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哥上半年给哪些书做了推荐?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大演化:38亿年地球生命奇迹》
作者:尹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生命如此美妙,我们却知之甚少。
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了著名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8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不能对生命这个概念给出准确定义。但我想大家都会同意的一句话:生命是一个奇迹。
无论您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能读懂并共情上面这句话,说明我们同属于人类,那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奇迹不是神迹。有如薛定谔演讲中的这句“虽然此刻的物理和化学尚不能解释生命现象,但这绝不意味着生命现象不能用物理和化学来解释”。我也始终认为:如果物理学是对的,那生命的产生就是必然。同理,如果遵循同一套物理定律的宇宙中有大量的类地行星,而存在时间又足够长的话,我们就可以相信,这个宇宙中的生命、起码是低等生命应该是广泛存在的。
为什么要强调是低等生命呢?这是因为高等生命的产生需要的时间更长,条件更苛刻。读过此书你会明白,已知的全球大灭绝现象就已经出现过五次,而曾出现的绝大部分物种都已经灭绝了,我们熟悉的哺乳动物是在恐龙退出历史舞台后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作为哺乳动物中最高智能群组的灵长目人科—或者说人类的先祖们也是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奋斗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您现在更能理解,我刚才提到的“人类是奇迹中的奇迹”了吧。
回顾生命史,始终是智能而不是具体一个物种担任主角,人类正是有了高等智能,才开始逐步主宰地球,传递文明,掌握科技,并学会了发问和回答。比如这本书想讲述的核心观点,就是想聊聊生命为什么了不起?又是如何在自然中起源的呢?就让我们用最熟悉的地球上的生命举例(至少此刻我不敢保证其他地外生命也是如此)。
生命现象向下分解就到了化学,化学现象向下分解就到了物理,所以我们会看到: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棵树,我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而无论多高等的生命,其开始也仅是一个细胞开始的;
而每一个细胞,又都是由一系列有机或无机的分子构成的;
而这些分子无论大小,又都是由诸如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构成的;
而让这些元素形成的基本粒子,则是从宇宙大爆炸当中诞生的。
讲到宇宙大爆炸,那可是138亿年前的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生命史的演进顺序,我们就把这138亿年浓缩成一年来看吧,嗯,在这样的一年里,每一个月相当于11.5亿年,而每一天则相当于3780万年,每一小时相当于157.5万年,每一分钟相当于2.625万年,甚至每一秒都相当于437.5年。
如果对这一年记录大事记,那应该是这样的:
1月1日,元旦这一天,发生了大爆炸,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
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一天,银河系诞生;
9月9日,华大成立的这一天,太阳系诞生;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这一天,地球终于诞生了;
9月25日前后,地球出现了第一个生命;
11月1日,地球出现了微生物;
11月15日,地球出现了真核生物(比如酵母);
12月14日,地球出现了多细胞生物;
12月17日,地球迎来了寒武纪大爆发;
12月24日,恐龙诞生,然后几天后灭绝;
12月29日,灵长类动物出现;
12月31日22:30,人类祖先出现;
12月31日23:00,也即这一年的最后一小时,人类进入了石器时代
12月31日23:59:59,也即这一年的最后一秒,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也都还停留在这最后的一秒钟,即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的250年的时间里。
你可以再算一下,人类的一生,比如80岁,只有0.2秒,嗯,在现实生活中,差不多就是你看完这句话的时间。
但人类的了不起,就在于用这仅仅的人均0.2秒,却逐步理解了之前1年发生的各种事情,并努力探求着宇宙的建构、生命的起源和意识的诞生。
也正如古希腊时代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如今最热的科学三问则变成了宇宙是如何起源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意识是如何起源的?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今日已或多或少初露端倪,然而远未确定,也正有待于这本书的读者们去接力解决。抑或,终极的答案永远都不存在,但每一代都会站在上一代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我也坚信,在探求生命终极问题的过程中,人类最终会得到自身的救赎:见天地,爱众生,悟自己。
1543年,当哥白尼《天球运行论》出版之际,人类已经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几何中心,但这并不妨碍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地球成为宇宙的精神中心。
生命最大的奇迹莫过于克服了死亡、穷其解数让基因传递并逐步挣脱了时空的束缚;而人类最大的奇迹则莫过于将文明传承、想尽办法让文脉传递并渐渐摆脱了无知的蒙蔽。有一天,在您走上科学道路之上时,相信也会有此感觉:人类的幸福之源恰恰在于有一种动力让我们始终去追寻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
且向生命致敬吧,我们注定生而荣耀!
《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
作者:[美] 丹尼尔·丹尼特
译者:冯文婧 / 郭瑞东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细菌和巴赫有啥关系?或者我这么问,细菌的基因序列和巴赫的音乐乐谱是否有相似之处?和谐和美是否就是其共性?如果物理学是对的,生命的出现是不是必然?意识的出现是不是必然?固然此书成书的时候,GPT尚未登场。但即使AGI此刻已实现,我们就真的能理解意识么?这本包罗万象又天马行空的著作,会带着读者共同进行一系列的思想实验。它最后的一个隐喻是:如果人类不珍视地球或同胞,那么我们就会从巴赫回到细菌。
《延伸的表型》
作者:[英] 理查德·道金斯
译者:风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近道者必有哲学思维,这在道金斯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976年,其《自私的基因》横空出世,历经近半个世纪依然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而本作品首次发表是在《自私的基因》出版六年后,可称为其“姊妹篇”或“番外篇”,其在更高的层面上,探讨了这些“自私”或“不朽”的基因们是如何配合工作、建构自身乃至营造生境的。即使到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完全理解基因是如何一步步决定表型的,比如拥有相同基因组的毛毛虫竟然能够羽化成蝴蝶。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这部作品,去感悟大师们是如何严谨、审慎去完善甚至反思自己已获得之成就的。“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再一次告诉了我们:美玉虽有瑕,玉因瑕更美。
《再见,失眠》
作者:[美] 杰德·吴
译者:孙轶群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睡眠源于生物的本能,而享受整夜安全的睡眠,则是文明、科技和社会治理的共同结果。我们天生就能睡好觉,但如今睡个好觉对很多人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这究竟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摆脱失眠的困扰?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寿命倒计时,但我们却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睡觉,其背后的机理仅仅是为了休息么?从小就被告知的8小时睡眠或者早睡早起的说法从何而来,所有人都一样还是因人而异?别急,这本书都会告诉你。
《我看见的世界》
作者:[美] 李飞飞
译者:赵灿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泛IT领域一直会有这样的偏见,女性的成就不如男性。而华人女性科学家李飞飞则用这本科技范的回忆录,向世界证明了这就是偏见。她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何把握时代、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期共成长;也用娓娓道来的细腻笔触告知读者们:成功没有捷径;更以女性特有的灵眸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并具备无限可能的人工智能新世界。
《超加工人群》
作者:[英] 克里斯·范·图勒肯
译者:欣玫
出版社:中科书院
人类吃饱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为忍饥挨饿而准备”的基因,则助攻人类很快从“吃不饱“直接进入了”超重或肥胖“的阶段。这其中,超加工食品难辞其咎,也确实给我们消化系统、身心健康甚至肠道菌群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该怎样解决呢?或许还是老子的智慧:“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而本书正是从超加工食品的诞生、流行,利弊,危害,特别是如何让很多人成瘾,由该如何与其保持距离、甚至远离的办法给了一个全景的提示。
《血色财富》
作者:[美] 内森·瓦尔迪
译者:褚荣伟 / 闵彦冰
出版社:中科书院
精准医学的快速进展,使得人类面对恶性肿瘤不再束手无策。一个个新型靶向药物的上市,恰如魔法子弹一样于百万军中直取癌细胞首级,在大幅度延长生存期的同时不断提升生存质量。此书出版之际,书中提及的治疗血液肿瘤的明星药物-即BTK抑制剂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全球销售早已超过百亿美金,但每一个“十亿美元新药分子”的背后,不仅仅是崎岖艰难,更是科技、资本与人性的博弈。在血色财富积累中,该如何取舍并取得平衡,亦始终是制药界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焦点。借一句《大医精诚》原文共勉之:“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核酸检测实验室设备计量校准与质量控制指南》
作者:戴新华/勉闻光/吴建刚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对生命健康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健康,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重大传染病疫情是一种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平稳发展。为有效防控各类重大传染病疫情,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等文件从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医疗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应急医疗处置能力等方面作了战略规划和具体部署,是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必须严格执行的文件。
核酸检测是传染病筛查和确诊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手段,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决定了核酸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的效果,必须得到实验室的高度重视。为指导核酸检测实验室正确开展设备质量控制和计量校准工作,规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和运转,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国内十余家单位的专家,共同编写了《核酸检测实验室设备计量校准与质量控制指南》一书。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系统性强。该书从核酸检测设备的原理结构、使用维护、计量校准,到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与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全面阐述了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涵盖了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与保障,适用于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保障人员等不同的对象。
二是操作性强。该书不仅宣贯了核酸实验室相关的法规标准,同时重点介绍了计量校准与质量控制的具体操作规程,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具有较强实操性。
三是代表性强。本书的作者都是长期从事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运行、维护及保障的专家和工作在医疗救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内容凝结了核酸检测相关各领域专家的共识和智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会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实验室设备计量校准与质量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促进核酸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生物技术与安全是一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领域,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希望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我们能够攻克更多的传染病防控与治疗的难题,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做一粒生长的种子》
作者:梅子宸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纵使是最平凡的生活,也从来不缺少美,而取决于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它。从梨子到包子的细节描绘,当会心一笑“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而从“向前”到“生长”的锐意进取,则令人顿感“少年强则中国强”。细览小作者笔下一篇篇温婉而清澈的文字,尤其是随着其年龄增加而提升的笔墨功力,着实能感受到一个青春的灵魂正如小树一般茁壮成长,努力地汲取并回报着滋养它的阳光雨露。就让这文脉持续奔涌流淌吧,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看不见的大象》
作者:[意] 卢西亚诺·卡诺瓦
译者:赵楚烨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人类经常犯的错误就是:高估近期,低估远期。而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则无一不例外地坚持长期主义。这本轻松有趣的科普小品,从提醒大家关注气候变化出发,以多个深入浅出的多学科案例告诉我们,除了看得见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之外,我们也需要学习运用长远思维的观点,去预测现实世界中很多“看不见的大象”,人类方能未雨绸缪,行稳致远。
《攀登不可能之山》
作者:[英] 理查德·道金斯
译者:风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很高兴这本书终于首译。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首次出版。如果说赫胥黎是19世纪达尔文的“斗犬”,那么道金斯则是当下演化论的“卫士”。生命太过复杂,乍一看似乎必有设计者,但深究起来,这些更复杂的设计者又来自于何处?故唯一的答案是,生命之精妙,恰恰是物理、化学、基因和环境等要素,在无数次的互作、竞争、筛选、涌现并固定下来的结果。生命起源和演化,其本质离不开数学之美,而剖析则需用到逻辑之妙,作者正是用这样思辨精神娓娓道来,帮助读者剥茧抽丝,用一个个真实案例及思想实验,带我们登顶了一座座看似不可能攀登之山巅。科学也正是如此,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她脑使用手册》
作者:[意] 莉萨·莫斯科尼
译者:张婍
出版社:湛庐文化
人类社会已进入到史无前例的长寿阶段,而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正如拦路虎般挡在了所有人的面前。一个被忽略的真相是,就目前的统计的数据来看,女性患病风险的确远高于男性,而好消息则是,这种“记忆中的橡皮擦”将有机会可防可控。除了明确地分析原因和给出实操建议外,我其实很欣赏这本书切入的角度,关注重大疾病的性别差异并给出对应方案,这也是精准医学演进的必由之路。
《量子霸权》
作者:[日] 加来道雄
译者:苏京春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对比硅、石墨烯等信息存储材料,地球上已知信息存储密度最高的载体其实是DNA,而用DNA作为数据永久存储载体已经走进现实。曙光初现的量子计算和呼之欲出的DNA有机碳存储将从根本上颠覆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和硅基存储的生产方式。加来道雄在《量子霸权》这本书中对生命科学与量子科技的结合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当一切从科幻走向科学,再逐步形成技术和产业成果,我们将见证从“电子+无极硅”到“量子+有机碳“的时代跨越。
《信息、生命与物理学》
作者:[英] 保罗·戴维斯
译者:王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爱因斯坦曾如此评论:当与生物学打交道时,人们就能深刻地感受到物理学有多么原始。正如看似简单的细菌却能以极高的效率完成物质合成和信息传输,而人类的大脑则可以超低的能耗进行极其复杂的信息处理。 而我一直坚信,如果物理学是正确的,那么生命的产生就是必然。这个“必然”依赖于“涌现”:正如化学是物理的涌现,生命是化学的涌现,而智能则是生命的涌现。这本书串起了不同时代一众大师对生命的理解,并一次次试图回答:生命究竟是什么?
待出版的书籍
《笔锋:医生科普写作完全手册》
2020年初,COVID19大流行,来势汹汹,几个月内便席卷全球,期间病毒数次变异,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还侵扰着人们的思想。在最关键的时期,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要科学防控COVID19,充分发挥科普的作用,增强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确实,在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中,科普之翼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广大医疗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所做的大量科普工作,成为战胜病毒的重要武器。他们及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提供权威科普知识,解读防控措施,帮大众认清病毒发展态势、掌握防控知识、消除恐慌情绪、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影响。
作为积极投身科普工作的一员,本人于COVID19大流行期间在个人公众号发布200多篇科普文章,出版了一部关于传染病的科普著作《生命密码3:瘟疫传》。同时,还与华大集团的小伙伴们以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多次为大众答疑解惑,引导大众认知。现在回顾起来,仍有很多的感悟和心得,这里浅谈一些。
数据说话,严谨靠谱
打个通俗的比方,科普工作者首先是知识的“二道贩子”,但如何保证知识可以被正确、无损地传播,就要看科普的知识储备和水平,数据的严谨表述是最基本的前提。
数据可以直观地对事物进行量化描述。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做饭时,喜欢这样描述:“盐少许、糖适量,油温烧至微热”,然而对一个没有做过饭的新手来说,看完几乎是懵的。再比如,描述COVID19口服药的治疗效果,用“一般”或者“较好”,到底什么是一般?较好是好多少?科普也是如此,模糊的表述只会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无法保证大家是在同一平台、用同一种语言对话。
在COVID19大流行初期,大家还没有弄明白这个病原体是什么的时候,很多人根据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猜测非典卷土重来,直到对其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后,我们才发现它是一个冠状病毒,但不是SARS病毒,因为两者的基因相似度还不到80%,可以说是SARS的表亲。一些人看到这里可能又有疑惑了,80%是一个什么概念?那我就会做个补充:要知道,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相似度将近99%。这样用数据再结合对比,是不是立马会让事物更容易理解?
在描述特别宏观或微观事物时,大家也很难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框架。比如,新型冠状病毒和人体卵细胞的体积差多少倍?我一般也会用数字来描述:一个人体卵细胞的直径约100微米,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是100纳米,直径差1000倍,那体积就相差10亿倍。而人体普通细胞的直径大概是新型冠状病毒的300倍,所以两者体积相差超过1000万倍。打个比方的话,新型冠状病毒站在人体细胞面前,就好比一个人站在一座大山前。这样,理解病毒为什么那么容易侵入人体细胞就会更容易些。所以说,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统一的认识。
此外,也要提醒大家,数据的来源一定要权威。如果引用的数据不够准确,科普时误导大众,那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就此问题,举出一些我经常参考的网站:
1. WHO COVID19 专题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 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
2. WHO COVID19 数据面板 https://covid19.who.int/
3. WHO 信息共享数据库 https://apps.who.int/iris/
4.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https://www.chinacdc.cn/
5.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COVID19 专题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index.html
6.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COVID19 数据面板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datatrackerhome
7.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https://www.nih.gov/
8.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COVID19 数据 https://coronavirus.jhu.edu/
严谨之外,科普还得兼顾通俗。科普毕竟不是做学术报告,受众一般都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越是严肃理性的科学,往往越需要生动有趣的科普。
我常用的是打比方,贴切的比喻会让人豁然开朗。还是以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为例,对于关键的两个点“S蛋白”和“ACE2受体”,学术研究给出的都是高深的分子结构,普通人很难看懂,为了理解这一过程你也可以学习生化知识,但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时候,我就找了“钥匙”和“锁”来打比方。把病毒表面的S蛋白比作进入人体细胞的“钥匙”,可以打开人体细胞表面的“锁”(ACE2)进入人体细胞。
为什么奥密克戎株比德尔塔株更具传播力呢?主要原因还是钥匙的局部发生了变化,更容易开锁了。那疫苗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以灭活疫苗为例,它的机理其实是模拟新型冠状病毒“开锁”进入人体细胞的过程,主动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像这样把高深的知识折射到大众熟悉的事物上,用大众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框架去拆解糅合,就会更加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当然,恰当地使用打比方本身就相当考验科普工作者的能力,如何比喻、如何拿捏,还得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摸索总结。
抓住热点,注重时效
科普讲得再好,最终能深入人心还是得靠传播,而传播就得抓住流量密码——热点。其实,流行病本事就是热点,人们对这个事物时时密切关注。每一次的动态更新,比如传播范围的扩大、死亡人数的增加、新传染方式的发现、疫苗研发路线的部署、关键毒株的变异、口服药物的上市等,都会引来大众的疯狂传播和热烈讨论。关键是,怎么用好热点呢?
首先,需要有准确的预判,了解大众真正关心的话题。比如2020年4月,川普站台推出“5分钟出结果”的快检神器,而国家卫健委出台的《方案》中把RTPCR核酸检测作为金标准,做一轮核酸检测需要几个小时,在需要对病毒感染者早诊断、早隔离的当时,这个“5分钟出结果”的新技术必然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其次,抓住热点还得思考怎么将知识点顺势输出,也就是把专业性和话题性相结合。这个技术的出现是对常规核酸检测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地科普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原理,以及辨别其到底是噱头还是黑科技的机会。所以,正好利用热点把整个检测方法系统地给大家做次科普。
最后,还得注重时效性,毕竟热点转瞬即逝,大众的关注度会随着热点事件的冷却逐渐下降。在第一时间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及时回应和解答大众关注的问题,也是增强公众对科普工作者和科学知识的信任感和认可度的方法。
学会思辨,消除恐慌
疫情传播的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然而比疫情传播更快的,恐怕就是谣言了。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已经满街跑,真理还没穿上鞋。造谣只要臆想加博眼球即可,而辟谣需要有严谨的数据和逻辑去支撑,所以,辟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谣言的制造速度。可是如果不辟谣,这些蛊惑人心、恶意扭曲,甚至夹杂阴谋的论调,一夜之间可能就会传播至百万群体,不仅会妨碍有效医疗手段的实施、引导对事件关注的方向错误,还有可能导致对社会部分群体的污名化攻击,比疫情还可怕。
卡尔·萨根说:“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更全面地理解科普就是我们要普及科学,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包括培养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
人天生会对未知的事物恐惧。对于新事物,大部分人会在不了解时便下意识否定。比如疫苗,不论专家怎么呼吁,关于疫苗的谣言还是此起彼伏。一小部分人只关注身边个别人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即“不幸者偏差”,而忽略疫苗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疫情防控作出的贡献。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几方面入手:首先,梳理疫苗设计原理、研发机制、上市审批流程等,让大众明白能上市的疫苗都是安全的,消除恐慌。其次,展示权威网站公布的未接种和已接种人群,同样面对病毒的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对比数据,让大众认识到疫苗切切实实的保护效果。最后,如果想要再完善下,可以找出接种疫苗后产生副作用的比例。总的来说,是要帮助大家对新事物建立科学客观的认识。
虽然质疑是科学精神之一,但思辨是更重要的科学精神。我希望通过科普,帮助大家培养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一种怀疑思辨的态度,一种遇事求真的精神,希望大家都能守脑如玉。这些东西,远比科普中包含的知识更为重要。
关注人文,体现温度
科技是冰冷的,但科普不是。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我希望可以通过科普,引发大家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也希望唤起大众更多的思考和启发。我一直认为,没有科学的人文往往是愚昧的,但是没有人文的科学必定是危险的,而科普,或许是我能想到的,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最好方式。
我很喜欢尝试多样化的科普形式,比如现场科普、直播科普或视频科普,观众的互动和反馈能够与我产生碰撞,让我深切体会到,大众对科学的热爱是可以通过实力展示培养起来的,大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可以通过循循善诱激发出来的。
我会给大家讲,为什么非典时,从发现疫情到完成病毒基因组序列用了5个多月时间,而这次疫情只用了两周?这是因为,我们不仅积累了大规模疫情防控的经验,还有了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科技武器。我国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国产测序平台的全面布局,使中国抗击疫情的速度和效率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展示我们的大国重器,增强大家对我国科技实力的信心。
我也试图去唤醒当下的人类,正是因为人类自诩是“地球之王”,对自然缺乏敬畏、屡教不改,才会让我们一次次受到疫情威胁。殊不知,微生物来到这个世上已经34亿年,它们才是地球的主人,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只有短短几百万年。人类要想在地球上好好生存,应该更加谦卑地对待自然,学会与其他生物的和谐相处之道。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能没有地球。
其实,COVID19大流行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生命健康产业带来重大机遇,推动生命科学研究更加深入迈进,让我们对自然万物及自身的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切正好为生命科学的科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我们这些投身于科普的工作者,最想看到的就是在不懈努力下,生命科学能够真正地腾飞!
《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台神奇的设备,其体积不足1.5升,其功率不过15W-20W,却可以仅凭几块饼干或糖果的补给,上知天文地理,下晓数理化生,美术音乐都不在话下,甚至直接和超级计算机PK围棋……你或许猜出来了,没错,这就是我们粉红色的大脑!拥有860亿神经元的人类大脑如此神奇,我们却知之甚少。这本书正是从一个个有趣有料的生物学案例出发,带我们进入神奇的脑科学世界。
《给孩子的营养圣经》
华大一直致力于不断丰富和完善检测技术,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而要让孩子获得一个安全、有前途的未来,不光要预防各种风险的产生,也需要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正向支撑。本书知识结构很新,从儿童体格、脑发育、健康菌群的形成,以及成年后生物节律、代谢平衡、慢性病发生率都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释,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营养学方案,各位家长父母可积极参考并根据家庭饮食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未来科技大爆炸》
对新技术的钝感,是当下人类最大的挑战。汪诘老师利用技术飞轮原理,解析了众多前沿行业,预估了未来科技对投资、就业、创业的深远影响。我们正处在新一轮技术变革时期,我已经看到了很多预测已然发生,但本书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于技术本身的预测,而是帮读者建立看待技术的长远视角。
《元宇宙医疗》
凡是过去,皆是序章。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1992年,“元宇宙”概念在小说《雪崩》中被创造;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15年,全球瞩目精准医学计划;2024年初,Sora横空出世。这一切的铺垫,都在为下一个时代的医学健康做好了准备。当智能从感知到认知再到觉知的递次演进中,我们也看到了数字孪生和具身智能的无限可能。未来医学正在呼啸而至,人类当努力令其更有温度、普惠可及。
《不被定义的年龄》
百年前,人类的人均预期寿命不过30余岁,而今已经超过了73岁。回头再看“人生七十古来稀”,不免感慨万千。作为史上寿命最长的一代智人,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长寿时代?对于有意义的一生来讲,长度仅仅是一个维度,还有广度,深度、丰度,特别是温度。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而一个人的衰老,则是从不愿接受新事物开始的。本书倡议大家忘掉年龄,保持好奇,充满热血。正如岁月不饶人,我亦不曾饶过岁月。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