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输给他,应该的
2024开年,王家卫“下凡”之作《繁花》爆火,“算是给内娱开眼了”。
剧情迎来结局,评价喜恶参半,其中一个角色却始终获得一致好评:爷叔。
他是宝总的领路人,充满传奇色彩的谜样人物,授业解惑,带有东方禅意的“教父”。
阿宝换上行头蜕变为宝总时,他眼含泪光,仿佛穿越茫茫岁月,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只一个镜头,便让无数观众感叹:“在他面前,胡歌还是嫩了点。”
看到演员表,不少人的记忆猛然苏醒:“这个深藏不露的爷叔,不是那个疯疯癫癫的济公吗?”
没错,“济公”游本昌,年逾九十,仍是精神矍铄,通透睿智,讲起台词来中气十足。
从“管天下不平事”的济公到“老神仙”爷叔,数十年过去,有人说他是“龙套里跑出的老戏骨”,是肯定,也是唏嘘。
在戏内说着一口流利沪语的游本昌,并非上海本地人。
1933年,游本昌出生于江苏泰州。
他从小就喜欢跟着家人看话剧、听评书,喜欢看卓别林的电影,听济公的故事。
他与上海结缘,始于儿时体弱多病,六岁时,父母听取一名僧人的意见,将他送到上海法藏寺,直到十几岁父母才接他回家。
游本昌(下排 左二)旧照
到高中时,他已在学校剧团频频获奖,后来还被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实验话剧院担任演员。
然而游本昌虽然长相标致,却并不符合当时浓眉大眼、身材高大的主角形象。
演艺圈人才济济,他似乎注定和主角无缘。
戏演了几年,游本昌明白问题的关键,演员不长一帅,就长一怪,而自己“平平无奇”,不能演主角似乎也不意外。
“但是一部戏没有佐料,也不行。”
默默努力、背剧本、练唱功,成了游本昌的日常;因性格低调,不善交际,在“百花齐放”的话剧院里,他不算引人注目。
游本昌(下排 左三)晒出的舞台合照
那些年,他演过的角色五花八门,游行队伍里的群众,军队里的战士,贵族的佣人……
其中一些角色别说名字,连句像样的台词都没有,跟着主角从上场口走到下场口就算演完了。
游本昌当时有个似乎不够远大,也不太像样的理想:当一个够格的配角。
在剧目《大雷雨》里,他饰演一个“仆人”,拢共戏份不过十几秒。
为了这点戏份,他看了19本不同的中译本原著和文学评论,去了解18世纪俄国农奴制的历史,只为了深入了解一个农奴的心理状态和穿衣打扮。
“角色没有台词,不代表没有声音。”
哪怕一个农奴角色,他的声音可以来自他干活时摔断的腿,来自他走路时的上气不接下气,来自疲乏到喘不上气时,看到椅子想坐却不敢坐的无奈……
“举轻若重”,游本昌用这个词形容自己的演绎配角的前半生。
一点点经验积累下来,有时一场戏跑完,游本昌能演上四五个配角。
在年轻的游本昌看来,自己不是一个天才演员,只是热爱戏剧。
而在戏里,哪有什么小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啊”。
只是不同于后来很多人形容的他是“甘于配角”,游本昌认为自己是有些野心在的:
“我今天是配角,明天就不一定了。”
1980年,游本昌凭《一仆二主》曾获得文化部授予的表演一等奖
但那个明天有多远,谁也不知道。
话剧是群体的艺术,不主张突出个人,演戏多年,游本昌鲜少演主要角色。
后来赶上动荡时期,沉寂的时光差点断送了他的艺术人生。
回忆那段时间,“命运是使人上上下下、来来去去、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你要客观地对待生活。”
到地头,到工厂工作时,有农民让他唱一个,游本昌就唱,做演员的就要征服观众。
哑剧当时由西方传入国内,颇为冷门,但游本昌出色的演出,还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年,他的哑剧小品《淋浴》上了春晚,凭借出色的表演,吸引来了《济公》的导演张戈邀请他来出演济公。
这个家喻户晓的角色,无疑是游本昌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但当时他与济公差点擦肩而过。
彼时的游本昌已经52岁,演过了79个配角。
起初他想争取这个儿时看戏时迷上的传奇人物,但有消息传出,著名演员严顺开将出演这一角色。
游本昌心情复杂,两人是师徒,是好友,也是“对手”。
在济公前,他们都争取过《阿Q正传》的阿Q一角,只是游本昌惜败,严顺开则此角色一炮而红。
阿Q角色形象(左)游本昌(右)
尽管后来得知剧组看过表演后,当即决定由他饰演济公,游本昌仍不太自信:
济公是佛,和活生生的人还不一样。
当时内地电视剧刚起步,这剧要怎么拍、拍多少集、如何塑造好“专管人间不平气”的济公,所有人都很迷茫。
怎么办?游本昌查阅了大量典籍,终于顿悟:既然谁都没见过济公,不如塑造一个让老百姓喜欢的济公形象。
图源:澎湃新闻
拍摄时,游本昌基本每天睡觉不超四五个小时,开拍两集后,还在天天琢磨济公的走路方式。
有一天他在亭子里休息,听到导演喊开拍了,急急忙忙穿着鞋子就跑了起来,全然不顾鞋子还在脚后跟上趿拉着。
跑着跑着,他突然想到,成了!这就是济公走路的方式!
摇摇晃晃,一步三颠
条件艰苦的岁月里,演绎出一个“济世为公,济公不济私”的济公形象,有太多不易。
拍打板子镜头,群演打起来有点假,游本昌就要求撤去软垫打了十几次,妻女来探班看得直掉眼泪;
拍吃鸡腿戏份,四十几度的天,道具鸡腿都臭了,游本昌还得演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导演喊卡才去旁边吐掉。
在游本昌的演绎下,嬉笑怒骂,狂放不羁,戏谑人生的济公形象深入人心。
在《济公》里有一场教科书式的表演,当济公用火焚毁自己早已无人的宅院时,他一半脸哭,一半脸笑。
没有泪痕,也没有大笑,却尽显济公半生的疯癫与沧桑。
这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游本昌练习了三个多月,只为诠释“喜和悲是人生的两极的情感表现”。
济公经典镜头
随着剧情的深入,游本昌对济公的理解渐入佳境,形象细节有不少来自于他的创造。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济公的“破衣烂衫”,是他拿到洁净衣服后,再手扯、打补丁得来的;帽子和扇子也经过他的加工,隔一两集就得换一个。
原本有个细节,济公饿了,就试图吃白食,用手抓人家的白馒头,留下黑黢黢的指印。
馒头脏了,老板很生气,济公却两手一摊,没钱。气得老板只能把馒头给他,济公还不罢休,伸手又拿一个。
但游本昌觉得,济公不会这么敲人竹杠,就改成拿完馒头,转身扔下铜板,馒头摊贩一笑一指:嘿,这和尚。
他理解的文艺作品,应该像卓别林的电影一样,站在草根和大多数人的立场上。
正是凭借这部剧,游本昌获得了第四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从此一举成名,家喻户晓。
游本昌回答:你就放心演,大胆演,佛本无相,每一个人都可以演自己版本的活济公。
来源:《今夜有戏》
作为一代观众心目中的济公,后来曾有消息传出:济公扮演者晚景凄凉。
游本昌澄清说传言不真,但那些年,他也的确艰难,妻子重病,演艺生涯也不太顺。
《济公》火了,游本昌并非没有赚钱机会,剧本递过来,但看完总觉得“太浅显了”。
他拒绝了一大批角色,得罪了很多人,电影厂领导来劝,一劝就是一个小时,但他就是不接。
“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是及格之作就可以干啊,只要不挨骂都可以。”
结果这一闲,就是二十年。
《济公游记》海报
后来有观众问,什么时候能再看到济公,他为了兑现承诺,就自己成立了公司,不干别的,就拍济公。
“钱是干嘛用的,钱是手段呀,钱是手段不是目的,人要站在钱上考虑问题,而不是趴在钱底下考虑问题。要做财主,而不是财奴。”
当时很多剧组找高级酒店做宣发,游本昌却带着《济公游记》来到少管所,希望济公的精神可以影响到这些孩子。
他还在北京史家小学开设表演课,不收一分钱,组织孩子为盲童表演音乐剧,让自闭症、多动症的孩子能发挥自身天赋。
2000年,他自费且自导自演了百集哑剧《游先生哑然一笑》,商业片爆火的年代,他把赚的钱都赔了进去。
六年后他拍了《了凡》,饰演云谷会禅师,故事是好故事,就是不卖座,又赔了。
游本昌并不打算放弃,那些年,他赚来的钱都投入作品,这个“倔老头”有条准则:
不该干的东西,你给我多少钱,不干;该干的贴钱也干,赔本也干。
80岁时,游本昌做了更不赚钱的话剧《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
他去寺庙体验生活,剧本、演员都自己操持,三场下来就是百万场地费和劳务费。
为此他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希望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精神呈现给观众。
演出的第一年,《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几乎没有盈利,投入颗粒无收。幸好第二年,靠着口口相传,作品才大火。
如今这一作品一年演出已超过130多场,并受邀到新加坡、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地演出。
2012年,游本昌成立了艺术团,招收一批落榜了但是热爱表演的艺术生。
他坚持亲自为他们授课,没能考上学校也没关系,他说:“爷爷要你。”
“演了30年话剧,每天如果演一场,客满是1000观众。
演30年都不顶这一天一晚上上亿的观众,所以责任感很强烈,可以死而瞑目了!”
在游本昌身上,始终有股感染人的劲儿,有种乐观的精气神儿。
进入“80后”行列后,他还喜欢穿潮衣,玩直播,一不留神成为了年龄最大的网红。
他玩微博、拍抖音,称网友为“亲爱的娃娃们”,网友则称他为“济公爷爷”。
他没有什么架子,也不讲大道理,说些正儿八经的客套话。
有时戴起假发,一人分饰多角拍戏,惟妙惟肖地同时扮演“丈夫”和“妻子”,有时说些“土味情话”。
很多人不知道,到今年“济公爷爷游本昌”在抖音已有1190万粉丝。
2024新年祝福视频里,他穿上标志性的济公服装,称呼粉丝们为“娃娃”,一如当年的济公模样。
见过3500万+的点赞吗?
到现在,他已经演过了100多个角色,聊起每一个角色,都是神采奕奕。
甚至至今还记得列宁、孔乙己、济公等角色走姿的微小区别。
《少年歌行》里的忘忧大师,是无心的光,也是救赎,观众看完他的表演感叹:“我的眼泪不值钱”;
《李献计历险记》中的老年李献计,为了拯救爱人不断穿越时空。
仅仅10分钟的客串,一句没有声音的台词,一个眼神便胜过千言万语。
“对不起”
拍《繁花》时,因为年事已高,他的肺活量变小,边说台词边做动作常会喘不过气。
大家劝他可以不用一条过,但他仍坚持,关机后只能一直抚着胸口坐在旁边大口喘气。
在他的家里,还挂着一张抬起头就能看到的匾,上面写着:以文艺化导人心。
多年来他一直在演出,学习,保持演员的自觉和状态,珍惜每一个机会。
苍老,但不暮年;破烂,但不颓唐。
济公如此,游本昌亦如此。
走过大半个世纪后,这个可爱的老人对戏剧,对观众仍是一腔赤诚:“年轻的朋友们,我永远陪伴你们,一起向前!”
“只要你喜欢,我就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