上的那盘炒粉“情有独钟”,同时喝着一罐凉茶饮料。A君也看出来了,就问:诶,老C,这么多菜,你怎么不吃啊?“那倒没有。上次不是做了体检嘛,好像是快接近500了,医生说要忌口。”“哈哈,没这么说,反正肉要少吃,海鲜不让吃,”老C用筷子点了一下豆腐和毛豆,继续说,“还有,这些豆类不让吃。”我心想,这菜点的,这么有针对性吗,不知道的还以为A君故意欺负他。这个时候,A君看了我一眼,我知道,接下来我又要启动“饭桌义诊”了。“你问下这位余医生,看有你这么忌口的么?”接着,A君可能是担心我和老C不熟,加上也知道我这人在外面不爱说话,又很贴心地对着我重复了一遍问题,“有吗?”好吧,没法沉默了。于是,我就开始问了些简单问题,然后简单现场科普了下。1、目前为止,关于尿酸高到什么程度才叫高尿酸血症,依然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定义。目前倾向于把血清尿酸高于7mg/dl(416 u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和其他参考值不同,它不是一个统计学定义,而是一个生化定义:参照尿酸的溶解度。当血清中尿酸多到一定程度,达到了饱和状态,再多一点就会出现“溶解不了”的数值时,这个数值就定义为高尿酸血症。2、大约超过2/3的高尿酸者是无症状的,且尿酸浓度在升高后平均20年左右,才会出现尿酸盐晶体沉积的相关表现——比如痛风。所以,问题来了:你是否愿意为了预防20年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痛风,而提前连续每天就把药给吃上,一吃就是十几、二十几年?3、和高血压、糖尿病不同,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疾病、肾病和心血管病的因果关系还没有被证实。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证实药物治疗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有益。那么,基于筛查的4大底层逻辑(以前直播讲过),健康体检时可以不用常规检查尿酸。(当然,有可疑痛风那是另外一回事。)当然了,单纯的,无症状的,体检时意外发现尿酸高的,绝大多数也不需要、不建议吃降尿酸药物。- 如果尿酸持续大于773umol/L,和医生讨论要不要吃。
5、你要问了:为什么非要等到痛风了才吃药呢?早预防不好吗?理由有3个:- 超过2/3的高尿酸无症状,也许就这样带着高尿酸的状态一直到老到死。
- 和高血压和糖尿病不同,高尿酸血症本身不是一种病(这个话题牵涉到疾病概念的边界,以后有机会再聊)。
- 就算出现了痛风发作,这个时候再开始用药物降尿酸也来得及,也就是说,早期痛风的治疗也相对容易,犯不上那么早就提前把药吃上。
我知道,你一定在多个场合听到过,尿酸高的人要少吃海鲜和肉。这话对不对呢?也对,毕竟的确有研究发现,高水平的肉类和海鲜摄入与痛风风险增加有关。
注意,这里是“有关”,是偏弱的相关关系。但如果你实在是担心,且愿意放弃“美食带来的生活享受”,来换取一份安全感,也可以选择之后都吃素。不过,如果是我,我会继续吃肉,继续吃鱼吃虾。为什么?因为这种饮食限制带来的效果很弱:平均血尿酸浓度仅下降大概59umol/l。而且,就算我以后痛风了,在使用降尿酸药的同时(尿酸达标后),吃鱼吃肉吃虾,甚至包括看世界杯欧洲杯喝点小酒,都不大可能额外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简单说就是,限制嘌呤饮食获益小,难坚持,影响“享受生活”,不用执着。
有一个针对亚洲人群(新加坡华人)的研究发现,摄入大豆或其他豆制品可降低“新发痛风”的风险。也就是说,多吃豆制品还有好处。如果你平时就很喜欢吃各种豆类,不用因为尿酸高就“忍痛割爱”。很开心有没有?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据可以让人有更多的底气去继续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用被莫名其妙、张口就来的“忌口”和“禁忌”所束缚——让人更自由,这也是医学努力的方向。多说一句,含糖饮料最好少喝——对,你前面的这款凉茶饮料就是。研究发现,限制含糖饮料不仅可以降低新发痛风风险,还可以降低已确诊痛风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最后,如果你超重,那就适当减重。因为,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患者减肥后,血清尿酸水平、新发痛风风险和复发风险都可以降低。当然,更重要的是,控制体重可以获取其他包括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好处。我说完了。这个时候,菜也吃的差不多了。老C拿着筷子,伸向了石斑鱼,拨弄着被我和A君“解剖”后的骨架,挑了些肉,蘸了下汤汁,然后送进了嘴里。A君和我都看着他笑。他发觉我俩都在笑,也抿着嘴边笑边咀嚼。至于九节虾,那是早就没有了的——你已经辜负美食了,我不能再对不起它。
参考文献
1 Choi HK, Atkinson K, Karlson EW, Willett W, Curhan G. Purine-rich foods, dairy and protein intake, and the risk of gout in men. N Engl J Med. 2004 Mar 11;350(11):1093-103. doi: 10.1056/NEJMoa035700. PMID: 15014182.
2 Teng GG, Pan A, Yuan JM, Koh WP. Food Sources of Protein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 Arthritis Rheumatol. 2015 Jul;67(7):1933-42. doi: 10.1002/art.39115. PMID: 25808549; PMCID: PMC4939435.
3 Richette P, Doherty M, Pascual E, Barskova V, Becce F, Castañeda-Sanabria J, Coyfish M, Guillo S, Jansen TL, Janssens H, Lioté F, Mallen C, Nuki G, Perez-Ruiz F, Pimentao J, Punzi L, Pywell T, So A, Tausche AK, Uhlig T, Zavada J, Zhang W, Tubach F, Bardin T. 2016 updated EULAR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ut. Ann Rheum Dis. 2017 Jan;76(1):29-42.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6-209707. Epub 2016 Jul 25. PMID: 27457514.
4 Nielsen SM, Bartels EM, Henriksen M, Wæhrens EE, Gudbergsen H, Bliddal H, Astrup A, Knop FK, Carmona L, Taylor WJ, Singh JA, Perez-Ruiz F, Kristensen LE, Christensen R. Weight loss for overweight and obese individuals with gou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Ann Rheum Dis. 2017 Nov;76(11):1870-1882.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7-211472. Epub 2017 Sep 2. PMID: 28866649; PMCID: PMC570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