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马丽最新8亿票房电影,是个大笑话?!
今年的暑期档,因为沈腾马丽的加入,又沸腾了。
这对黄金搭档主演的《抓娃娃》上映没几天,票房就冲到了8亿,豆瓣开分7.5,口碑算是还不错。
但我看完之后,内心却是五味杂陈。
明明是个喜剧,可所有笑点,几乎都包裹在悲哀和恐怖之下。中式教育中那些不可言说的隐痛,以一种荒诞戏谑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主角马继业,原本是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公子,可他父亲马成钢(沈腾饰)因为把大儿子“养废”了,担心小儿子重蹈覆辙。
于是趁马继业还小不记事,带着妻子春兰(马丽饰),一家子搬到破破烂烂的大杂院,伪装成最底层的穷人家庭。
幸好没带儿子一起去看,否则,他要是问我这些问题,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比如:
是的,这部电影对孩子来说,是有些残忍的。马继业生活在谎言和欺骗中,被父母以“为你好”的名义,精确设计每一步的人生方向,而他的自由意志,无人在乎。
从大人的角度来看,马继业简直就是个“梦中情娃”。
他每天早早起床,做家务、给奶奶煎药,然后步行5公里上学。他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勤俭节约,从不玩电子游戏,一门心思看书学习。
身体力行地诠释了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可镜头一转,才发现一切都没那么简单。
马成钢夫妇可不是什么贫困户,而是满身大金链子、抽高档雪茄的土豪。
这个仿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搭建的筒子楼区,其实是个大型的教育基地,里面的住户,都是NPC,是演员。
就连和马继业朝夕相处、卧病在床的“奶奶”,也是假的。
奶奶是知名的教育专家,也是“基地”的总指挥,每天,当马继业出门上学后,她就拿着对讲机,像个特工般指挥其他在马路上“盯梢”的员工们。
马继业需要练英语口语了,奶奶就适时地在街角安排两个外国人,和马继业“偶遇”,用纯正的英语听力口音,念出教科书上的标准对话。
去买个菜吧,马继业还得和摊主斗智斗勇,必须解出一道复杂的数学应用题,才能知道某个菜的价格。
马继业的生活里没有娱乐,没有放松,因为贫穷,他自觉地扼杀了自己的天性。
整部电影的笑点,都围绕着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展开——马成钢夫妇知道一切是假的,周围的演员们知道,观众知道,唯一蒙在鼓里的,是马继业。
像极了《楚门的世界》。
奶奶经常教导马继业:人无信,则不立,人不诚,不可交。可不信不诚的,到底是谁啊?太讽刺了!
这感觉就像是,一群成年人对一个孩子的霸凌,不能细想,一细想就笑不出来了。
最让人五味杂陈的一场戏,是奶奶身份差点暴露后,马成钢安排“奶奶”假死。
灵堂里,大人们嚎啕着,抹着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只有马继业是真的伤心欲绝,那是他奶奶,从他孩提时,就陪伴在他身边的奶奶啊,却死得这么突然。
躺着装死的奶奶,此时也动了真感情,身子大幅抖动,后来还差点“诈尸”,坐起来要抱“孙子”。
现场乱成一团,马继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马成钢夫妇忙着遮掩,奶奶还想挣扎,被三下五除二推进了“火化间”。
观众的情绪也开始莫名其妙,一会想哭一会想笑,但最后沉淀下来的,还是悲哀。
如果在一个孩子的世界中,不仅没有真实,而且连血脉亲情都可以被人为操控,当他得知真相后,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因此他得出结论:要穷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可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马成钢的自大和强势,一手造就了马继业的灾难。
即使马继业长大后得知,自己其实是富豪之子,贫穷打在他身上的烙印,也根深蒂固,很难清除了。
为了省钱,他琢磨出一套让水龙头缓慢滴水、水表不转的“生活小妙招”;
他带全家人去吃“还得捞”火锅,在等座位的间隙,拼命吃免费零食,等座位排到,早就吃饱了,省一顿火锅钱;
他想到的赚钱方法,是去垃圾箱里捡瓶子,浑身脏兮兮的活像个小乞丐,被路过的同学们嘲笑戏弄;
他在操场上跑着步,看到路边有一堆空矿泉水瓶,还是像条件反射一样忍不住去捡……
长年累月的“贫穷教育”,已经让马继业真的成了一个穷孩子,那种心理上的匮乏感,将一生挥之不去。
我想起《奇葩说》中,席瑞曾说,他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家里没钱,你妈一个人养你不容易。
有一次,他和姥姥一起逛超市,看到一瓶橘子罐头,很想吃,没忍住盯着看了半天。
姥姥注意到他的动作,犹豫了一会,还是买下了那瓶罐头。
回去的路上,姥姥念叨:这瓶罐头7块9,够我们吃一顿饭了。
席瑞原本雀跃的心情,顿时坠到了谷底。
那瓶罐头,席瑞没尝出一点甜,全是苦涩,而那苦涩的滋味,从此就留在了他心里。
长大后,席瑞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窘境,贫穷对他而言已是过去式,但强烈的不安全感依然如影随形。
去一个消费场所,如果不带上足够的钱,他就会心慌,好像自己配不上那个地方;只要不是病得特别严重,他就不会花钱去医院。
贫穷本身并不是财富,和成功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甚至更多时候,它起到的是反作用。
父母过度地强调贫穷,用悲情去绑架孩子,可能会催逼着孩子懂事、早熟,可孩子内心的千疮百孔,又有谁看见呢?
我看到一条特别扎心的豆瓣影评:
可是真正被愧疚式教育杀死的普通小孩儿是没有这样强大的底气的,他们只会心理扭曲,成为一个有人格缺陷的人,或者一辈子都在追求无条件的爱,甚至真的走向死亡。”
他看见奶奶的照片被挂在墙上,名字是“李老师”;他看见他熟悉的邻居们,全是各个学科的老师;他看见他的生活中遍布着摄像头,他被全方位地监视着,他的微表情被放大了逐帧分析……
他崩溃了,幻灭了,不知所措地呆在原地。
马成钢夫妇走过来,他茫然地问他们:你们是哪位老师?墙上没看见你俩。
最后,马继业清醒过来,脚步坚定地往外走。
春兰急忙问他:你要去哪?
马继业头也不回,说:去个真实的地方。
而马成钢,还在嘴硬地辩驳:善意的谎言从来就不是欺骗,而是爱,最伟大的爱!
直到这时,马成钢心里都没有一丁点反思、歉疚,他是那么理直气壮。因为他压根没把马继业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
他从没问过马继业,他的梦想是什么,只固执地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考上清北大学——强加在马继业身上。
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马继业也在潜意识里,把考上清北当成了自己的目标。
小时候的一天,他发现自己对跑步特别感兴趣,还被一位教练挖掘,要送他进体校,往专业运动员的方向发展。
马继业兴奋不已,马成钢却急得要命,儿子是要考清北的,上体校不是跑偏了嘛!
他嘴上假意答应,半夜偷偷往马继业脚上涂麻醉药膏,又和假医生里应外合,让马继业误以为自己不能走路了,自愿放弃上体校。
从诊所出来,马继业坐在轮椅上,突然感觉脚好像能动了,他打算站起来自己走,马成钢一把按住他,慈爱地说:
爸爸推着你,能走得更远。
细品一下,这句看似充满温情的话,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孩子借由父母来到世上,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应该用自己的手脚去探索世界,而不是一辈子都寄生在父母身上。
孩子在等待父母的道歉,父母在等待孩子的道谢。
面对父亲的固执,马继业满心失望,他继续朝着门外真实的世界走去。马成钢又追在后面吼了一句:你以为就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吗?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
不可否认,马成钢是爱马继业的,为了儿子的教育大业,他不得不放弃生活享受,不敢露富,辛辛苦苦地装穷,还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精力去培养儿子。
他和春兰的人生,也在为儿子牺牲。
马继业选择冲破禁锢,寻求真实,马成钢认为他不领情,身在福中不知福,辜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感到很委屈。
他不仅没把儿子当成独立的人看待,也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他和儿子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态共生关系”,丧失了边界感。
常常听到一些父母说:我这辈子都在为了儿女活,没有享过一天福。
儿女听到这样的话,却多半不会感到幸福,而是会感到沉重、压力山大。
今年母亲节期间,博主“江问渔”发布了一条视频,引发无数人共鸣。
博主将母亲和女儿比作两棵树,母亲通过献祭自己,为女儿供给养料。但她的付出,却让女儿感到心疼又窒息。
母亲养大女儿后,又希望女儿能像自己一样,献出所有,供养下一代的小树苗。
女儿的一句话让母亲陷入了沉思:你不是说这样很苦吗?为什么要求我也这样呢?
短片最后,母亲离开了,女儿问她要去哪,母亲回头,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说:我想去过周海芬的一生,我的枝桠,还会开出繁茂的花。
过度献祭,一味奉献,不是父母的义务,也不是子女希望看到的。
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各自拥有各自的人生,互不相欠,互相扶持。
父母乐观、积极、快乐、好好爱自己,才能养出独立、松弛、幸福感满满的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