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要“没福硬享”,我却继承了父母“没苦硬吃”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1
最近,社交媒体上关于老一辈人“没苦硬吃”的话题热度非常高。我将相关的讨论一条条看完,不由得感慨,看来中国的大部分父母都共享着这一套行为模式。多年来,我的父母可谓是将“没苦硬吃”这四个字贯彻到了极致。
从小到大,我们家的财务情况始终是透明的,每月盘点收入和支出数额时,父母都会很有仪式感地将我们叫到旁边帮着算账,并公布接下来的开支计划。我清楚地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虽然不能算优越,但也绝对跟“拮据”两个字沾不上边。
所以,父母的一些做法一直让我很不理解。比如,身体不舒服了不就医,自己买点药把症状缓解了就不再管,拖到病情更严重了才肯去医院;剩菜永远都不舍得扔,而是反复加热,直到它们呈现一种令人食欲大减的糊状,需要做一番心理建设才能吃下去,过期食品也是从来不丢掉;为了省电,他们房间的空调几乎没有运行过,天气再热也一直用风扇,就这还要半夜特意醒一两次把风扇关掉,等被热醒了再开,让自己的睡眠质量差到比没睡还要累……
《侠饭》剧照
相似的事不胜枚举,每次我劝他们提升一下自己的生活品质,都会被坚定地拒绝,或者表面上答应,但行为上不做出任何改变。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过那么好有什么必要呢,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很多,已经是在享福了。”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达到节省的目的,而是为了省小钱被迫支出大钱,或者导致身体受害,得不偿失。
与对待自己的方式相反,父母对我们从来不奉行“苦难教育”,总是在能力范围内让我们吃好的用好的,而且不容我们拒绝。
记得还在读书时,按照学校的要求我要去实习半年,就在工作的城市租下了一个四室合租的小单间。有一天,和妈妈打视频时,我忍不住吐槽了合租的种种不便。听完之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问我现在退租还方不方便,让我重新整租一个一居室。我以为妈妈在开玩笑,就提醒她合租只用花整租一半的钱。没想到妈妈还是坚持:“这还有半年呢,你能睡个好觉、住得方便点比什么都强,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家里给你补贴。”随后真的转了一大笔钱给我。想到妈妈睡觉时甚至连空调都不舍得开,我忍不住看着那笔钱流下了眼泪。
《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剧照
虽然父母从没有像一些网友的父母那样,吃苦之后指责子女不体谅自己,甚至表示正是因为子女的存在他们才要吃这么多苦,但他们的过度牺牲还是让我有一种负罪感。成为有能力的人,早日让父母摆脱这样的生活习惯一度成为了我奋斗的最重要理由之一。
不过,还没等彻底实现这个目标,我先有了新的发现:虽然生活习惯没有父母那么极端,但在“没苦硬吃”这件事上,我确实成为了他们忠实的追随者。尽管有意识地让自己不要陷入这样的误区,多年的耳濡目染还是赋予了这一思维强大的影响力,在我做很多决定时,它都会冒出来占据我的大脑。
2
与老一辈人“没苦硬吃”并列的话题是当代年轻人“没福硬享”,指的是只要能给自己带来更丰富舒适的体验,年轻人绝不在乎要多支出多少金钱,主打一个“先苦不一定后甜,但先甜肯定是甜了”。看着大家列举的行为,我发现自己一条都没有中,反倒是很热衷于做为了所谓的省钱让自己多吃苦的事。
《凪的新生活》剧照
就比如上个月,我意外获得了几天假期,闺蜜便提议,趁此机会补上我们约定好但迟迟没有完成的共同旅行。由于是当天早上临时订票,时间合适的那几列高铁二等座都已经售罄,只有几张一等座与无座还在售。于是,我陷入了纠结,是买无座票站上四个多小时呢,还是加100多元体验一下一等座呢?
要知道,自高中时起我就因坐姿不当伤了腰,久坐久站对我来说都犹如上刑,更何况到了目的地之后我还有好几个游览计划。但我最终还是没有多花那一小笔钱,而是买了无座,刚下完单,一等座也售完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反正不会全程都无座,可以瞅准机会休息嘛。”我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没想到的是,上了车以后,正值暑假高峰期的高铁车厢满满当当,别说有座位可以捡漏了,就是在车厢里顺畅地移动也是一件难事。我被挤到了角落里,站完了全程,期间还碰巧收到了一个邮件通知我修改稿件,不得不一边确保不被进一步挤到,一边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打开手机改稿。
下车以后,与闺蜜的神清气爽不同,我只感觉自己腰痛得都麻了,赶紧下单了膏药贴上,还差点连累闺蜜也留在酒店里和我一起休养。旅游的那几天,我始终一身膏药味,行动力也大打折扣。返程后,症状没有缓解的我又不得不去做了两次理疗。加起来的花费已经远远超过了买票要多花的那100多元。
《三十而已》剧照
一想到如果当时直接买坐票,我将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办公,还能体力充足地旅游,我就忍不住懊悔。闺蜜也又生气又无奈地吐槽了我:“你这都第几次做这种事了,上次是搬家为了省钱自己抬上抬下七八包行李,躺两天才好,你的腰跟着你真是受太多罪了。”对此我无法反驳,因为我确实吃亏没有长记性。
还有搬到新家以后,我决定把洗衣机和抽油烟机等电器都清洗一下。上网搜了之后,发现这两项加起来要支出300元,我想了一下果断打算自己来,不花这笔钱。
于是,我一直等到了周末才开始操作。先找了拆洗洗衣机的攻略细细学习,但历来不擅长这种动手任务的我照着做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始终没法把整个机器全部拆开,甚至还去附近的五金店买了新工具也还是没有成功,反而把自己弄得满头大汗,手还被夹伤了。看着几天以来脏衣篓里越积越多的衣服,我终于妥协了。
清洁师傅来了之后,三下五除二就把机器拆好了,然后用工具把洗衣机洗得锃亮,整个过程快、高效且解压。我还是固执地打算趁这个时间去把抽油烟机解决了,没想到抹布刚擦上去,油污之重就让我傻了眼,擦了一会儿越擦越油,最终还是决定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师傅同样很快就把油烟机收拾得里外都光洁如新,我则又多花了几十分钟洗身上和衣服上的油污。
《都挺好》剧照
当然,这些都不算最离谱的经历。我还曾经做出过因为不舍得丢掉买来的海鲜,想要边吃缓解过敏症状的药边把海鲜解决掉的经历,闺蜜及时阻拦才让我停止了这一不理智的行为,那一刻她看我的眼神好像在看一个守财奴。
3
作为一个对工作和赚钱有很高热情的人,我的财务状况一直都稳中向好。尤其是现在,主业与副业加起来,完全能让我过上比较惬意的生活。但很多时候,明明可以花钱省时间、买舒适、买健康,我却会陷入犹豫,并最终做出让渡时间、舒适和健康来把钱省下的决定,结果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吃了很多苦头却什么益处也没有得到。此外,我还像父母一样,对于亲近的人从来不考虑省钱,到了自己就抠抠搜搜。这根本不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像是跟自己过不去,变着法给自己添堵。虽然劝起父母来话术一套又一套,语调也是慷慨激昂,但轮到自己,什么道理都忘了。
深究背后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对父母感到愧疚的环境中,让自己的配得感不断降低,匮乏感不断上升,总觉得没必要让自己过得这么好。如果咬咬牙忍耐一会儿就可以省点钱,然后把它用到“刀刃”上,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很合算。
其次,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财商非常需要提升,虽说跟着父母学会了开源节流,但我居然始终认为身体、时间、良好的精神状态、丰富的人生体验的重要性不及一小笔钱。很多次,我为了省钱而牺牲掉的这些因素其实完全足够支撑我把那点钱成倍地赚回来,更别提从长远角度来看它们会对我产生的积极意义了。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如今,随着我们的独立,父母已经逐渐不再像以前一样固执,非要在“没苦硬吃”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了,也愿意主动花钱去旅游、吃没尝过的食物。我想,我也应该尽快在吃苦与享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努力奋斗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自己和我们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我们都值得在合理的范围内给自己更舒适的生活体验,而不需要有任何负罪感。
排版:桃桃 / 审核:然宁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