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写给很累的你:真正拖垮一个人的,不是内耗,而是...

写给很累的你:真正拖垮一个人的,不是内耗,而是...

10月前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8000 篇深度好文:2702 字 | 8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什么性格的人活得最累?


有个回答收获无数认同:


刺猬型的人。这种性格的人往往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


对别人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只要识别到一点点危险信号,就会竖起尖刺;


对自己十分苛刻,总是希望事事完美,一旦没有达到预期,就会焦虑不已;


总是表现得很强势,但别人一句无心的批评,就会让他陷入内耗,痛苦不堪。”


想来的确如此,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看起来十分坚强,甚至有些强势,然而一旦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内心脆弱,总担心别人对自己有负面看法。


樊登老师在解读《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时指出,这其实是我们内心的防御机制在“作怪”。


当一个人无法接受自己的脆弱、不完美时,就会通过攻击他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以此塑造出一种强大的形象,掩盖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愤怒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爱和肯定的渴望。


但一味攻击、反驳别人,并不能换来想要的认可和尊重。


过度地防御就像一把双刃剑,刺伤别人,也拖垮了自己。


一、比脆弱更可怕的,是假装坚强


朋友小k曾为自己的性格烦恼不已。


她说,自己很容易一点就炸:


有时候,父母打电话询问她的工作情况。


虽然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却下意识觉得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不知不觉就吵了起来。


听到一点质疑,就会马上紧张起来,生怕被对方否定。


有一次,小K和丈夫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丈夫问她有没有拿牙膏。


小K说没有,丈夫脱口而出:“哎呀,怎么又忘了。”


小K立马反驳道:“你不也忘了,还怪我!”


然后,她口不择言地把丈夫以前的事也翻出来,数落了一顿。


结果,小事变大事,闹得不欢而散。事后,小K也很后悔。


其实,小K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从小她就在父母的打击教育下长大。


父母最常对她说的就是:“你看看别人”“怎么这么笨”“这都做不好……”


渐渐地,小K变得既敏感又好强。她始终觉得自己不能犯错,不然就会被“抛弃”。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就像刺猬一样,一旦遇到质疑,就摆出不好惹的姿态:


面对批评,总想通过反驳来证明自己;面对质疑,总想说服对方来证明自己。


其实,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脆弱、悲伤、失落等痛苦的情绪时,就会采取一些心理手段,如:愤怒、否认,来应对。


但这种看似的强大,往往一戳就破,当坚强的外壳褪去,你会发现痛苦、不安,依然存在。


当你习惯了用攻击、反驳来保护自己时,就容易迷失自我,让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二、过度自我保护,会让你迷失自我


心理学家约瑟夫.布尔戈指出:


“心理防御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而对自己撒的谎。”


当一个人无法面对自己的脆弱时,就会用虚假的自我来伪装自己。


但过度地防御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学会与内心的脆弱共存,才能获得自愈的力量。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主人公欧维59岁那年,最爱的妻子索雅被癌症带走了。


为了不再体验失去的痛苦,他彻底封闭了自己的世界。


他用苛刻和冷漠把自己武装起来,让别人都对他避而远之,这也让他的生活充满了孤独和苦涩。


在妻子离世后半年后,欧维决定用自杀来结束一切。


就在这时,新来的邻居帕尔瓦纳闯入了他的生活。


帕尔瓦纳是一个外向的人,她经常不请自来地给欧维送饭;让他帮忙照顾孩子;请他教自己开车。


帕尔瓦纳的关心和帮助,让欧维渐渐卸下心防。他开始接纳自己的悲伤,并主动寻求身边人的帮助。


而当他打开心扉时,终于体会到了久违的温暖与救赎。


回到现实,我们何尝不曾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害怕受伤,就封闭自己的感情,不惜让自己变得冷漠;


因为害怕被看轻,就张牙舞爪地对待身边的人……


我们学会了把脆弱的一面藏起来,只展现出坚强的模样。


却忘了,一味地隐藏内心的感受,只会让人变得压抑。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脆弱时,就等于否定自己。


要知道,真正的内心强大,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直面自己的脆弱、恐惧、羞耻,而不是用愤怒和冷漠来掩盖它,才能拥有真正的勇气。


三、真正的内心强大,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休斯顿大学教授布琳曾在演讲中感慨:“想要产生联结,就必须被真正地看见。”


她发现,那些高价值感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


只有全然地接纳自己,不逃避,不压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洽,拥有正向的生命力。


1.跳出“自证陷阱”


很认同一句话:人生大部分烦恼,都来自总想向别人证明自己。


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


担心别人说你“趋炎附势”,从不敢和领导走得太近;


担心别人说你“自视清高”,从不敢拒绝参加聚会;


担心别人说你“情商太低”,每句话都小心翼翼……


为了迎合别人的眼光,拼命伪装自己,结果让自己身心俱疲。


却忽略了,那些有意指责你的人,永远都能找到理由。


面对质疑,与其费力辩解,不如做好自己。


放弃“寻求他人认可”的执念,方能摆脱内耗,获得真正的情绪自由。


2.丢掉“应该思维”


回想一下,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觉得同事应该配合自己的工作,于是愤愤不平;觉得伴侣应该看见自己的辛苦,于是心生抱怨;觉得孩子应该对得起自己花费的心血,于是心生不满……


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里,就容易为求而不得的期盼所困。


一旦不如意,就会指责他人、抱怨环境。


然而,这世上从没人能控制生活的走向。


唯有丢掉“应该”的条条框框,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才能与真实的世界和平相处。


3.学会“自我接纳”


莫言刚从老家山东被调到北京时,充满了自卑,很怕自己不合群。


为了讨人喜欢,莫言不惜戴上面具,伪装成另一副模样。


可即便是这样,他依然经常招到别人的嘲笑。


那段时间,他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厌倦。


后来,在母亲的开导下,莫言明白了:只有先接纳自己,才能不被他人的眼光所困。



他不再费尽心思讨好别人,而是正视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优势,终于获得了久违的平静。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担心不被他人喜欢,其实映射的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拼命隐藏自己的缺点,想要表现出完美的一面,只会让自己精疲力竭。


要想获得真正的从容,就要全然地接纳自己。


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自欺,不自弃,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四、结语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任何事物值得你为之关闭自己的心灵。”


你若戴上坚强的面具,把痛苦、脆弱关在门外,就等于把幸福也关在了门外。


不要因为受过伤害,就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友好,而是要学会远离那些伤害你的人;


不要因为有人不喜欢你,就伪装成另一个人的样子,而是要找到真正接纳你的人。


当你全然地接纳自己,不因外界的评价而自我怀疑,允许自己被否定、允许自己不完美,你会发现:


生活其实比你想象得更温柔。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笔记侠

相关新闻

我花14年,把女儿养成了抑郁: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穷,而是充满内耗能让你看清一个人的,不是面相,而是吃相一个家庭的内耗,不是源于贫穷,而是垃圾情绪真正压垮一个人的,不是忙碌,不是琐碎,而是......人工智能专家:教育的问题不是太内卷,而是“过拟合”拖垮一个人的,不是没钱,不是生病,而是这3种思维很多人的牙齿几乎全毁了:最伤牙齿的不是糖,而是……亲眼目睹一场母女大战,才知道:一个孩子最难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班主任: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俞敏洪:一个孩子最难越过的坎,不是成绩退步,不是父母离婚,而是……莫言: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不是早起,不是攒钱,而是做好以下这三件事“孩子,我后悔逼你努力了!”上了中学回头看:班上第一和倒数,差的不是成绩,而是……梁永安:人一辈子不是活个身份,而是活一个自己丰富的内心最能看清一个人的,不是面相,而是吃相目睹儿子手机成瘾的全过程,我才明白:犯错的不是孩子,而是......真正沉重的,不是重量而是内容……推荐一部治愈电影:最温暖的不是爱,而是给予孩子去爱的力量心理专家提醒:毁掉孩子的不是抑郁,而是这3种隐患一针见血!AI专家指出,教育的问题不是太内卷,而是“过拟合”,一下子打开新思路纪念康德: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朱永新:朗读不是单向的读,而是双向的沟通俞敏洪:创业不是单纯的选择,而是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暑假退步”现象正在蔓延,李玫瑾一句话惊醒无数父母:暑假不是用来放纵的,而是用来反超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