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柳岩妈妈吐槽她是剩女,最令人窒息的母女关系瞬间具象化了...
团队小伙伴告诉我,观察类综艺《我家那XX》的新一季《我家那闺女2024》开播了。
我平时不太关注综艺,只知道这节目之前总是在讨论父女、母子之间的关系,偏生活向,还挺下饭。
而这一季刚开播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心,主要是因为它的关注点和之前不同。
这一次,节目组主要聚焦于母女关系,拍摄了四名女性(有明星,也有偏素人的网络主播)的日常生活,并请她们的妈妈前来“点评”。
估计大家都已经看过热搜上女星柳岩的妈妈吐槽女儿的片段了吧~
图源:网络
不少网友评论:
“这也太窒息了。”
“仿佛看到我妈在说我!”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与其他亲子关系形态相比,母女之间总是充斥着更多的控制、挑剔和指责?
随着二宝长大,作为母亲,我越来越能感觉到,母子关系和母女关系真的不一样;而作为女儿,我同样觉得母女关系要比父女关系更复杂。
前些天看了三联的一篇采访文章,接受采访的是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斋藤环,他提到,母女之间有特殊的“具身性”,相比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容易出现控制感、内疚感,甚至负罪感。
为什么会这样?
妈妈身上的“问题”
斋藤环在《危险关系》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形容他在临床现场看到的母女关系:
“(她们)每一对都不尽相同: 有的女儿生活在让人非常压抑的母亲身边,痛苦得喘不过气; 有的女儿和母亲过于亲近,想离开却离不开,十分纠结; 还有那种乍一看十分和谐的母女,但稍微有点水花,水面下的波澜就会浮现,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虽说父子关系也一贯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他们在问题的形式上却简单很多。”
想要探讨母女关系的复杂性,我觉得要先从看到“妈妈”这个角色开始。
比如柳岩的妈妈,她说“剩女只能找老头子”时,内心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她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挑剔与控制欲,是不是母女关系中会发生的典型问题?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原生家庭》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的遗作《母女关系》一书中,列出了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妈妈类型。
控制型
控制型妈妈,是母女关系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那个。
她们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要求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女儿没有服从,她们就会用各种方式“镇压”女儿的反抗。
比如用严重后果威逼恐吓、用孝道人伦道德绑架等等。
而实际上,这类妈妈大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无力感,才会想要通过控制女儿找到安全感。
柳岩妈妈是明显的控制型,吐槽的话一直没有停
图源:综艺《我家那闺女2024》
疏离型
这种类型的妈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某些原因对女儿疏于照顾;另一类不仅不能照顾好女儿,还会自己亲手殴打、虐待女儿。
疏离型妈妈自己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她们会把负面情绪甚至暴力行为转嫁到女儿身上,而这种做法对女儿造成的伤害是深远且持久的,即使女儿成年,也难以忽视妈妈留下的创伤。
节目中,歌手于文文的妈妈就接近这个类型。
图源:综艺《我家那闺女2024》
离婚后,妈妈孤身一人带着年幼的她到异国求学,为了生活打三份工,无暇参与女儿的成长。
因此,母女二人的相处模式冷漠疏离,观众可以明显看到,于文文被四处漂泊的妈妈影响,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用她自己的话说,长大后,她和妈妈就像朋友,但只是“不太熟的普通朋友”。
图源:综艺《我家那闺女2024》
自恋型
这类妈妈需要不断地获得外界的赞美和认可。
因此,在面对女儿时,她们一方面把女儿视为“私产”,视为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她们又会在女儿表现出色时感受到威胁,从而打压、贬低、挑剔女儿的所作所为。
这些做法看似和控制型妈妈的做法一致,但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同。
我曾经见过一个严重自恋型的妈妈,她的女儿17岁,成绩、外表、性格样样出挑,她却只顾和女儿攀比,丝毫不为女儿的出色而自豪。
不过话说回来,生活中更加普遍的现象是,每个妈妈多少都会有些无伤大雅的“小自恋”。
就比如节目里,几个妈妈都会在夸女儿时用到一个句式:“XXX很好,像我。”
图源:综艺《我家那闺女2024》
此外,“问题”妈妈的类型还有“过度纠缠型”(认为女儿就是自己的一切)和“需要照顾型”(依赖女儿,需要女儿照顾自己),日常相处中,都会让女儿感到窒息、疲惫,也会阻碍女儿的独立发展。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女孩已经成年,足以在事业上独当一面,却在心理上依然难以脱离妈妈的影响,一定与妈妈的过度依赖或“角色颠倒”有关。
当然,苏珊博士也补充了一点,就是“问题”妈妈们的问题,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反而总是交叉混合,而无论哪一种,都没有能力为女儿提供恰到好处的关爱和支持,反而总是用女儿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斋藤环发现,妈妈有多种方法控制自己的女儿,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种:压制、奉献、同化。
其中,控制型妈妈最喜欢“压制”;
过度纠缠型喜欢通过“奉献”,道德绑架;
而同化,则是既有“压制”也有“奉献”——
这类妈妈,想要在女儿身上重新活一次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母女关系如此复杂?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
没有什么能比家庭生活中“沉默的事实”或“墙壁的低语”(那些能从父母的生活中察觉到,但一直未说出口的事情)更能够影响到孩子。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简·戈德伯格则认为,由于妈妈与孩子之间有着原始的“共生关系”,孩子“对妈妈无意识或无言的愿望、恐惧和感受尤其敏感”,而和母子之间相比,在具有相同生理特征的母女之间,影响更加明显。
也就是说,女儿更容易看到妈妈有“没能过上的生活”,更能察觉到她的不快乐,而且希望自己能帮妈妈做点什么。
而这正好和斋藤环提出的“母女之间的‘具身性’”不谋而合。
图源:unsplash
具身性:生理和心理体验上的一致
什么叫“具身性”?
斋藤环从女性身体的特殊不适感讲起,比如低血压、便秘、起立时眩晕、头疼等不舒服。他认为,男性很少能感受到这些方面的不适,也就不能理解女性的感受,而这些不适感,母女之间是完全可以互相理解的。
第二,生命由女性孕育,这种特殊的使命感会让母女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
生理体验外,妈妈和女儿还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感受,这同样让她们更容易互相理解。
不过,这种理解容易被妈妈下意识放大,致使她们认为自己对女儿实在太了解了,从而产生控制欲,习惯性地想要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女儿。
图源:unsplash
男性在说“知子莫若父”时,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是建立在抽象的价值观上”,而妈妈对女儿的那种了解,就像是她自己变成了细胞一样融入女儿的生活——斋藤环称之为“细胞级别的融合”。
“正因为如此,无论母女关系有多痛苦,都很难彻底斩断两人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挑战。” ——斋藤环
共同面对的社会困境
同学们可能还记得,二宝出生之前,我和老王一直认为她是个男生,或者说期待她是个男生。
一是相对来说容易养。我和老王都觉得,已经养过一个男孩,再养第二个,会比较有经验,边际成本会比较低;
二是舍不得她受罪。老王见过我生大宝时受过的罪,不忍心他的闺女也要过这道坎。
三是不想担惊受怕。怕她遇到坏人,怕她遇到渣男,怕她受到伤害,怕她遭遇不公的待遇,怕……
不过,二宝生下来,当得知是女儿时,我却激动地哭了,老王也笑得合不拢嘴,看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女儿就是跟儿子不一样。”
可以说,我们对她的爱是真的,对她的担心也是真的。
图源:unsplash
而我相信,所有妈妈都有着相似的担心。
同为女性,妈妈清楚地知道社会中的难处、职场上的瓶颈、家庭里的重担……这些,妈妈希望女儿能够避开,就总是忍不住出言指导;但如果拿捏不好“度”,就会从保护欲变成控制欲。
“考个师范院校吧,女孩子当老师才稳定……”
“早点结婚,30岁也老大不小了,女人还是要有家庭!”
“你得会做饭呀,要不然以后谁能照顾你?”
从职业选择到结婚生子,从学习成绩到生活方式,妈妈永远对女儿有着更高的期望。这份期望里,同时还夹杂着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比如温柔贤惠。
我想,很多相似的“要求”,妈妈是不会对儿子提起的,因为没必要(社会对男孩自有另一套严苛的“标准”)。
内疚&负罪感:双向情感束缚
斋藤环还提出了一个观点:母亲总是用负罪感控制女儿。
他说:
“和男性相比,如果眼前有个遇到困难的人,女性就会产生必须照顾他们的感觉,女性要扮演“照顾者”的角色,这是全世界都存在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又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得特别强烈。”
既然女儿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妈妈的痛苦,那么让女儿产生“负罪感”,不就能完美控制女儿了吗?
“我这都是为了你”,就是一句万能的咒语。
一个拼尽一切、压抑自己为女儿付出的妈妈,会让女儿产生巨大的罪恶感,而非单纯的感恩之情。
相比之下,负罪感对儿子通常不起作用,因为儿子对母亲的奉献几乎没有负罪感。
斋藤环对此的解释是,可能有性别差异的原因,但或许也是因为“女儿对母亲的负罪感是来自身体的同化这种特殊的感受,脱离了身体便无从谈起”。
他在做临床咨询时,看到很多妈妈丝毫不会对女儿隐瞒自己的痛苦和不满。
那些消极感受让女儿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她们被迫成为了母亲痛苦情绪的出口,但这里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女儿并没有能力处理这种痛苦,更无法帮助妈妈远离痛苦。
于是她们只能产生负罪感,在内疚中被母亲束缚在原地,被复杂的母女关系困扰一生,无法实现真正的独立。
作为妈妈也作为女儿,怎么办?
身处双向的情感束缚中,无论是妈妈还是女儿,都不会觉得舒服。
更别说我们这代人,既是妈妈,也是女儿。
图源:unsplash
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妈妈,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妈妈和女儿作为两个本该独立的个体,因为生理和精神上的相似性,误以为可以互相理解,结果误入歧途变成了互相纠缠,形成了纠结而复杂的母女关系。
站在妈妈的视角:“我是过来人,还能不知道女儿是怎么想的?我这么辛苦,就是想让她避开这些“坑”,只要她听我的!”
站在女儿的视角:“妈妈有她的难处,但是我不想被她控制,她说的又不是一定对!”
两个视角,两个世界,又缺乏理解和沟通,这样的关系怎么可能不复杂?
想要逃出充满控制欲的母女关系,必须从我们开始,行动起来。
从母亲身边毕业:减少内疚感和负罪感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你需要从母亲身边毕业。”
从母亲身边“毕业”,不再与其保持思想一致,以不同的“人格”与其对话,你们之间的关系便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毕业,不仅是物质上的独立,更是心理上的独立。
举个例子,“为什么无论我做任何事都换不来母亲的满意?”这种心理,其实就是没有“毕业”。
作为女儿,也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明白,活着不是为了让任何人满意,我们因妈妈而产生的内疚感和负罪感,都是应该抛弃掉的东西。
图源:unsplash
当然了,抛弃掉这些感觉,不代表和妈妈切割,我们依旧可以理解她们(尤其是自己当妈之后,真的理解了她们的很多做法),但要清楚地知道,更重要的是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梦想。
“在今天谈论母女关系,与不顾具体历史条件地谈论存在于任何时代的母女关系是不一样的,也与谈论二十年前或四十年前的母女关系不一样。”
远近适度,避免负罪感
我猜,更多同学会像我一样,更关注自己和女儿之间的关系。
《母亲 女儿 自我》一书中提到,科学家在研究母婴之间交互模式时发现:
“那些对母亲发展出最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婴儿,既不是与母亲接触、同步互动最多的人,也不是与母亲接触、同步互动最少的人,而是那些能够与母亲有着多种多样的互动交流的人。”
同样的道理,妈妈和女儿之间最好的关系应该是远近适度的,既有预测性又有多样性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中,女儿既能在重复的交流中建立安全感,又能因为新奇的感受对母女关系有着足够的好感,最后发展成“安全型依恋人格”,终生受益。
图源:unsplash
同时,我们要尊重女儿的选择,给她们独立思考和决定的空间,并且发自内心地接受价值观的多样性——
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老经验真的未必适用,我们的价值观也不应强加在她们身上。
还有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定不要让女儿在成长中产生负罪感。
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女儿更是“触感敏锐”,很容易受到妈妈负面情绪的影响,一旦她们被压力、内疚、自责填满,就会陷入内耗,严重影响身心发展。
诚然,很多妈妈并不是故意要让女儿受到情绪勒索,方便自己控制女儿,但有些话,说出来就变了个味。
比如,电视剧《小欢喜》里,宋倩经常对女儿说的那些话,我们都应该避免。
“我这么累都是因为你”,“你就是我的一切”,“我为了你放弃了很多想做的事情”。
图源:电视剧《小欢喜》
真正的爱,是让女儿感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
而不是让她们内疚,控制她们的行为和发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图源:unsplash
我依然认为,与母子关系不太一样的是,妈妈和女儿之间会有更多的相似点——同性别之间总是更有默契,也能产生更多共鸣。
不过,随着二宝不断长大,我越来越能感受到,这个小小的人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需要我呵护、教导之外,也需要我给予尊重与欣赏,给她独立的空间,在合适的时候,帮她从我身边“毕业”。
曾经我看过一种说法,形容一对母女关系好,人们会说她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现在,我觉得最好的母女关系,一定是要在尊重彼此独立性的前提下,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系。
图源:电影《魔发奇缘》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简·戈德伯格:《母亲 女儿 自我》,202302.
2.上野千鹤子:《厌女》,201501.
3.五百田达成 / 樱场江利子:《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201605.
4.斋藤环:《危险关系》,202307.
5.苏珊·福沃德:《母女关系》,202405.
6.佐野洋子:《静子》,202107.
7.综艺《我家那闺女2024》
也许你还想看看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一个家庭好不好,看说话方式就知道,很多父母经常脱口而出的那句话,让人好窒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