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世界距离核战争最近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

世界距离核战争最近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

11月前

新书试读

 小鸟文学 

来自新近好书的试读章节,由小鸟文学编辑部从近期出版物中挑选而来。祝阅读愉快。

本文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第三十七卷,为免费内容。

世界为什么没在 1962 年毁灭,古巴导弹危机究竟如何解除,诱发危机的那些国际因素今天还是否存在……国际关系问题专家,著名冷战史、乌克兰史权威,哈佛大学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在他的最新著作《愚蠢的核弹:古巴导弹危机新史》中,利用新解密的克格勃档案和苏联军事回忆录,以及新解密的白宫录音和古巴方面的材料,深刻审视了这场将人类文明逼入核战争边缘的危机。

在本书中,浦洛基教授突破传统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叙事,利用更全面的材料,从苏联、美国、古巴三国视角,进行几乎逐小时的细致叙述,多角度深度还原危机现场。在作者冷峻而清晰的叙述中,三国领导人相互间的误解、敌视,情报信息的严重错误,对下属和军队失去掌控的混乱局面,逐渐演化为一场“不知己不知彼”的荒诞博弈。在对危机高精度还原的过程中,揭示了危机得以解除的本质:并非谁的英明决定,仅仅是出于对核战争的恐惧。

经万有引力授权,我们节选了第四章《火箭超人》和第五章《核武当道》分享给读者。

本书现已上市,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1962 年 5 月 12 日,即在启程前往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两天前,赫鲁晓夫会见了一位来访的美国人,一位与肯尼迪总统关系十分密切的人——白宫新闻秘书皮埃尔·塞林杰(Pierre Salinger)。赫鲁晓夫特意抽出时间带塞林杰乘船游览莫斯科河,两人的会面时间长达 14 个小时。赫鲁晓夫猛烈抨击了肯尼迪最近的言论,指责他没有声明放弃对苏联进行核打击。肯尼迪曾表示:“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当西欧明确遭受攻击时,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必须在一开始就准备使用核武器。”肯尼迪的这番言论是为了试图说明苏联洲际导弹的出现已经打破了美苏间的力量平衡,也是为了证明艾森豪威尔政府曾经提出的一击致命的核打击计划已经过时。虽然肯尼迪很快便收回了这番言论,但赫鲁晓夫显然并不满意,无论是在与塞林杰的私人谈话中还是在公开场合,都做出了言辞激烈的回应。

赫鲁晓夫在面对索非亚热情洋溢的民众时说:“肯尼迪甚至毫不犹豫地宣布,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可能将在’与苏联的核冲突中采取主动’。美国总统这番言论的目的难道不是想刺激我——苏联政府的首脑,与他比一比谁会先‘按下按钮’吗?”赫鲁晓夫表示,他反对这样的比赛。他接着说:“美国总统的这一声明很欠考虑。威胁一个同你一样强壮的人,这明智吗?在‘与苏联的核冲突中采取主动’,率先按下按钮就是自寻死路。”

赫鲁晓夫比任何人都清楚,美苏间核导弹的储备量相差悬殊。苏联现役导弹的射程几乎都无法覆盖到美国本土,更无法作为一种威慑,这让他很是烦恼。在保加利亚之行中,他不止一次谈到导弹。在黑海港口城市瓦尔纳,面对听众,他连连发问:“土耳其及其邻国的统治集团难道不应该认识到,他们孤立于邻国的做法是徒劳的吗?难道他们意识不到这种做法将使国家利益让位于外国垄断企业的利益,让国家陷入毫无意义的战争准备之中吗?让那些部署了原子弹发射台并作为北约军事基地存在的海岸地区重新变成和平且繁荣的地方,不是更好吗?”

赫鲁晓夫提到了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的能够携带 144 万吨级核弹头的 PGM-19“木星”中程弹道导弹。1961 年 2 月,苏联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抗议这一部署,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同年 6 月,美国空军在土耳其部署了 15 枚“木星”导弹。“该导弹基地(拥有 5 个发射台和 15 枚导弹)将在 1962 年 3 月前完全准备就绪,”1962 年年初,苏联驻安卡拉大使馆向莫斯科提交的一份报告称,“到 1961 年年底,驻扎在基地的美国军事和非军事人员(包括家属)的总人数达到创纪录的 12 万人。”要知道,“木星”导弹的射程为 2400 公里,而部署导弹的土耳其伊兹密尔(Izmir)周 边地区到莫斯科的距离为 2080 公里,也就是说,莫斯科完全暴露在美国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赫鲁晓夫并不指望土耳其人会听从他的建议退还美国的导弹。根据他的儿子谢尔盖回忆,赫鲁晓夫在瓦尔纳的一个海滨公园散步时,突然灵光一现:他要对美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苏联的核导弹部署在古巴海岸。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访问保加利亚期间,我萌生了在古巴部署核弹的想法。”这似乎可以同时解决他面临的两个问题,既能保护古巴,又能缩小与美国间的导弹实力差距。“赫鲁晓夫的想象力很丰富,当被某个想法吸引住时,他便会把这个想法的实施看作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简单方法,一种‘包治百病’的方法。”这位苏联领导人的助手奥列格·特罗扬诺夫斯基(Oleg Troianovsky)回忆道。

赫鲁晓夫在黑海岸边找到了这个“包治百病”的“良药”。虽然缺少远程弹道导弹,但苏联拥有很多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由米哈伊尔·杨格尔领导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设计局设计并生产,赫鲁晓夫曾在 1959 年夏天视察该设计局。他吹嘘可以像香肠一样生产的苏联导弹就是 R-12(北约代号 SS-4“凉鞋”)弹道导弹。这款导弹能够打击 2000 公里范围内的目标。1962 年,苏联部队开始部署 R-14(北约代号 SS-5“短剑”)中程弹道导弹,作战射程为 3700 公里。通过在古巴部署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苏联就有了打击美国本土目标的能力。这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苏联制 R-14 / SS-5

在返回莫斯科的飞机上,赫鲁晓夫与他的外交部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进行了一次私人谈话。赫鲁晓夫询问葛罗米柯对这个方案的意见。“现在古巴周边局势危急,”赫鲁晓夫表示,“为了维持这个国家的独立性,我们必须在那里部署一批我们的核导弹。我认为这是唯一能拯救这个国家的办法。美国不会因为去年在猪湾的失败而放弃干预。”这个想法让葛罗米柯大吃一惊,他对这个方案的态度并不十分乐观,但由于自己并非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更不是苏联政府高层领导人,因此他只能十分谨慎地表达自己的担忧。“坦率地说,”葛罗米柯当时回复道,“把我们的核导弹带到古巴,会在美国引发一场政治风暴。”听了葛罗米柯的回答,赫鲁晓夫尽管不太高兴,但也没有斥责他。停顿片刻后,他告诉葛罗米柯:“我们不需要核战争,我们也不准备打仗。”葛罗米柯松了一口气。

赫鲁晓夫确实不想发动一场核战争,但他所设想的是极其危险的核边缘政策。对他而言,这似乎是解决当前面临的两项外交难题——支持古巴新建立的共产主义政权和抗衡美国在核导弹方面的优势——的唯一方案。赫鲁晓夫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世界共产主义的捍卫者,还宣称苏联在导弹技术方面正在超越美国。现在他必须兑现诺言。


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之后,赫鲁晓夫的决心势不可当。1962 年 5 月 21 日,从保加利亚返回莫斯科的第二天,他就召开了一次国防委员会会议,该委员会成员均为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高层领导。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新任总司令谢尔盖·比留佐夫元帅也出席了会议。

赫鲁晓夫先是介绍了他在保加利亚访问的情况,然后开始讨论古巴问题。“我说过,古巴必定会再次遭到入侵,如果指望这次入侵会和上一次一样计划不周、执行不力,那可就蠢透了。”赫鲁晓夫说,“我也警告过你们,如果古巴再次遭到入侵,菲德尔将被击垮,而我们是唯一能够阻止这场灾难发生的人。”随后,他提出了在古巴境内部署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想法。多年后,赫鲁晓夫回忆道:“除了保护古巴,我们的导弹还可以实现西方挂在嘴边的‘力量平衡’。”

赫鲁晓夫短短几分钟的讲话就奠定了当天会议的基调。当天会议的议题为“关于对古巴的援助”,这表明赫鲁晓夫希望与会人员探讨如何“拯救古巴”,而不是如何解决美苏核武库和导弹实力差距的问题。在苏共中央总务部部长弗拉基米尔·马林(Vladimir Malin)关于该会议的一份非正式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何帮助古巴坚持下去。”从马林的笔记来看,没有人反对赫鲁晓夫提出的解决方案。但根据另一名参会者——国防委员会秘书谢苗·伊万诺夫(Semen Ivanov)上将的说法,当时至少有一位反对者——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纳斯塔斯·米高扬,他在会上反对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和军队。

赫鲁晓夫在会议开始前就与米高扬交换了意见,他知道米高扬反对这项导弹计划。米高扬担心,美国人一旦知道了这些导弹的存在,一定不会容忍如此近距离的核攻击威胁,他们必然会袭击导弹基地,这将导致苏联驻军的伤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应对——对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米高扬问道。对此,赫鲁晓夫与其观点相同。“我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赫鲁晓夫在回忆他与米高扬的谈话时说道,“我甚至说,迈出这一步,几乎就是在鲁莽的边缘试探。这个计划的鲁莽之处在于,我们保卫古巴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一场前所未有的核战争。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战争,因为蓄意发动这样的战争肯定是不计后果的冒险主义行径。”赫鲁晓夫知道他在冒着挑起战争甚至是核战争的风险,但侥幸心理让他相信,自己的这番鲁莽举动可以平安过关。

赫鲁晓夫想争取米高扬的支持,但没有成功。“假如我们把导弹运送到那里,然后迅速且隐秘地部署它们呢?”赫鲁晓夫从保加利亚回来后,在一次私下会议中询问米高扬,“随后,我们再将此事告知美方,首先通过外交渠道,然后公开发表声明。这样他们就会安分守己。他们会发现我们双方势均力敌。对古巴的任何侵略行为都意味着美国领土将会受到同样的攻击。他们将不得不放弃任何入侵古巴的计划。”米高扬并没有被赫鲁晓夫的这番言辞说服。“我告诉他这很危险。”他后来回忆说。“这种事情很难藏得住——如果被发现了怎么办?”他问赫鲁晓夫。但米高扬并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回答。


蓄意发动这样的战争肯定是不计后果的冒险主义行径。


然而,在 5 月 21 日的国防委员会会议上,赫鲁晓夫的观点还是占了上风。由于其他参会领导人要么保持沉默,要么表示支持赫鲁晓夫的提议,赫鲁晓夫不费吹灰之力地“屏蔽”了米高扬提出的异议。米高扬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后来回忆说,他是唯一一个在这个问题上反对赫鲁晓夫的人。这次国防委员会会议批准了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计划。有关与会领导人商议和批准的具体方案的简要记录如下:“部署核武器。秘密运输它们。稍后公布。火箭由我们指挥。这将是一项攻击性政策。”与会人员还议定与卡斯特罗就签署共同防御协议展开会谈。

自赫鲁晓夫在 1957 年夏天粉碎了反对他上位的保守派,并在 1958 年春天成为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人以来,他在苏联的领导地位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挑战。米高扬的政党生涯始于列宁时期,他在斯大林统治时期也较受器重。作为苏联政府的“两朝元老”,他是唯一一个仍敢于向赫鲁晓夫发问并在公开讨论中反驳他的人。除米高扬外,其余人均是由赫鲁晓夫任命的官员,比如安德烈·葛罗米柯。他们不愿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不愿对赫鲁晓夫的想法和他在国内外越来越大胆的行为表示批评。不容挑战的领导地位给了赫鲁晓夫巨大的自由,使他在面对危机时能够迅速、果断和灵活地寻求解决方案,但这也给了他制造危机的机会。人们只能希望他能像擅长制造危机一样擅长解决这些危机。


赫鲁晓夫要求国防部部长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Rodion Malinovsky)元帅和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确定向古巴运送导弹和核弹头的行动方案和行动时间。

赫鲁晓夫知道他可以信赖 63 岁的马利诺夫斯基。他是一位圆脸、身材魁梧、性格直率的军官,曾在西班牙内战中与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阵营交战,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赫鲁晓夫相识。马利诺夫斯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功勋卓著,率领苏联军队解放了他的祖国乌克兰,并以占领维也纳的战果结束了其在欧洲的征战。1957 年,赫鲁晓夫选择马利诺夫斯基接替个性专断的茹科夫担任国防部部长。此后,在艰难推进的军队改革中,马利诺夫斯基成了赫鲁晓夫最亲密的盟友。通过大规模裁军,军费从传统军种转移至新兴的导弹部队。

马利诺夫斯基命令国防委员会秘书兼苏军总参谋部重要作战指挥部主任伊万诺夫上将制订行动计划。伊万诺夫参加了 5 月 21 日 的国防委员会会议。会议结束后,当他返回办公室时,他的一个下属——43 岁、一头卷发的阿纳托利·格里布科夫少将,立刻意识到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我同我的直接上司相识很久,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激动。”格里布科夫回忆说。伊万诺夫把他在会议上做的笔记交给了格里布科夫。他希望这位年轻的将军根据笔记内容,草拟一份导弹部署行动的方案。这项任务需要严格保密,因此只有两个人在格里布科夫的领导下开展这项工作,甚至连文书人员也被排除在外。“不能让打字员参与进来,”伊万诺夫命令道,“除了你们三个,谁也不能知道这份文件。”

这项任务不仅需要严格保密,而且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开始废寝忘食地工作。”多年后格里布科夫回忆道。他们在 2 天的时间 内就拟定了一份长达 7 页的草案。格里布科夫和他的下属提议向古巴派遣 4.4 万名官兵和 1300 名平民——这将是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他们还计划向古巴运送数量同样庞大的武器装备和补给。根据格里布科夫的估计,能将上述人员和物资全部送往古巴的货船加客轮需要 70—80 艘。这支特遣部队的正式名称是“苏联驻古巴集团军”,其成员来自苏军的各个军种——海军、空军、国土防空军和陆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并保护 5 个导弹团进行导弹部署。这 5 个导弹团中有 3 个团配备了 24 个 R-12 中程弹道导弹发射装置,另外 2 个团配备了 16 个 R-14 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装置。这 40 个发射装置共配有 60 枚导弹和 60 枚核弹头。

关于行动的时间安排——国防委员会要求马利诺夫斯基和比留佐夫确定的另一个问题——格里布科夫建议,从 7 月初开始,导弹可以分两批运送到古巴。到 9 月,整个派遣部队在古巴的集结工作即可完成。格里布科夫和他的助手估计,带有预制发射台的 R-12 导弹可以在抵达指定地点后 10 天内投入使用;而 R-14 导弹发射装置的建造工作则需要耗费大约4个月的时间。因此,R-12 导弹和 R-14 导弹将分别在 1962 年 9 月和 12 月投入使用。除了详细列举了行动所需的武器装备,以及参与任务执行的部队外,草案还提议将这个绝密行动命名为“阿纳德尔”(Anadyr)。

阿纳德尔河所在位置

“阿纳德尔”是东西伯利亚地区与美国阿拉斯加隔海相望的楚科奇(Chukotka)半岛上一条河流的名字。格里布科夫从未透露是谁想到用这条河来命名苏联在古巴开展的导弹部署行动。但选用这个名字,无疑表明策划者非常重视此次行动的保密性。他们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因为要将 40 个导弹发射装置、60 枚导弹、60 枚核弹头和 4.5 万多名人员运送到古巴并秘密部署,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如此,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还是签署了格里布科夫起草的行动方案。至此,赫鲁晓夫不成熟的想法已落实为一份详细的军事计划。苏军准备在古巴“大干一番”,建造一个设施完备的军事基地。而驻古巴苏军的名称“苏联驻古巴集团军”与苏联派驻东德部队的名称(苏联驻德国集团军)十分相似,这表明苏联已经将与西方阵营交锋的军事前沿急速推进到了加勒比地区。

1962 年 5 月 24 日,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向苏央中央主席团呈报格里布科夫草拟的行动方案,该主席团的组成人员与国防委员会的成员基本相同。除了赫鲁晓夫本人,参与行动方案审议的还包括很多重量级政府官员,比如党内地位仅次于赫鲁晓夫的苏共“二把手”弗罗尔·科兹洛夫(Frol Kozlov);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仪式性职务,未来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并在后来勃列日涅夫政府中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阿列克谢·柯西金(Aleksei Kosygin);同样担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阿纳斯塔斯·米高扬。米高扬也是苏联最高领导层中唯一对该方案持保留意见的人。在这次会议中,他有礼有节地对赫鲁晓夫的凭空设想和由此衍生的行动方案表示质疑。

面对米高扬的坚决反对,赫鲁晓夫只能求助于他的盟友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赫鲁晓夫询问他需要多久才能占领像古巴这样的岛屿。赫鲁晓夫在意的并不是马利诺夫斯基为阻止美国入侵而接管古巴的速度,而只是想知道美国人占领该岛能有多快。马利诺夫斯基对此心知肚明,他回答说大概需要 4 天,又或许是 1 周。“你现在明白了吗?”赫鲁晓夫对米高扬说,“我们别无选择。”赫鲁晓夫内心其实期待着美国的入侵行动,并准备以此要挟和恫吓这位党和政府领导层中唯一的异见者,让他屈服。但米高扬仍然不肯松口。

米高扬几年前曾访问古巴,他认为这次行动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并且这些导弹一旦被部署,就很难逃过美军的侦察。“我告诉他,”米高扬回忆说,“我在 1960 年亲眼所见,在古巴没有树林可以隐藏导弹发射装置,只有一些彼此相距很远的棕榈树。”米高扬还补充道,这些棕榈树“光秃秃的”,只有顶部有叶子。主席团成员都去过位于苏联亚热带地区的黑海度假胜地索契(Sochi),知道棕榈树长什么样子。对此,他们无言以对。“我还告诉他们,”米高扬说,“贸然行动会导致危险,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美国人很可能会对我们的导弹发动攻击,并在几分钟内摧毁它们。”他建议与会人员考虑遭到打击后要如何应对:“到那时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忍气吞声,我们不仅在全世界面前丢了脸,甚至还可能失去古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谁?还是说通过核打击来报复美国?这将意味着发动一场战争。”

不过,在这次会议上,米高扬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支持。赫鲁晓夫让其新任命的苏联驻古巴大使阿列克谢耶夫参加了这次会议。赫鲁晓夫对他说:“阿列克谢耶夫同志,为了帮助古巴,拯救古巴革命,我们决定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计划让阿列克谢耶夫这个古巴问题权威专家大吃一惊。“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菲德尔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会同意吗?”阿列克谢耶夫是一名即将成为外交官的前克格勃官员,他调动了自己所有的外交技巧回答:卡斯特罗正在带头反对其他国家在拉丁美洲建设军事基地,并试图迫使美国人退出关塔那摩,因此,对他而言,同意苏联在古巴建立军事基地将与他自己的政策背道而驰。

听罢,赫鲁晓夫沉默了。察觉到自己呈报的“阿纳德尔”行动方案的处境岌岌可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立刻发动了攻势,试图威逼阿列克谢耶夫赞同这项计划。“如果像你说的,他们不同意,那他们是在搞哪门子革命?”马利诺夫斯基怒吼道,“我在西班牙打过仗,虽然那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他们还是接受了我们的帮助……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古巴更应该这样做!”如果如赫鲁晓夫所言,苏联拯救古巴是为了拯救社会主义,那么,按照马利诺夫斯基的逻辑,社会主义古巴怎么能拒绝苏联的导弹呢?面对意识形态的争论,阿列克谢耶夫也沉默了。此时,苏共中央书记科兹洛夫站了出来,为阿列克谢耶夫辩护,他表示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卡斯特罗会支持赫鲁晓夫的大胆举措。赫鲁晓夫则表示希望阿列克谢耶夫施以援手,帮助即将前往哈瓦那的苏联政治军事代表团说服卡斯特罗,让他接受苏联的核导弹部署方案。


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谁?还是说通过核打击来报复美国?

这将意味着发动一场战争。


赫鲁晓夫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他建议继续推进相关准备工作,但推迟最终执行时间。他对米高扬说:“我们别再谈这个了。我们会征求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将派比留佐夫和他的专家们去古巴勘察适合隐蔽导弹发射装置的地点,以免美国飞机发现它们。”伊万诺夫在笔记中潦草地写道:“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和发言的人都通过了这一决议。决议内容是:会议一致通过‘阿纳德尔’行动,这份文件保存在国防部,征得卡斯特罗的同意后正式生效。”米高扬的反对意见起到了一些作用。他现在一方面寄希望于卡斯特罗会拒绝这个方案,另一方面也希望比留佐夫此行能够证实古巴的地理条件根本不适合隐藏导弹。

会议结束之前,赫鲁晓夫做了总结发言,再次强调了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必要性。几十年后,阿列克谢耶夫回忆并复述了赫鲁晓夫当时的发言:“为了一雪猪湾战败之耻,美国人将用自己的武装部队对古巴进行干预,而不是借助雇佣军的帮助。我们有可靠的情报证明这一点。必须让美国人明白,在进攻古巴时,他们不仅要对付一个顽强奋战的国家,还要应对苏联的核力量。必须要把美国针对古巴采取军事冒险行动的代价提高到最大限度,在某种程度上,要让美国对古巴的威胁与我们对美国的威胁对等。可想而知……只有在古巴领土上部署带有核弹头的导弹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阿列克谢耶夫说,赫鲁晓夫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论述“拯救古巴”的必要性上,而是继续谈到了苏联和美国在核武库规模上的差距,并坚称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将使两国的核震慑能力重新恢复平衡。“因为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和多用途导弹设施已经对苏联形成了环抱之势,我们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们尝尝自己酿下的苦果,也让他们感受一下成为核武器打击目标的滋味。”赫鲁晓夫特别提到了美国部署在意大利、西德和土耳其的导弹。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十分关注美国部署在土耳其的“木星”导弹,并曾警告赫鲁晓夫,这些导弹可以在 10 分钟内打到苏联领土。由于苏联弹道导弹还要经过数年的发展才能抗衡美国“民兵”导弹,目前要对“木星”导弹进行反制,只能通过在古巴部署导弹实现。赫鲁晓夫显然不想失去这个机会。

此外,赫鲁晓夫认为,采取这种措施来应对美国的核威胁不太可能引发核战争。毕竟,苏联已经毫无怨言地接受了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的事实。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结束时表示,他相信“务实的美国人不会冒无谓的风险,就像我们现在无法对美国部署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的用以针对苏联的导弹采取任何行动一样”。他还补充道:“毕竟,美国那些明智的政治家们的想法应该和我们的一样。”在赫鲁晓夫看来,肯尼迪总统和他在民主党中的支持者们都是头脑冷静的政治家,不会希望因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影响他们在 11 月进行的国会中期选举。这也让赫鲁晓夫进一步重申必须确保行动的保密性。他说:“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在美国的政治热情达到顶峰时,也就是国会中期选举期间,公开导弹部署的消息。”

赫鲁晓夫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也帮助几天后即将启程前往古巴的苏联代表团明确了立场和职责。该代表团团长由乌兹别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沙罗夫·拉希多夫担任。名义上,代表团的首要任务是为古巴提供经济而非军事援助。核导弹部署的相关事宜由比留佐夫元帅负责,他也是这个代表团的成员。此外,苏联新委派的驻古巴大使阿列克谢耶夫也随代表团到达古巴。在代表们启程前,赫鲁晓夫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乡间别墅为他们饯行。据阿列克谢耶夫回忆,当时,苏共中央主席团中洋溢着一种轻松、“完全和谐”的气氛。那位成功让反对派噤声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发表了欢送辞。随后,代表团踏上了旅程。


……

获取完整阅读体验

请下载“小鸟文学”app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

 

本月🐦

欢迎你带着好奇心阅读小鸟文学
小鸟文学是个独立 App,它的表达在不停变化,认识它的人都有不同的机缘。此前你可能会从各种短篇小说、长篇访谈,人类学田野笔记或者和它的前身《好奇心日报》的联系认识到它,如今它还在持续作出调整。不过它的价值观一以贯之: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保持距离,与此同时又不会袖手旁观。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豆瓣 @小鸟文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小鸟与好奇心

相关新闻

奔波在签售的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全美捏汗!拜登突然僵住长达30秒,到底发生了什么?(视频)MBTA列车撞人事故致两人死亡?!导致服务暂停数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突然!谭秦东宣布不再当医生,到底发生了什么?【视频】“加拿大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纽约人吐槽:不可思议!突然不香了,最火策略熄火!"网红基金"不败金身告破,到底发生了什么?2018,2019年游轮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令10000人念念不忘了整整5年盘中跌停,"中药茅台"急发一季报预告!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你打开手机App的那一秒钟,发生了什么?纽约人震惊了!加拿大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最近B站最火的“干yue哥”到底干了什么?不寻常!多国停飞中国航线,背后发生了什么?多国停飞中国航线,更多国家或将跟进,背后发生了什么?恋爱提醒|当我们在恋爱时,身体发生了什么?苹果威胁拒绝更新微信、抖音,发生了什么?二选一的话,您怎么选择?一则数据引爆美股,发生了什么?金融过山车:市场发生了什么?突发!日股大跌,东证指数触发熔断,日经225指数一度跌超6%!离岸人民币大涨超450点,发生了什么?美股全线崩跌,人民币飙涨超1000点,发生了什么?英伟达涨超11%!市值暴涨近1.9万亿元,发生了什么?反转!宗馥莉“接班”再生变,娃哈哈发生了什么?洞庭湖决堤226米的背后,这个年轻的湖泊发生了什么?突发!千亿白马大跳水,发生了什么?贵州茅台大涨,1500块的茅台要不要珍惜?股民吵翻了...法国大选后欧洲股市全面上涨!发生了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