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创始人离职、股价跳水,快狗打车“难过年”
快狗打车眼下的日子蛮难过的。
大股东阿里巴巴又一次减持快狗股票。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显示,阿里巴巴于1月4日以平均每股0.5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66.94万股快狗打车股份,持股比例从8.04%降至7.93%。
算下来,这已经是阿里巴巴两个月以来第5次减持了。对于快狗打车的股东们来说,不免有点动摇军心。
去年年底,快狗打车的创始人兼CEO陈小华,也突然辞去了所有职务。虽然陈小华对外说的是,没有啥大事,是早计划好的安排,与董事会并无意见不合。但作为快狗打车一直以来的核心人物,他的出走让原本就生存艰难的快狗打车雪上加霜。
反映到二级资本市场上,快狗打车如今的股价正处于不断下探的过程。截至1月17日收盘,快狗打车报每股0.42港元,跟发行价每股21.5港元相比,只剩下了零头。总市值3亿港元都不到,较上市之初已蒸发超百亿港元。
大股东出逃、掌舵人辞任、股价持续下跌……当初头顶“同城货运第一股”光环的快狗打车,正面临着不太乐观的局面。
跟传统高位套现的逻辑不同,阿里巴巴接二连三地减持,实际上是流血割肉。
根据招股书,阿里巴巴分别以淘宝中国、菜鸟等主体,分别跟进了快狗打车A轮、B轮和C轮融资。统一按投资结算日来看,阿里A轮以对价1.22亿美元入股,认购7547.666万股;B轮以对价3000万美元再认购1656.8047万股;等到C轮,以对价23.5699万美元认购10.064万股。
快狗打车融资历程/天眼查截图
以此来推算,阿里认购的平均股价成本约为每股1.65美元,入股成本将近每股13港元。而阿里数次的减持中,减持均价从6港元多掉到现在的不足0.5港元,也就意味着,阿里巴巴对快狗打车的投资,成了一笔亏本买卖。
事实上,不止是阿里,由于快狗打车的股价在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跌破10港元,此后更是跌跌不休,几乎所有IPO前的基石投资者都产生了严重的账面亏损。再加上快狗打车上市以来还未盈利过,因此投资人也从来没有拿到过分红。
投资人又不是做慈善的,他们的决策和行动是基于商业考虑和盈利预期,眼瞧着快狗打车深陷颓势处境,亏损遥遥无期,及时止损,赶紧跑路才是首选。
除了阿里巴巴,南向资金也闻风而动,1月16日,南向资金再次减持600股快狗打车。快狗打车近20个交易日中,南向资金也减持了20天,累计净减持45.86万股。截至目前,南向资金仅持有快狗打车2.42%的股份。
2023年以来,快狗打车已经被各类股东轮番减持,里面还包括原董事长陈小华、58到家、58同城创始人兼CEO姚劲波等机构和个人股东。
说到底,还是股东们对快狗打车信心不足,对公司的市场竞争、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都不太看好,持谨慎甚至是悲观态度。
事实也确实如此,回过头来看快狗打车这几年的业绩,只能用过于惨淡来形容。
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快狗打车分别亏损了10.71亿元、1.84亿元、6.58亿元、8.73亿元、12.09亿元,5年累计亏损近40亿元。根据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期内录得亏损6.4亿元。
可以看到,在过去五年半的时间里,快狗打车的累计亏损超过46亿元。
之所以混成如今这般田地,也是快狗打车咎由自取。想当年,快狗打车为了能尽快上市,主打一个“先牺牲盈利,烧钱营销换取市场规模”。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快狗打车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5.24亿元、2.96亿元、1.95亿元、3.35亿元、3.21亿元,占总收入的115.7%、54.0%、36.7%、50.7%、41.5%。
但事实证明,快狗打车与同行大打价格补贴战,非但没站稳脚跟,反而患上了烧钱后遗症,成了弱势一方。
到了2023年上半年,根据财报,快狗打车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1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1.68亿元大幅减少34.2%,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下降至29.8%。虽然钱是花少了,但之后要如何保住市占率,又成为快狗打车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毕竟货拉拉去年提交的招股书里有写道,快狗打车的市占率已经下降到2.3%,位居行业第六。要知道2020年的时候,快狗的市场份额还有5.5%,在业内排第二。
一定程度上说,快狗打车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烧钱,负担不起高昂的成本支出;但不烧钱,又抵御不了残酷的市场同质化竞争。
为了减少亏损,快狗打车还向司机“开刀”,公司的平均抽佣率从2018年的5.8%上涨至2021年的12.0%,四年里提高了6.2个百分点。
但这样一来,又造成平台的活跃司机数不断往下掉。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快狗打车平台活跃司机数已经从27.2万下滑至21.4万。等到上市以后,月活司机数量甚至直接在财报里“消失”了。
锌财经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大量加盟司机吐槽,快狗打车的单量少、抽佣多,以及平台不肯退还押金、准入金等情况。比如前几天就有司机反映,当初加入快狗打车平台时,是线上缴纳的保证金,退出时App上明明有相关选项,却无法线上退款,非要本人前往北京线下服务点办理。
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对于一家同城货运平台来说,司机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但眼下,快狗打车与司机间的矛盾,闹到了台面上。
这些年下来,快狗打车始终没构建起稳固的护城河,反倒在亏损的陷阱里越陷越深。
站在行业的角度看,如今入局同城货运的玩家众多,整个赛道只会越来越卷。
货拉拉现在处于同城货运赛道的领先位置,根据其招股书,2023年上半年,它的市场份额达到44%,平台促成超过2.6亿个订单。去年4月,满帮将之前收购的“省省回头车”与“运满满快车”合并,正式推出“省省”品牌,加码同城货运业务。去年6月,滴滴货运又计划投入数千万元,在全国26城同步上线 “发单3折起”活动。
目前,同城货运赛道暂时形成了由快狗打车、货拉拉、满帮集团和滴滴货运四大巨头主导的竞争格局。
这些同城货运平台都想要抢占更多市场,一场激战几乎不可避免。但同时,也正因为市场环境趋于复杂,竞争愈发激烈,各家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业务模式,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所以可以看到,近年来,快狗打车也把目标瞄准了竞争没那么激烈的海外市场。
快狗过去收购的东南亚物流平台GoGoVan,为它的“出海”铺好了路。快狗打车曾对外表示,已将业务拓展至亚洲五个国家及地区(即中国内地、香港、新加坡、韩国及印度)的340多个城市。
从财报数据上看,2022年,快狗打车海外市场收入增加到4.25亿元,增速达34 .1%,营收占比为55.0%,连续4年保持增长。2023年上半年,快狗打车海外收入达到2.24亿元,营收占比为60%。
当初快狗打车刚刚上市的时候,有媒体采访创始人陈小华是什么心情,他答道:“活着真好。”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快狗就接连经历了股价跳水、大股东出逃,连创始人自己都跑路了。
这句“活着真好”,也就成了快狗打车遥远的吟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