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围“我们不改了”:允许不改变,是对自己最大的爱
为什么努力改变,
却从未真正变好?
很多人依靠不停做一些事的方式去驱散焦虑,结果却更加焦虑;
意识到自己在婚姻里容易患得患失、惹得老公讨厌,于是努力提升外表的吸引力,可是老公还是经常忽视自己,于是自己的匮乏感一点也没减少;
因为情绪问题处理不好和孩子的关系,其实这一点上,育儿知识也帮不了忙;
感到孤独,想用充实自我的方式去谋求幸福,却越来越孤独,形不成一个自成系统的内在,弥补不了缺憾。
其实,导致这一切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是因为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在做的努力,本质上是在寻求关系链接。
不断学习,是希望能够变得优秀、获得他人的爱和认可,从而抛弃自卑感,这很大程度上是在改善和自己的关系;
学习育儿知识、想要成为好母亲,本质也是在追求更好的亲子关系;
注重外表和体型的人,很多都是希望爱人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身上,能维持好的亲密关系;
用自我修行的方式谋求内在圆满的人,很多都是想要解决缺少人际链接导致的孤独感,渴望用不断向内探寻的方式去补偿在外界得不到的关系。
……
很多人迫使自己改变,都是希望能在关系中更多地被爱。
可是这不禁陷入了一个悖论:没有在关系中被好好爱过的人,又怎么能改变呢?
人是不会改变的,
除非被爱照亮过
有心理咨询师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被爱。
想到了电视剧《小欢喜》中的那个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季扬扬。
从小缺少父母的照顾和陪伴,他在亲情上无疑是缺失的。所以,他内心冷漠,性格孤僻,也会打架闯祸,桀骜叛逆、不服管教,成绩也不好。
幸运的是,父母在他青春期的时候回到了他的身边。
更幸运的是,那是一对功能良好的父母,会努力贴近他、了解他,尽最大可能去懂他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他的父亲季胜利,为了能够走近他,努力成为他的朋友,去学习和探索他的兴趣,非常好地表达了一个父亲的慈爱和包容。
渐渐地,季扬扬的内心融化了,最终,他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温暖有爱、懂得关心他人的孩子。
他所有的坚硬和冷漠都渐渐瓦解,外在的表现也渐渐与以往大不相同。
尤其是在母亲刘静患乳腺癌之后,他变得有承担、有责任感、有力量、有爱,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大人。
可以这样说,季扬扬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他没有重新被父母爱一次的话。
可是,如果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再成为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呢?或者我们没这么幸运,能拥有功能这么好的父母呢?
电影《心灵捕手》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数学天才少年威尔过着落魄潦倒的痛苦生活。有一次,在暴露自己的数学天赋后,他获得了看心理医生的机会。
但他严重封闭自己不肯袒露,甚至攻击心理医生。
尽管心理医生会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却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抛弃他。
对于威尔而言,他与心理医生的链接,是一次“重现而不重复”的模式——这是他以往对待他人、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的重现,但是心理医生却没有重复他被抛弃的创伤。
他最终在与心理医生充满理解和支持的关系中融化了他一贯的防御、攻击和自甘堕落。
当他终于信任了一次好的关系后,也最终打开了自己的潜力,长出了可以高飞的翅膀。
所以,不难看出,关系就是一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我们追寻的自我价值感是无法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在关系中的价值感。
威尔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他未曾有幸在成年后遇见一个人、并在那个人的眼睛里看见自己。
因为只有被充分看见、肯定和回应过的人,才会形成凝聚的自体感。
“自体感”是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说得通俗一点,自体感凝聚的人,非常清楚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他人如何评判自己、外在环境如何变化,当下的境遇如何,都不会影响对自己的看法和信任。
他们相信自己是好的,也有足够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走向更高的地方、去实现更高的目标是一件理所应当、非常自然的事情。
也因此,他们的努力是自发的,因为生活本就该如此,积极向上就是生活本身,他们的内心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从生命内部涌出。
但是,成年的我们,如果未曾有过一次这样的运气,我们也仍然有机会倒退回去,回到关系里重新长大一次。
当不改变是被允许的,
改变也就发生了
乐章里没有一样激越的音响,丛林里没有一样高度的树木,所以,即使我们不支付给生活同样的辉煌,每一个人也都是自己的王国里的国王。
每个人都需要明白,自己独具天赋,生而有光。成为自己,无论是好的自己,还是“坏”的自己,都可以被允许和接纳。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独特而有价值的,这样的自己本来就很好。
允许自己不改变,无条件地爱自己、做自己时,改变就自然发生了。
所有试图努力改变的人,都需要明白这一点:并不是因为我很糟糕,才需要通过努力不断改变自己。而是我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我足够好,我值得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
安利时刻
作者: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编辑:刀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