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办卡,不囤课,“穷鬼健身”火了
文 | 饶桐语 陈婧瑄
编辑 | Yang
运营 | 小二郎
这一天,带林语健身的,是熟人推荐的“自由教练”,一名曾经当过图书编辑的女教练。一对一的课程,每节课1小时,收费260元,在北京并不算贵。原本,林语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但令她意外的是,课程结束,对方没有催着林语买课,反而发现她有腰突的潜在可能,劝她先去医院拍个片子。随后,教了林语几个在家就能练习的动作,让她“从运动残废恢复成健康人”之后,再来找自己约课。最终,由于这只是一节体验课,对方收了半价,130元。
这和林语在传统健身房所遭遇的一切大相径庭。从去年起,感觉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的林语,决定开始规律健身。她搜寻过很多健身房,但每次进去试课,清一色的男教练,还没有了解过她的身体情况,就先直接“高位下拉”,或者基于林语女性的身份,让她练习下蹲,一心要打造出网红照片里的“蜜桃臀”。
林语觉得,试课的时候,教练们执着于教她强度大的动作,是急于证明自己的专业度,为后面卖课铺好路。毕竟,在传统健身房,教练们不仅是教练,还是背着业绩KPI的销售。而相比起来,眼前的这位女教练,似乎并没有这么多套路。那之后,林语跟着女教练练了半年,上一次课,结一次钱。
就像林语所体验的这样,在一线城市,正流行起“自由教练”的健身新模式。它本质上仍是一种私教,为学员提供一对一的私人课程,但和健身房相比,却又便宜不少。以往,想要在健身房请私教,课程都是几十节起卖,花费至少四位数打底。有的健身房还要求必须再额外办健身卡,才能请教练,一套流程下来,花了上万,也只是入门。
但自由教练们不依托于任何一家健身房,相当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只需要付教学费用。更重要的是,“付款灵活”——上一次课,结一次钱。一次性资金投入少,给了年轻人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健身房“卷款跑路”的风险。
场地的部分,通常也是由自由教练自己负责。他们会划定一个接单的地理范围,在范围内,自由教练们会去和一些健身工作室谈合作,帮学员预定好场地,费用通常是由教练本人来承担。
要找到自由教练,大多是靠熟人介绍、或者社交平台搜寻。如今,在不同平台搜索这个关键词,已经可以搜到很多自由教练的学员召集帖。
在上海,26岁的自由教练哒哒感觉到,这种模式越来越常见了。
由于没有和固定的健身房绑定,哒哒会挨个点进大众点评,找学员附近健身房的联系方式,咨询是否可以借用场地。在去年,哒哒得到的回复还大多是不接受,但在今年,有需求的自由教练越来越多,健身房们也乐于做起场地租赁的生意。哒哒说,在上海,场地费一个小时需要100块,更高端的健身房则能收到150元往上,算下来,的确是一笔可观的租金。
一些健身房,干脆彻底转向,只为“自由教练”开放。林语教练约的那家健身房,打的就是“自由健身”的名头,店里没有多余的销售、教练,只有一个前台,按分钟收费,一分钟4毛钱。每次课一小时,场地费大概在20元左右,林语和教练各付各的。这种模式让林语感到舒适,她形容,教练、学员、健身房之间,保持着一种简单的“现代消费关系”。
在找到自由教练之前,为了不办卡、不囤课,年轻人们也寻摸出不少“穷鬼健身”的诀窍。
从健身房逃离,林语最开始的选择是一个人在家里蹦跶。5KG的桶装食用油,有挂钩,看上去就是成本最低的壶铃。那段时间,林语没请教练,一个人在家拎着油桶甩来甩去。
不知道要在家练什么,林语会在网上买健身房的体验次卡,问教练一些基础的健身知识。这种体验卡通常很便宜,但是有购买限制。一家健身房的达到上限,那就换一家买。
哪怕是游泳这样对场地要求高的运动,林语也有办法。她找到家附近的大学,买了校园游泳馆的卡,游泳30次,只需要1300元。如果要更加省钱,还可以在二手平台上,找在校学生帮忙预约,这样单次要40块,比办卡贵一点,但是利好不想一次性囤课的人。
还有街道管辖的社区健身房,属于便民设施的一种,价格自然比商业健身房便宜许多。去年一整年,身在上海的Lily都在小区附近的社区健身房运动,一年800元,买了个存放衣物的柜子,也只加了200元。
当然,在社区健身房里,健身氛围是没有的。由于价格便宜,这里没有购入诸如龙门架这样,更加专业的健身器械,只有跑步机、哑铃、弹力绳等基础设备可供选择,连镜子都没有。来这里锻炼的,大多是周边居住的老年人,Lily见到过精致的阿姨穿着高跟鞋踩跑步机,也见过大爷们在乒乓球桌上厮杀,旁边还挂着宣传标语:“带你优雅老去。”
不过,一年只需要800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Lily把老年人多看做社区健身房的优势——没人跟自己抢仅有的健身器材。
但在这些物美价廉的健身方式里,依旧藏着不少隐患。比如,自从林语用油桶替代壶铃练习之后,她的腰越练越疼。她隐隐感觉到,或许是自己不够专业,动作没做对,反而损伤了身体。这让林语意识到,要想长期掌握正确的健身诀窍,光闷头练是不行的,还是得找个私教。
提到找教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奔向健身房。是在无数次的失望后,才转向自由教练这个新兴的模式。
在决定规律健身之后,林语也曾货比三家,多番考虑,最终她在家附近的一家连锁高端健身房,充值了最低额度3000元的游泳卡,一次100元。
客观来看,高端健身房的设施的确很好。游泳池里的水,永远都很干净;盥洗室里存放着洗漱用品,林语只需要带着换洗衣服来游泳;工作人员会加每一个付费用户的微信,提供“管家般的服务”。这里显然也是中产们偏好的健身场所,在那里,林语碰到过不少明星,自己挎着的迪卡侬健身包,则几乎是里面的“最低配”。
只是,才游了一两次,林语就连续不断接到来自“管家”的信息,要么是通知健身房“在换水”,要么是“在装修”,到最后,变成了通知“在转让”,询问林语要不要转卡。后来,林语向12345打过电话,希望健身房可以退钱,但得到的回答是“对方无钱可退”,如果坚持退款,就需要去互联网法院起诉。
林语有些无语,对她而言,3000元是个有些尴尬的数字——刚刚好到可以立案的水平,但如果起诉,就是“人生第一个官司”,要耗费的精力、时间,大概率不止3000块。
显然,即便是带着“高端”的名头,这些健身房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体面退场。由于这类健身房投入更大,现金流压力也更高,在中产们捏紧钱包的当下,更容易暴雷。
这两年,诸如梵音瑜伽、精品健身房SPACE、舒适堡等中高端健身场所,都没能逃过资金链断裂的噩梦。为了吸引中产,这类场所往往在氛围打造上下足功夫——梵音瑜伽进门处永远有新鲜的百合花,SPACE会选用lululemon的瑜伽垫,选址也只会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精品教练们被打造成了“偶像”,有人一度形容,“SPACE的课程,比北京三甲医院的专家号还难抢”。但留给它们的结局,依旧是欠薪、关停,光是SPACE一家,未销课总金额就超过440万。
眼下,健身房跑路的几率似乎越来越高了。根据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这三年来,每年都会有10%以上的健身房倒闭。精练GymSquare则给出了更令人咋舌的数据——2023年,每5家健身房里,就有1家倒闭。
这样的高倒闭率,不仅是对消费者,对教练也是一种伤害。
在成为自由教练之前,哒哒在宁波一家传统健身房工作过。行业内,把询问消费者要不要开会员称作“开发”。她是i人,每次都要硬着头皮询问,“开发”效果并不好。不仅如此,赚得还少,哒哒一节课时费是300块,健身房要抽成去200块,一个月下来,工资到手不过六七千。
哒哒的离开,是因为健身房拖欠工资,一共7000块。哒哒态度坚定,不怕麻烦,提请了劳动仲裁,最终因为这家健身房没有和教练们签署劳动合同,获赔4万元。
而拖欠工资、不维修器材、加大促销力度,都被看成“跑路预兆”。哒哒说,最近,这家健身房已经彻底倒闭。
看上去,自由教练正在恢复健身的本质——消费者们只为教练的专业付费,没有别的溢价;教练们也只需要履行自己作为教练的职责,跳出了健身房的KPI。
当然在这一切的背后,自由教练的流行,还离不开年轻人对身体的“健康焦虑”。
在Lily的感知里,对身体的担忧是伴随着加班来的。她在广告行业,在“加班是一种正义”的氛围里,Lily觉得自己对整个外界都失去了感知,甚至忽略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林语也记得,自己想要正式健身的开端,是因为一份堪称惨烈的体检报告,“同时检测出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和肺结节。”
不仅如此,Lily发现,自己加班越多,花的钱也越多了。由于精神压力大,Lily确诊了双向情感障碍,要么狂躁,要么低落,药费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高压带来身材焦虑,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健身,Lily只能选择“自我安慰型”减脂——把钱花在美容院。一些名为“冷冻溶脂”的项目,号称能让她“躺着就瘦”,Lily动了心,一次600块、800块,Lily干脆办了卡,小一万就花了出去。
想要健康,也想要省钱,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核心诉求。对于有健身需求的人来说,自由教练似乎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去年底,Lily决定辞职,从而开启了长达半年的Gap,她想要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才有了寻找自由教练的动力——控制每一块肌肉,成了掌控自己人生的过程里,最简单、最先开始的一步。
那之后,Lily感觉自己重拾了一种轻快、规律的生活。她还算了一笔账,她的自由教练一节课480元,后来涨价到600元,虽然称不上便宜,但相当于“在源头上花钱”,而且是“更快乐、更值得”的消费。在健身之后,Lily不再去美容院,开始回归“精简护肤”,就连她爱去的300元一次的“私域养发”也成了伪概念,整个人都是健康的,哪里还需要养头发?
林语也是从有自由教练开始,慢慢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失眠、头疼、疲惫等等一系列“老毛病”,似乎都在规律的运动之后,有了明显改善。除了上课,日常她也会和教练交流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上课频次和具体内容。有一次,林语和教练说自己最近的失眠加重了,教练就把上课的地点改约在了公园里,自带简单器械。一边运动,一边晒着太阳,林语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和惬意。
运动这件事,本身就带着一丝“反人性”的色彩。自由挥洒的汗水,的确能带来爽感,但是基因自带的惰性,依然让运动成为最容易放弃的一种行为习惯。健身房拼命让消费者充值办卡,一方面是缓解资金回笼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金钱的大额储蓄,来留住总在流失的客人。
但按次结课的自由教练们,不再靠金钱绑定,更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给予的其它价值,让客户们愿意一次又一次的付费。
Lily喜欢自由教练的原因,在于对方提供的情绪价值。每次上课时,教练会要求她练一组,15个,有时候,她只练到8个就不行了。当教练意识到她已经抵达身体的边界,并不会勉强她,而是在计数时偷偷加数字,照顾了Lily的面子,也让她产生成就感,直到下一次,Lily状态好的时候再悄悄补回来。
发现这个小细节后,Lily更加信任自己的教练,觉得“自己好像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棒,很厉害”,那种被照顾的感觉,和工作里总被打压、批评的社畜感完全不一样,“在健身房里,心里都在放小烟花。”
▲ 图 / 视觉中国
而对于一部分女性客户而言,自由教练的吸引力,在于一种性别友好。
不得不承认,在当下,传统健身房依旧是男性主导的生意。Lily记得,自己常去的健身房,墙上会挂着教练的展示照片,男教练们总是占据着开头几排,而女教练们的照片,只会出现在最下面一排,让人没来由地担心“不专业”。
而林语的教练也告诉她,哪怕是已经足够出色的女教练,也会被男学员挑刺,“因为无法接受自己不如女性”,难以听进去女教练的教导。因此,在决定做自由教练后,她尽量不收男学员。这些都是“自由”“灵活”带来的优势,能够促成学员和教练的双向选择。
只是,自由的另一面,就是缺乏约束,自由教练的诸多好处,并无法掩盖它的潜在风险。没有了健身房这个平台作为依托,更考验消费者们的“识人”能力,也消耗着更高的时间成本。
为了能找到靠谱的自由教练,李薇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她划定了一些标准:需要在家附近,身材得有线条,3年以上授课经验,有学员最后的训练成果对比图。一番综合评估后,李薇选定了3位教练试练,而为了保险起见,她最终选择了一位常年和某个力量训练馆合作场地的女教练。
Lily也是“隔着一根网线”看人。她记得,自己在选择教练前,一度失去判断能力,最终,她看中了一位有几万粉丝的健身博主,发去咨询私信。在Lily眼里,这位教练长期更新,这代表“行动轨迹固定”,在某种程度上,削减了“随时要跑路的风险”。
李薇和Lily等人都是幸运的,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从健身房的套路,又踩进自由教练的坑。有人遇到的教练和自己的沟通还没结束,第二天已经在另一个城市招生;还有人发帖控诉,自己在教练指导硬拉时感到疼痛,对方却淡定表示,这属于正常现象。后来去医院拍片结果发现腰突了,教练毫不在意,抛下一句“医生又不健身”,事后没有得到任何相关赔偿;当然,教练也会被学员坑。比如,辛苦约好的场地,等了半小时,不见学员身影。
某种程度上,选择自由教练,踩坑后的维权难度,或许比健身房更大。毕竟,自由教练是个体经营,普通人很难判断一个教练真实的专业性,出现问题,也难以追踪。
同样是自由教练的首批追随者,厦门人邹皓算是“踩到了雷”。去年7月,他靠熟人推荐,认识了一名自由教练,一节课300元。邹皓此前不了解自由教练的模式,没多想,直接买了30节课,当然算下来,也比去健身房请私教划算。
半个月后,邹皓就逐渐感受到教练的敷衍和不专业——短短一个小时的课程时间里,热身拉伸占用半小时,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做开合跳和高抬腿;健身动作从来没变过,上了15节课,邹皓连专业器械的名称都不知道;而原先承诺个人定制的食谱,变成了网上随处可搜的一周饮食计划表,顺便附上一句“科学运动,合理饮食,早睡早起,十月一号之前定会脱胎换骨”的承诺。
邹皓越想越无法接受,提出剩下的课时要退款,教练的态度变得恶劣。这时,邹皓才意识到,当初报课没有任何有效凭证,一谈到关于退款的问题,教练就转移话题糊弄过去。
那之后,邹皓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打官司,因证据不足先后被驳回了三四次,直到今年才拿回一半课时费。
无论是健身房、自由教练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运动方式,人最后要学会的是和自己的身体相处。
▲ 图 / 视觉中国
在跟着自由教练的半年里,林语逐渐信任教练,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运动总在探索自己的边界。林语硬拉时一直加15公斤的片,到后期,教练让她试一次40公斤。林语这才知道,人在做一些从未做过的动作时,第一反应其实是恐惧,恐惧受伤。教练却告诉林语,她不是不会,而是不习惯,40公斤才是她的极限。
林语相信了,也做到了。她感觉,自己在那一刻交付出的信任,不仅是对教练的,也是对自己身体的。
也许,人最需要的,其实是和运动本身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健身房、器材和教练,都只是辅助,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尽可能地对它好一点。
(应受访者需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每日人物”,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