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的伤害有多大,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453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165106 on Pixabay
作者:曾奇峰,著名心理学者,精神科医生,武汉忠德(原中德)心理医院荣誉院长。本文来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伤害有多深,可以自己决定
从导致心理创伤的原因来看,有没有心理创伤这么回事,都是一个问题。
同样的一件事,对有些人来说,已是灭顶之灾;而对另外一些人,却只不过像是被蚂蚁咬了一口的小事而已。差距之大,无法以道里计。
一次,一位女性朋友发来短信说,她因一件事情受到很大的精神伤害。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所大学通知她参加一个在“十一”长假期间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但她已事先安排去国外度假。一番犹豫之后,她决定放弃度假去参加会议。“十一”那天早上,她开着车、带着钱去报名,却因为据说是通知误发给了她的理由,被拒绝。
可以想见她的失望与愤怒。
一小时后,我回复了一条短信,问她:“你希望这件事对你的伤害有多大呢?”
一小时后,这位朋友回短信说:“你这么一问,我一想,怎么就觉得这事也没什么了不起了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对心理创伤进行澄清的过程。
心理伤害跟身体伤害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身体伤害是在物理学层面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伤人者主动,被伤害者被动,而且受伤害者身上会留下肉眼或者仪器可以检测出来的创伤。
而心理伤害是发生在象征的层面的,看似伤人者主动、被伤害者被动,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
任何心理创伤,都必须有所谓受伤害者的“配合”,才能够完成。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用中国话辱骂你,你会觉得受到伤害;但是,如果他用你不懂的俄语辱骂你,你可以完全一点感觉也没有,伤害就无从谈起了。
“澄清”就是,你懂中文就是对用中文辱骂你的人的一种“配合”,你不懂俄语就是对用俄语辱骂你的人的一种“不配合”。所以在这样的心理伤害面前,受伤害者也是主动的一方。
上面提到的女性朋友,看起来她是完全的受伤害者,受伤害的程度,似乎完全由拒绝她的会议主办方决定。
我所提的问题——“你希望这件事对你的伤害有多大呢?”——改变了事件中主动方和被动方的位置,隐藏着这样的意思:这件事已经摆在那里了,受多大伤害,完全你自己看着办。
▲ Photo by MJ Jin on Pixabay
这位女性朋友的悟性实在是太好了。在短暂的思考之后,马上就让自己从这件事情中脱身了。
这样的利落,当然也是因为她实际上早就为不受伤害做了性格上的准备,这种健康的性格可以称之为“趋乐避害”型性格。
而也许对另外一位女性来说,遇到同样的事件,遇到我的反问之后——算是一种专业处理吧,仍然对该事耿耿于怀,令自己长期处于创伤性的状态中不能自拔,对这样的性格,也有一个描述性的“诊断”,叫“对创伤成瘾”。
心理健康意味着,面对外界的心理刺激,你内心的稳定程度有多大?一般来说,越稳定,就越健康。
而这种稳定,取决于你的性格在多大程度上把这些事情当回事儿。佛所谓“无我相”,则是最高级的境界了。
在“我”都不存在的情形下,伤害藏身何处呢?
对痛苦成瘾
习惯于做失败者,或者一定要做成功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痛苦成瘾,以此处罚自己来重复感受那个痛苦体验。
曾经牙痛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那颗松动的牙齿,如果你不去碰它,它是不会痛的。
但是,你却会不断碰它;用舌头顶,感受它的疼痛,是这颗痛牙脱落之前你会反复做的事情。这种重复制造痛苦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对痛苦成瘾”。
疼痛是一种记忆,而一切记忆都会寻求再表达。
从生理上说,我们从外界获得刺激,会在大脑里留下物质的痕迹,这些痕迹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就促使人寻求相应的重复刺激。
很多人的生活,可以说是由痛苦串联而成的。这些人是把痛苦当成自己独特的享乐方式。所谓痛并快乐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越是幼年时经受的痛苦,越容易在将来的日子里被重复。
因为这些痛苦会渗透在一个人的人格层面,在不容易被探测的深度潜藏着,持续而坚韧地寻找表达的机会。
这种表达往往会给一个人所有方面打下痛苦的烙印:他的许多看法是令自己和他人都难受的看法,他的情绪大多处在低谷或者不和谐的亢奋中,而他的行为也不断地在伤害身心健康。
▲ Photo by bpisaca on Pixabay
重复痛苦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倾向。
一种倾向是,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弄得很糟糕,比如不断重复失败的学业、友谊、爱情、婚姻和事业。当这种倾向走向极端时,可以表现为直接攻击他人和社会秩序,以引发社会和法律的惩罚,从而达到重复痛苦的目的。
危害治安者、受贿者、吸毒者等等,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社会对有这类重复痛苦的人是不接纳的。
对于失败者,会给其很多的蔑视。对于犯罪者,社会会给他们应有的惩罚。从心理学上讲,蔑视和惩罚是他们希望获得的东西,是他们“痛苦瘾”的解瘾药,社会似乎也有配合他们“过瘾”的嫌疑。
虽然如此,为了弘扬“对成功成瘾”的倾向,也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对失败者和犯罪者给与恰当的蔑视和惩罚还是必需的。
重复痛苦的另一种倾向是,用社会许可的,甚至赞美的方式来虐待自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拼命工作。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中青年学者或企业家英年早逝的消息,通过他们的背景资料我们知道,他们实在是工作太勤奋了。
媒体对这样的情况都只有一个态度,就是赞美。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态度。抛开社会效果不谈,对个体来说,不管是死于工作还是死于吸毒,都一样是生命的终结。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
▲ Photo by Heiko Stein on Pixabay
虽然成瘾状态很难改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改变。
要改变对痛苦成瘾的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幸福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来自生活的一切方面。不过,自然的生活状态对一些“瘾”太大的人的影响力是不够的,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看心理医生。
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对痛苦成瘾”的倾向。
而且,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习惯于给自己制造失败和痛苦,就可以有更多的成功与幸福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都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到你
当有一天父母问你,“你幸福吗?”
不会恨,果然学不会爱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