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了,商学院在变么?
今天,不会还有人无法强烈的感知到这世界的变化、这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传统的高收入行业纷纷裁员,未来变得越来越渺茫的时候,商学院会变么?
一方面,在2024年申请季开始,包括HBS, Kellogg, Ross, CBS在内的数所北美top商学院都相继修改了文书题目(有些甚至离上一次修改文书题目已经数十年了)。而在不久前的2023-24申请季,也出现了CBS取消rolling轮、GSB在接近R1轮DDL之际修改录取标准等的重大变化。
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商业世界的变化,和商学院的变化有着惊人的共振:不管是tech裁员,还是咨询大规模推迟入职和“板凳时间”的增多,或者是国内逐渐和国际资本市场的逐渐脱钩……它们都对MBA申请人和毕业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商学院所提供履历和名片,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和薪资等,已经不再是唾手可得的表面价值。同时,那些通过激烈的竞争而进入商学院的候选人profiles,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仿佛不再是清一色的“一贯尖子生”的精英背景、变得更加“多元化”了。
这不难理解:因为商业世界的变化,提供给“标准好学生”的晋升路线越来越少,而真正有水平的人才在商业多样性中施展拳脚的机会越来越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学院的文书题目,越来越多地去问“how”的问题,想要看看在新的商业形态和现象中,申请人到底是如何做成的——是真有几把刷子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还是就靠buzz words来包装。最典型的是GSB,2023年直接把录取标准从“intellectual vitality, demonstrated leadership potential, personal qualities and contributions”,改成了“how you lead, how you think, how you see the world”.
这也意味着机会:在MBA申请中,“背景决定论”和“模仿范文”的策略,越来越难起到作用。可参考的案例仿佛很难复制,对一个申请人work的故事线,未必对另一个类似背景的申请人就是解药。变化的世界和商业,也必定会影响商学院作为教育机构需要承载的职责:为商业社会创造更多的大脑、总结更多的经验、培养更多的(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的)人才。
站在商学院的角度,什么样的人是能够为商学院带去这些经验、同时又满足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的?
基于近2、3年的top MBA录取人profiles,我们看到他们大概是这样的人:
1. 在既有的平台和路径下,靠“把一套前人总结的模版反复用好”已经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些仍然有意愿和有能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记的人。
这里直接用MIT Sloan商学院对文书的阐释吧:
We seek thoughtful leaders with exceptional intellectual abilities and the drive and determination to put their stamp on the world. We welcome people who are independent, authentic, and fearlessly creative — true doers. We want people who can redefine solutions to conventional problems, and strive to preempt unconventional dilemmas with cutting-edge ideas
——from MIT Sloan Website
2. 敢于在turmoil中做不同的尝试的人。它可能是不断在传统项目中突破既有秩序/做出微创新的人,也可能是愿意承担风险、不断更换职能/领域去寻找新的机会的人。
比如:
NYU Stern的文书题目,是直接让你填空,写你是怎么看待change的。
HBS的新文书题,直接提到“好奇心”是成长思维的重要因素:share an exmale of how you have demonstrated curisoity and how that has influenced your growth.
3. 在许多人坚持不下去、选择放弃的时候,仍然能够坚守商业原则和成为hold住团队的中流砥柱。
再比如:
UCLA想要看到申请人demonstrated perseverance to accomplish a significant goal or milestone.
Kellogg问的是you had to make a difficult decision的经历。
而不论是以上的哪种,它们所指向的共同点是:商学院比以前更加需要一个主动的申请者。
主动的意思是,你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能够在变化中,灵活使用商学院的各种资源来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以前有可能会work的申请方式是:我看商学院是怎样的要求,我去迎合和满足。 现在的是:我来提出我的想法和计划,看怎么用好商学院。 除了哈佛,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学院欣赏这样的主动申请者。这也是BeBeyond一贯的态度和方法。
放在更具体的申请材料中的话,它体现在你既能说明白自己的passion和追求,也能根据商学院的条件和对就业市场的理解,搞清楚自己的实际方案,并在文书和面试中充分体现。 而不是哪个好找工作我就写哪个Goal, 从而放弃了自己有追求有创造性探索性的一面。它不是一意孤行,只有倔强和无知。 而是知道自己的探索、对未来的判断,和vision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有可能就是你被录取的原因。 尊重事实尊重市场,同样也珍惜你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商学院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找到能更好应对一个短期的残酷就业局面(对国际生、尤其是大陆背景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更加割裂的、不宽容的世界),并且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或者不断为积累自己的长期成功而准备。即便是很多人想要通过MBA润去美国,很有可能也是为了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领域,有更多可以施展的空间。
如果你想带着主动者的心态为自己打开局面、找到出路,欢迎来和我们聊聊。扫码预约免费咨询,我们会花时间对你有了解和判断,同时从申请和个人发展的角度,和你谈谈我们可以怎么帮到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