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繁花》汪小姐:遭遇同事背刺,怎么办?

《繁花》汪小姐:遭遇同事背刺,怎么办?

5月前

来源:瞎说职场丨 ID:HRInsight
编辑:萌萌


最近看电视剧《繁花》,有个情节是剧中头号女主的汪小姐,被同事举报了。

我看到很多网友义愤填膺,为正直的汪小姐不值,也看到自媒体借着这事喊:「职场人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这种非黑即白的观点,很容易拿流量,但也很容易误导人。

职场上并非交不到朋友,而是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工作目标以及自己的职场范畴,同事之间也可能有利益冲突。

但汪小姐这件事情,并不是没有可能避免。

我追剧的时候,并不知道她之后被调查了。

但即便如此,我也先后几次被汪小姐的神操作所迷惑——忍不住要问一句:你这是想哪能呢?
直爽,未必是褒义

汪小姐太直爽了,直爽到不讨人喜欢。


我身边也有类似的朋友,风风火火,想啥说啥,肚子里真的是一句话都憋不住。


你说他有原则吧,的确有自己的原则。你接纳了她的原则,你会发现她其实很靠谱,很好相处,也会真心对身边的人好。


但作为正常人,往往会对这种人敬而远之——我图啥,我要经历前面磨合期这么多破事呢?


举个例子,汪小姐一开始对阿宝的态度,但凡是一个有点脾气的正常人都忍不了。



求你办事,你不搭理,咱能理解,毕竟大家不认识。


但是之后,先是主动帮你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信封上揭下邮票,顺带还传授邮票知识,帮你和上司找到共同话题;后来又主动帮你把遗失的重要邮票给找了回来……


即便如此,汪小姐依然没有主动帮阿宝想想办法的意思,阿宝在外面催,她在公司里坚持跳广播体操,也不让阿宝进来谈事。


突出一个有原则。


可能作为80年代的外贸局国家公务员,作为一个颜值超高的年轻人,身边真的不缺无事献殷勤的人。


而在开始和阿宝达成合作之后,她又显得毫无城府,阿宝第一次约她吃饭,问她的职业理想,并提到:你上司还有4年就退休了,你就可以接班了。


对此,汪小姐的反应是:你对我这么有信心啊?


我听到这里汗就下来了。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个刚刚认识不久,第一次合作的合作伙伴,第一次约饭局,中途他问我职业规划?


那我说一句「我现在得到这样的机会不容易,好好干对得起组织信任」之类的官话,不就过去了。


好家伙,汪小姐直接把人生目标对标到师傅那里了。


行啊,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


接下来,阿宝这句没轻没重,直接把汪小姐事业做到师傅的水平,偷换概念,变成了拿到师傅的岗位……


这话是大坑啊。


我不熟悉的人,但凡敢在饭局上恭维我前途无量,能接领导的班。


我都不会接茬,心里只有曹操当年那句话:「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耶!」——翻译成人话:你小子想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咱第一次吃饭,互相了解很有限,万一对面是个混蛋,回头和领导告密,说我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我去哪里说理呢?


汪小姐就厉害了,合作之前,人家再怎么示好,她都拒人千里之外;第一顿饭一吃,就开始谈论接班当科长了……


只能说运气爆棚,在这段职场经历中,你是女主,和你聊天的是男主……


红线思维

汪小姐在剧集中多次提到红线,甚至连打包的澳龙都不愿意收。

让观众感觉,她是一个极有红线思维的职场人,兢兢业业绝不越线。

但很遗憾,一个真正有红线思维的职场人,绝不会和某一个合作伙伴打得如此火热。

在多种场合,你都能看到我们的汪小姐,三句话不离宝总。

不触碰红线,意思是离红线远远的,而不是在红线附近蹦迪,展现自己游走在红线边缘的柔韧性。


在被审查的时候,组织部的问题直击要害:

❶ 为什么你的绝大多业务都来源于宝总;
❷ 为什么你无视公司见客户至少 2 人的规章,都是单独见宝总;
❸ 为什么收到礼物,没有上报?

坦率说,在整条黄河路+鲜得来,大家的眼里汪小姐和宝总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她和宝总已经是超出简单的业务合作关系了。

毕竟在组织部查你之前,你都冲过去教育宝总感情生活了。

本来合作业务之余,有点朋友关系,关系密切,没啥。但你不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啊。

红线思维,不仅应该提醒自己不要跨过红线,也要让身边的同事们感觉,你绝对不是那种会跨过红线的人。

汪小姐就厉害了,2 万 5 的买车钱,明明是自己辛苦攒来的钱,非要说是宝总还给自己的……这感觉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和宝总之间有点啥……


珍珠耳环也是如此,还没有上交,先在同事之前传阅了一圈。

传都传了,这会儿被停在杠头上了,必须上交了,结果,她又一个犹豫,留下了……

心真大。

在我看来,珍珠耳环可以上交,但偷偷交,不要让同事们知道,更不能搞同事间传阅。

梅萍虽然阴险,但她放在台面上的话并没有全错:
别人看到你上交(珍珠耳环),会想宝总不知道送了你多少礼物,你为了交差就交了这一件。

之后引发的钱的问题,绝对不让任何人看出这是从阿宝那里来的收入,第一件事把爷叔给钱的信封换成自家的信封;第二件事,绝不让其他同事从自己抽屉里摸出这笔钱——最好不要让同事们知道自己有一次性付款买车的现金流……

汪小姐太坦荡,太直爽了。性格决定命运,诚不欺我……
上司的态度

这次举报中,比较蹊跷的是汪小姐领导,金科长的态度。

在回顾场景里,我们看到汪小姐对自己的师傅那是尽心尽力的,嘘寒问暖不提,更是长期蹲守在茶水间,只为金科长的集邮爱好。

这种事情我不提倡,毕竟做上司的安排下属给自己干私活,放在如今是大忌;但 30 年前,这种封建职场上的师徒关系还挺普遍的,师傅传手艺,徒弟就像儿子一样,啥活都得干,而且没报酬……

照说汪小姐这种性格,作为上司,金科长应该日常反复敲打的……

结果,咱反正没看到金科长敲打汪小姐,倒是目睹了金科长直接敲打宝总:不要总是保护汪小姐,否则她在大风浪面前要吃苦头的。

真不拿人宝总当外人。

真到了梅萍举报的时候,爷叔都给了解决方案,连检讨信都代笔了,而金科长却拒绝给一星半点的建议,坚决要让汪小姐感受一下大风浪。

从后面的剧情来看,我们大约能感受到金科长还是很关爱小汪,欣赏小汪的。

但这事从头到尾她别说给建议,连一句安慰都没有。

某种意义上说,金科长本身就是一个很拧巴的人,她关心爷叔和嬢嬢,认可爷叔的人品,但说出自己举报爷叔的事情,一点愧疚感都没有。

爷叔不但是她的亲人,而且她也很清楚爷叔所谓的投机倒把,就是为了攒一点路费。

如今梅开二度,为了让徒弟小汪成长历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啥?没有风雨,那咱也要给小汪制造一个大风浪出来。

汪小姐 OS:师傅,我谢谢你一家门。

当然小汪也不是没给领导添堵,当审查人员问她「为什么公司要求见客户两人同行,你却单独见宝总」的时候,直接一锅扔给金科长:宝总请了我们科长,她没空去,不行你们可以去问……

金科长 OS:必须给你点风浪磨炼你一下。

同事的利益

同事之间有没有友谊,有的。

我自己个人在职场快 20 年了,经历了多家公司,每家公司都有关系很铁的朋友。

但职场交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你需要了解同事的利益在哪里。

其实从之前的一些铺垫来看,我们大概就能猜出,如果汪小姐出事,一定出在梅萍身上。


让汪小姐大出风头成为科长接班人的三羊单子,最早三羊范总找的是梅萍,而背靠宝总的汪小姐最后拿到了单子。

梅萍想做些小单子,找到宝总,宝总让她找爷叔,因为爷叔最疼汪小姐;退而求其次找到魏总,魏总眼里只有汪小姐。


但凡汪小姐能够想着点同事,能够意识到这单子其实最早梅萍是有份的,把部分利益分出去是很必要的,比如汪小姐完全看不上的魏总生意,看到梅萍感兴趣,就牵个线呗,在宝总那里有小单子,找个理由说自己做不过来,分一部分给梅萍也没问题啊。

连合影拍照,也没有想着拉上梅萍,没有利益,总得给个名分吧。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汪小姐你看到范总和梅萍站在一起聊,有没有想到,其实这个单子最早是范总找到梅萍的?如果有想到,有没有想着给梅萍一点补偿?

尽管梅萍后面赌气说,27 号只有第一名和其他,但是她身体是诚实的,还在努力联络宝总魏总做小单子。


梅萍这种同事,在职场上是挺普遍的。

人很聪明,做业务的能力也不算差,平时也话不多,不声不响。但开始说话的时候,往往就有比较大的杀伤力——心机还是有的。

你说自己在职场上不遇到这种同事,挺难的。

自己出事,就怪身边都是恶人,不解决问题。

但我们可以做好三件事:

❶ 该给人的利益,要愿意分出去。

作为事业型打工人,无非是要钱还是要名;你如果要钱,那么名分是不是可以让出去?你如果要名,钱是不是能分一部分出去?

成事,需要身边的人支持。而身边这些人也是需要吃饭养家,职业发展的,你能给他们什么?

你忽视身边人的利益,那今天就算没有梅萍,后天可能还有梅超风……

❷ 瓜田李下,不要授人以柄。

红线思维不仅仅是停留在自己心里,也要让别人充分感觉你离红线远远的。不给别人有任何机会来攻击你。

我最早做自媒体的时候,因为在企业内上班,也有同事会去找领导投诉,而自媒体这个东西最尴尬的是,只要对方盯上你了,你写啥对方是看得见的。

所以我当时选择所有和公司无关的内容发布,都放在下班时间。

即便如此依然会有人关注你为什么可以做自媒体,公司为什么会允许你做自媒体,即便当时的自媒体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后面我身边朋友做自媒体,我都是直接建议改网名,再注册一个微信,完全和工作隔离,因为你无法控制你身边的同事怎么想。

而汪小姐在整部剧里,那是不遗余力给别人递上可以捅自己的刀子……真当身边都是菩萨了。

❸ 上级关系维护好。

在国企,涉及红线问题时,上级可能想的不仅是保护你,还有如何自保。

加上汪小姐的情况特殊,她的师傅绝非常人,是那种连亲戚攒路费都可以被她大义灭亲的类型。

我要是汪小姐,喊了这么多年的师傅,辛辛苦苦嘘寒问暖,还为师傅的业余爱好添砖加瓦,最后换来一句,要吵出去吵……

我可以说,我真是遇到赤佬了。

但在正常的外企民企里,和上司充分搭建信任,让上司充分认可你的所有工作,保持高频的沟通,这种信任感,绝不是几句同事闲话可以打碎的。

商业世界里,能力不是稀缺品,信任才是。

孙东旭跟了俞敏洪 15 年,就算他捅了这么大的娄子,但依然不会被彻底清算。

有时候一句师傅,一句老领导,这种关系纽带,比血缘亲情还要深。


📑


人在职场,要有保护自己的情商,更要提升自己不可替代性的硬实力。

就当下而言,很多公司将会使用 AI 的员工看作人才,使得他们往往有更好的职场机遇,以及薪资待遇。

毕竟,很多聪明的职场人,早就将自己的很多工作交给 AI 干了。

你看,会用 AI 的人,10 分钟就能搞定一份 PPT。
 
▲ 背景由 Midjourney 生成
文字排版由稿定 AI 添加
 
即便没有专业设备,只用 AI ,也可以生成高级的产品图,光影构图不输专业摄影师↓
 
 
即便不会绘画,从没用过 PS,用 AI 直接生成可爱的头像,然后接单赚钱↓
 
 
想从小白快速入门 AI 设计吗?

 get 好用的 AI 工具吗?

解锁更多 AI 玩法吗?

欢迎加入【秋叶 AI 设计实战集训营】

《秋叶 AI 设计实战集训营》
原价 99 元
首期需 6.6 元
报名即送秋叶独家 AI 绘图神器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报名
↓↓↓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秋叶PPT

相关新闻

《繁花》透露出的教育观: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汪小姐和宝总一位教授的思考:《繁花》为什么只能诞生在上海?谭飞:以《繁花》为例,做导演能从王家卫身上学什么?《繁花》爆火:为什么上海重返文化C位?|混沌文理院讲师许纪霖记者亲测:16元的《繁花》联名款喜茶什么味道?新茶饮赛道加速卷从《繁花》再看大剧营销:品牌如何和高品质内容强强联手?美国突然宣布:暂停!也门遭空袭,油价飙涨!《繁花》紧急声明,发生了什么?《庆余年2》《繁花》在台湾热播,国台办:乐见“宝总去宝岛”!《繁花》又带火了这个单品,到底怎么挑?这篇说明白开年最高分国产剧,为啥成不了下一个《繁花》?《繁花》:一部扎心的“职场启示录”《繁花》:王家卫自甘堕落,拍了一部艺术成分很高的《小时代》毛尖|王家卫《繁花》:一次对国产电视剧的文化总攻《繁花》:三羊牌怎样战胜梦特娇30年前上海贵妇就穿三宅一生?《繁花》把多少打工人看馋了渡十娘|人不响,天在看:《繁花》从小说到电视剧从《漫长的季节》到《繁花》:港商,一个抹不去的时代印记《繁花》时代:上海“老八股”往事马伊琍:当《繁花》过后,仍野蛮生长影视文旅重新出发:从《繁花》看香港的城市名片《繁花》大火:让普通人改命的 10 句话《繁花》的启示:如何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演创业传奇《繁花》大结局:这2个感情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繁花》爆火:拿捏人性,高手都深谙这个道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