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多少,才算胖?亚洲人群肥胖标准或迎来调整!《内科学年鉴》发文
BMI多少,才算胖?
2024年7月23日,知名学术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题为《亚洲人群的体重指数阈值:需要根据种族进行调整?》的文章。
Simar S. Bajaj等指出,由于亚洲人群的肥胖类型多为中心性肥胖,在较低的体重指数(BMI)下相比其他人群面临更大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呼吁对亚洲人群BMI肥胖阈值进行个体化调整。虽然本篇文章没有提出BMI阈值的具体建议,但就调整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文章指出,亚裔美国人由于中心性肥胖的倾向,在比其他人群在更低的BMI水平下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基于体脂百分比数据,为亚洲人群提出了新的BMI分类。
WHO:
➤正常体重:18.5~22.9 kg/m^2,风险增加但可接受;
➤超重:23~27.5 kg/m^2,风险增加;
➤肥胖:≥27.5 kg/m^2,高风险。
我国:
➤超重:24.0 kg/m^2≤BMI<28.0 kg/m^2;
➤肥胖:BMI≥28.0 kg/m^2。
WHO专家团队表示,即便是同属亚洲,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健康风险存在明显异质性。但WHO并未尝试为每个群体重新定义阈值,而是鼓励各国制定属于自己国家的肥胖定义。当期,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国家之间的肥胖阈值差异很大,从印度的25 kg/m^2到中国的28 kg/m^2。
就美国而言,当前亚裔美国人仍被视为单一整体,官方并未进行阈值细分。201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在筛查亚裔美国人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时使用较低的BMI阈值(≥23 kg/m^2);2022年,美国代谢和肥胖外科协会(ASMBS)发布了新指南,将BMI≥27.5 kg/m^2定义为亚洲患者手术的资格标准。
文章指出,这些努力是值得称赞的,使用了纳入不良结果的高质量证据,但仍需做更多的工作,尤其考虑到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并且具有多样遗传特征、独特的文化和不同的饮食习惯。
加州健康访谈调查(CHIS)研究旨在评估不同亚裔人群的BMI阈值差异,发现亚裔亚群体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始终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在BMI 23~24.9 kg/m^2范围内,菲律宾人、韩国人、南亚人和越南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但在中国人群或日本人群中的情况并非如此,这表明,即便是同属于亚洲人群,糖尿病的易感性存在明显差异。
在英国进行的一项涉及1472819人的大样本分析同样发现,少数群体相比白人群体在更低的BMI值时就会发展成糖尿病。具体而言,经过年龄和性别调整的BMI肥胖阈值在南亚人群中为23.9 kg/m^2,在阿拉伯人群中为26.6 kg/m^2,在中国人群中为26.9 kg/m^2,在黑人中为28.1 kg/m^2。
文章指出,当前这个领域的大多数数据来自于横断面研究,缺少决策所需的纵向数据,未来需要进行深入探索。此外,用于诊断肥胖和估计健康风险的替代指标,包括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于BMI≥23 kg/m^2的南亚、东南亚和东亚人群。我们期待新的指标能够帮助弥补BMI的固有限制,但鉴于这一BMI的易用性,仍然需要持续的细分。
参考资料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